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元素样品预处理2014-10
- 格式:pptx
- 大小:13.71 MB
- 文档页数:63
无机分析前处理统计表1(水质)序号名称标准样品保存前处理备注1 水质铜、锌、铅、镉1. GB/T 7475-1987 水质-聚乙烯塑料瓶1.采集后加入硝酸使pH1~22.室温下保存14天取100ml水样加5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于95℃将样品蒸发至10ml左右,加入5ml硝酸和2ml高氯酸,继续消解,蒸至1ml左右。
如果消解不完全,再加入5ml硝酸和2ml高氯酸,再蒸至1ml左右。
取下冷却,加水溶解残渣,通过中速滤纸(预先用酸洗)滤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消解中使用高氯酸有爆炸的危险,整个消解在通风橱中进行。
2 水质汞、砷、硒、铋和锑1.HJ 694-2014 水质-聚乙烯塑料瓶1汞的样品,如水样为中性,按每升水样加入5ml盐酸的比例加入盐酸;砷、硒、锑、铋的样品,按每升水样加入2ml盐酸的比例加入盐酸。
2样品保存期14d。
汞:量取5.0ml混匀后的样品或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1ml盐酸-硝酸溶液,加塞混匀,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消解1h,期间摇动1~2次并开盖放气。
冷却,用水定容至标线,混匀,待测。
砷、硒、铋和锑:量取50.0ml混匀后的样品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硝酸-高氯酸混合酸,于电热板上加热至冒白烟,冷却。
再加入5ml(1+1)盐酸溶液,加热至黄褐色烟冒尽,冷却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定容,混匀,待测。
酸性介质能与硼氢化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的元素会相互影响产生干扰,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可以基本消除干扰。
3 水质总铬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出版社第四版增补版 3.4.9.1水质-聚乙烯塑料瓶1.加入氢氧化钠使pH8~92.室温保存14d取100.0ml摇匀水样加5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在近沸状态(95℃)下将样品蒸发至5ml左右,冷却后加入 2ml过氧化氢,继续消解,至白烟将尽。
如溶液呈粘稠状,应再补加5ml硝酸,继续加热,重复上述步骤。
将烧杯或锥形瓶取下冷却1min左右,加入20ml(1+99)硝酸溶液,置于电热板上再加热(60℃~70℃)直至残渣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淋洗烧杯或锥形瓶两次,淋洗液全部移至容量瓶中,加入10%NH4Cl 2ml和3mol/L HCl 10ml,用(1+99)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待测。
浅谈 ICP-MS在地质金属元素测试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地质的构造及金属含量的掌握及其重要,各种金属元素的分布状态,对后续的采矿、选矿作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较,其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单、干扰少、精度高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半导体、地质、环境和生物制药等行业。
关键词:ICP-MS;地质;金属元素;测定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法,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强有力的元素分析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有灵敏度高,背景低;元素的质谱相对简单,干扰较少,几乎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都可以进行测定;样品引入和更换方便,便于与其他进样技术联用。
1地质金属元素测定整体分析1.1 ICP-MS技术介绍目前由于激光对不同矿物的选择性剥蚀,利用ICP-MS对于地质样品直接分析仅适用于隐晶质火山岩、火山玻璃或者细粒的泥质岩石。
如何获得主、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均匀的样品是影响利用ICP-MS分析全岩样品的关键。
相对于SN-ICP-MS分析,利用ICP-MS分析全岩样品具有低背景、低氧化物干扰、样品制备简单、高效率等优点。
根据样品制备方式,利用ICP-MS进行全岩样品整体分析主要有岩石薄片直接分析、粉末压片法、熔融玻璃法等3种方法。
直接的粉末压片避免了对样品的稀释作用,但要求样品粉末粒度要足够细。
如果样品粉末粒度不够细、压片不够牢固,激光剥蚀过程中的粉末爆发会引起分析信号不稳定和激光对不同矿物的选择性剥蚀,导致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差。
1.2地质检测金属元素方法由于人造包裹体和天然包裹体内部的压力不同,包裹体被打开后,挥发性物质释放的速率不同,简单外标校正无法解决剥蚀量差异引起的误差。
先后对利用ICP-MS分析单个流体/熔体包裹体的影响因素、校正方法、准确度和检出限等进行了系统综述。
食品重金属检测样品处理技巧在食品的重金属检验中,重金属含量属痕量范围,前处理和测定过程时可能带来的外来污染和基体干扰较多,常导致检测结果偏差较大。
那么你知道铅、镉重金属检测前处理的要点吗?一起来划重点看看吧。
样品前处理为食品检验的关键步骤,前处理方法选择是否适合,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因此统一前处理方法,是保证检验质量和提高检验效率的重要步骤,有利于排除其它成分对待测成分的干扰,缩短样品的前处理时间。
