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民法学模拟试题及答案第页法硕.doc
- 格式:doc
- 大小:10.08 KB
- 文档页数:10
法律硕士法学试题(民法学样题)及答案六、单项选择题:第20-29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下列行为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A.主动修缮两家共用的围墙B.未受委托而招待朋友的客人C.将他人耕牛误认为是自家所有而喂养D.商店保安抓住小偷使某顾客免遭损害21.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A.10年B.20年C.30年D.50年22.画家甲将其创作的一幅中国画卖给乙公司,乙公司因此取得A.该作品的修改权B.该作品的复制权C.该作品原件的所有权和展览权D.该作品原件的所有权和着作权23.下列行为中,可以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小张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 B.小王与小李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双方到房产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后,房屋所有权转移” C.甲公司与乙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待甲所建大楼落成时租给乙办公室两间” D.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约定“小明获得游泳冠军后,给小明买一台电脑” 24.甲被恶狗追咬,为避免被咬伤,夺过从其旁边经过的乙的名贵手提包,向狗打去。
狗被打伤,乙的手提包也被损坏。
甲的行为构成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侵权行为D.自助行为25.2009年5月10日,甲用自己的一辆汽车作抵押,向朋友乙借款7万元,并进行了抵押登记。
6月9日,甲又将该汽个抵押给银行,从银行借款8万元,也进行了抵押登记。
现两笔债务均已到期,甲均未清偿。
乙和银行对甲的汽车都主张优先受偿权。
经拍卖,该汽车卖得13万元。
根据物权法规定,对此款项应当由A.乙优先受偿B.银行优先受偿C.乙与银行按比例受偿D.乙与银行平均受偿26.某游客与旅行社签订一份由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合同。
在该合同履行过程。
2024年考研-法硕联考(民法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泰森在拳击比赛中,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咬下一块肉。
在民法上泰森的行为侵害了霍利菲尔德的()A. 身体权B. 健康权C. 名誉权D. 肖像权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公司欠银行贷款1OO万元,现该公司将一部分资产分离出去,另成立乙公司。
则对该银行债务的清偿表述正确的是()A. 应当由甲公司清偿债务B. 应当由乙公司清偿债务C. 应当由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清偿债务D. 应当由甲公司和乙公司按比例清偿债务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质权的标的是()。
A. 不动产B. 土地使用权C. 动产和权利D. 房屋4.(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业主不履行对共有部分承担共有义务?()A. 某业主甲以不在小区居住为由不交纳维修养护费B. 某业主乙擅自将通向自家的燃气管道改道重建C. 某业主丙擅自将居住小区的消防设施挪为他用D. 某业主丁在自家阳台上挂晒衣物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最高额抵押权具有()。
A. 从属性B. 不可分性C. 物上代位性D. 优先受偿性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自专利局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有关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A. 6个月内B. 6个月C. 满6个月后D. 1年内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有权转让其()。
A. 营业执照B. 荣誉C. 名称D. 名誉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有佩玉一块,不慎丢失。
乙(销售商)误以为无主物拾走,并将其陈列于商店,丙十分喜爱,乙遂将其以合理价款卖给丙。
则()。
A. 佩玉属于遗失物,如果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则无权要求丙返还佩玉B. 佩玉属于无主物,乙取得佩玉的所有权C. 佩玉属于遗失物,如果甲在2年后向丙提出返还佩玉的请求,丙应当返还D. 佩玉属于遗失物,丙有权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佩玉的所有权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甲、乙、丙将共同拥有的房屋出租给丁,甲欲将其共有份额出卖,则()。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情形中,权利人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是( )A.甲照相馆将李某与王某结婚时的婚礼照片的底片丢失B.乙公司使用某知名企业的商标促销自己的商品C.丙故意整容成某明星的相貌,并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演出获利D.丁将赵某与曹某之子拐卖,致使赵某痛苦不堪正确答案:B解析:针对A项,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丧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故排除A项。
针对B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故B项符合题意。
针对C项,以自己的名义及相貌对外进行演出获利,属于正当行使姓名权与肖像权的行为,不构成侵权,故排除C项。
针对D项,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故排除D项。
综上,本题选B。
知识模块:侵权责任2.甲将自己与祖父生前唯一的一张合影送到乙公司并委托其将合影修饰,但因工作人员丙抽烟不慎失火将乙公司的店铺烧毁,导致合影灭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只能对丙提起侵权之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B.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C.甲可对乙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但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D.甲可对乙提起侵权之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1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和婚姻登记机关有权依法对婚姻予以撤销或宣告某婚姻无效B.以重婚为由宣告某婚姻无效的,申请人限于该无效婚姻当事人本人及其近亲属C.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夫妻财产归属的情况下,夫妻一方婚前购置的不动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属于产权登记一方D.无过错方作为离婚案件的原告,可以在离婚后1年内就离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正确答案:C解析:《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第1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
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据此规定,C项表述正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7条规定,无效婚姻的宣告机关是人民法院,其他任何单位都无权宣告婚姻无效;另据《婚姻法》第11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据此,A项表述错误。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7条及其第1项规定,有权依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据此,B项表述错误。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法条分析题第59小题,10分。
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84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本条规定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答案: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邻关系具有如下特征:1)相邻关系总是发生在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之间,且权利主体只能是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
