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细小病毒病
- 格式:docx
- 大小:950.77 KB
- 文档页数:7
犬细小病毒病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诊特征是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血性水样便、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心肌炎。
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为特征,心肌炎型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
1977年,Eugster和Naira在美国通过电镜在患出血性腹泻犬的粪便中首先发现了细小病毒粒子。
1978年,McCandlish应用犬肾细胞分离了细小病毒。
我国于198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出犬细小病毒,随后本病在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的警犬和良种犬中陆续发生和蔓延,并已分离获得多株病毒,研究报道逐渐增多。
世界各地都有本病暴发的报道,给养犬业造成极大威胁,是危害犬群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病原】犬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的一个成员,具有细小病毒属的典型形态和结构。
病毒粒子细小,直径20~22nm,呈六角形或圆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衣壳由32个长为3~4nm的壳粒组成。
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是1.43g/cm3。
基因组为单股DNA,5 233bp,分子质量为1.5×106u。
CPV病毒粒子有VPl、VP2和VP3共3种多肽,其中VP2为衣壳蛋白主要成分。
病毒在4℃和25℃都能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其他动物的红细胞。
本病毒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细小病毒)有较密切的抗原关系。
后者的疫苗具有抗本病毒感染的效能。
已报道发现了CPV抗原漂移的变异株,对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无血凝性,丢失了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抗原相关性。
本病毒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增殖,如猫胎肾原代细胞,犬胎肾、脾、胸腺和肠管原代细胞,小貂肺细胞系(CCL-64)、浣熊唾液腺细胞及牛胎脾细胞等。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幼犬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
受感染的犬体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伤,病情危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在从业人员及犬主的共同努力下,对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应引起足够重视。
下面,将介绍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一、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特点1. 病原学特点犬细小病毒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属于科学犬杆状病毒科。
病毒初次出现于1978年,目前存在多种亚型。
由于犬细小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该病毒易在犬群中爆发流行。
犬细小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泥土、地面、食具等使犬受感染。
犬细小病毒病主要影响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
病犬发病后,细小病毒会攻击犬体内肠壁细胞,引起肠道出血、水肿、坏死等;同时,细小病毒还会抑制犬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使犬体内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应对病原体的攻击。
1. 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1)病犬在感染后2-14天出现呕吐、腹泻或腹部胀气等症状;(2)病犬的粪便出现水样或浆状,并带有血丝;(3)病犬出现食欲不振、发热、日趋衰弱等症状;(4)病犬的黏膜颜色失去正常状态、血压下降等。
2. 实验室诊断(1)病理学检查:在病犬的肠道、淋巴结等组织中可见到细小病毒引起的坏死、炎症变化。
(2)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病犬粪便、呕吐物等样本中是否带有犬细小病毒核酸。
3. 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仅有对症支持疗法。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1)补液:病犬因腹泻、呕吐等症状出现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2)营养支持:病犬在治疗期间需要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3)抗生素:病犬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因此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4)其他治疗:如应用细胞因子、抗炎药等治疗犬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犬宠物的健康管理(1)定期接种狂犬疫苗、细小病毒疫苗等犬类疫苗。