同时还可将待测成分转变成分析测定所要求的状态,使待测成分的量及存在形式,适应所选分析方法的要求,从而使测定顺利进行,以保证分析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有效。
1.检测有标准铅、镉的检验均按照GB 5009.12-2017和GB 5009.15-2014食品中铅、镉的测定方法执行。
2.样品采集需重视监测数据可靠与否不仅受检测方法影响,还与样品的代表性、数量及采集方法及分析部位有直接关系。
对许多样品来说,采集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有时即使是正确采集的样品,若选取不当,保存不好,也同样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采样中必须表明样品的采样日期、批号(包装食品)、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
(1)蔬菜、水果类:应采新鲜上市的,将样品用清水洗去异物泥土后,自然晾干,取可食部分约500克磨碎混匀或匀浆;液体(如牛奶、果汁等),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不同的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混合,最后取代表性样品,用食品加工机磨碎混匀。
(3)肉类、水产品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分的样品或混合采样,磨碎制成匀浆。
(4)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不少于6个包装,250g以下的包装不少于10个包装。
(5)食品重金属污染物监测样品都是直接在市场采集,复杂多样,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开始检测。
ICP—OES 测试水样中的银、铜、铅、锌的含量作者:刘鹏宇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0期【摘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用样量小,能同时进行多元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文对水样中银、铜、铅、锌、四种元素的最佳测试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元素间的干扰情况,同时采用同心雾化器、轴向观测方式以及结合多元光谱拟合(MSF)校正技术,减少了背景干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降低了各元素的检出限值,并进行了准确度、精密度实验,结果均符合质量要求。
【关键词】ICP-OES;水;银;铜;铅;锌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美国PE公司)型号:Optima7000DV。
(1)高频发生器;(2)分光系统;(3)等离子体观测方式;(4)进样系统;(5)软件平台;(6)检测系统。
1.2 主要试剂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配制的银、铜、铅、锌标准溶液,浓度值分别为1000mg/L。
混合工作标准溶液:用以上四种元素的标准溶液为母液,稀释不同的倍数制备银铜铅锌混合标准溶液系列,浓度值见表11.3 仪器最佳工作条件的选择1.3.1 工作功率的确定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发生器工作功率在1000~1350W 范围内变动,吸入标液的信背比随功率变化。
结果表明,当工作功率为1300W 时,信背比(Il/ib)最佳。
功率大于1300W时,由于光谱背景增加较快,导致信背比下降。
试验选择工作功率为1300W。
1.3.2 辅助气流量的确定调节发生器的功率为1300W,将辅助气流量从0.1L/min 增加至0.30L/min。
结果表明,当辅助气流量在0.16~0.25L/min 时,信背比最好。
试验选择辅助气流量为0.20L/min。
1.3.3 载气压力的确定载气压力的确定发生器功率为1300W ,辅助气流量为0.20L/min 时,改变载气压力。
结果表明,载气压力在0.60~0.80MPa范围内变动时,信背比最好。
食品分析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绝对误差:一个近似数与它准确数的差的绝对值。
2.水蒸气蒸馏:将水和与水互不相溶的液体一起蒸馏,称为水蒸汽蒸馏。
水蒸汽蒸馏是用水蒸汽来加热混合液体。
3.皂化法:利用油脂与NaOH(KOH)反应生溶于水的化合物,经水洗除去。
用于碱稳定的化合物,如农药(如艾氏剂、狄氏剂)。
如在测定肉、鱼、禽类及其熏制品中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3,4-苯并芘时,可于样品中加入KOH,回流皂化2~3h,以除去样品中脂肪。
4.水分活度: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
5.灰分:高温灼烧后的无机残留物叫灰分。
6.无效碳水化合物:指凡人们的消化系统或消化系统中的细菌不能加以消化、分解而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
7.粗蛋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量,乘以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蛋白质含量。
此法测得蛋白质包括非蛋白质的含氮部分。
8.凯氏定氮法: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生成硫酸铵,经碱化蒸馏使氨分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标准硫酸或盐酸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蛋白质含量。
9.总酸度: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10.相似相溶原理:“相似”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
