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1单元第2课-预习单
- 格式:pdf
- 大小:908.62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2.3 认识减法【课题名称】第8课时认识减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6页。
【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
2.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图片、叙述图意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会看图说一说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小棒、圆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学具:小棒、圆片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P26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预设:小男孩手里拿了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下3个气球。
(教师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描述。
)教师:还能用加法来计算吗?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不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不能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飞走”就是“去掉”的意思。
教师:对,4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气球,不能用加法计算,那到底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
【设计意图】利用教科书情境图,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初步理解“去掉”的意思,为新课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自主操作。
教师师:怎样知道还剩3个气球呢?怎样表示气球飞走的这一过程?可出示讨论要求,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1:用笔画一画预设2:借助圆片摆一摆。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解释“画掉”是什么意思,理解“画掉”就是飞走了1个气球,也可以说“去掉”了1个。
)教师用动画演示4个气球中去掉了1个,还剩3个。
预设3:还可以用算式表示。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学生课前预习卡(下)第七课《过雨》课前预习内容:•雨后的景色如何?你喜欢雨后的天气吗?•你见过雨花吗?为什么会有雨花?它们是怎么样的?生字解释:•那里:指某个地方。
•闪烁:忽然闪亮。
•雨花:雨点从植物叶子间流淌下的水珠。
第八课《下河》课前预习内容:•你曾经有没有下过河?下河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作者为什么说下河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生字解释:•淌:静止不动地流着。
•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为了正义的理由做某事。
第九课《手指操》课前预习内容:•你会做手指操吗?手指操对我们的手指有什么好处?•你觉得手指操和学习有什么关系?生字解释:•娃娃:小孩。
•白发:白色的头发。
第十课《信鸽》课前预习内容:•信鸽是什么动物?它有怎样的天性和特点?•为什么人们会利用信鸽来传递信息?生字解释:•一飞冲天:形容事物或人勇猛地飞上天。
•依偎:靠近。
第十一课《玫瑰花》课前预习内容:•你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玫瑰花?•你知道玫瑰花和爱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字解释:•玫瑰:常绿灌木,花瓣很美,花语是爱情和美。
•馥郁:形容香味浓郁芬芳。
第十二课《小碗、小碟、小杯……》课前预习内容:•你能列举出一些小的餐具?你一般使用哪些小餐具?•为什么作者会说小餐具是“佩其欢也哉”的器物?生字解释:•器物:器具、器皿。
•拜托:请对方帮忙的客气话。
总结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还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希望同学们在课前认真预习,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加油哦!。
(精品)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二次备课)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附二次备案)二次备课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教学准备: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
(教师)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教师3.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
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
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
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二次备课(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
【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段的应⽤,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设计⽽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忧考⽹⼩编整理了部编本⼩学⼀年级上册《第⼀单元》语⽂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天地⼈ 设计说明 《语⽂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要想让学⽣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
然⽽,刚⼊校园,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
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 1.⽣字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做字卡。
(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认识"天、地、⼈" 1.互动活动⼀: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师说举起右⼿,你们就举起左⼿。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吗? 2.互动活动⼆: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我们⽣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
(板书"⼈")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来说,游戏是最能⾛近其⼼灵的,因为每个孩⼦都喜欢游戏。
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标,让孩⼦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进学习⽬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的效果。
⼆、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
一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Unit1 Lesson2 人教新起点(2012)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单词:hello, goodbye, hi, OK, yes, no.2.培养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打招呼和道别的意识。
3.培养孩子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不同意和赞成的意识。
4.培养孩子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多个基础单词。
2.能正确使用这些单词进行日常交流。
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意见。
2.如何回答提问。
教学准备1.单词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PPT等课件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认识新单词。
