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05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在当今社会,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保障安全、维护秩序以及管理运营的重要手段。
而在整个视频监控系统中,传输系统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如同“桥梁”,将前端的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和声音信息准确、快速、稳定地传输到后端的存储和显示设备,使得监控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主要包括线缆、交换机、路由器、无线传输设备等。
这些设备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线缆是最常见的传输介质之一。
其中,同轴电缆曾经在模拟监控系统中广泛应用,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传输较高质量的视频信号。
但随着数字化监控的发展,其传输距离和带宽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如今,双绞线(如五类、六类网线)在数字监控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双绞线价格相对较低,易于安装和维护,并且能够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光纤则是一种高性能的传输介质,具有超大的带宽、极低的损耗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远距离、高速率的传输需求,如大型企业、城市安防等领域。
交换机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扮演着“交通枢纽”的角色。
它负责将多个摄像头的信号汇聚并进行数据交换,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到指定的目的地。
根据端口数量、速率和功能的不同,交换机可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非网管型交换机价格低廉,适用于小型监控系统;网管型交换机则具备更多的管理功能,如 VLAN 划分、QoS 配置等,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型复杂监控系统的需求。
路由器则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监控数据在广域网中的传输。
它能够根据网络地址将数据准确地路由到目标网络,使得远程监控成为可能。
在选择路由器时,需要考虑其性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传输。
无线传输设备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比如,在一些无法布线或者布线成本过高的区域,如古建筑、山区等,无线网桥、4G/5G 传输模块等设备可以实现视频信号的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具有安装便捷、灵活性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信号易受干扰、传输稳定性相对较差等问题。
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摄像机和视频录像机等设备,通过传输、存储和处理视频信号,以实现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安保领域、交通管理、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机、传输介质、存储设备、视频处理器和监控显示器等多个组件组成。
1. 摄像机: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光学透镜将实时画面转化为电子信号,并传输给其他设备进行处理和显示。
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负责将摄像机产生的电子信号传输到其他设备。
主要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可以使用电缆或光纤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无线传输则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具有灵活性和便携性等优势。
3.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将视频信号进行录制和存储。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录像机(DVR)、网络硬盘录像机(NVR)等。
这些设备具有大容量、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长时间保存视频数据。
4. 视频处理器:视频处理器负责对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编码。
它可以对图像进行增强、压缩、分割和分析等操作,以提高视频质量和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5. 监控显示器:监控显示器用于显示摄像机传输过来的视频画面。
它可以将多个摄像机的画面分屏显示,以便实时监控和比对。
二、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图像采集、信号传输、信号处理和图像展示四个步骤。
1. 图像采集: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摄像机对特定区域的图像进行采集。
摄像机的镜头接收到光线,并将光线信息转换为电子信号。
这些信号包含着图像的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等信息。
2. 信号传输:摄像机产生的电子信号需要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其他设备。
有线传输通过电缆或光纤将信号传输到存储设备或视频处理器等设备;无线传输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
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信号处理:视频处理器接收到图像采集设备传输过来的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编码。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无论是城市的安防监控,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监控,还是个人的家庭安全,视频监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的基本架构、硬件设备的选型、软件平台的选择以及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2. 系统架构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前端设备、存储设备、传输设备和管理平台。
2.1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视频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摄像机、云台和控制器等。
摄像机负责采集视频画面,云台负责控制摄像机的方向和角度,控制器负责控制和配置前端设备。
2.2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负责存储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包括硬盘录像机(DVR)和网络录像机(NVR)等。
DVR适用于小规模监控系统,而NVR适用于大规模监控系统。
存储设备还应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备份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负责将采集到的视频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包括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
网络设备可以使用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传输介质可以使用光纤、网线等。
传输设备应具备高带宽和稳定性,以确保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可靠性。