二、选择题:(单选题)1. 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C )。
A、随机性B、典型性C、代表性D、适时性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 C )。
A.滴定管读数读错B.试样未搅匀C.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3.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 C )。
A.等于0 B.越小越好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略小于允许误差4.下列属于商业部行业推荐标准的是( A )。
A.SB/TB.QBC.GBD.DB5.下列关于精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接近程度B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还衡量C.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其准确率亦高D.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的重现6.常压干燥法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选用干燥温度为( A )。
样品预处理技术——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我们所分析的样品各种各样,各不相同,所以在样品采集中,应采集具有足够代表性的部分,按照分析化学中样品制备加工成各种分析所用的样品。
随机取样是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
为取得随机样本,事先要明确分析目标总体,将要研究的总体划分成互斥的基本抽样单元,再按随机选取的原则从全部抽样单元中抽取一部分单元进行实测。
被抽取得这些单元就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随机样本。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完全随机抽样客观上有一定困难,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抽样方案。
也常把从一个以上抽样单位得到的样品合并成一个样品,混合样品的分析结果就是组成这一混合样品的各个样品的平均值。
只要合并的样品是同质的,混合样品的分析结果就能反映一定的真实情况,但从混合样品得不到抽样单位间变异度的估计值。
如果分析项目的变异度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采样时间也应重视,不能固定在某一时间上,而是要在不同的时间采取相同数目的样品。
1.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供物理、化学检验用水样的采集方法,是根据预测项目决定的。
采集的水样应均匀,有代表性以及不改变其理化特性。
水样量也根据预测项目的多少而不同,一般采取1~2升即满足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分析方法对水质分析的需要。
取样前,要决定需要分析哪部分金属(可过滤、不可过滤、总的或酸可提取的)。
这将部分地决定水样酸化前是否需要过滤和采用哪种方法消化水样。
采集水样的容器,可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一般情况下,两种均可应用,当容器对水样某种组分有影响时,则应选用合适的容器,采样前先将容器洗净,采样时用水样冲洗三次,再将水样采集于瓶中。
采集自来水及具有抽水设备的井水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雨水管中的杂质流去,然后将水样收集于容器中。
采样无抽水设备的井水或从江、河、湖和水库等地面水水源采水时,可将采集器浸入水中,使其口位于水面下20~30cm,然后拉开容器塞使水进入容器中。
采样和分析的间隔时间愈短,分析结果愈可靠。
初级食品检验工考试答案1、单选(江南博哥)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很多,通常将柠檬酸、苹果酸以及在大多数果蔬中都存在的称为果酸()A、苯甲酸B、酒石酸C、醋酸D、山梨酸本题答案:B2、填空题测定食品中脂类时,常用的提取剂中()和石油醚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
本题答案:乙醚3、单选炭化高糖食品时,加入的消泡剂是()。
A.辛醇B.双氧化C.硝酸镁D.硫酸本题答案:A4、单选使蛋白质沉淀的试剂是()A.葡萄糖B.氯化钠C.硝酸钾D.硫酸铜本题答案:D5、单选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山梨酸、苯甲酸,用具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测定,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A.热导检测器B.电子捕获检测器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D.氮磷检测器本题答案:C6、单选测定食品中含量时,一般不能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A、PbB、CuC、ZnD、Hg本题答案:D7、问答题测定苹果中还原糖含量,如何对苹果样品进行预处理,试述操作步骤?本题答案:预处理流程:清洁、随机采样、粉碎、再用水提取及澄清剂澄清。
(1)样品制备洗净后,除去果梗及内核不可食部分,用不锈钢刀切成小块,随机取样100g,加入100mL蒸馏水,置于组织捣碎机快速打成匀浆;(2)提取用减量法精确称取10g匀浆,用漏斗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漏斗并入容量瓶中,带瓶内总量至150mL左右时,用6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有机酸,每加1-2滴摇匀,直至瓶内溶液至中性为止。