2)相邻关系的内容是相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相邻关系是在不动产毗邻或相近的特定条件下对财产的使用而发生的。
2.如何理解本条中“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之规定?正确答案:本条中“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是关于相邻关系处理原则的规定。
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在生产、生活中注意处理好相邻关系问题,就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安定;相邻关系得到正确处理,社会正常秩序得到维护,还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2)团结互助、公平合理: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协商不成,由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3.本条第1、2款规定的是何种继承制度?其含义和适用条件是什么7正确答案:本条第1、2款规定的是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多选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多项选择题第51-5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对于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非法占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B.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C.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补充性责任D.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正确答案:A,D解析:根据《侵权责任法》第75条的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
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据此,选A项,排除B、C 项。
《侵权责任法》第69条~第77条规定了高度危险责任。
对于高度危险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但第74条有例外性规定)。
故D项表述正确。
2.甲死后留有房屋1套、存款3万元和古画1幅。
甲生前立有遗嘱。
将房屋分给儿子乙,存款分给女儿丙,古画赠给好友丁,并要求丁帮丙找份工作。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的遗嘱部分有效B.如果丁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没有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视为放弃受遗赠C.如果古画在交付给丁之前由乙代为保管,若保管期间意外灭失,丁无权要求乙赔偿D.如果丁在作出了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后死亡,则其接受遗赠的权利归于消灭正确答案:B,C解析:根据《继承法》第21条的规定,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
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本题中,甲在遗嘱中的安排都合法有效,故A项表述错误。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可撤销民事行为,在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后,则( )。
A.该民事行为仍然有效B.该民事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无效C.该民事行为白始无效D.该民事行为由效力待定状态转化为无效正确答案:C解析:可撤销民事行为中,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行为溯及既往,即溯及合同成立之时,合同自然自始无效。
知识模块:民法学2.下列行为属于无因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买卖行为B.票据行为C.借款行为D.立遗嘱行为正确答案:B解析:票据行为是典型的无因行为,因为票据的签发必有原因,或者赠与,或者还债,但这并不影响票据的流通,即便存在票据欺诈,也在所不问。
可见,选B项。
知识模块:民法学3.可以构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小张在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B.小王与小李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双方到房产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后,房屋所有权转移”C.甲公司与乙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待甲所建大楼落成时租给乙工作室两间”D.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约定“小明获得游泳冠军后,给小明买一台电脑”正确答案:D解析:D项表述中,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约定,以小明获得游泳冠军作为电脑赠与合同生效的附条件,属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故选D项。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具有意定性,而法律的明确规定不能作为附条件。
A项表述中,保险事故的发生属于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的法定条件;B项表述中,房屋所有权转移必须以登记作为公示方式,这是《物权法》的明确规定。
可见,A、B项表述的情形不属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必须具有或然性,即条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如果所付“条件”必然发生,则是附期限,而不是附条件,这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根本区别。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12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旅客自带物品毁损、灭失,承运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此规定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
A.无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推定过错原则D.公平分担损失原则正确答案:B解析:违约责任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在特殊情形下,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或推定过错原则。
从本题表述的情形看,《合同法》第303条的这一规定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故选B项。
此外,《合同法》第189条规定的赠与人赔偿责任和《合同法》第406条第1款规定的受托人的赔偿责任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考生还应当注意《合同法》第374条规定的适用推定过错原则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第374条的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情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但如果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情形则适用推定过错原则。
知识模块:民法学2.下列有关他物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他物权具有不可分性B.他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C.他物权不能以权利作为客体D.他物权的变动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无论是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都具有不可分性。
故选A项。
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但用益物权不具有物上代位性。
故B项表述错误。
他物权的客体主要是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还包括权利,如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的,以应收账款设定质权的,等等。
故C项表述错误。
