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格式:docx
- 大小:37.21 KB
- 文档页数:2
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规划设计的优化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新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面前,因此安全可靠的电力设施是确保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每个人的生活更安全、更安心,每个社区的配电必须确保质量和效率,这可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也可以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简要分析新建住宅小区配电设施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重点对新建住宅小区配电设备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规划设计优化;1.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原则在供配电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坚持经济、安全、适应性的基本原则,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顺应时代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负荷的性质和容量设计供配电方案,同时坚持易于管理和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以提高供电质量,实现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此外,在规划供配电设施时,还应考虑国家相关政策,以确保设备节能、环保、技术先进、易于维护和操作,并避免使用过时的相关产品,供配电设施要保证一户一表,由建设单位统一规划投资建设。
2.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特点在住宅小区供电方面,目前主要分为三级,也根据负荷情况进行划分,包括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一级负荷主要用于54米以上的大型汽车库和高层建筑,包括生活水泵、公共照明、弱电机房等场景;二级负荷主要适用于27-54米的高层建筑,以及≤5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和2000平方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下的车库,除了上述与一级和二级负荷应用相关的场景外,其他场景由三级负荷供电,如果住宅小区的规模相对较小,供电量通常不高于160kVA,而且是中高端规模的社区,则需要考虑居民数量问题,适当增加供电,使用10kV电源供电,对于大型高端住宅小区,通常由变电站10kV开关柜出线供电。
对于新建住宅小区来说,如果供配电设备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其他功能系统,造成多系统瘫痪,在建设供配电设施时,应关注社区的功能要求和建设规模,提高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并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降低系统运行故障的风险,在管理模式上,通常分为公共化转型和专业化转型,前者是相对常用的,由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其计费主要是指住宅使用面积,后者由开发商自己建造,并在建造完成后移交给房主,物业拥有该房屋的所有权,作为业主,只需根据日常使用情况支付电费。
毕业设计(论文)-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些住宅小区的电力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电力设施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需求,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电力供应。
二、设计目的1. 为住宅小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服务,满足住宅小区的日常电力需求。
2. 优化住宅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3. 保障住宅小区的电力安全,防止电力事故发生。
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
设计应符合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到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
2. 稳定高效。
设计应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计算和设备配置,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
3. 节能减排。
设计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供配电设备,尽可能减少电能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设计内容1. 设计住宅小区的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位置和规格,确定供配电线路的布置。
2. 计算住宅小区的用电量,并根据负荷计算确定供配电设备的配置及容量。
3.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
4.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步骤1. 确定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所处的电力网的供电电压等级。
2. 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进行负荷计算,然后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3. 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供配电线路的布置和电缆敷设方案。
4. 设计住宅小区的照明、动力、空调等用电系统的供配电方案,确定相关的配电设备和容量。
5. 建立住宅小区的电力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住宅小区的电力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六、设计结果1. 完成了住宅小区的用电量负荷计算,并确定总配电箱和变压器的规格和容量。
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简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机场日益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枢纽。
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
为了保证机场的可持续发展,节能成为关键因素,因此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包括主供电系统和备用供电系统。
主要负责机场航站楼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稳定供电,因此能源消耗量也相当大。
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
首先,应该从优化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入手,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构件,如高效节能的变压器、高质量的电缆线路等,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
其次,采用新型高效的供电设备,例如新型LED照明设备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卤素灯等,降低能耗,并且还能提高照明效果和延长设备寿命。
此外,在机场航站楼内设置能耗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检测每个用电设备的能耗情况,并将其反馈给管理者,提高用电效率和减少用电浪费。
例如,在机场候机厅内,可以设置红外线来检测人员流动,智能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和开关时间,节省大量能源。
最后,在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中,重要的还有节能文化的实施。
通过对职工进行能源管理、节能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总之,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关乎到机场的能源消耗和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优化系统结构、采用高效供电设备、设置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以及加强节能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机场航站楼能耗,提高节能效益,推动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将机场航站楼供配电系统中的传统设备升级为高效设备是有效的节能方式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新型高效设备,如大容量电容器、变压器、高效节能空调等,可以实现在不降低供电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
在选择设备时,应当根据航站楼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备的优势和成本,选择最合适的供电方式。