2. 新授单词•利用多种方式和配合图片,讲解单词hello, goodbye, hi, OK, yes, no。
•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和拼写单词。
3. 学习口语表达•利用感性化的方式,不断强调常规打招呼和道别的表达方式。
•利用角色扮演,并着重指导正确的肢体语言表达,让学生动态体验角色。
4.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加强综合训练,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答案,例如“Yes,I am.”和“No, I’m not.”等。
5. 温故知新•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加深对单词表达方式的理解,并强调不同场合下的特定表达方式。
•利用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程度,并强化教育思想,提醒学生保持学习的态度。
课堂小结1.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中基础词汇,掌握英语中日常沟通和表达的方式。
2.帮助学生培养客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后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这些英语单词和短语的使用。
2.对于学习成果很好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创造更高层次的学习体验。
思考题1.这些英语单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2.学习英语要有哪些技巧?参考资料1.人教新起点英语一年级起点上册。
统编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2课《我向国旗敬个礼》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一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2课我向国旗敬个礼-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理解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2.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树立初步的爱国主义意识。
3. 法治观念:使学生了解国旗法的相关规定,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应遵守的礼仪和规则。
4. 健全人格:通过参与升旗仪式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5.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小学生,维护国旗尊严、热爱祖国是每个人的责任。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国家和国旗的认识尚浅,但好奇心强,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本课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国旗,理解国旗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并学会在升国旗时正确敬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国旗,理解国旗的意义,掌握升国旗时的正确礼仪。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国旗尊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国旗图片、升旗仪式视频、国旗法相关知识等)、国旗模型、红领巾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国旗的基本知识和升国旗的礼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特别的视频,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播放升旗仪式视频)学生活动:-观看升旗仪式视频,感受庄严的氛围。
教师提问:“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升国旗、唱国歌等)教师总结:“是的,升国旗、唱国歌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仪式。
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它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我向国旗敬个礼》。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1.写一写。
()()()()2.连一连。
3.涂一涂。
4.猜一猜。
(1)这个数在3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2)这个数在5的前面,有可能是几?(3)这个数在4的前面,而且在1的后面,可能是几?5.摆一摆。
用圆片、小棒等学具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再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第二课时】 1~5各数比大小1.用手势表示。
4()2 3()5 1()1 2()1 3()4 5()42.看图填数。
()=()()()3.画,要比少3个。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3<() 2<() 5>()5.想一想。
【第三课时】第几1.练一练。
(1)下面一排苹果中,给从右数的第4个划上√,再给从左数的第3个划上×,它们之间有()个苹果。
(2)☆☆☆☆☆(1)一共有()个☆。
(2)从左边数起,圈出4个☆。
(3)从左边数起,在第5个☆下面画“√”。
2.填一填。
从左数熊猫排第(),从右数熊猫排第(),再数数,一共有()只小动物。
3.你知道吗?1号车前面有()辆车。
2号车前面有()辆车。
4号车是第()名。
1号车是第()名。
5号车是第()名。
4.飞不动的小鸟是第几个?5.图上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你能说出每个动物住在几楼几室吗?【第四课时】 5以内数的组成1.齐读数的组成,拍手读或分组读都可以。
2.填一填。
3.填一填。
4.填空。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答案1.写一写。
()()()()答案:5;4;2;3。
2.连一连。
答案:3.涂一涂。
答案:4.猜一猜。
(1)这个数在3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2)这个数在5的前面,有可能是几?(3)这个数在4的前面,而且在1的后面,可能是几?答案:(1)4或5;(2)1或2或3或4;(3)2或3。
5.摆一摆。
用圆片、小棒等学具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再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第二课时】 1~5各数比大小1.用手势表示。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2.5 练一练【课题名称】第10课时练一练【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8-29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2.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知识梳理(一)认识加法教师:关于加法,大家都学会了什么?预设: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预设1:这幅图中左边有3个橙气球,右边有1个蓝气球,把这些气球合起来一共是4个气球,可以用加法算式3+1=4表示。
预设2:“+”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这个算式读作:3加1等于4。
(二)5以内的加法教师: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用点数、接着数,想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
同桌之间说一说如何用点数、接着数,想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3+2?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三)认识减法教师: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预设:小男孩手里拿了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下3个气球。
教师:还能用加法来计算吗?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飞走”就是“去掉”的意思,要用减法,列算式是4-1=3。
预设2:去掉用“-”表示减法。
这个算式表示从总数4里面去掉1,还剩下3。
(四)5以内数的减法教师:计算减法可以用倒数法,数的组成,想加法算减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