无论是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有的在物权变动上采取登记生效主义,如典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等;有的在物权变动上采取登记对抗主义,如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动产抵押权等。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单选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属于债权消灭原因的情形的是( )。
A.附合B.混合C.混同D.撤销正确答案:C解析:债权消灭的情形主要包括履行(清偿)、混同、免除、解除、抵销、提存六种。
故答案为C项。
附合与混合属于物权中添附的情形,而撤销则属于形成权。
注意:不要将混同记忆成附合或者混合,也不要将抵销记忆成撤销、注销。
2.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 )时起转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
A.交付B.登记C.所有权转移D.合同履行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交付时起转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
3.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多数入侵权形态中,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侵权形态是( )。
A.共同危险行为B.共同侵权行为C.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入侵权D.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入侵权正确答案:A解析:多数入侵权类型包括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准共同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入侵权和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入侵权。
在上述四类多数入侵权类型中,只有共同危险行为无法确定谁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而共同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入侵权和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入侵权都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
可见,选A项。
4.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不当得利主张请求权的情形是( )。
A.甲为自己正在读大学的弟弟乙支付学费,后甲要求乙返还B.丙明知不欠丁的钱而执意向丁还钱,后丙要求丁返还该金钱C.张某偿还了欠李某的赌债,后张某要求李某返还赌资D.陈某和吴某同在河边放牛,后陈某的一头牛走人吴某的牛群中,而吴某对此并不知情正确答案:D解析:对于基于抚养、扶养、赡养等道德义务性质的给付,如对无扶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扶养义务而予以扶养、养子女对生父母给付赡养费、他人结婚生子而给予贺礼、给他人祝寿给予的贺礼等,不得依据不当得利要求返还。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侵权行为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事实行为B.法律行为C.准法律行为D.事件正确答案:A解析:事实行为是指虽有人的行为,但是该行为的结果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直接为法律所规定,而不问当事人的意思如何的行为。
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综上,本题选A。
知识模块:侵权责任2.下列关于过失,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失在程度上分为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B.过失的程度和民事主体的注意义务密切相关C.在一般动物侵权中,若受害人存在重大过失,则可以减轻加害人的责任D.经营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侵权人责任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
过失的程度与民事主体的注意义务密切相关,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而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据此AB项正确。
《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7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据此C项正确,D项错误。
综上,本题选D。
知识模块:侵权责任3.侵权责任的基础性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推定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正确答案:A解析: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是指以民事主体存在主观过错作为承担侵权责任判断标准的归责原则,即“无过错,无责任”。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2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所有权人在其财产上为他人设立他物权后,虽然占有等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但所有权并不消灭,当他物权消灭后,所有权恢复到圆满状态。
上述说法指的是所有权的何种特性( )A.全面性B.整体性C.弹力性D.恒久性正确答案:C解析:所有权的特征是全面性、整体性、弹力性、排他性、恒久性。
其中,整体性又称为单一性,所有权并非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各种权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权利,所有人对于标的物有统一的支配力。
弹力性又称为归一性,所有权人在其所有的财产上为他人设定他物权后,虽然占有等权能与所有权人发生分离,但所有权并不消灭,当所有物上设定的其他权利消灭,所有权的负担除去以后,所有权恢复其圆满的状态。
知识模块:民法学2.下列关于不动产所有权与动产所有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原则上以登记为生效要件B.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所有权变动原则上以交付为生效要件C.先占的所有权取得方式只适用于动产所有权D.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均涉及相邻关系正确答案:D解析:相邻关系只发生在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是所有权的延伸,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民法学3.关于所有权原始取得中的先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占的物须为无主物B.先占的物须为动产C.行为人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D.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先占需要具备的条件正确答案:D解析: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先占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1)须为无主物;(2)须为动产;(3)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
我国物权法并没有规定先占的条件。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民法学4.在我国,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 )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2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根据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受遗赠人未作出任何表示,则( )A.视为放弃受遗赠B.视为接受受遗赠C.必须与受遗赠人确认后方能确定是否接受受遗赠D.遗赠份额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解析:《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A项正确。
知识模块:民法学2.债务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中,不能出质的是( )A.债券B.汇票C.建设用地使用权D.提单正确答案:C解析:质权的客体是动产或权利,但不能是不动产。
C项是不动产,不能出质。
本题选C。
知识模块:民法学3.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债务的,该行为( )A.构成实际违约B.不构成违约C.只有在履行期限届满后才构成违约D.构成预期违约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2款的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构成预期违约,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D项正确。
