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_王红伟
- 格式:pdf
- 大小:417.17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河南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
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
但总体来讲,河南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阶段,多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科技含量低,缺乏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要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瞄准重点产业,突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产业关联度,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力,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层次优化升级,增强其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河南省;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浙江和东南沿海不少地区依靠产业集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河南的产业集群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讲,河南产业集群发展还相对滞后。
此外,理论界也缺乏对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南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
因此,研究和分析河南产业集群优势及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促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提升河南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及优势(一)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总体来讲,河南省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竞争力。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
近些年来,河南省的产业发展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如食品集群、纺织服装集群规模较大,关联行业多,带动作用强,对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2006年10月15日《大河报》报道,全省现有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388个,涉及全省1399个乡(镇、街道)的6909个村(居)委会,共有企业单位12.9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50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303.2万人,上缴税金257.6亿元,产品出口131.6亿元,产业集群已成“燎原发展之势”。
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对策一、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基本状况1.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省调查总队2010年发布的专项调查资料显示,河南省现有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304个,涉及全省1142个乡镇、街道的5986个村(居)委会,共有企业单位12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384.5亿元,吸纳从业人员286.2万人,上缴税金252.9亿元,产品出口129.2亿元,产业集群已成“燎原发展之势”。
从河南省工业产业集群在河南省经济中的地位来看,单位数虽然只占全部工业的18.0%,但工业总产值占37.1%,从业人数占35.0%,上缴税金占42.1%,产品出口额占37.3%,在河南省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构成情况看,工业总产值2亿-5亿元的产业集群数占39.8%,实现总产值占9.2%;工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数占60.2%,实现总产值占90.8%。
其中5亿-10亿元的占25.3%,实现总产值占11.8%;10亿-20亿元占16.4%,实现总产值占16.2%;20亿-50亿元的占13.5%,实现总产值占27.7%;超过50亿元的占5.0%,实现总产值占35.1%。
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占62.8%,是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和重点。
2.产业集群形成的时间特征从河南省产业集群形成年代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产业集群最多,占全省的47.4%;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产业集群占全省的32.9%;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聚集的企业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集群共占全省的19.7%。
从各形成年代产业集群的工业总产值看,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聚集的产业相近的企业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集群实现的总产量占全省的16.9%;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产业集群实现的总产值占全省的44.2%;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产业集群实现的总产值占全省的38.9%。
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
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素一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摘要】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同时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优化河南省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为当地的经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
重视和加强产业集群研究,促进河南省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对提高和完成国家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当前河南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更好的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落实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发展产业集群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第一,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河南省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强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整个集群对主导产业的专注,这样有助于做出产业品牌;二是集群内的每个企业只专精于自己最具优势的一种产品(或工艺)的开发和生产,在细分的专业上做出最优品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来,这一点就是本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每个企业都将大幅增加其所从事环节的产量,从而显示出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
第二,产业集群有助于发挥资源共享与群体协同效应,获得外部经济和低成本优势。
具体表现为:共享公共产品和要素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共同治理污染,降低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上下游产品及各种配套服务就近获取,降低运输成本;共享市场网络和区位品牌,降低营销成本;企业相互靠近和长期交流产生信任,降低交易成本,集群使得有关市场、技术、人才和客户的信息来源显得广泛、便捷、集中,降低信息成本等。
第三,产业集群可以使以资源禀赋为主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创新创业优势,产_______业集群得以持续发展。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鲁爽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20期【摘要】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中原经济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产业同构严重,主导产业缺乏品牌竞争力,专业人才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本文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义及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应从招商引资、产品定位、吸纳人才等方面解决问题,并且认为政府的政策引导也将影响区域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特色机制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聚区是在生产者和服务者高度汇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某个产业上具备优势,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区域范围。
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用聚集的方式发展,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意义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中原经济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产业集聚区应该是先进产业集中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也是改革创新试验区。
目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市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良好健康的产业集聚区能够吸纳城乡人口就业,增加税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产业竞争力,对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产业集聚区发展有利于实现“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探路。
首先,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
产业集聚区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区内企业统一使用公用设施,统一进行污水处理,实现了土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资源浪费。
其次,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有利于吸纳转移人口,加快城镇化进程。
产业集聚区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拉动了当地就业,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
几年来,产业集聚区就业增长远高于全社会就业的增长,拉动就业和转移人口效应非常显著。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王书爽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产业集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实现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产业集聚区具有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效率等积极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重点发挥产业集聚在拉动地方发展中作用,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河南全省各地的产业集聚区建立时间不长,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产业选择与发展和预期的偏差,将制约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产业集聚的理论出发,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78-02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融合,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产业集群也普遍被人们认为是国家比较优势产生的重要原因,更有一些学者将产业集聚认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河南省地处中原,连贯东西南北,并拥有全国第一的人口资源优势,加之其各种矿藏的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都使河南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0年1月20日发布的《河南工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专项调查》数据显示,河南全省已有304个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2009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84.5亿元,群均产值为14.4亿元,这一总值,已超过河南工业经济份额的三分之一。
这种以少数经济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情况已成为产业集群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写照。
一、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概况近年来,河南省一直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成效,一些产业集聚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漯河的食品加工集聚产业。
为了更好地引导规范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发展,2008年河南对全省一些已经形成或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进行了整合,共明确了175集聚区的总体布局。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
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亮点。
2010年以来,河南省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应清醒地看到,产业集聚区建设涉及面广、创新任务重,而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当前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1、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平衡。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但是各地发展极不平衡。
一些产业集聚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园区,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一些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则由于起步晚,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个别园区甚至尚未入驻项目。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且大多数集聚区内所承载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及配件加工、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有一些电解铝、钢铁等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当前,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一部分集聚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基本有了明确定位,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布局分散。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有的产业集聚区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没有围绕特色、围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和企业,企业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往往是以“堆”代“群”。
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缺乏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河南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展近年来,河南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
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
但总体来讲,河南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要采取措施来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科学的策略,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合作。
实现河南经济的快步发展。
标签:河南省产业集群问题对策0 引言产业集群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所在。
它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地区经济起飞核心力量与生产组织网络模式。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在产业性质上相似相近或相关,在发展空间上同属于(或接近于)某个特定行业的产业领域、相对高密度聚集、分工比较明细、依靠紧密或松散型产业链相互连接,由诸多大中小型企业形成的一种工业集聚形态。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1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发展。
目前河南产业集群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姿势,在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河南全省2006年底有产业集群388个,产业集群的企业单位数占全部工业的18.0%,工业总产值占37.1%,从业人数占35.0%,上缴税金占42.1%,产品出口额占37.3%。
产业集群在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燎原發展之势。
1.1 河南产业集群的规模分析从集群实现产值来看,工业总产值在2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56个,占14.5%,共实现总产值2755.3亿元,占61.2%;5—20亿元的有127个,占32.7%,共实现总产值1227.7亿元,占27.2%;1—5亿元的有205个,占52.8%,共实现共产值518.7亿元,仅占11.5%。
也说明了河南的产业集群以中小规模为主。
1.2 河南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分析河南产业集群分布集中,大多分布省辖市市辖区、中原城市群和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