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申请表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19
近年来,杭州紧抓“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确立了发展创新城市、对标深圳的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基础。
因此,市政府及各区政府都相继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各行业高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等优秀人才来杭发展创业。
例如杭州市“521”人才计划、滨江区“5050”人才计划、江干区“百人计划”、西湖区“325”人才计划等等,都是各级政府在综合各区定位及实际情况,最终出台的人才政策。
本文将对滨江区“5050”人才计划作详细介绍,对申报材料作归纳总结,并将申报过程中的注意点作出分析,希望能给各位人才的申报过程提供一些参考。
一、申报对象坚持国内与海外并重,大力引进符合我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特别是智慧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和集聚一批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二、申报条件1. 在海外取得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2.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成果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3. 为所在企业创始人或创始团队,且为企业的主要股东;4. 所在企业财政收入级次须在高新区(滨江)范围内;特别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由人才(团队)提出申请,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审议,主任(区长)办公会议审定后,可破格申报。
三、申报材料1.杭州高新开发区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创业项目申请表2.留学人员海外学位证书、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身份证或护照3.在海外任职的证明材料4.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5.专利证书6.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查新证明7.相关产品许可(包括新药证书、各类许可证等)8.各类获奖证书、列入国家计划文件或证明材料9.申请人在该领域内的研究论文以及其他科技成果等有关证明文件10.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章程四、申报程序1.登陆5050计划网站,进行网上申报2.材料常年受理,分时间段进行审核五、扶持政策(一)人才激励1.人才计划奖励区内企业自主培育的国家、专家,给予每人100万元的人才奖励。
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团队)在杭创业创新项目资助实施办法为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鼓励留学回国人员来杭创业创新,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资助范围杭州市人才战略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以下简称“资助资金”),用于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团队)在杭实施创业类和创新类项目的资助。
创业类项目主要资助留学回国人员(团队)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杭创办的符合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创新类项目主要资助留学回国人员(团队)在杭企事业单位从事高新技术研发或从事能够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且具有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课题研究。
本实施办法所称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指在国外学习并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公派、自费出国留学生(包括已合法获得外国国籍或居住国永久居留权、留学国再入境资格者),以及在国内已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公司工作或学习一年以上,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
创业创新团队一般应具有3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核心成员,其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成员间的专业结构和职责分工合理。
团队具有明确的创业创新方向和研究开发目标,项目符合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在相关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拥有领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具备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或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二、资助条件1、创业类项目申请人应为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股东,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内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公司注册资金的30%以上,或本人投入的实际资金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
创新类项目申请人应为所从事研究开发项目、实施技术转化项目或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或为项目开发或课题研究所需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思想的持有者;2、创业类和创新类项目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或先进的技术水平,符合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较大的科学、社会、经济价值;3、创业团队需在杭注册创办企业,注册资金一般不低于500万元,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海内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公司注册资金的50%以上。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发布时间:2013-05-29 来源:经济发展网点击次数:1758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加快推进杭州“东部科技港”建设,根据开发区《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杭州东部科技港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政策。
一、加快集聚创新资源1、大力引进研发机构。
新引进或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研发机构,经认定,同时给予以下资助(奖励):根据其投资500万元(含)—1000万元、1000万元(含)—2000万元、2000万元(含)以上的规模,按1元/平方米•天(未到1元/平方米•天的以实际租金为准),分别给予两年200、500、1000平方米的房租补助。
按研发设备投资额15%,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资助。
自设立起3年内,按对区财政贡献每实现10万元给予10万元的奖励。
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或5000万人民币以上的独立法人研发机构,按实到资金的3%给予奖励。
2、鼓励科技型企业集聚。
新引进的科技型(包括市级、国家级高新)企业,经认定,按1元/平方米•天(未到1元/平方米•天的以实际租金为准),给予企业以房租补助:科技型(包括“青蓝计划”)初创企业,给予两年不超过200平方米房租补助。
市级高新技术(包括“雏鹰计划”)企业,给予两年不超过500平方米房租补助,并给予5万元奖励。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两年不超过1000平方米房租补助,并给予50万元奖励;同时3年内按其对开发区财政贡献每实现10万元奖励10万元。
3、奖励科技创新人才。
对新引进或设立的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企业高管以及其他高层次科研人才,年薪在30万元以上且正常纳税的,经认定,3年内给予人才奖励,奖励额度不超过其个人所得税对开发区财政贡献的50%。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4、支持企业研发投入。
享受税务部门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的科技型企业,按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给予2%资助,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按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给予5%的资助,资助总额不超过200万。
为贯彻落实《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做好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范围和条件在我市用人单位(不含省、部属在杭单位)工作,忠于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详见附件3,下同)规定的A、B、C、D、E类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所在用人单位,申请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
二、申请材料要求(一)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表格通过系统在线填写并打印)。
(二)相关附件材料:1.身份证件。
2.《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单位专用)》(不缴纳社保的财政补助单位可以不提供)。
3.劳动合同或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属创业人员的,提供营业执照和半年(含)以上完税证明。
4.最高学历证书(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提供)。
5.最高学位证书(具有学位的人员提供)。
6.职称证书(具有职称的人员提供)。
7.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
8.E类人才中拟按博士条件认定的人员还须提供以下材料:(1)取得国内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证的《中国学位认证报告》(如何认证详见学位网)。
(2)取得国外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如何认证详见浙江海外人才网)。
(3)取得港、澳、台地区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书》(如何认证详见浙江海外人才网)。
9.D类或E类人才中拟按高级职称条件认定的人员,如其职称是在外省(含中央在浙单位)评审通过的,原职称须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新确认。
所需材料和确认流程详见杭州市专业技术资格网上申报评定系统常见问题栏目。
按高级技师条件认定E类人才的人员,如其职业资格证书是在外省取得的,须按我省有关规定对证书进行复核认定。
10.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条件的其他相关佐证材料,如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研究课题结题材料、学术论文等。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为贯彻落实《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做好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范围和条件在我市用人单位(不含省、部属在杭单位)工作,忠于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详见附件3,下同)规定的A、B、C、D、E类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所在用人单位,申请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
二、申请材料要求(一)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表格通过系统在线填写并打印)。
(二)相关附件材料:1.身份证件。
2.《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单位专用)》(不缴纳社保的财政补助单位可以不提供)。
3.劳动合同或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属创业人员的,提供营业执照和半年(含)以上完税证明。
4.最高学历证书(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提供)。
5.最高学位证书(具有学位的人员提供)。
6.职称证书(具有职称的人员提供)。
7.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
8.E类人才中拟按博士条件认定的人员还须提供以下材料:(1)取得国内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证的《中国学位认证报告》(如何认证详见学位网)。
(2)取得国外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如何认证详见浙江海外人才网)。
(3)取得港、澳、台地区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书》(如何认证详见浙江海外人才网)。
9.D类或E类人才中拟按高级职称条件认定的人员,如其职称在外省(含中央部属在浙单位)评审取得:(1)对现人事和劳动关系已调入浙江省的人员,原职称须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新确认,所需材料和确认流程详见杭州市专业技术资格网上申报评定系统常见问题栏目;(2)对人事和劳动关系仍在中央部属在杭企业,并属于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受理范围的人员,无需办理调入确认手续,另需提供:专业技术资格公布文件、能反映参加高级职称评审以来工作单位情况的社保缴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