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第二单元、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一)
- 格式:docx
- 大小:257.41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测试题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A点的经纬度是()A.60°W 20°N B.30W° 10°N C.30°E 10°S2.B点所在的半球是()A.西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南半球C.东半球、北半球3.东西半球的分界是()A.20W°、160E°B.0°、180 °C.20°E、160W°4.C点所在温度带的特征是()A.有极昼极夜现象B.四季分明C.有阳光直射5.D点所处的地区属于()A.高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低纬度地区6.A点位于D点的方向()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7.2019年4月9日23时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
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地处()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D.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8.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9.晓红观察到,不仅一天中自己的影子长短有变化,而且冬季和夏季中午的影长也有不同。
下图如果示意的是同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情景,则更接近正午的是图;如果示意的是不同季节正午时刻的情景,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A.甲、乙B.乙、甲C.甲、甲D.乙、乙1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小勇在图中甲地遇到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勇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11.地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吻合的是()A.赤道附近B.回归线C.极圈D.极点13.巴拿马运河沟通的是那两个大洋()A.印度洋和大西洋B.北冰洋和太平洋C.太平洋和大西洋D.印度洋和太平洋14.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A.南极圈B.北回归线C.南纬80纬线D.赤道15.关于经线、纬线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是长度都相等且平行的圆B.纬度越高纬线越长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经度的变化规律是从0°经线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16.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洋,与跨经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A.太平洋、非洲B.北冰洋、亚洲C.北冰洋、南极洲D.大西洋、南极洲17.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D.东半球上的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的海洋大于陆地18.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A.北美洲B.欧洲C.南极洲D.亚洲19.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山地C.平原D.丘陵20.下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600米B.900米C.1 000米D.1 200米下图是东南亚某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烟雾分布图。
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单元测试题(45分钟完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世界上海陆比例约是:2陆地A、各占21B、3C、41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下列哪个大州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3、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4、完全处在南半球的大洲是:A、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南极洲5、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极洲6、亚洲地形复杂,以山地,高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3A、21B、31C、41D、47、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C、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不平。
D、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B、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C、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少D、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9、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是陆地B、南极地区是陆地C、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D、南极地区被四大洋包围10、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缓和的地形是平原B、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广大地区叫高原C、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的地形叫山地。
D、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区叫丘陵11、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有: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多佛尔海峡D、马六甲海峡12、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极洲13、号称地球“第三极”的是:A、非洲高原B、珠穆朗玛峰C、阿尔卑斯山D、喜马拉雅山14、大洋中最深的地方在:A、海沟B、洋盆C、大陆坡D、海岸15、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巴西高原D、内蒙古高原16、海洋中最富绕的海区位于:A、大洋中心B、大陆架C、洋盆D、大洋底部1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因为:A、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B、受台风,寒潮的袭击C、受风力,流水长期的侵蚀,搬运作用D、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18、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C、风力的侵蚀作用D、海浪的侵蚀作用19、我们家乡所在地――武胜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丘陵C、平原D、盆地20、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A、大洋洲B、欧洲C、南极洲D、南美洲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4分)21、和它附近的合起来叫做大洲,全球共分为大洲,其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测试题(含答案)1.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式是在学校走安全通道,而不是在商场快速搭电梯下楼、在大街上抱住电线杆或在野外躲到大树下。
2.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哪个地方的太阳高度角最低是10°N,而不是50°N、20°S或80°S。
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而不是赤道、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或任一经线圈。
4.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南极圈,而不是南纬80°纬线。
5.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而不是6357平方千米、6317千米或4万千米。
6.被a、b、c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大西洋,而不是北冰洋、太平洋或印度洋。
7.正确的关于大洲的叙述是:a大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b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e大洲北部主要为白色人种,巴拿马运河是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
8.c大洲的主要地形是山地,而不是丘陵、平原或高原。
9.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而不是天圆地方或圆。
10.不能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是月球的形状,而不是地球卫星照片或___环球航行。
11.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160°E,而不是20°W、0°C或160°W。
12.A点的地理坐标是40°S,40°W,而不是40°S,40°E 或40°N,40°E。
13.图中各点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在B的正西,而不是A在C的东北或B在D的西北。
1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点位于东半球,B 点位于南半球,C点位于低纬度,D点位于北半球。