(3)澄清加入20mL乙酸铅溶液(20%),摇匀,放置10min,再加20mL硫酸钠溶液(10%)以除去过量的铅,摇匀后,加水至刻度,混匀。
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作用,滤液备用。
8、单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梨酸、苯甲酸样品加温除去(),调pH至近中性,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后,根据()定性,根据()定量。
A.二氧化碳和水,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根据峰面积进行定量B.二氧化碳和乙醇,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根据峰面积进行定量C.二氧化碳和乙醇,根据峰面积进行定性,保留时间进行定量D.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峰面积进行定性,保留时间进行定量本题答案:B9、名词解释绝对阈本题答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二、样品的预处理食品的成分复杂,既含有大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等,也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如钾、钠、钙、铁等。
这些组分往往以复杂的结合态形式存在。
当应用某种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对其中一种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其他组分的存在常常给测定带来干扰。
因此,为了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必须在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
此外,有些被测组分在食品中含量极低,如农药、黄曲霉毒素、污染物等,要准确地检验出其含量,必须在检验前对样品进行浓缩。
以上这些操作过程统称为样品预处理,它是食品检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检验的成败。
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总的原则是: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并使被测组分浓缩,以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有机物破坏法有机物破坏法主要用于食品无机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的无机元素,常与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结合,成为难溶、难离解的化合物。
要测定这些无机成分的含量,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释放出被测组分。
通常采用高温,或高温加强烈氧化条件,使有机物质分解,呈气态逸散,而被测组分残留下来。
根据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1)干法灰化又称为灼烧法,是一种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干法灰化法是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电炉中(一般约550C)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测定用。
除汞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都可用此法处理样品。
干法灰化法的特点是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因多数食品经灼烧后体积很少,因而能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降低检测限;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无需操作者经常看管。
但此法所需时间长;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并且坩埚对被测组分有一定吸留作用,致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干法灰化法提高回收率的措施:可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采取适宜的灰化温度;也可加入助灰化剂,防止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和坩埚吸留。
湿法与干法的对比:与干灰化相比,湿消化不容易损失金属元素,所需时间也较短,缺点是酸的用量大,造成较高的试剂空白。
另外,也可用双氧水辅助混酸消化。
双氧水在酸性介质中能在低温下分解,产生高能态的活性氧,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有催化氧化的能力,两者配合使用可增强混酸的氧化能力,提高反应速度,从而使样品完全分解一、微波消化法1、仪器和试剂:微波消化仪及配套装置;电子天平;防酸手套;移液管若干、电热板;100ml烧杯;棉手套一双、防酸手套一双;剪刀一把;碾钵一套;100ml烧杯及表面皿一套、玻棒、铁钳;100ml容量瓶硝酸、双氧水等消化剂、去离子水2.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0.5g样品于聚四氟乙烯罐中,加入5.0ml硝酸和1.5ml30%双氧水,拧紧聚四氟乙烯罐盖,室温下浸泡10min后放入微波炉中。
2)将消解罐均匀放在微波消解仪转盘上,设置微波加热程序,置微波炉350W功率档加热1min,450W功率档加热5min,550W5min,650W3min。