知识模块:民法学4.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下列情形中权利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是( )A.身体权受到非法侵害B.名称权受到非法侵害C.合同债权受到非法侵害D.建设用地使用权受到非法侵害正确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20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2010年4月3日,甲与乙签订合同,将自己的钢琴卖给乙,约定三天后交付。
2010年4月4日,甲又与丙签订合同,将钢琴卖给丙,并将钢琴当天交付给丙。
钢琴的所有权属于( )A.甲B.乙C.丙D.国家正确答案:C解析:甲虽然与乙签订买卖合同,但是钢琴未交付,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甲依然拥有钢琴的所有权。
后来甲又将钢琴卖给丙,并完成了交付,钢琴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属于丙,本题选C。
知识模块:民法学2.动产质权的设立时间是( )A.质押合同生效时B.质押财产交付时C.主债权合同生效时D.主债权合同履行时正确答案:B解析:《物权法》第212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民法学3.根据占有人的占有是否具有本权为标准,占有分为( )A.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B.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C.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D.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正确答案:A解析:依占有人的占有是否有本权,占有可以分为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
有权占有是指基于本权的占有,无权占有是指欠缺本权的占有。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民法学4.甲创作的国画《山河壮丽》被乙购买,乙拥有该项作品的( )A.修改权B.复制权C.原件展览权D.改编权正确答案:C解析:《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乙购买了甲创作的国画的原件,但是该幅国画的著作权并没有转移,乙只享有原件的展览权,其他著作权属于作者甲,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民法学5.法学通说认为不当得利属于( )A.行为B.事实C.状态D.事件正确答案:D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财产受损的事实。
法学通说认为不当得利属于事件。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辨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辨析题第58小题,8分。
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有人认为:“主合同内容发生变更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请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正确答案:(1)该说法不正确。
(2)主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在不改变主合同主体的情况下,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所作的变动。
对于主合同内容进行变动的,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应当视情况而定。
(3)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4)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并未实际履行,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
2.民间有一种说法,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怪”。
试用物权法和侵权法的原理以及有关知识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正确答案:(1)该说法不完全正确。
(2)民间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怪”,从侵权法角度看,其含义指行为人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从物权法角度看,主要涉及善意取得的问题。
所谓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或不动产让与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的制度。
(3)从侵权法角度看,行为人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从这一层面上看,该说法是正确的。
但行为人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人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害的,行为人即便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民法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
A、1年B、2年C、3年D、4年 【答案】A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宣告死亡的时间条件。
宣告死亡是法律上对下落不明达一定期限的人所作的死亡推定,所以时间条件尤为重要。
根据《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
(1)下落不明之日起满4年的;(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需注意的是,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也要满4年(《民法通则意见》第27条)。
因此,B项正确。
【考生注意】类似题目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界限。
当遇到以时间作为适用的条件的,与相关制度一起记忆。
如宣告失踪适用的时间条件是2年,不管任何情况。
其正好与意外情况下宣告死亡适用的时间一致。
该题可能在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比较中出现。
2.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 )。
A、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C、行为内容不违法D、行为形式为书面形式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
出题人给考生绕了一个小圈子,该题实际上是考查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在不清楚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相对照,不难得出结论。
民事法律行为人有效要件包括三个方面:主体合格,即是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内容合法,即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三是意思表示真实,即不是基于欺诈或胁迫等做出的意思表示。
本题所给选项中A、C、D三项都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要求,只有B符合题意。
【考生注意】民事行为在《民法通则》中主要通过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等表述的,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构成隶属关系已经是理论共识,但民事行为的范围是仅指意思表示行为呢,还是包括事实行为在内的所有发生民法后果的行为,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是指前者,即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其与表示行为、表意行为可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模拟试卷25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是( )A.包租婆(公)与承租人之间签订租赁合同B.王某去世后,其子女之间就遗产归属问题发生纠纷C.委托人与受委托人之间发生著作权纠纷D.赵某与交警部门就罚款数额发生纠纷正确答案:D解析:ABC选项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D选项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知识模块:民法学2.王某因患癌症去世,这在民法上属于( )A.民事法律行为B.事件C.事实行为D.状态正确答案:B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生、变更或消灭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
