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胆识过人》“程昱字仲德”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15 KB
- 文档页数:1
广东省“九校”2009-2010学年度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日晕/眩晕掂量/惦记果脯/哺育休憩/修葺B、尽快/尽管沮丧/龃龉娇嗔/瞋目劲旅/径直C、殷实/殷红提防/堤堰濡染/蠕动间距/信笺D、塞责/堵塞沏茶/堆砌拱手/供给行当/巷道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最让我敬佩的是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样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B、去年以来,保险公司与保户之间经常产生的理解分歧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项有利于保户的政策呼之欲出。
C、面对他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工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有些人对民间剪纸瞧不起,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文化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音乐放出异彩。
B、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C、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D、现在不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收费都比普通项目高出很多,对此,通知明确要求,坚决制止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借口实行乱收费、高收费的行为,防止教育产业化的倾向。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诚然,但。
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
而,在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怀念雷锋,因为,因为。
所以。
①不可否认,雷锋给我们带来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②一种伟大的精神,决不会局限于一个时代③从内心讲,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④不管怎样改革开放,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宁静、充满爱的社会环境⑤现实生活中,诸如争权夺利、不分是非、损公肥私、不讲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⑥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需要友爱、互助、尊老爱幼,需要文明、道德、民族尊严⑦一个英雄的诞生离不开孕育他的时代A、①⑤⑥⑦③④②B、⑦③①②⑤④⑥C、⑦②④⑤①③⑥D、⑤①④⑥②⑦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专题36文言文阅读中评价题【典例示例】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烨字耀卿,进士及第。
积官秘书省著作郎。
知龙门县,群盗杀人,烨捕得之,将械送府,恐道亡.去,皆斩之。
众服其果。
通判益州,召还,时王曙治蜀,或言其政苛暴。
真宗问:“曙治状与凌策孰愈.?”烨曰:“策在蜀,岁丰事简,故得以宽假民。
比岁小歉,盗贼窃发,非诛杀不能禁。
然曙所行,亦未尝出陛下法外。
”帝善之。
②天禧元年,始置监官。
帝谓宰相曰:“谏官御史,当识朝廷大体。
”于是以烨为右正言。
会岁荐饥,河决滑州,大兴力役,饥殍相望。
烨请策免宰相,以应天变。
都城东南有泉出,民争传可以已疾,诏即.其地建祥源观。
烨言其诡妄不经,且亢旱,不可兴土木以营不急;又请罢提点刑狱,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
皆不报。
③以尚书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请京朝官遭父母忧,官司毋得奏留,故事当起复者如旧,乞免持服者论其罪。
后累迁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河中府,卒。
④初,王曙坐寇准贬官,在朝无敢往见者。
烨叹曰:“友朋之义,独不行于今欤?”往饯之,经宿而还。
尝善河中处士李渎渎死为陈其高行诏以著作郎赠之。
⑤唐末五代乱,衣冠旧族多离去乡里,或爵命中绝而世系无所考。
惟刘氏自十二代祖北齐中书侍郎环俊以下,仕者相继,而世牒具存焉。
(《宋史》有删改)19.饥荒洪灾之年,刘烨上书请求罢免宰相,来顺应天变。
对此你如何评价。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滕公讳元发,字达道,东阳人也。
九岁能赋,敏捷过人。
举进士,中第第三。
②公在馆阁,未尝就第见执政,故宰相不悦,不迁者十年。
既遇知神宗,为谏官,知无不言。
然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注]为跋扈,上以问公。
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为欺天陷人矣。
”③河朔地大震,涌沙出水,坏城池庐舍,命公为安抚使。
官吏皆幄寝,居民恐惧,弃家而茇舍..。
公独卧屋下,曰:“民恃吾以生,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民始归,安其室。
乃命葬死者,食饥者,除田税,察惰吏,修堤防,缮.甲兵,督盗贼,河朔遂安。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1)一、曲突徙薪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②有积薪。
客谓主人:“曲其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③不应。
居无何,家果失火,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④。
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⑤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⑧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⑨而请之。
(《说苑·权谋》)【注释】①过:拜访。
②傍:同“旁”,旁边。
③嘿(mò)然:嘿,同“默”,不说话的样子。
④息:同“熄”,灭。
⑤燔(fán):烧;灼(zhuó),被火烧伤。
⑥而不录:却不邀请。
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
⑧乡(xiàng)使:当初如果。
乡,同“向”,从前;使,假如。
⑨寤:同“悟”,醒悟,觉悟。
【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①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 )②于是杀牛置酒( )③余各以功次坐( )④今论功而请宾(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二、九方皋相马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②。
天下之马者③,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④。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⑤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⑥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⑦。
穆公不说。