-I- 摘 要供电系统是变配电技术的重要环节,由电气设备及配电线路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组成的;它从电力系统中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装设场所,并利用电气控制设备来决定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最终使电能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次设计是关于中远船务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厂区供电系统的设计,要求不但能够很好的按要求规定完成既定的任务,还要在某些方面能够做一些先进的改进或有创新的设计。
此次设计不仅需要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要从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布置。
设计中主要涉及了负荷计算,无功补偿,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主接线的方案,导线选择,继电保护,防雷接地等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变配电各个方面,是一个典型的供配电设计实例。
而且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使我们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了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整个设计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加以改正。
总之,在本设计中,将会全面而具体地对供电系统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供电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字:负荷计算,继电保护,无功补偿-II - 目 录前 言.................................................................................................................................................. 1 1 厂区供电系统设计 (2)1.1 厂区基本资料..................................................................................................................... 2 1.2 地质资料............................................................................................................................. 2 1.3 设计任务............................................................................................................................. 3 1.4 电气设计情况..................................................................................................................... 3 1.5 总体设计方案..................................................................................................................... 3 2 供电系统的设计. (4)2.1 负荷计算 (4)2.1.1 负荷计算的方法...................................................................................................... 4 2.1.2 负荷计算.................................................................................................................. 5 2.1.3 计算.......................................................................................................................... 6 2.2 厂区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11 2.3 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 (13)2.3.1 变压器台数的选取原则........................................................................................ 13 2.3.2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4 2.4 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15)2.4.1 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6 2.4.2 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的方式................................................................................ 16 2.4.3 配电室的主接线设计............................................................................................ 17 2.5 短路计算 (18)2.5.1 短路计算的目的.................................................................................................... 18 2.5.2 绘制计算电路........................................................................................................ 18 2.5.3 标准计算................................................................................................................ 18 2.6 主要电气设备及导线选择.. (21)2.6.1 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与项目 (21)-III - 2.6.2 高压设备选择........................................................................................................ 23 2.6.3 低压设备选择........................................................................................................ 28 2.6.4 互感器的选择........................................................................................................ 29 2.6.5 导线的选择............................................................................................................ 30 2.7 继电保护设计. (37)2.7.1 线路继电保护........................................................................................................ 37 2.7.2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器保护装置设计.................................................................... 38 2.8 配电装置设计. (41)2.8.1 配电室的布置和结构............................................................................................ 41 2.8.2 高压配电室的布置和结构.................................................................................... 44 2.8.3 变压器室的布置和结构........................................................................................ 44 2.8.4 低压配电室的布置和结构.................................................................................... 45 2.9 防雷与接地设计 (46)2.9.1 防雷........................................................................................................................ 46 2.9.2 接地装置的设计. (48)结论.................................................................................................................................................. 50 致谢.................................................................................................................................................. 51 参考文献 (52)-1- 前 言厂区供电系统的设计是综合电力专业知识,运用其所学知识,即有利于达到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又能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特别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运用。