2.4 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它负责视频数据的管理、配置和显示,以及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管理平台可以是PC端的软件,也可以是Web端的应用程序。
管理平台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硬件设备选型在选择硬件设备时,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系统规模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硬件设备选型建议:•前端设备:选择品质好、性能稳定的厂商产品,并根据监控场景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参数。
•存储设备: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存储容量和搭建方式,同时考虑存储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备份机制。
•传输设备:选择高带宽、稳定性好的网络设备,同时考虑传输介质的可靠性和成本。
•管理平台:选择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软件或应用程序,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许可证类型。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和录制活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例如商店、办公室、银行和公共区域等。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常用设备,帮助读者了解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视频监控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摄像机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捕捉和录制视频。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摄像机分为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两种类型。
模拟摄像机通过电缆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设备,适用于小型系统。
而网络摄像机基于IP网络传输视频数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活性,因此在大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和管理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数据。
它负责实时监控、视频存储和视频回放等功能。
监控服务器通常运行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并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保存监控系统录制的视频数据,可以是硬盘、网络存储设备或云存储服务。
硬盘是最常见的存储设备,通常内置在监控服务器或独立的存储设备中。
网络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系统,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灵活的扩展性。
云存储服务则通过将视频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可靠的远程存储和访问。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和回放视频。
常见的显示设备包括监视器、投影仪和电视等。
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或客户端应用程序来实时查看和管理视频。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网络电缆等,用于连接和传输视频数据。
高质量的网络设备可以确保视频数据的稳定传输和低延迟。
常用视频监控设备介绍智能摄像机智能摄像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摄像机,具有智能分析和识别功能。
它可以自动检测人员、车辆和其他特定物体,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监控。
智能摄像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行为分析等功能,实现自动报警、智能搜寻和数据统计等应用。
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通过红外光源和传感器,可以在低照度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高质量的黑白图像。
监控系统都包括哪些设备?其实就包括前端,传输,控制,显示,存储这几部分前端就是摄像机传输就是一些线路控制就是控制键盘显示就是平常挂在墙上的显示器存储就是硬盘录像机就这么多其中你说的编码器,解码器的事相对于模拟视频转数字时候才用到的说太详细怕说不完,就这么多了摄像机, 设备以下设备是视频监控系统中常用到的,但是不是都要出现在一个系统中,根据监控系统的规模可能只采用其中一、前端设备:摄像机(网络型、半球型、针孔型、标准枪式、一体化型、工业型等)摄像机镜头(定焦、手动变焦、自动光圈、电动变焦等)摄像机防护罩(普通枪型、球型、半球型、防水型、防爆型、万能型等)摄像机云台(普通型、球型内置、重载型、防水防爆型、万向云台等)解码器-------室外、室内、普通、防爆、内置等红外灯-------LED型、惰性气体、激光等等等……二、传输设备光纤普通射频电缆控制电缆电源电缆光纤收发器光端机485信号转换器视频信号放大器防雷模块等等……三、控制设备矩阵(数字、模拟、VGA、RGB、多媒体)控制键盘控制码发生器控制码转换器画面处理器PC式录像机嵌入式录像机普通模拟长延时录像机数字矩阵(软件+解码卡)时间字符发生器视频分配器视频放大器云台镜头控制器信号转换器(RS-232转485)等等……四、显示设备CRT监视器液晶监视器电视墙硬质背投普通投影幕VGA监视器等等……五、附属设备、配件UPS电源交换机路由器控制台机柜镀锌管蛇皮管PVC塑料管聚乙烯尼龙管Q九头、RJ45头开关电源线卡PVC线槽桥架。
监控视频系统设备介绍很多行业外的小伙伴及刚接触监控行业的小伙伴们,都对监控系统有模糊的概念,不知道监控系统中有啥设备,在此,小编给大家介绍监控系统中涉及的设备。
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后端设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等等监控系统中涉及的设备类型。
前方高能!!图文数量较多,有兴趣的小伙伴请耐心看完,欢迎指出不当之处及同行小伙伴相互交流。
一、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云台、防护罩、支架、立杆、拾音器、探测器等。
1.1、摄像机即前端主要图像采集设备。
分模拟产品及网络产品、其中模拟产品正慢慢被高清网络摄像机淘汰。
摄像机一般由高清模组、CMOS传感器、镜头成。
摄像机包括枪型摄像机(红外枪型摄像机及低照度枪型摄像机)、半球型摄像机、球机、低照度球机、一体化摄像机等。
还有就是其它特殊行业定制专用摄像机。
注:一体化摄像机指的是一种带电动聚焦及带机械变焦功能的一体化摄像机,需配合云台或特殊定制的护罩使用,内部机芯与球机机芯为同一道理。
红外设备与低照度设备外观区别在于一个带红外,一个不带红外;实质功能区别在于红外摄像机在夜晚的时候监控画面为黑白画面,而低照度设备只要在微弱的光线下都呈现彩色画面。
电梯专用摄像机:由于电梯内部空间小,为了美观,大多会采用类似飞碟形状,也有很多现场使用半球摄像机代替。
1.2、云台即由两组电机组成、带动摄像机转动的安装平台。
一般应用于家庭迷你云台、高速公路、森林防火以及石油化工区域的防爆云台等特殊行业使用。
1.3、防护罩这里说的护罩指的是一种应用于保护枪型摄像机的护罩,防尘、防雨、抗高低温、抗腐蚀等。
目前较多使用在道路监控中。
1.4、支架即固定摄像机的设备。
分为吊装支架,壁装支架。
按形状分为万向节支架,I型支架,L型支架、T型支架及鸭嘴型支架。
1.5、立杆用于安装在户外没有墙体固定,但需安装监控摄像机的地方。
分为八角监控杆,圆管监控杆,等径监控杆,变径监控杆,锥形监控杆,高度一般为3-6米。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1. 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当今社会中广泛应用的安全监控设备之一。
它主要由摄像头、传输系统、录像设备和监控中心组成。
传输系统设备是视频监控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负责将从摄像头捕获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录像设备或监控中心。