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⑧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列子·说符》)【注释】①子姓:您的家族。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长宁嘉定】①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又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
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②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汜嶷取范,吏民皆恐。
昱乃过范,说其令靳允。
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据城坚守。
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③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
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
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
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太祖悔,追之不及。
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④袁绍在黎阳,将南渡。
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
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愿公无疑!”太祖从之。
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有删改)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太祖临.兖州(2)举.兵背太祖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A.将要B.将军C.带领D.派遣(2)卒完.三城()A.终结B.完好C.修缮 D保全17.第②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B.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C.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D.时汜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8、9课外⽂⾔⽂阅读与练习第⼗⼀(含答案)⼋、九年级课外⽂⾔⽂练习与阅读111唐刘仁轨为左仆射,戴⾄德为右仆射,皆多刘⽽鄙戴。
时有⼀⽼妇陈牒,⾄德⽅欲下笔,⽼妇顾左右⽈:“此刘仆射?戴仆射?”左右以戴仆射⾔。
急就前⽈。
“此是不解事仆射,却将牒来。
”⾄德笑,令授之。
戴仆射在职⽆异迹,当朝似不能⾔。
及薨后,⾼宗叹⽈:“⾃吾丧⾄德,⽆所复闻,当其在时,事有不是者,未尝放我过,因索其前后所陈章奏盈箧,阅⽽流涕,朝廷始追重之。
(选⾃《隋唐佳话》)【注】○1牒:诉状。
○2解事:通晓事理。
○3箧:⼩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德⽅.欲下笔()(2)因索其前后所陈章奏盈.箧()2.写“⽼妇陈牒”⼀事是为了印证这句话。
(请⽤原⽂回答)(2分)3.翻译下列句⼦(4分)因索其前后所陈章奏盈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对戴⾄德其⼈最终给出了“重之”的定论,从全⽂看,他⾝上最值得我们敬重的⼀点是__(⽤⾃⼰的语⾔概括)。
(2分)2司马悦察狱时有汝南上蔡董⽑奴者,赍①钱五千,死在道路。
郡县疑民张堤为劫,⼜于堤家得钱五千。
堤惧拷掠,⾃诬⾔杀。
狱既⾄州,悦②观⾊察⾔,疑其不实。
引见⽑奴兄灵之,谓⽈:“杀⼈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唯得⼀⼑鞘⽽已。
”悦取鞘视之,⽈:“此⾮⾥巷所为也。
”乃召州城⼑匠⽰之,有郭门者前⽈:“此⼑鞘门⼿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
”悦收及祖,诘之⽈:“汝何故杀⼈取钱⽽遗⼑鞘?”及祖款引③。
灵之⼜于及祖⾝上得⽑奴所著皂襦④,及祖伏法。
悦之察狱,多此类也。
(选⾃《魏书·列传》)【注】①赍:(jī)携带。
②悦:司马悦,北魏时⼈,当时为豫州刺史。
③款引:说假话遮盖。
④皂襦:⿊⾊短袄。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于堤家得.钱五千()(2)应有所遗.()2.⽤现代汉语翻译句⼦:狱既⾄州,悦观⾊察⾔,疑其不实。
先秦时期大禹212.52 cm帝王纪云:“父鲧妻修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
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周文王两个记载,以帝王世纪为准231cm帝王世纪云:“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
”雒书灵准听云:“苍帝姬昌,日角鸟鼻,高长八尺二寸,圣智慈理也。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孔子221.76cm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海昏侯孔子屏风【七尺九寸】约1.82米秦汉时期:一尺23.1cm项羽189.42cm【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气过人。
吴中子弟皆惮籍。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刘邦180.18cm河图云:“帝刘季口角戴胜,斗胸,龟背,龙股,【长七尺八寸】。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韩王信196.35cm韩王信者,【集解】:徐广曰:“一云…信都‟。
”【索隐】:楚汉春秋云韩王信都,恐谬也。
诸书不言有韩信都。
案:韩王信初为韩司徒,后讹云“申徒”,因误以为韩王名耳。
故韩襄王孽孙也,【集解】:张晏曰:“孺子为孽。
”【索隐】:张晏云“庶子为孽子”。
何休注公羊以为“孽,贱子,犹之伐木有孽生也”。
汉书晁错云“孽子悼惠王”是也。
【长八尺五寸】。
《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郦食其184.8cm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馀,【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东方朔214.83cm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金日磾189.42cm【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朱云184.8+cm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曹操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太祖患之。
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
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
”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
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故见罔耳。
”嵩乃疑焉。
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
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
”由是声名益重。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
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
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
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兴平元年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