宠物狗常见病——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概述: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主要是幼犬,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幼犬最易感)均可感染,城市犬易感。
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诊断方法1、流行病学诊断本病不分年龄均可感染,主要是幼犬。
未免疫接种犬最易感,即使免疫过的犬也可能感染。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潜伏期7~14天,无明显季节性,城市犬易感,发病率20%~100%,死亡率50%~100%。
2、症状学诊断特征症状是呕吐、拉稀、拉血,具体根据早中期的症状来诊断。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多数犬(92%)在9×109/L以下,少数犬(8%)在2×109/L以下。
如果继发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血清总蛋白量下降至4.2~6.6mg%,红细胞压容为45~71,平均在50左右,转氨酶指数升高。
如果白细胞在2×109/L以下,则预后不良。
4、试纸快速诊断法用试纸诊断本病,经济简便、快速适用,有极高的准确率。
方法是取病犬粪便约1g左右盛入干净的消毒试管中,加生理盐水5ml,充分振荡静置5分钟(或离心),取试纸条将带有max箭头一端插入粪便上清液中(注意粪便液面不要超过max线)约15秒后取出平放在桌面上,5分钟后观察结果,呈现一条红线为阴性,两条红线为阳性。
二、预防方法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免疫接种,进口苗、国产苗的品种很多,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按要求连续注射质量好的疫苗。
平时,特别是犬细小病毒病流行季节,用福尔马林、B丙内酯、紫外线、2~4%烧碱、10~20%漂白粉消毒笼舍、环境也至关重要。
三、治疗方法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常采用以下综合治疗措施。
1、特异疗法早期使用高免血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犬佳生命源有一定疗效。
血清及单抗用量,1~2ml/k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5天。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犬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
该病毒主要通过犬体液、排泄物和直接接触传播,能引起犬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严重时可导致犬的死亡。
以下是关于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措施的介绍。
一、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
粪便检测可发现病毒。
2.病毒检测:采集犬的粪便、呕吐物等样品,通过PCR、病毒分离等方法检测犬细小病毒。
二、治疗方法1.支持治疗:在早期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给予犬充足的水分、营养和休息进行治疗。
适当的饮食管理和环境控制可以减轻犬的不适感。
2.抗病毒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没有特效药物,但可以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和降低死亡率。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解磷胆碱等。
三、防控措施1.疫苗预防:注射犬细小病毒疫苗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
疫苗分为MLV (弱毒活疫苗)和KV(灭毒疫苗),分别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应症。
首次注射疫苗后,需要进行加强免疫,以提高免疫效果。
2.环境控制:对于犬细小病毒病的患犬,需要将其隔离并消毒其周围环境,以阻断病毒传播。
对于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场所,如犬舍、寄养所等,需要加强消毒工作。
3.注意个体卫生:及时清洁犬的食具、床上用品、口水、尿液等,避免直接接触患病犬。
诊断、治疗和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是保护犬健康的重要措施。
病主人可以及时寻求兽医的诊断和治疗,保持犬个体卫生,并通过疫苗预防和环境控制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为了犬的健康,所有养犬人必须认真对待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犬细小病毒的诊治概述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常见的犬类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
该病毒主要通过病毒颗粒在狗体内传播,威胁到狗的健康。
犬细小病毒主要影响幼年狗和未接种疫苗的狗,尤其是6周至6个月龄的狗。
本文将介绍犬细小病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犬细小病毒属于单链DNA病毒,与猫细小病毒非常相似。
病毒颗粒通过粪便传播,病犬排泄出的病毒会在环境中存活数月之久。
通过食物、水源、接触被污染的物体等途径,病犬或携带病毒的人将其传播到其他犬只身上。
临床表现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犬通常表现为以下症状:•呕吐•腹泻(带有血液)•没有食欲•体温升高•腹部疼痛这些症状主要是由病毒攻击肠道黏膜和免疫系统造成的。
早期诊断犬细小病毒感染至关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在对疑似感染犬的主人进行病史询问时,要了解以下信息:•是否最近接种过犬细小病毒疫苗•是否有与疾病相似的犬只接触史•病犬的饮食习惯是否发生了变化2. 临床检查病犬的临床检查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表现:•体温升高•腹部压痛•腹泻(带有血液)•消瘦•没有食欲3.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确诊犬细小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血液检测指标包括:•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减少)•血液生化指标(肝功能异常)4. 病毒检测通过病毒检测可以确诊犬细小病毒感染。
