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待人》知识清单
- 格式:docx
- 大小:111.78 KB
- 文档页数:2
一、 第三人称单数
第三人称单数是英语中的一种语法,也称“三单”或“单三”,用于一般现在时的句子,当动词在第三人称单数后时【she、he 、it、不可数名词和人名(一个人的)】,要根据其情况变化。
情况 方法 示例
一般情况 +s① play—plays
以s、x、ch、sh和o结尾 +es go—goes
以辅音字母y结尾 变y为i +es fly—flies
以元音字母+y结尾 直接+s buy—buys
以f或者fe结尾 变f或fe为v+es,亦或直接加s(示例) stuff(填满)—stufves
特殊情况 不规则 have—has
①词尾加“s”在清辅音后发音为{s},在浊辅音及元音后发音为{z}。如:
stop-stops{s};make-makes{s};read-read{z};play-plays{z}
二、 名词复数
1. 规则变化
情况 方法 示例
一般情况 +s gril—grils
以s、x、ch、sh和o结尾 +es① watch-watches
以辅音字母y结尾 变y为i +es city—cities
以元音字母+y结尾 直接+s boy—boys
以f或者fe结尾 变f或fe为v+es,亦或直接加s(示例) knife—knives
① 以“o”结尾的单词,一般情况下直接加“s”,加“es”的单词为“negro、hero、tomato、potato”,翻译过来可以这样记“黑人爱吃土豆和西红柿”
2. 不规则变化
(1)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goose--geese
mouse---mice man---men woman---women等。
※ 由一个词加 man 或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 -men 和-women,如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但German不是合成词,故复数形式为Germans
知识清单
1.功
(1)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焦耳,符号是J.
2.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2)计算公式:P=Wt,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3.动能和势能
(1)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处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其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若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有距离无力 用脚踢开的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这一过程人对足球不做功
力和距离垂直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球,重力对球不做功
2.动能和势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区别 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高度位置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 质量、速度 质量、高度 材料、形变程度
联系 动能和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设计:
①让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2)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③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3)交流讨论:
①使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保证钢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②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看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
功和功率 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在2 s内把1 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在空中停留了3 s,运动员对杠铃做了3__000J的功,做功功率是1__500W
组织知识(产权)清单
序号 名称 获取日期 获得方式 是否在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局备案 备案时间 所属产品(项目)编号 备注
1 岗位职责
2 产品执行标准
3 生产作业指导书
4 设备操作规程
5 检验规范
6 企业标准
7 工艺流程(配方)
8 公司年终总结
9 向供应商索取的化学品MSDS
10 公司成功和经验、失败的教训
11 专利
编制: 杨利永 审核: 钱培德 批准:钱培德
1.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征、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声音的利用、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声现象的实验探究、有关声速的计算
2..光现象,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光的折射、颜色、看不见的光、平面镜的应用、光线对视觉的影响、物体的颜色、光的折射的同时伴随着反射、折射成像、几何光学的几何应用、光和声的综合探究
3..透镜及其应用,透镜、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望远镜、眼睛与眼镜、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眼睛与照相机的对比、实相和虚像、凸透镜和凹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抽象凸透镜模型、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4..物态变化,温度和温度计、温度计的使用、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图像、物质的三种状态与六种变化的关系图、常用温度计的比较、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沸点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劣质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对比计算
5..热和能,分子热运动、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比热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燃料的热值、内燃机、物体内能变化的标志、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于联系、热量的综合计算、以内燃机为载体的力、热综合计算
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核能、太阳能、能源革命、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的方向性和节能、未来的理想能源和能源开发、有关太阳能的探究、有关能量的计算