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
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兴平二年,吕布、陈宫率万人袭。
太祖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
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
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
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
”引军屯南十余里。
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
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
文言文专题训练-------概括分析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刘备在荆州。
权遣使谓备曰:“刘璋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
今欲先攻取璋,次取张鲁,一统南方。
虽有十操,无所忧也。
”备报曰:“刘璋虽弱,足以自守。
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而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
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
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
”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驻夏口。
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
权不得已,召瑜还。
及备西攻刘璋,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如此。
”备已得益州,权令中司马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
权遂置三郡长吏。
关羽尽逐之。
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
长沙、桂阳,皆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郡。
孙权进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使鲁肃屯益阳以拒羽,飞书召吕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
蒙谓郝普故人南阳邓玄之曰:“郝普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
今左将军【注】在汉中,关羽在南郡。
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
岂有余力复营此哉。
城破之后,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君可见之,为陈祸福。
”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出降。
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鲁肃欲与关羽会语,诸将议不可往。
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
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邀羽相见。
肃因责数羽以不返三郡,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戮力破敌,岂得徒劳,无一块土?”肃曰:“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阴以济其患。
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羽无以答。
会闻魏公操将攻汉中,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于权。
《程昱胆识过人》“程昱字仲德”阅读答案
七、程昱胆识过人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
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①。
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②,其势可知。
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
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房等以为然。
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
”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
”乃密遣数骑举幡③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
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
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
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
后绍与瓒有隙④。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
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⑤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
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⑥。
夫趣⑦
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岱从之。
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
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
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
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
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太祖悔,追之不及。
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顷之,昱迁振威将军。
袁绍在黎阳,将南渡。
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显,欲益二千兵。
昱不肯,曰:“表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
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
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
愿公无疑!”太祖从之。
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
《三国志?程昱传》
【注释】
①止屯:驻扎。
②居:据守。
③幡:旗帜。
④隙:矛盾,怨仇。
⑤假:借。
⑥禽:通“擒”。
⑦趣:通“趋”。
【练习】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2.简要概括文章围绕程昱写了哪些事件,并说说这些事件可以看出程昱是怎样一个人?
七、1.①县令翻越城墙逃跑了,官吏和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向东逃奔到渠丘山。
②程昱和郭嘉劝太祖说:“您前些天没有除去刘备,我等确实没有您这样的度量。
现在借兵给他,他一定会生叛离之心。
”2.(1)①献计守城,击败王度。
②反对刘岱依附公孙瓒,预言必遭祸患。
③力劝曹操,除去刘备。
④防守鄄城,不接受增援。
(2)程昱有谋略、有胆识,为曹操出谋划策,防守城池,深得曹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