15.正确的关于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面积的叙述是丙>乙>甲,而不是乙>丙>甲或甲>乙>丙。
16.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赤道与所有经线等长,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越往东越大是东经,所有纬线都等长是错误的。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桅杆。
该地理事实说明()。
A.大地不是平的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人类知道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这是由于()。
A.人类实现了环球航行B.人类发现帆船远去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C.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D.人类知道了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3.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据图判断该图所表示的半球是()。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4.在地球仪上,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相比()。
A.二者长度正好相等B.赤道长度要短C.本初子午线稍长D.赤道是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两倍5.某城市经纬度分别是北纬30°、西经120°,下图中表示此城市位置正确的是()。
6.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A.160°W B.20°W C.160°E D.20°E7.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A.西经20°和赤道的交点B.东经160°和赤道的交点C.经度0°和赤道的交点D.经度180°和赤道的交点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的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A点附近海域遭遇险情,而此时,距离遇险船只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海域的B点位置。
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A点位于()。
A.南纬15°、西经25°B.北纬15°、西经25°C.北纬15°、东经25°D.南纬15°、东经25°9.图中A点位于B点的()。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29小题)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B.板块构造学说C.斯科特的南极探险D.麦哲伦的环球航行2.如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A.海平面上升B.郑和下西洋C.地球是个球体D.观察视野扩大3.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4.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证实()A.地球自西向东转B.地球是一个球体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5.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沧海桑田”的变化B.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C.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6.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圆形B.天圆地方C.球体D.圆柱体7.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8.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A.7万千米B.6万千米C.5万千米D.4万千米9.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分别为()A.5.1亿平方千米 6 371千米B.6 371千米4万千米C.6 371千米5.1亿平方千米D.4万千米 6 371千米10.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如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绕太阳公转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是个球体D.海平面上升1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确定位置,观察地球仪,回答12~13题。
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最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D.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12.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B.赤道周长6 371千米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1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60分,)1.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壮举的人是()A.哥伦布B.麦哲伦C.加加林D.杨利伟2. 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3. 下列地图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是()A.等高线图B.平面图C.地形剖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4. 某种地形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米以内.这种地形是()A.洋盆B.大陆架C.大陆坡D.海沟5. 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D.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6. 结合图,回答题.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①裂谷②山脉③火山④海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 洲际弹道导弹目前是世界上最具威慑作用的战略武器之一,其以超远的射程和超强杀伤力而独步天下,若我国要研制一种可以从地球的一端发射,攻击地球另一端的洲际弹道导弹,那么这枚导弹的射程最少要达到多远()A.万公里B.万公里C.万公里D.万公里8.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经线和经线B.,C.经线和纬线D.,9.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图中、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米B.米C.米D.米(2)图中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山顶B.鞍部C.陡崖D.山脊10.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丹霞地貌B.岩溶地貌C.峡谷地貌D.雅丹地貌11. 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2)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A.两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B.海洋干涸或大洋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C.在地质时期,两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D.两大陆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在偶然的机会中,它们在两大陆间来回活动12. 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A.荒漠草原B.高寒草场C.河口三角洲D.雅丹地貌13.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B.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C.都围绕太阳转D.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14.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1)~(2)题.(1)根据图中海陆分布特点判断,该图表示()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图中处附近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地处()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亚欧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15. 在分层设色地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丘陵B.山地C.平原D.高原16. 读图,回答题:我国五种陆地地形,如图中未体现出来的是()A.高原B.丘陵C.平原D.盆地17.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万多米的海底地形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海沟18.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人也把它称为“水球”,支持这一说法的依据是()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三分陆地七分海洋C.地球被水汽包围D.地球被冰雪覆盖19.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动中心相同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D.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个月20. 下列关于世界之最说法正确的是()A.里海–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B.贝加尔湖–世界最低点C.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D.