供配电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建议书及服务计划1.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确保供电安全,我们对现有的供配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非常必要。
2. 技术改造目标本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降低能耗,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3. 改造内容3.1 设备改造1. 更换老旧的变压器,提高变压器的效率和容量。
2. 更新配电柜及开关设备,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提高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 更换电缆和线路,提高线路的载流能力和安全性。
3.2 系统优化1. 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分布式光纤监测,实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2. 引入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自动控制和优化调度。
3. 增加备用电源和自动切换装置,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3.3 节能措施1.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耗。
2. 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减少损耗。
3. 推广节能技术和理念,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4. 技术改造实施方案1. 前期准备: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项目调研、设计和方案论证。
2.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设备。
3. 施工阶段: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4. 调试与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设备调试和系统验收,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5. 培训与运维: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5. 技术改造效益分析5.1 经济效益1. 降低能耗,减少电费支出。
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3. 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故障导致的损失。
5.2 社会效益1. 提高供电质量,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 促进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
3. 提高我国供配电技术的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6. 项目实施时间表1. 前期准备:2个月2. 设备采购:3个月3. 施工阶段:6个月4. 调试与验收:2个月5. 培训与运维:1个月总计:14个月7. 项目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项目涉及到的技术较为复杂,可能存在技术难题。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要点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各个行业也在经历快速的变革。
工厂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一些问题的存在,在浪费大量资源的同时,还导致电气发生故障,归根结底都是因供配电系统设计存在缺陷。
为此,本研究围绕该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进行深入探讨,旨在确保工厂的供电系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工厂供配电系统;基本原则;要点引言工厂供电和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的大量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导致了工厂在运行阶段所需的费用不断增加[1]。
为了保证生产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加强优化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
通过采用具有针对性地节能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对电力的消耗,从而节约更多的费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节能降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技术技能,期望为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与高能耗相关的问题。
因此,工厂需从节能的视角出发,采取适当的策略,旨在减少电费开销的同时,确保工厂能够实现其最大的经济回报。
一、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需要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二)满足需要原则供电与配电系统设计阶段,必须满足工厂电力需求等级,并且满足电力生产设备中的电力需求,这样可确保在稳定电能质量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公众日常所需用电量。
(三)安全可靠原则通常情况下,供电和配电系统能够持续地为各种工厂和地区供应电能,并会根据电量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供配电系统可靠性方面,其主要由电气设备以及供电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供电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供配电系统而言至关重要。
当工厂存在特定的生产需求时,应在设备操作过程中确保持续的电力供应,如钢铁工厂。
当出现停电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则要尽可能维持正常生产。
当设备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理时,应确保及时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和工人的安全,减少因故障带来的损失。
浅谈小区外网供配电优化方案摘要:本文对住宅小区从10 KV电源进线、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的确定、配电站形式及布置、主结线方式、电气设备选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外网供配电优化方案,并在以往的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居民小区外网供配电优化方案1、10KV电源进线: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一般民用小区属于三级负荷,进一路电源即可,楼层超过10层或者规范点的大型小区,可安装EPS应急电源。
10KV导线或者电缆截面积应根据经济电流密度S=I/J计算截面积,选用铝芯电缆或者架空导线截面积经济电流密度J≈1.54,I—载流量(A),S—电缆或导线截面积(MM2),然后再按允许载流量效验。
2、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的确定:新建小区变压器容量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小区电气设计图纸,分别求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Sj=K•∑Pj/COSΨ,再求出总的视在功率∑Sj 再S=∑Sj/η求出变压器容量。
考虑小区入住率的问题,变压器容量大于630KVA时,应采用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
实例:通河县明珠大厦小区由计算负荷∑Pj视在功率 Sj求出变压器总的视在功率∑Sj=545,则变压器的总容量S=Sj/η=779KVA,其中功率因数COSΨ=0.9、负载率η=70%;变压器总容量规整为800KVA。
选两台400KVA并联运行,初期投入一台运行。
3、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根据已知主结线图绘制出等效网络图,计算出10KV侧和0.4侧短路电流,再根据短路电流值与设备短路开断电流值进行比较选择设备。
实例:通河县明珠大厦小区配电站由110/35/10KV中心变电所,10KV市甲线JKLYJ—185,2.3KM,处T接两台400KVA变压器。
首先需要求出变压器一、二次短路电流,基准容量选SJ=100MVA:变压器10KV侧母线短路电流:Id1=IJI1*=Sj/ U1jX∑*=100/1.732×10.5×1.65=3.33KA一台变压器运行时0.4KV侧母线短路电流Id2=IJI1*=Sj/ U1jX∑*=12.39KA10KV侧母线三相短路时冲击电流Ish1=2.55Id1=8.49(KA)一台变压器运行时0.4KV侧母线三相短路时冲击电流Ish2=1.84Id1=22.80(KA)额定短路耐受电流又称额定热稳定电流,等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又称额定动稳定电流,等于额定短时关合电流。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小区的建设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加。