病毒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ELISA检测治疗方法1. 支持疗法在病毒感染早期,支持疗法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疗法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病犬的生命体征,包括:•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液或皮下注射进行补液,以防止脱水情况的恶化。
•抗生素治疗:预防或治疗感染。
•抗呕吐药物:缓解呕吐症状。
2. 抗病毒治疗在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治疗中,抗病毒药物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疫苗: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犬细小病毒感染。
疫苗可以在狗龄6周时开始接种。
•高效免疫球蛋白(Hyperimmune Serum):可帮助病犬建立即时免疫防御。
犬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也称犬细小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犬类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
该病毒主要通过接触已感染的犬只、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饮食和粪便污染传播。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犬只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呕吐、腹泻、全身乏力等症状。
犬细小病毒对幼犬的危害尤为严重,常导致幼犬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非常顽强的病毒,能在环境中长期存活。
在感染犬只后,病毒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污染周围环境,其他犬只通过呼吸、粪便或触摸已感染犬只的物体而感染。
此外,犬细小病毒对妊娠的母犬也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
对于犬细小病毒的防控,目前主要依靠预防接种。
犬细小病毒疫苗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该病的措施,疫苗接种应从幼犬8周龄开始,间隔2至4周接种两针,然后每年接种一次以保持保护效果。
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犬只的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此外,出现犬细小病毒疫情时,还应尽快实施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到其他犬只。
除了疫苗接种和隔离措施外,犬主还应加强对犬只的日常管理。
定期给犬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犬只的疾病,提高免疫力。
保持犬只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减少感染的机会。
定期对犬只进行驱虫和体外驱虫,防止虫子的传播病毒。
此外,犬主在与其他犬只接触后,也应注意勤洗手,避免传播病毒。
对于已感染犬只,及时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且致命的疾病,病毒会迅速破坏犬只的免疫系统,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一旦发现犬只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兽医会根据犬只的体征和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症治疗,提供高效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犬细小病毒对体内器官的破坏较大,治愈率并不高,因此预防接种仍然是最重要的措施。
总之,犬细小病毒是一种严重的犬类传染病,感染后会对犬只的生命造成威胁。
通过接种疫苗、加强管理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犬细小病毒的传播。
犬细小病毒治疗方法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一种影响犬科动物
的高度传染性病毒,主要感染幼犬和未接种疫苗的成年犬。
这种病
毒可以引起犬只的严重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
危及犬只的生命。
因此,对于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有
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对于患有犬细小病毒的犬只,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
一
旦发现犬只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应立即带其到兽医
处进行诊断和治疗。
兽医会根据犬只的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并对犬只进行营养支持和脱水治疗,以帮助其尽快康复。
其次,对于未接种疫苗的幼犬,预防犬细小病毒同样至关重要。
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犬只感
染病毒的风险。
因此,对于幼犬的饲主来说,要严格按照兽医的建
议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犬只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犬细小病毒的治疗还需要注意犬只的饮食和生活环境。
在犬只患病期间,要给予其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其饮食的清淡和多