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21. 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是由()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22. 读“亚洲主要大河示意图”,回答(1)~(4)题.(1)下列各组河流中,流入同一大洋的是()A.恒河、长江B.黄河、黑龙江C.恒河、鄂毕河D.勒拿河、黑龙江(2)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地势因素D.海陆位置(3)关于亚洲地势、地形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起伏很大B.中部高,四周低C.以平原为主D.地形类型多样(4)图中区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是()A.青藏高原B.德干高原C.伊朗高原D.帕米尔高原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B.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C.地球表面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D.全球大划分为七大板块24.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线的长度是()A.千米B.万千米C.万千米D.万千米(2)图中线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它是划分五带的分界线,这条线的纬度是()A. B. C. D.(3)关于图中点的半球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5. 地球仪上,下列圆周长度最长的是()A.东、西半球界线B.中、高纬度界线C.北回归线D.南极圈26. 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A.里海B.黑海C.地中海D.红海27. 地形图中,“海拔一般在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的地形()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28. 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A.风力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日照作用D.冰川作用29.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说能解释很多地理现象。
章节测试题1.【答题】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是()A.大陆架B.大陆坡C.海沟D.大洋中脊【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解答】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海沟,其中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般不超过200米,大洋中脊是海底地形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故本题选D。
2.【答题】下列关于等高线所代表的地表形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高线是相交且分支的曲线。
B.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C.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周围小,则表示盆地D.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解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故本题选D。
3.【答题】如右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B.1300米C.600米D.300米【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解答】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据图可知:甲地海拔为8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00-500=300米,故本题选D。
4.【答题】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盆地D.海岭【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状况。
【解答】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5.【答题】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是()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山系【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上主要的地形区【解答】北美洲的落基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图,完成第1~2题。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A.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B.球体C.圆D.正球体2.以下最接近经线长度的是( )A.4万千米B.3万千米C.2万千米D.1万千米3.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B.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C.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D.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4.下列对非洲大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兼跨南北半球B.西半球、兼跨南北半球C.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D.南半球、兼跨东西半球5.关于右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6.读图,A点的经度是30°W,问B点的经度是( )A.120°WB.60°EC.120°ED.60°W7.小明从北京去新疆乌鲁木齐出差,在北京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飞行几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时他发现太阳也刚好升起。
产生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是( ) A.四季的变化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8.符合世界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图案。
右图所示枕头上就有世界地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在“枕面地图”中未能示意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10.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南回归线11.下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 )根据地球表面海陆相对集中的程度,可以将地球划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_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_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证据不能说明地球的形状?()A.观测月相变化B.到海边看航船C.麦哲伦环球航行D.地球的卫星照片2. 小波和小华约好在某地见面,该地点是图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 为了观察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需要选择()A.等高线地形图B.交通图C.地形剖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4.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在米内是()A.大陆坡B.海沟C.大陆架D.洋盆5.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B.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6. 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及其周围人的伤害,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底下②在剧院一楼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的空地③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④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的总表面积约为亿平方千米B.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C.地球的赤道周长为万千米D.严格来说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8. 读图完成第(1)~(3)小题.(1)图中本初子午线是()A.线B.线C.线D.线(2)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A.线和线B.线和线C.线和线D.线和线(3)图中线穿过的大洲是()A.欧洲、非洲、南极洲B.欧洲、非洲、大洋洲C.欧洲、亚洲、南极洲D.南美洲、非洲、南极洲9. 读等高线图(图中数据单位均为米),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为米B.地与地的高差为米C.在地和地中可能有河流的是地D.坡的坡度比坡陡10. 同学们,地理知识中包含许多“世界之最”,你是否掌握这些常识?回答(1)~(4)题.(1)下列世界之最对应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B.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安第斯山脉C.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D.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A.亚欧大陆B.南极大陆C.非洲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3)海底地形最深的地方是()A.