3)结束后,等待消解罐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罐内溶液无损失转移至烧杯中,然后将消解罐放在电加热套中于100℃下,加热赶掉酸溶液,直至溶液近干,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4)。
用0.5mol/L硝酸多次洗涤消解罐,洗液合并于100mL容量瓶中加超纯水定容,摇匀。
同时做试剂空白实验。
微波消解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酸将试样中的有机物质分解。
该方法与压力消解罐消解法类似,同样具有能耗低、试剂用量小、污染少、空白值低等优点。
但由于微波消解仪的消解能力有所差别,有些会导致元素损失。
二、干法灰法法1、仪器及试剂100ml坩埚;低温炉、高温炉;电子天平;棉手套一双、防酸手套一双;剪刀一把;碾钵一套;100ml烧杯及表面皿一套、玻棒、铁钳;50ml容量瓶2%硝酸或2%盐酸;去离子水2、实验步骤1)将干燥、粉碎、过筛后的样品直接称入100ml坩埚中,加少量酸,润湿(一般为硝酸或盐酸),在低温炉中烧干(即炭化),此时样品已不冒烟,为黑色。
原子吸收光谱法样品处理方法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样品的元素含量之前,有必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以硝酸消解法测定水中金属总量为例,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样品处理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量为20种金属元素的硝酸消解预处理,包括银、铝、砷、铍、钡、钙、钴等。
经过验证,其他金属元素也适用于此方法。
消解步骤:
1.量取50 ml混合均匀的水样于150 ml烧杯或锥形瓶中,加入5 ml浓硝酸;
2.置于温控加热设备上,盖上表面皿或小漏斗,保持溶液温度95±5 ℃;
3.不沸腾加热回流30 min移去表面皿,蒸发至溶液为5 ml左右时停止加热。
4.待冷却后,再加入5 ml浓硝酸,盖上表面皿,继续加热回流。
5.如果有棕色的烟生成,重复这一步骤(每次加入5 ml浓硝酸),直到不再有棕色的烟产生,将溶液蒸发至5 ml左右;
6.待上述溶液冷却后,缓慢加入3 ml过氧化氢,继续盖上表面皿,并保持溶液温度95±5 ℃,加热至不再有大量气泡产生;
7.待溶液冷却,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每次为1 ml直至只有细微气泡或大致外观不发生变化,移去表面皿,继续加热,直到溶液体积蒸发至约5 ml。
8.溶液冷却后,用适量实验用水淋洗内壁至少3次,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定容,待测。
9.空白实验: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上述步骤与样品同步消化。
【理化】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你都了解吗?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分为以下几个:除去微粒、减少干扰杂质、浓缩微量组分、提高检测灵敏度及选择性、改善分离效果、有利于色谱柱和仪器的保护等。
样品预处理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由于样品种类繁多,其组成、浓度、物理形态等均是色谱分析测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样品处理技术就成为提高分析测定效率、改善和优化色谱分析的重要环节喽!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溶剂提取法同一溶剂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将混合物组分完全或部分分离的过程称为萃取,也称提取,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浸提法浸提法又称浸泡法。
用于从固体混合物或有机体中提取某种物质,所采用的提取剂,应既能大量溶解被提取的物质,又要不破坏被提取物质的性质。
为了提高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往往在浸提时加热。
如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脂肪。
提取剂是此类方法中重要因素,可以用单一溶剂,也可以用混合溶剂。
2、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用于从溶液中提取某一组分,利用该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试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其从一种溶液中转移至另一种溶剂中,从而与其他组分分离,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通常可用分液漏斗多次提取达到目的。
若被转移的成分是有色化合物,可用有机相直接进行比色测定,即萃取比色法。
萃取比色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如,双硫腙法测定食品中的铅含量。
此法设备简单、操作迅速、分离效果好,但是,成批试样分析时工作量大。
同时,萃取溶剂常易挥发,易烧,且有毒性,操作时应加以注意。
盐析法向溶液中加入某种无机盐,使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这种方法叫做盐析。
如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盐类(硫酸铵),特别是加入重金属盐,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在进行盐析工作时,应注意溶液中所加入的物质的选择。
它应是不会破坏溶液中所要析出的物质,否则达不到盐析提取的目的。
化学分离法1、磺化法和皂化法这是处理油脂或脂肪样品时经常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