本文将重点介绍视频监控系统中常见的传输系统设备,并探讨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2. 传输系统设备的种类2.1. 视频传输线缆视频传输线缆是最常见和传统的传输系统设备之一。
它可以通过同轴电缆或双绞线来传输视频信号。
同轴电缆通常用于较长距离的传输,而双绞线则适用于较短距离的传输。
同轴电缆通过将中心导体包裹在绝缘层和屏蔽层中,以减少信号干扰。
双绞线则通过将两根绝缘的导线紧密地绞在一起,减少信号干扰和衰减。
2.2. 光纤传输设备光纤传输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传输方式,成为视频监控系统中常见的传输系统设备之一。
光纤传输设备通过利用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和抗电磁干扰的特点。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光纤传输设备通常由光纤收发器、光纤连接器和光纤终端设备组成。
光纤收发器负责将视频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然后再将光信号转化为视频信号。
2.3. 网络传输设备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网络传输设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传输设备通过利用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
网络传输设备通常由视频编码器、解码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
视频编码器负责将模拟视频信号或数字视频信号编码为网络传输所需的数据格式,解码器则负责将网络传输的数据解码为视频信号。
3. 传输系统设备的原理3.1. 视频信号的传输原理传输系统设备的主要任务是将从摄像头捕获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录像设备或监控中心。
未经传输的视频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需要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经过编码器进行数据压缩和编码,最后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端。
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个领域,如公共场所、企业、学校、住宅区等,监控系统通过视频传输技术帮助我们监测安全,维护秩序。
本文将就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技术进行论述。
一、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概述视频传输是监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拍摄到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其他终端设备,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实时监控。
传统的监控系统视频传输主要通过有线传输,如同轴电缆、网线等。
然而,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现代监控系统普遍采用了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如Wi-Fi、4G等。
二、有线视频传输技术1. 同轴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传输是传统监控系统中最常见的视频传输方式。
它通过同轴电缆将监控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终端设备。
同轴电缆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受限于线路长度和信号质量,传输距离有限。
2. 网线传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线传输成为了许多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视频传输方式。
它通过网线(如CAT5、CAT6)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终端设备。
网线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一些大型监控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三、无线视频传输技术1. Wi-Fi传输Wi-Fi传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视频传输技术之一。
通过将监控摄像机连接到无线网络,实现视频信号的无线传输。
Wi-Fi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受限于信号干扰、带宽限制等因素,可能存在画面延迟和不稳定等问题。
2. 4G传输4G传输技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将监控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终端设备。
4G传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快等优点,适用于无法铺设有线网络的场景。
四、视频传输优化技术为了提高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监控系统采用了一些视频传输优化技术。
1. 压缩技术视频传输中常用的压缩技术有H.264、H.265等。
这些技术通过减少视频数据量,降低传输带宽要求,提高传输效率。
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射频技术指标与测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在336MHz~344MHz或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主要射频技术参数、限值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336MHz~344MHz或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无线传输设备,包括基站、中继台和便携台等设备。
2 技术要求2.1 通用技术要求2.1.1 工作频率2.1.1.1 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用户应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台站执照,并按照执照中指配的工作信道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工作信道。
2.1.1.2 336MHz~344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336MHz~344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信道间隔为2MHz。
336MHz~344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的中心频率可由公式(1)得出: (1)f=N+2337⨯c式中:f——设备工作中心频率,单位为MHz;cN——整数,取值范围0~3。
2.1.1.3 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设备1785MHz~1805MHz频段视频监控系统无线设备可使用250kHz或者500kHz信道间隔。
基站和终端设备允许多信道合并使用,基站最大允许使用5MHz,终端类设备最大允许使用1MHz。
当信道间隔为250kHz时,其设备工作中心频率见公式(2):+=)f+(N.01785⨯125125. (2)c式中:f——设备工作中心频率,单位为MHz;cN——整数,取值范围1~80。
当信道间隔为500kHz时,其设备工作中心频率见公式(3):=)++f(N11785⨯5.0125. (3)c式中:f——设备工作中心频率,单位为MHz;cN——整数,取值范围1~40。
2.1.2 天线端口视频监控无线传输设备的天线端口分别开路、短路3min后,其射频性能不变。
视频监控无线传输设备天线端口阻抗为50 。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1. 简介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是视频监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负责将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者存储设备,以实现实时监控或者录像回放的功能。