7..电流和电路,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的中和、验电器和静电感应、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电路、电路图的画法、串并联电路、电流的强弱、电流表及读数、电流表的正确使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导体和绝缘体、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电路设计
8..电压,电阻 电压、认识电压表、正确使用电压表、串并联中的电压关系、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压表使用时的异同点、使用滑动变阻器是要注意的问题、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电路故障分析、电压表的特殊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语文阅读知识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借喻、反语、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版本版次页数文件状态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知识财产清单
M2Unit3 Amazing people知识清单
Welcome and Reading
1. change our world for the better 把我们的世界朝好的方向改变
2. win a Nobel Peace Prize for her work 因为她的工作赢得诺贝尔和平奖
3. of all time 有史以来
4. open up relations between ……and …… 打开……和……之间的关系
5. make useful changes to the world 对世界作出有用的变化
6. have the largest effect on our lives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最大的影响
7. curious adj. 好奇的,求知欲强的—curiosity n. 好奇心— curiously adv. 好奇地
be curious about sth. 对……好奇
be curious to do sth. 很想做某事/ 渴望做某事
out of curiosity 出于好奇
8. set sail for 启航去……
set about doing sth. 开始/ 着手做某事
set out to do sth. 开始做某事
set out 动身,出发
set off 出发,使爆炸
set up 建立,创立
set aside 留出,储存,把……放在一边
set down 写下,记下
set foot on 踏上……
9. Egyptian adj. 埃及的,埃及人的 n.埃及人 —Egypt n. 埃及
10. fortune n. 大笔的钱,财富,运气 —fortunate adj. 幸运的,运气好的— fortunately adv.
七上 6《散步》知识清单
一、结构分析
全文共8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4段)这一部分是一家人整个散步过程中的前奏曲,初步展示了我和母亲的关系这条主线。第二部分(5—8段)这一部分是一家人散步过程中的发展和高潮,充分展示了我和母亲的关系这条主线。
二、主题
课文以“我”为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渐次展现了一家人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三、重要问题分析
(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2)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3)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知识清单
一、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1.稳态的生理意义
(1)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拓展:①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②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血糖、抗体、激素
(2)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
2.神经、体液调节在稳态中的作用
动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两种调节协调作用,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受中枢神联系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影响着大脑的生长发育。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人体水分排出的最主要途径是肾脏。
(5)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6)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由胰岛A细胞分泌产生
(7)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8)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 小说阅读知识清单(高一年级)
一、认识小说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是小说独有的特点,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常设置如下类型的题 环境类题 、人物类题(或“形象类”) 情节类题 、主题类题 、理解语句含义类题 、技巧类题 、作用类题
命题特点
1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
此外,命题也可能会选取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或某一个场景进行考查。我们认为,它应以现当代的中外名家名篇为主,作品内容有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
小说类阅读题解题策略
小说的人物形象: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肖像;②语言;③动作(所做的事);④神情;⑤心理;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
5、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7AU3 知识清单
复习点:
1、时间介词(in/on/at)
(1)in——早下晚月季年/世纪
in+长时间段(提问用how soon)
on——具体日期(的早下晚)/星期/带day的节日(on Halloween,Christmas和Christmas Day)
节日的介词用法:
1.New Year’s Day, May Day, Children’s Day, National Day用on,
2.Easter, Halloween, Christmas, 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和Mid-Autumn Festival前用at.
3.基本上节日里面有day的就加on,在圣诞节那一天的话,也是on Christmas day;
没有day的就用at,eve用on。
早下晚前有修饰词
on a rainy night
at——noon/night/midnight/无day的节日/年龄/时刻/固定搭配
at the beginning /at last
(2)注意点
A 前有修饰或后有日期 用on
B in+长时间段(提问用how soon)
C every/last/this/that/next 等词前 没有时间介词
2.show
(1) show sb. around 带某人参观
(2) show sb. sth.
show sth. to sb.