洋盆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海沟(4)以下“世界之最”分布的大洲错误的是()A.最大的平原–南美洲B.最高的山峰–非洲C.最大的高原–南美洲D.火山最多的国家–亚洲1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形状在古代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回答(1)~(4)题.(1)地球形状是一个球体,认识这个球体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A.麦哲伦B.哥白尼C.李四光D.魏格纳(2)有个地球的参数正确的是()A.赤道半径:B.极半径:C.平均半径:D.赤道周长:(3)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值大约为()A. B. C. D.(4)能够体验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人,位置一定在()A.北极点B.南极点C.南昌D.赤道12. 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A.荒漠草原B.高寒草场C.河口三角洲D.雅丹地貌13. 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相同的特征是()A.周期相同B.方向相同C.绕转中心相同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14.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B.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西半球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15.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题.②、③线段的高点图上相距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米B.米C.米D.米16. 地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在米以下的是_______,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用_______色表示该地形.()A.高原黄B.平原黄C.高原绿D.平原绿17. 下列有关海底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坡度平缓,水深一般在米以内B.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C.洋盆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万多米D.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18. 学习,平时注意观察和进行模拟来揭示现象和事实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观察的现象可以揭示的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运动的19.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D.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20. 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21. 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的山脉是()A.落基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台湾山脉22. 下列对世界陆地地形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A.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C.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23. 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美洲板块B.南极洲板块C.欧亚板块D.太平洋板块24. 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题。
2023-2024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1.(2)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 40°S 20°WB. 40°S 20°EC. 40°N 20°WD. 40°N 20°E【答案】D【解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②地位于20°E经线上位于40°N纬线上故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④地位于60°N纬线上没有有极昼极夜现象 A错误③地位于0°经线上位于东半球 B错误从⑤地出发一直沿正东方向走可回到原点 C正确⑤地位于40°N纬线上①地位于20°N纬线上⑤地纬线比①地纬线短 D错误故选C2.关于亚洲世界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A. 跨纬度最广的洲B. 跨经度最广的洲C. 面积最大的洲D. 东西距离最长的洲【答案】B【解析】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更是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故ACD正确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一个洲 B符合题意选B3.“地表起伏小但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峻”所描述的地形是()A. 平原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D【解析】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地表起伏小边缘比较陡峻故选D4.(1)邮票背景有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状是()4.(2)下列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①地表海洋深度②地球平均半径③地球表面积④陆地平均海拔A. 赤道略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 圆球体D. 圆柱体【答案】B【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描述的是地球大小而地表海洋深度和陆地平均海拔描述的不是地球大小故选D5.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A. 等高线地形图B. 地形剖面图C. 平面示意图D. 分层设色地形图【答案】B【解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6.袁老师在自己的朋友圈上传了《地球和地图》的课件他的学生们浏览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A. 玲玲说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B. 贝贝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 齐齐说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D. 芳芳说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解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A正确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B正确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 C正确在地球表面上确定某一点位置时应查它所处的经度和纬度必须知晓经度和纬度才能确定位置 D错误故选D7.(1)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7.(2)③与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A. 地球表面71%为陆地 29%为海洋B. 海洋面积北半球大于南半球C. ③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D. ②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答案】D【解析】(1)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71% 故A错误从南北半球看海洋集中在南半球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故B错误③是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故C错误②大陆是亚欧大陆该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故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读图可得①是印度洋②是亚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故选C8.如图中数字代号表示正确的是()A. ①海洋②半岛③大陆④岛屿B. ①半岛②海洋③大陆④岛屿C. ①大陆②半岛③岛屿④海洋D. ①岛屿②半岛③大陆④海洋【答案】C【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陆地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读图可得①是大陆②是半岛③是岛屿④是海洋故选C9.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A. 这里地震频繁B. 这里火山活跃剧烈C. 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D. 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运动【答案】C【解析】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带板块挤压形成山脉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10.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A. 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B. 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海水也最深C. 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D.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答案】B【解析】11.(1)从1号营地到珠峰山顶途经的地形部位主要是()11.(2)从1号营地出发到珠峰山顶攀登的大致方向是()11.