事件,又称为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状态是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民法学3.甲10岁,继承了巨额遗产,甲父的下列哪种行为在征得甲同意时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A.用甲的钱偿还甲父的赌债B.用甲的钱支付甲出国留学的费用C.用甲的钱为甲的哥哥购买房产D.用甲的钱为甲母购买医疗保险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监护人的职责。
《民法总则》第35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本题中,选项ACD均不是为了被监护人利益,故B正确。
知识模块:民法学4.下列属于营利法人权力机构职权的是( )A.召集权力机构会议B.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C.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D.修改法人章程正确答案:D解析:《民法总则》第80条规定:“营利法人应当设权力机构。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民法学民法学单项选择题第31-5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合同自由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B.形式意义上的民法起源于判例法C.英美法系国家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D.我国民法以调整自然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为限正确答案:A解析: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等都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其中,合同自由是对意思自治原则最充分的体现,A项表述正确。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起源于罗马法,而非英美法系的判例法,B项表述错误。
英美法系国家并无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即不编纂统一的民法典,但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而且以判例法为特点。
可见,C项表述错误。
《民法总则》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据此,D项表述错误。
知识模块:绪论2.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民法渊源的是( )。
A.民事习惯B.法理C.规章D.行政法规正确答案:B解析:民法的渊源主要是制定法,包括宪法、民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和国际条约。
此外,《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据此,民法将民事习惯正式纳入民法渊源。
但法理仍然不能成为民法渊源,选B项。
知识模块:绪论3.下列关于民法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法是权利法B.民法是程序法C.民法是公法D.民法仅是裁判规则正确答案:A解析:民法在性质上属于权利法,A项表述正确。
民法是实体法而非程序法,B项表述错误。
民法是私法而非公法,C项表述错误。
民法是实体法意味着民法既是行为规则,又是裁判规则,而并非仅为行为规则,或仅为裁判规则。
说其是行为规则,是因为民法具有确立交易规则和生活规则的功能;说其是裁判规则,是因为民法是司法机关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所要依循的准则。
第1页:单项选择题第2页:多项选择题第3页:简答题第4页:辨析题第5页:法条分析题第6页:案例分析题第7
页: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D
5.C
6.C
7.D
8.B
9.B10.B
11.C12.B13.D14.D15.C16.C17.A18.D19,C20.A
二、多项选择题
20.ABC21.BC22.BCD23.AB24.AC25.BCD26.ABCD
三、简答题
1、答: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法律特征如下:(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答:(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
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四、辨析题答案
1.【答案】(1)该说法不完全正确。
(2)根据侵权行为法原理,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致人损害时由行为人自己承担责任,该说法反映了个人责任自负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
(3)所谓个人责任原则,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致使他人造成损害的,只由行为人承担责任,不能株连他人;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一个人只有其行为在其有过错的前提下,才承担责任。
无过错的不承担责任。
从这个角度说,该说法是正确的。
(4)当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对他人的行为也应当负责。
如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行为、雇主对其雇工的业务侵权行为、监护人对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等。
故
从这一角度说,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五、法条分析题
.【答案】本条是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违反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导致另一方信赖利
益损失时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1页:单项选择题第2页:多项选择题第3页:简答题第4页:辨析题第5页:法条分析题第6页:案例分析题第7
页:参考答案
其构成要件是:
(1)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
(2)他方遭受信赖利益损失。
(3)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与他方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具有过失。
其法律效力是有过失一方须赔偿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一般包括缔约费用、准备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丧失与第三人另订合同机会造成的损失等。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1)甲、乙之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交付性质属于占有改定,即甲、乙在买卖合同中的约定并未现实交付,而是由出卖人继续占有标的物,而买受人甲仅仅取得了房屋的问接占有,故为占有改定。
(2)甲自5月16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为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不动产所有权自办理登记过户时起转移。
本案甲、乙双方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的时间为5月16日,所有权则从即日起由乙转移给甲。
(3)房屋所有权归丙,因为确认所有权的标志是登记,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方式,故所有权归丙。
(4)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有效,因为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租赁物的所有权发生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5)法院不予支持乙返还租金的请求,因为租赁物所有权发生变动,、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尽管二人没有签订正式书面租赁合同,但口头租赁合同也是有效的。
【精解】本案例适用的法条主要有:《合同法》第133条(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第29条(买卖不破租赁)。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即《合同法》第133条的适用问题,第133条规定的“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指的是不动产以登记为转移的情形,当事人另有约定主要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所有权保留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