样化,同时要保持其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干燥,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
感染。
总的来说,对于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及时就医、预防疫苗、注意饮食和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全面综合地进行治疗和预防,才能有效地控制犬细小病毒的传播,保护犬只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饲主们能够重视犬细小病毒的预防和治疗,做好犬只的健
康管理工作,让我们的宠物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也希望全
社会能够加强对犬细小病毒的宣传和预防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人与宠物共处的环境。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养狗技术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烈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以侵害幼犬发生传染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传播快,病死率高,给集约化养犬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病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和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措施。
早期对于犬细小病毒的认知较少,相对而言重视程度较低,但随着发病率与感染性越来越高,该病已成为具有巨大危害性的致命性疾病之一,该病的患病年龄与周期也不固定,以至于幼犬也多有感染,该疾病的患病不受性别影响,同时死亡率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死亡率在50%左右,冬季与春季死亡率相对更高。
1、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处于患病阶段的幼犬,在患病初期并没有较为明显的预兆,也无法通过观察进行确定,在6周左右时,出现部分症状,基本表现是呻吟、干咳、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以及心力衰竭,轻度干呕是较为明显且严重的症状,在干呕与腹泻同时出现时,幼犬会在短期内迅速死亡。
2、诊断正常情况下,在出现相关临床表现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腹泻是最早期的临床表现,在发生腹泻状况时,需要医务人员对腹泻的粪便进行检查。
在4℃的密闭空间内,按照相关的基本比例,截取o.5%的红细胞悬液进行混合,观测红细胞是否出现凝聚反应[1]。
如未能做出任何有价值的理化反应,则需要将粪便保藏,并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检验,通过检查,查看是否具备实验的基本条件。
接种过疫苗的犬类,不易发生该种情况,此情况在未接种疫苗的犬类中较为多见。
上吐下泻是常见的基本征兆,饮食是主要问题的源头,如饮食未发现明显的变化,发病后排便伴有腥臭,便可确定该犬已患有该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3、治疗3.1 止血与止呕在大量失血后,补充钙与维生素C可进行快速止血,正常的情况下,此方式均能起效,但在失血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药物注射,以便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其中普遍使用的是维生素K,注射需要迅速,因此采用肌注方式。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1. 引言1.1 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而导致犬只感染。
该病在犬类动物中广泛传播,病死率较高。
犬细小病毒病对犬只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可能影响人类健康。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
诊断犬细小病毒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等实验室检测手段。
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保持犬只体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液体、对呼吸困难进行处理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保持犬只卫生、控制传染源等。
防控措施主要是加强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犬只、消毒环境等措施。
犬细小病毒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犬只健康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展望是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控制传染源来减少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率,保护犬只和人类的健康。
2. 正文2.1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1. 呼吸道症状:犬细小病毒病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流感样症状,如咳嗽、打喷嚏、流泪、鼻涕等。
有些患犬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2. 消化系统症状:患犬可能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重症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腹泻和脱水。
3. 神经系统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犬出现抽搐、抽筋、瘫痪等症状。