(3)前进营地到珠峰山项的相对高度最接近()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山顶【答案】C【解析】(1)等高线由低凸向高为山谷由高凸向低为山脊鞍部位于两山之间的低洼部位山顶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中间高、四周低从珠峰山顶到1号营地等高线由高凸向低途经地形部位主要是山脊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由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向上为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从一号营地出发到珠峰山顶攀登的大致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西南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3)由图中等高线可看出图中等高距为500米前进营地所在海拔为6500米珠峰山顶海拔为8844.43米前进营地到珠峰山顶的相对高度最接近2350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这描述的地理事物是()A. 大陆坡B. 海沟C. 洋D. 海【答案】C【解析】解“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这描述的地理事物是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故选 C.13.如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数字和海底地形的搭配正确的是()A. ①—大陆坡B. ②—大洋中脊C. ③—海沟D. ④—大陆架【答案】C【解析】读图可得①所示的是大陆架②是大陆坡③是海沟④是大洋中脊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4.(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___为主地形部位名称 C是________ D是________ 14.(2)小清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 图中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14.(3)若测得E处的气温为12.8℃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则B处的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14.(4)DE间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实际距离为________千米14.(5)两个研学小组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其中沿途地表比较平缓的廊道是________(序号)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______(甲、乙)地14.(6)乙地兴建度假村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山地, 鞍部, 山谷【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海拔较高大多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为山地地形 C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 D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是山谷【答案】(2)自西南向东北, 200~400【解析】(2)读图结合指向标可知小清河流向大致为自西南向东北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A处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合计算可得陡崖的相对高度是200~400米【答案】(3)11【解析】(3)B处为山峰周围等高线数值应是800 E处海拔6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可得 B处的气温最低不低于11℃【答案】(4)2.5【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 计算可得 DE间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实际距离为2.5千米【答案】(5)①, 乙【解析】(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地等高线比②地稀疏坡度较缓观景台与甲之间有山峰阻挡与乙之间基本没有阻挡故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乙地【答案】(6)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靠近东湖、风景优美【解析】(6)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湖边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风景优美15.(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15.(2)图中铁路为________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 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量得图上D与E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则隧道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米15.(3)山峰B的海拔范围是________至________米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台在A、B选址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 (A或B选一个合适的地点)15.(4)图示地区大部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当中的哪一种________15.(5)他们在探究时发现G坡比F坡更适合开辟成梯田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山顶, 鞍部【解析】(1)读图可得 A、B都是山顶 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是鞍部【答案】(2)南北, 0, 300【解析】(2)根据指向标可知图中铁路为南北走向图中隧道口D点与E点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其相对高度是0米量得图上D与E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隧道的实际长度应为1.5×200=300米【答案】(3)300, 350, A【解析】(3)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山峰B的海拔范围是300至350米若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台在A、B选址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A 因为A的海拔高于B【答案】(4)丘陵【解析】(4)图示地区海拔高度都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小多为丘陵地形【答案】(5)G坡等高线较F坡稀疏坡度平缓【解析】(5)仅从地形角度考虑比较适合开辟成梯田的是G坡因为G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利于耕种16.(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了六大板块 A是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的是D________板块16.(2)由图中板块运动预测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________(扩张或缩小)是由于A 板块与B________板块不断碰撞挤压红海在不断________(扩张或缩小)16.(3)板块内部稳定而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带因为这里地壳比较________16.(4)图中E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16.(5)图中F板块上的陆地为________洲【答案】(1)亚欧, 太平洋【解析】(1)读图可知 A为亚欧板块 D为太平洋板块【答案】(2)缩小, 非洲, 扩张【解析】(2)因为A亚欧板块和B非洲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会不断缩小红海在不断扩张【答案】(3)板块交界处, 活跃【解析】(3)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因为这里板块运动较活跃火山地震频发【答案】(4)北美, 南美【解析】(4)E为美洲板块陆地板块主要属于北美洲和南美洲【答案】(5)南极【解析】(5)F板块为南极洲板块其板块陆地为南极洲17.(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17.(2)图中A、B两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点 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方向17.(3)A点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南/北半球)17.(4)A点所在的纬线圈比B点所在的纬线圈要________(长/短) A、B所在的经线长度________(相等/不相等)17.(5)如果有人沿A点朝正北方向行驶沿B点朝正东方向行驶能回到原地的是________点【答案】(1)(40°N 60°E), (20°N 100°E)【解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N 60°E) B点的经纬度是(20°N 100°E)【答案】(2)B, 东南【解析】(2)纬度划分 0°~30°为低纬度地区 30°~60°为中纬度地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A、B两点中 A位于中纬度地区 B位于低纬度地区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 B 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答案】(3)东半球, 北半球【解析】(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 A点属于东半球、北半球【答案】(4)短, 相等【解析】(4)纬线圈的长度不都相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知 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所以A、B所在的经线长度相等【答案】(5)B【解析】(5)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由此可判定有人如果沿A点朝正北方向行驶只能到达北极点沿B点朝正东方向行驶能回到原地18.