本文将对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常见的传输设备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
2. 基本原理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系统设备的基本原理是将摄像头拍摄到的模拟视频信号或者数字视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并通过合适的传输介质传输到监控中心或者存储设备。
传输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传输终端设备和传输介质两个部分。
2.1 传输终端设备传输终端设备负责将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
根据视频信号的类型,传输终端设备分为模拟传输终端设备和数字传输终端设备两种。
模拟传输终端设备根据视频信号的制式不同,可细分为PAL制式、NTSC制式和SECAM制式设备。
这些设备一般采用模拟信号转换芯片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数字传输终端设备主要用于处理数字视频信号。
它一般采用图像编码技术将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数字视频信号进行传输。
2.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视频信号传输的媒介。
根据传输的距离和要求的带宽,传输介质可以选择有线传输介质或者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同轴电缆是较为常见的传输介质,它可以传输较长距离的视频信号,并且具备较高的带宽。
双绞线主要用于近距离的视频传输,它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光纤是传输距离较远、带宽要求较高的传输介质,它具有抗干扰性强、传输稳定等优点。
无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微波传输和激光传输。
微波传输通常用于传输距离较远的视频信号,而激光传输则适用于传输距离非常远的情况。
3. 常见的传输设备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常见的传输设备主要包括视频编解码器、视频光纤传输设备和视频无线传输设备。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将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或解压缩(解码)。
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与设备介绍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摄像机和其他设备采集和传输图像信息,可以实时监控和录制特定区域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常见设备。
构成要素视频监控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网络通信。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要素。
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摄像机、显示屏、录像设备和存储设备。
1.摄像机: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信息。
根据安装方式和摄像方式的不同,摄像机可以分为固定式摄像机、球型摄像机、云台摄像机等。
2.显示屏: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监控区域的图像信息。
可以选择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等不同类型的显示设备,根据监控需求和空间条件来决定显示屏的尺寸和分辨率。
3.录像设备:录像设备用于将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录制和存储。
常见的录像设备包括硬盘录像机(DVR)和网络视频录像机(NVR)等,可以通过设定录制时间、录制模式和存储介质等来满足特定的监控需求。
4.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大量的监控图像信息。
可以选择硬盘、网络存储设备(NAS)等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根据监控需求和存储空间的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
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用于管理和处理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软件平台可以分为监控管理软件、图像分析软件和远程管理软件等。
1.监控管理软件:监控管理软件用于对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所有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可以通过监控管理软件对摄像机进行配置、录像设备进行录制计划和存储设备进行存储管理等。
2.图像分析软件:图像分析软件用于对视频图像进行特定目标的分析和识别。
常见的图像分析软件功能包括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等,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监控服务。
3.远程管理软件:远程管理软件用于远程访问和管理视频监控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管理软件实时查看监控图像、远程控制摄像机和进行录像回放等操作,方便实现对监控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
前言:上次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施工的全生命周期,今天重点介绍一下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过程内容。
正文:一、视频监控的组成前端设备——> 传输设备——> 终端设备——> 存储、控制、显示1、前端设备监控项目的发展历程:从模拟到数字再到智能模拟系统:主要设备是视频切换矩阵;数字系统:主要设备有IPC、DVS、NVR、CMS等设备;智能系统:基于视频分析的技术设备,比如人脸识别摄像机等前端部分摄像机,按常见方式分为:枪机、半球、球机、一体云台。
2、传输设备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三种常见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同轴电缆传输的距离500米,双绞线的传输距离100米,光纤的传输距离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
二、常见的视频接口1)BNC接口:即同轴电缆接口,主要用于非平衡CVBS(复合电视广播信号)基带视频信号的连接,其阻抗为75欧姆。
BNC接口有两种接线方式:一是压接,二是焊接。
它输入的视频信号分别由RGB以及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五条线组成,它可把三基色讯号分开,最大限度避免干扰。
2)AV接口: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是音频(Audio )和视频(Video )的简称,没有经过RF射频信号调制、放大、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它是模拟接口,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需要一个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过程,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由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线组成,其中黄线为视频传输线,红色和白色则是负责左右声道的声音传输。
3)S-VIDEO接口:一种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的接口。
S接口是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组成。
4)VGA接口: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工作原理,是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