患犬可能表现出行动不协调、抖动、头部倾斜等症状。
4.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犬细小病毒病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眼部炎症、全身乏力等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症状类似于流感,但随着病情加重,患犬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系统的症状。
及时关注犬的体征变化,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2.2 诊断方法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观察犬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细小病毒。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 概述: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眼下的犬类疾病里,犬细小病毒病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疾病,很多人养宠物犬,一旦得病,花个千八百的大有人在,对于此病,我们了解他们的症状吗?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看看宠物医院的医生是如何解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眼下的犬类疾病里,犬细小病毒病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疾病,很多人养宠物犬,一旦得病,花个千八百的大有人在,对于此病,我们了解他们的症状吗?犬细小病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看看宠物医院的医生是如何解答上述问题的。
犬细小病毒病有哪些症状?本病的特征症状是呕吐、拉稀、拉血、白细胞显著减少,在病程的早、中、晚期表现各不相同。
1、犬细小病毒病早期症状多数犬体温升高达40~41℃(少数犬体温正常),精神不振,不愿活动,钻黑角,迎送主人不积极,食欲减退,采食速度减慢,采食量减少,或绝食,呕吐食物及黄白色泡沫状液体,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正常或稍带粘液。
2~3天后出现中期症状。
2、犬细小病毒病中期症状患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剧烈呕吐,腹泻,多数犬呈喷射状排出蕃茄汁样稀便,带有血液,发出特别难闻的腥臭味,体质迅速衰弱,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少数犬拉粘液便,呈黄色或乳白色果冻样;极少数犬呈间断性拉稀。
一般持续3~4天转为后期症状。
3、犬细小病毒病后期症状病犬迅速脱水,眼窝下陷,皮肤弹性降低,肛门松弛,大便失禁,便血,或粘液血便,恶臭,倒卧昏迷,体温下降,常在37℃以下,深呼吸,最后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并发酸中毒而于数小时至两天内死亡。
犬细小病毒病治疗方法犬细小病毒感染症的治疗原则犬细小病毒的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预防二次性感染、控制胃肠道症状、维持动物营养、抗病毒治疗、其它治疗等。
若能在病犬确诊时,立即订立良好的治疗计划,越能有效帮助病犬度过发病期。
犬发生传染病细小病毒病如何治疗?犬在养殖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细小病毒病,该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高,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传染病害。
部分年龄,种类,性别发生多会发生该病。
临床症状以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主要特征。
一、流行特点本病病原为犬细小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5-7天,病毒抵抗力强,本病一旦形成疫源地后,常在该地蔓延。
犬细小病毒病可感染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犬,2-12月龄的幼犬和成年犬发病率高达80%以上,在临床上以肠炎型多见,发热症状以低热为主,体温上升在0.5℃-1℃,如继发肠毒血症,少数病例可达40℃以上的高热。
二、临床症状本病以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为主要特征,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两种,有少数病犬表现为混感型。
1.肠炎型。
多见于2-6月龄幼犬和成年犬,病毒侵袭犬的肠黏膜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特征。
腹泻物为稀水样,随病程发展,腹泻次数增多,颜色先为黄色或灰黄色,含有大量黏液,有的带有伪膜,随后粪便呈番茄汁样,有特殊的腥臭味,剧烈腹泻呈喷射状,腹泻物为深红色的血水。
胃肠炎症状开始24-48小时之后,犬发生脱水,体重减轻,表现为眼窝下陷,皮肤失去弹性。
由于外界诱因刺激引起呕吐也是一个主要症状,呕吐物初为白色泡沫样。
病犬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
2.心肌炎型。
本型多发生于3-20周龄的幼犬,以4-6周龄幼犬多见。
病犬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呻吟,呼吸困难,干咳,可视黏膜发绀,听诊心跳加快,有杂音,多见于流行初期。
单纯的心肌炎型病例很少见,常与肠炎型混合发生。
病犬除有轻度腹泻或呕吐外,可视黏膜苍白,迅速衰弱,呼吸困难,听诊心内杂音明显,心跳次数显著减少,心律不齐,多因心力衰竭而在治疗过程中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60%-80%。
三、病例剖检1.肠炎型。
病尸剖检可见肠系膜血管呈树枝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切面外翻,呈紫红色,如大理石样外观。
小肠黏膜出血、坏死甚至脱落,小肠及大肠内容物暗红色呈酱油样或果酱样。