(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18.(2)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①处目前在不断________(扩张、缩小)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 是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18.(3)②处有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此山脉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18.(4)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 其目的是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免自救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的损失当地震发生时你有哪些自我保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解析】(1)读图可知 A是美洲板块 B是南极洲板块 C是印度洋板块【答案】(2)扩张, 活跃【解析】(2)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①处目前在不断扩张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答案】(3)亚欧, 印度洋【解析】(3)②处有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此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后形成【答案】(4)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护住头部在操场或室外时注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切不可乘电梯逃生避免发生危险【解析】(4)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护住头部在操场或室外时注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切不可乘电梯逃生避免发生危险(言之有理即可)。
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检测卷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A.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B.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C.热带气候为主,各地气候差异大D.季风气候显著,热带气候面积广大2 . 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西海岸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季风的影响人类对地球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早期,人们只能认识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地方,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才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23 . 上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B.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②将扩大C.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5 . 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在大洋之中的板块是A.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①B.③C.⑤D.⑦7 . 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A.A大洋B.B大洋C.C大洋D.D大洋8 . 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A.乌拉尔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乌拉尔山脉9 . ①大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 图中数字表示的城市位于亚洲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 . 位于大洲界线A的山脉是A.乌拉尔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昆仑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12 . 下面有关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分海B.五分海C.七分海D.七分陆13 . 下列地貌的形成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A.黄土高原B.荷兰围海大坝C.珠江三角洲D.台湾海峡14 .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A.亚洲与非洲B.亚洲与欧洲C.亚洲与北美洲D.北美洲与南美洲15 . 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的长短不一,本初子午线最长B.经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线C.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D.经线有360条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过程是→b→c→b→a→a→c→c→a2.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各占二分之一C.四分之一是海洋D.三分之二是陆地3.地球仪上的经线是〔〕A.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线B.长度不相等C.指示东西方向D.连接南北两极的线4.全球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为〔〕A、6:4B、7:3C、4:6D、3:75.用等深线表示海底起伏,某处等深线密集,说明该处〔〕A.平坦B.陡峭C.起伏和缓D.为海底盆地6.以下数据中,错误的一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B.地球的最大周长4万千米C.地球的外表积亿平方千米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短21千米7.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8.假设初二·一班的同学正在三楼的教室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选项是:A.靠近窗户的同学迅速从窗户跳下,逃离教学楼B.争先恐后地跑下教学楼C.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D.大哭大叫,以排遣心中的恐惧9.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在海平面以下约154米,两者的相对高度是〔〕A.8693米B.9099米C.8690米D.8998米10.一人从北京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原出发点的是〔〕①向东行②向西行③向南行④向北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关于我们鞍山胜利广场位置〔41°N,123°E〕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位于南半球、西半球B.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D.位于北半球、东半球读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b线以内12.关于a、b、c线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b线是南极圈,南极洲全部位于B.c线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a线与b线间无太阳直射D.c线与b线之间是南温带13.当太阳直射b线时,无锡市可能出现的现象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草长莺飞二月天C.烈日炎炎似火烧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单元、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一)一、单选题1、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 亚洲B. 南极洲C. 非洲D. 大洋洲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A. 地势大致西高东低B.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 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D. 悬崖顶部海拔300多米(2)图中关于①①①①四点,叙述错误的是()A. ①处比①处坡缓B. 站在①处看到了甲、乙两村C. 在①处看到悬崖和北流的河水D. 到①处考察了河流上游的植被3、本初子午线是()A. 南北纬度的分界线B.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是正球体;①地球是不规则球体;①地球的平均半径是4万千米;①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 0º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 180º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 0º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6、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A. 平原B. 山地C. 高原D. 盆地7、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A. 麦哲伦海峡B. 苏伊士运河C. 乌拉尔河D. 巴拿马运河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板块是()A. 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欧亚板块D. 非洲板块(2)喜马拉雅山是由以下哪两个板块相互作用而形成()A.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9、关于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①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①东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10、当地时间2012年4月1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
