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器安装检查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记录表测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和要求检测方法子项评定重要程度是否合格探测器报警功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测试其报警功能A 设置位置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查看设置位置C 规格、选型,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查看规格、选型B 同区域数量,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核对同区域数量B 1、点型感烟探测器:应在试验烟气作用下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并启动探测器报警确认灯;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应在手动复位前予以保持。
1、采用发烟装置向探测器施放烟气,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显示。
2、消除探测器内及周围烟雾,报警控制器手动复位,观察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复位前后的变化情况。
A2、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当对射光束的减光值达到1.0d B~10d B时,应在30s内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启动探测器报警确认灯。
1、按照G B14003-92《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附录A中表A1选用滤光片:减光值<1.0d B~10.0d B之间依次变换滤光片减光值大于10d B。
2、分别将上述不同减光值的滤光片,置于相向的发射与接收器件之间、并尽量靠近接收器的光路上,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在不改变滤光片设置位置的情况下,查看30s内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探测器报警确认灯的动作情况。
A补充记录和说明:检测部位单项评定检测单位被检测单位人测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和要求检测方法子项评定重要程度是否合格火灾探测器3、点型、线型感温探测器:应在试验热源作用下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点型探测器报警应启动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并应在手动复位前予以保持。
1、可复位点型感温探测器,使用温度不低于54C的热源加热,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火警信号显示;移开加热源,手动复位火灾报警控制器,查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复位前后的变化情况。
防火检查记录标题:防火检查记录引言概述:防火检查记录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它可以匡助机构和企业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防止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建造物和设施的安全。
一、定期检查消防设施1.1 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确保灭火器是否过期、损坏或者未经过定期维护。
1.2 检查消防栓和喷淋系统:检查消防栓和喷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管道是否通畅,喷头是否完好。
1.3 检查疏散通道: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照明是否正常,安全出口标识是否清晰。
二、检查电气设备安全2.1 定期检查电气路线:检查电气路线是否老化、破损,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2.2 检查电气设备接地情况:确保电气设备接地良好,避免因接地不良导致火灾事故。
2.3 检查用电安全:检查用电情况是否合规,避免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造成电气火灾。
三、培训员工火灾逃生知识3.1 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员工应急逃生能力。
3.2 传授灭火知识:向员工传授灭火知识,教授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3.3 培训火灾应急预案: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培训员工如何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检查建造结构安全4.1 检查建造材料是否符合防火标准:检查建造材料的防火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4.2 检查防火隔离设施:检查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隔离设施是否完好。
4.3 检查烟雾报警器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保烟雾报警器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常运行。
五、建立完善的防火记录档案5.1 记录每次防火检查的结果:建立完善的防火检查记录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和整改情况。
5.2 定期审查和更新防火记录:定期对防火记录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3 建立防火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防火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措施。
结语:通过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2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3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4电气配管(线)及隐蔽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5火灾探测器报警试验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4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5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6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7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8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9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表2-15电气配管(线)及隐蔽检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火灾探测器报警试验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1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4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5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7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8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9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表4-10工程验收记录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材料、设备、配件进场检查和安装过程质量检查记录工程名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材料、设备、配件进场检查和安装过程质量检查记录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执行以下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在进场检查阶段,应核查提供的材料和设备清单、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是否齐全有效。
对于认证产品,应核查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是否与认证证书和检验报告一致。
对于非强制认证产品,应核查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是否与检验报告一致。
此外,还应核查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在安装质量检查阶段,应对布线进行检查。
在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系统的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的相关规定。
暗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B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
明敷时,应对照设计文件核查线缆的种类。
在设备外观检查方面,应核查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表面应无明显划痕、毛刺等机械损伤,紧固部位应无松动。
对于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记录并说明不合格原因。
同时,应指出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并提出整改措施。
在电气管路敷设时,应选择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或金属封闭线材质槽,或者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明敷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检查管路的敷设情况,用卡尺测量吊杆的直径。
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少于30mm。
管路经过建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变形处应采取补偿措施。
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符合下列条件时,应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1)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2)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时;3)管子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时;4)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
在管路接线盒安装时,检查管路的敷设情况,用尺测量管路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