病尸消瘦,脱水,可视黏膜苍白,胃内空虚,黏膜表面附有淡黄色或黄红色黏液,胃底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方法犬细小病毒病在春、秋季节多发,而冬季发病较少。
犬暴食暴饮,食物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规律,长途运输等均可诱发此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方法。
一、犬细小病毒病的症状犬细小病毒病在临床上主要可见有肠炎和心肌炎两种病型。
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3~4天。
犬病初表现发热,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呈粘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
病初犬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以后次数增加,里急后重,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
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
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
幼犬呼吸困难,心悸亢进,可视黏膜苍白,体质衰竭,短时间内死亡。
有的犬可见有轻度腹泻,而后死亡。
二、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2毫升/千克体重,连用3~5天。
之后根据情况可再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2毫升/千克体重,连用三天。
止血用安络血每千克体重2.5毫克,“止血敏”(主要成分为酚磺乙胺)每千克体重1.5毫克,混合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三天,还可以配合“立芷雪”(主要成分为巴西矛头腹蛇蛇毒血凝酶)每千克体重0.5毫克,口服。
止吐用“胃复安”(主要成分为甲氧氯普胺),每千克体重10毫克,溴米那普鲁卡因,每千克体重0.03克,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5毫克,混合皮下注射,每天两次。
“止吐灵”(主要成分为马罗吡坦),每千克体重0.2毫升,皮下注射,每天两次。
输液选择5%葡萄糖,0.9%氯化钠,10%葡萄糖,配合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0.25克,病毒唑,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天两次。
补液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为宜,恢复期因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机体出现低血糖症,故多加高糖、维生素c、氯化钾,并佐以肌苷和钴胺素,则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红细胞生成与释放。
犬细小病毒的治愈率与犬的年龄,发病季节以及犬自身的免疫状况有关系,更与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犬的细小病毒病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肠炎型以剧烈呕吐、血水样腹泻、脱水、血细胞减少、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以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
世界各地都有本病暴发的报道,给养犬业造成极大威胁,是危害犬群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一、流行特点
犬细小病毒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城市饲养宠物犬的感染率比农村饲养的土犬要高。
自然条件下,对本病易感的动物主要是犬,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
断乳前后的仔犬易感性最高,往往以同窝暴发为特征。
3-4周龄犬感染后呈急性致死性心肌炎的为多;8-10周龄的犬则以肠炎为主,但心肌细胞有核内包涵体。
小于4周龄的仔犬和大于5岁的老年犬发病率低。
患病的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腹泻物、尿、唾液和呕吐物中均含有病毒。
而康复犬可能从粪尿中长期排毒,污染饲料、饮水、垫草、食具和周围环境。
健康易感犬常因接触病犬或食入污染的食物而感染,感染犬出现症状后第47天粪便排毒量最高,91天后病毒含量趋于减少,但传染性可持续1-8个月。
本病初发地区常常呈暴发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犬只往往都能感染,病死率较高。
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只有幼龄犬才出现新病例。
犬细小病毒感染肠炎型的发病北和致死率分别为20%-100%和10%-50%,以断乳后的幼犬为最高,小于4周龄的仔犬死亡率最高。
二、临床症状
临诊上犬细小病毒病感染常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极少数病例在同一个体上可同时出现肠炎型和心肌炎型并发。
1、肠炎型
常发于青年犬,潜伏期约1-2周。
临诊表现为常常突然出现呕吐、沉郁、发热,继而急性出血性腹泻,粪便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黏液和伪膜。
一般先呕吐、后腹泻,接着排出番茄汁样乃至带有血液腐臭的血样稀粪,难闻的恶臭味。
患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体温升到40℃以上,血液浓稠,但血清总量减少,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
转氨酶指数上升。
后期病犬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迅速痛脱水,急剧地进行性衰竭而死。
病程短的4-5天,长的1周以上。
有些病犬只表现间歇性腹泻或仅排拉稀软的粪便。
成年犬发病体温一般不升高,症状较轻,有较高的治愈率。
2、心肌炎型
多见于8周龄以下的幼犬,常突然发病,数小时内死亡。
感染犬精神、食欲正常,间或呕吐,或有轻度腹泻和体温升高。
或有呼吸困难,持续20-30分钟,脉快而弱,可视黏膜苍白,心律不齐,一般多在数小时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极少数轻症病例可以治愈。