据右图分析,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B.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C.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11、现场转播奥运会开幕式时,伦敦是中午,洛杉矶是凌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地球的公转运动B. 国家间的文化差异C. 通讯手段的落后D. 地球的自转运动1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A. 北美洲B. 南美洲C. 非洲D. 亚洲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A. 比例尺越大B. 比例尺越小C. 坡度越缓D. 坡度越陡14、据中国测绘局消息: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长高,其长高的主要原因是()A. 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厚B. 板块还在不断地碰撞、挤压C. 地球在不断的运动D. 地球在不停的膨胀15、贝贝站在地球上的位置是(30°S,50°E),你确定他所在的半球为()A. 南、北半球B. 南、东半球C. 东、西半球D. 东、北半球二、填空题16、读图下面经纬网并完成问题(1)写出A、B两地的经度和纬度: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B地位于A地的______方向。
(3)B地属于温度带中的______带,A地位于纬度带中的______(低、中、高)纬度。
(4)A地位于______(东或西)半球;B地位于______(北、南)半球。
(5)A、B两地哪个地方没有太阳光直射现象______。
17、填出下列的世界之最:最大的沙漠______;最高的高原______;最大的盆地______;最低的洼地______;最大的平原______。
18、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______海峡。
19、读七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将图中各大洲的名称分別填在它们各自对应字母后面的横线上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欧洲,G______.三、综合题20、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在我国东部炎热多雨的季节,旅游的王先生通过GPS 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在图中的甲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王先生所在的经纬度位置?(2)王先生在甲地,那么乙地在王先生的______方向。
(3)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如果山顶海拔是900米,你们你认为此时山顶的气温最高应该是______℃。
(4)图中A、B两条虚线可能发育成小河支流的是______。
(5)夜晚王先生住宿在图中城镇,早上起来去小河边散步,发现河里结冰了,你觉得可信吗?为什么?2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点所在的山体部位是______。
(2)①线和②线所在地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哪个线。
(3)图中C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是()。
A. 120米B. 290米C. 190米D. 620米(4)图中风向是______风。
据图判断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地。
2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C两地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地(3)A地位于C地的______方向(4)从低、中、高纬度看,B在______纬度;C在______纬度参考答案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各大洲的位置。
【解答】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该大洲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故选B。
2、(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读图可知:此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选项A错误.地形以山地为主,选项B 错误.甲村、乙村位于山谷处,选项C错误.悬崖顶部海拔300米以上,选项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①处坡度较小,适宜种植经济林,故A正确;①处海拔比甲村和乙村的海拔高,站在①处可以看到甲、乙两村,故B正确;在①处可以看到陡崖,但是①附近的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故C错误;图中①位于河流的上游,故D正确,故选C。
3、【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本初子午线的相关知识考查。
【解答】地球上所有的经线称为子午线,而0度经线作为东西经度的起始线,称其为本初子午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选C.4、【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答】本题考查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故选C。
5、【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
【解答】经线的长度相等,0º经线东侧为东经.西侧为西经,180º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0º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6、【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五种陆地地形的特征。
【解答】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答案第1页,共6页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7、【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大洲分界线。
【解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选D。
8、(1)【答案】A【分析】该题考查板块的分布及影响。
【解答】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可知,图中①所在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太平洋中。
故选A。
(2)【答案】C【分析】该题考查板块的分布及影响。
【解答】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地带,是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抬升的结果。
故选C。
9、【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解答】北极地区为海洋,南极地区为陆地,①错误;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②正确;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③错误;东西半球海陆分布都不均匀,④错误;除北冰洋外,其它大洋均跨南北半球,⑤正确。
故选C。
1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
【解答】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
根据图示:西西里岛处于亚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解答】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又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伦敦和洛杉矶位于不同的时区,地球自转就造成了时间上的差异,故选D。
1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答】世界上的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就是亚洲.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解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4、【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中国测绘局消息: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长高,其长高的主要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还在不断地碰撞、挤压。
15、【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半球位置的相关知识。
【解答】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贝贝站在地球上的位置是(30°S,50°E),则他所在的半球为南半球、东半球,故本题选B。
16、(1)【答案】40°W 0° 0° 40°N【分析】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答】读图可知,A、B两地的地理坐标是:A、0°,40°W;B、40°N,0°。
(2)【答案】东北【分析】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答】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确定A地的东西南北方向,连接B、A,看出B地位于A地的东北方向。
(3)【答案】北温低【分析】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答】B地的纬度是40°N,位于北温带;A地纬度为0°,属于低纬度地区。
(4)【答案】西北【分析】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