给某人展示某物
*(3) show up = appear (week4 think知识点disappear的复习)
(4) show秀
talk show 脱口秀
talent show 达人秀
3.way
方法①way的抽象和具体分两部分
方法②利用场景故事将词组编入 (1)on the/one’s way to 在路上(实)
this way 这边请,这条路(实)
in the/one’s way 挡路(实)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第四章 圆和方程
4.1圆的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 统计 2.1随机变量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 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5函数的图像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其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
第二章 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 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1、纬度2、大气环流 3、地形 4、洋流)
1、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多, 多降水
2、东临大西洋,东北、东南信风使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亚马孙平原平坦而广大,对气流几乎无屏障;南北西三面是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气流深入,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富
3、沿岸暖流起到增湿增温的作用
2.安第斯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北段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北段西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属于背风坡,干旱少雨。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风影响不到,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安第斯山南段西侧,则是迎风坡,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森林急剧减少导致的后果
森林急剧减少会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4、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
a、直接原因是人类开发
①过度的焚耕开荒:以获得过多的粮食;
②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
③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效益;
④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b、根本原因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5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 :
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西北—东南走向,北部是大西洋,南部是太平洋.)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缩短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上运输距离。
6. 拉丁美洲的自然资源
第一单元总结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48÷4=( )
想:40÷4=10,8÷4=2,
10+2=12,
所以48÷4=12 被除数(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口算,可以把被除数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后再口算,最后把结果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480÷4=( )
想:480里有48个十,48个十除以4得12个十,即120 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可以把被除数看成是多少个十,然后再计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方法:当被除数的百位正好除尽,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或者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方法: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上的数是0或者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即可,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作为余数
2019版《3年中考2年模拟》专用资源
1 / 5
知识清单
清单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背影》一文:时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和“我”;起因——“我”去北京念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回家为祖母奔丧、到南京与父亲分别、父亲到车站送别;结果——怀念父亲。
记叙文
线索 物线 以某一件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以“第一本书”为线索,回忆了“我”儿时上学的乐趣、同学的友谊,也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间的温情。
事线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了在那个来得有些迟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无限温馨的画面。
人线 以人物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在“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
地线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从东京到仙台,再到北京,层层展开。
时线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登上地球之巅》,以四名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经过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着意描写了登山队员在登山中所面临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
感情线 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藤野先生》就暗含了一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的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注:有时一篇文章中会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一般是指呈现于文章情节发展表面的线索,读者往往很容易从文章中直接找出来;暗线则是隐藏在情节发展内部的线索,常常要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巧妙地实现明线和暗线的叠合,不仅可以营造动人的情境,还可以打造精巧的结构,丰富故事的内容。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为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前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文本还有一条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具体分析见上面“感情线”)。
知识清单
考点1 化学式
【基础知识】
表示物质
宏观
表示物质由哪些______组成
1、化学式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可表示
的含义 微观 该物质的_________,也表示该物质的
一个分子的_____________
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量的含义 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化
表示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2、化学式是用__________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五氧化二磷可表示为_________。
3、每种纯净物都有_______的组成,每种纯净物都有一个确定的__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俗称:
(1)Na2CO3碳酸钠,__________;
(2)CaO氧化钙,___________;
(3)NaOH氢氧化钠,__________。
【重点难点】
1、 书写方法
(1)单质:常见元素的单质中,除H2、Cl2、N2、O2、F2、Br2、I2、O3等外,其余均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2)化合物
一般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方法(口诀):
正左、负右、标价、化简、交叉、检查
如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3 -2
AlO→AlO→Al2O3
+3 -2
检查:Al2O3,因为(+3)x2+(-2)x3=0,所以Al2O3书写正确。
2、应用
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②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③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易错易混】 一、 化学式书写错误
1、书写化学式的注意事项
(1)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CH4和NH3等例外),每种元素的原子数写在符号右下角。
(2)化学式中原子(原子团)个数比一般是最简整数比,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化学式中原子团个数不为1时,原子团必须加括号。如Ca(OH)2、Mg(NO3)2等。
4.2 以礼待人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一、待人礼为先
1.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 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难点详解
文明有礼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1)衣着打扮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干净整洁。
(2)语言文明,不说脏话,多使用礼貌用语。
(3)与人交往落落大方,不自卑也不盛气凌人。
(4)待人处事要谦恭,大方得体。
(5)尊重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