死亡率为60%-100%。
三、病理变化
1、肠炎型
自然死亡的病例均显消瘦,腹部蜷缩,眼球下陷,可视黏膜苍白,眼角常有灰白色黏稠分泌物,肛门有血样称便流出,皮下组织因脱水而显干燥。
血液黏稠呈暗红色。
全身肌肉淡红色。
少数病例可见腹腔液体增多。
胃和十二指肠空虚或有稀薄液体,黏膜轻度潮红、肿胀、被覆较多的黏液。
空肠和回肠的病理的变化最为严重而且具有特征性,表现肠壁呈程度不同的增厚,肠管增粗,肠腔狭窄,充积血粥样内容物或混有紫黑色血凝块,黏膜潮红、肿胀,散在斑点状或弥漫性出血,并形成厚的黏膜皱褶,集合淋巴小结肿胀。
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内容物稀软,呈酱油色,具有腥臭味,黏膜肿胀,坏死、脱落,绒毛萎缩,肠壁散在小量出血点。
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或红色,质地脆弱,切面有大量凝固不良的血液。
胆囊膨大,内贮多量绿色胆汁,黏膜光滑,呈黄绿色。
脾脏轻度肿大,偶见出血性梗死灶。
心脏呈现右心扩张,心肌黄红色、柔软。
2、心肌炎型
肺呈灰白色或花斑点状,肺胸膜散在出血斑点。
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液体。
肺切面经挤压可见有较多量的血样液体流出。
肺水肿。
左心室扩张,心外膜散在黄红色与白色条纹,心肌呈白色条状纹状,左心室壁变薄。
在心肌纤维有核内包涵体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四、诊断
现场诊断可以根据流行特点、特征性临床症状(先呕吐,后腹泻,番茄样乃至带有血液腐败恶臭的血样腹泻)和病理变化等做出初
步诊断。
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等)。
五、鉴别诊断
因为犬细小病毒病与犬的多种疾病有些类似,故在临诊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犬瘟热
犬瘟热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
双相热型。
早期多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喷嚏等。
流行后期多伴有神经症状。
组织学变化可见胞浆内包涵体。
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雪貂接种(100%发病死亡)。
2、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患病犬可见黄疸,皮下水肿,暂时性角膜混浊,凝血时间延长。
剖检见有胆囊肿大肥厚,体腔有血样渗出液。
组织学变化见核内包涵体。
3、犬冠状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与犬冠状病毒病临床上比较难以区别,只是呕吐、腹泻症状较轻,成年犬几乎无死亡,白细胞总数降低不显著。
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如电镜及血凝抑制试验等区别。
4、犬钩端螺旋体病
犬钩端螺旋体病多发于夏季(7——9),有明显的黄疸,血尿。
尿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检查出虫体。
5、犬细菌性腹泻病
犬细菌性腹泻白细胞总数无变化或稍有增多。
抗菌素治疗有效。
6、犬寄生虫腹泻病
犬的寄生虫病多呈散发,不发热。
粪便能检出大量虫卵,驱虫后即可好转。
7、犬出血性肠炎
犬出血性肠炎属于一种过敏反应,2-4岁的犬多发,除出现出血
性腹泻外,其他体征不明显。
但在临床上常遇到与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或犬冠状病毒病混合感染,在诊断时应加以注意。
六、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多采用对症、支持、防断发感染等治疗措施。
1、对症治疗
针对出现的症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呕吐时注射阿托品、654-2等止呕吐;腹泻严重者服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出血性腹泻可注射维生素K、安络血等止血药物。
必要时可结合氯丙嗪等进行治疗。
肠炎型病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脱水,所以输液要有一定的量。
多采用复方氯化钠或5%葡萄糖盐水。
输液时,要注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输液方法最好静脉注射。
有困难时可采用腹腔输液。
腹泻输液后腹部变大,过几小时即可恢复。
为了配合其他疗法,可以在静脉给药时加入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在眼结膜发绀(蓝紫色)时,可加入碳酸氢钠溶液防止酸中毒。
为增强支持疗法,可加入维生素C、肌苷、ATP等。
2、输血或特异性血清疗法
对于呕吐患犬症状严重,何况较差的,可静脉输入健康犬或康复犬的全血,一般每次30-60毫升,也呆输入无菌制备的免疫血清。
使用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连续使用至病愈为止,效果可靠。
3、加强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护理,主要是改善饲养条件。
犬舍注意通风干燥,保持适当温度,及时清除粪便、及时消毒,给予充足的饮水,可参照ORS液的处方配制或购买(即氰化钾1.6克,碳酸氢钠2.5克,食盐3.5克,葡萄糖50克,加水1000毫升)。
恢复期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饲料,少食多餐。
七、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
不到疫区购买犬只,购进后隔离观察。
在疫情开始流行出现苗头时应迅速诊断,采取果断隔离,消毒措施,同时也可对合群易感犬采取药物预防。
2、疫苗免疫接种
用犬细小病毒弱毒苗、犬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二联弱毒苗、犬细小病毒-犬瘟热-传染性肝炎三联苗和犬细小病毒-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犬副流感五联弱毒疫苗。
于2-3月龄首免,间隔2周再加强免疫接种一次,以后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母犬则在产前3-4周免疫接种。
成年犬每年接种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