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供配电系统对于住宅小区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和相关考虑因素。
一、小区用电负荷的计算准确计算小区的用电负荷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
用电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住宅户数、户型面积、每户的用电设备容量、公共设施的用电需求等。
对于住宅部分,通常根据户型面积和相关标准来估算每户的用电容量。
一般来说,小户型住宅的用电容量较低,大户型住宅的用电容量较高。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可能导致的用电需求增长。
公共设施如电梯、路灯、楼道照明、物业办公区等的用电负荷也需要单独计算。
这些公共设施的用电时间和用电特点与住宅部分有所不同,需要分别进行分析。
在计算用电负荷时,还需要考虑同时系数和需要系数。
同时系数是指在同一时刻各类用电设备实际运行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需要系数则是考虑用电设备组在运行时,并非所有设备都同时运行的情况。
二、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的选择住宅小区的供电电源通常来自城市电网。
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用电负荷大小,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
一般来说,对于规模较小的住宅小区,可以采用 10kV 电源进线;对于规模较大、用电负荷较高的小区,可能会采用更高电压等级的进线,如 35kV。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住宅小区通常会采用双电源供电或者备用电源。
双电源供电可以保证在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保障小区的正常供电。
备用电源可以是柴油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UPS)等,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和重要负荷的供电。
三、变配电所的设置变配电所的位置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要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耗和电压降。
其次,要考虑进出线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避免与其他设施发生冲突。
同时,变配电所的位置还应符合相关的防火、防爆、防潮等要求。
变配电所的规模和数量取决于小区的用电负荷和分布情况。
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生产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变电所的供电质量和效率也有了全新要求。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10kV变电所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可有效转化发电厂电能,从而使人们的用电安全得到保障。
而为了保证10kV变电所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合理设计变电所的供配电系统,从而高效转化电能。
本文针对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设计进行分析,介绍了10kV变电所供电设计要求,并提出具体的设计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要点在电力系统当中,10kV配电网具有重要作用,而10千伏变电所则是其核心部分,需要有效完成相关供配电任务,因此对电网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以往10kV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由于受到相关因素影响,进而导致变电站出现噪声污染强、占地面积大、供电质量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弱等相关问题。
对此,为了全面优化10kV变电所的供配电能力,需要对供配电系统展开合理设计,在明确其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采取设计对策,以此来全面提升供配电系统设计水平,保障10kV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10kV变电所的供电设计要求在10kV变电所供电设计工作开展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整条供电线路,并在对各种设计准则和标准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使设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首先,在实际开展系统设计工作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上级电源设计要求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有效落实调查研究工作,从而为后期配电工作开展打好基础,确保能够使上级电源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系统设计要求对上级电源进行确定,有效结合二者优势使变配电所的实际用电需求得到满足[1]。
其次,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供电系统容量进行充分考虑,明确其对工作所具有的影响。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电气工程中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是确保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下是对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几个主要条文进行说明。
首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应基于相关法规和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电气安全法规和标准,如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装置安全技术规范》、《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这些法规和标准包含了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以及接地、过电压保护和短路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规定。
其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应考虑电气负荷需求。
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用途,确定合理的负荷需求,并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和线缆。
设计规范通常包括对负荷计算、配电变压器、母线、开关设备和电缆敷设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负荷要求,并有足够的容量进行扩展。
第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应包括保护及自动化要求。
供配电系统在故障情况下需要能够快速切除故障部分,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整。
因此,设计规范应规定相应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的选择、设置和参数要求,如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
第四,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应注重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关键在于利用备用回路和备用设备来减小故障造成的影响。
设计规范中通常要求在计算负荷需求时考虑备用载荷、备用变压器和基于容量的备用方案。
此外,还应规定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指标,如可用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可修复性等。
最后,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应注意节能和环保。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和环保已成为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规范应包括对能源利用效率、设备能效指标和电气设备的环保要求。
例如,规定使用高效节能的变压器和开关设备、优化线路设计以减少线损、使用节能灯具等。
总而言之,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主要条文涵盖了法规和标准遵守、负荷需求、保护及自动化要求、系统可靠性以及节能与环保等方面。
合理遵守和实施这些设计规范,将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高层住宅塔楼供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及其应用分析作者:杜文博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设计者在紧张赶图的同时,推敲设计方案的时间大大减少。
如何在紧张的项目进度中,既控制设计质量,又能节约投资,还兼顾后期改造、检修维护的便利,是每个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字:分配电室、合并负荷、合并线径、深入负荷中心中图分类号: U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大型、超大型项目的涌现,相应的供配电系统也变得越发复杂。
设计者面对庞大的供配电系统,需求各异、呈几何数量级增加的用电设备,梳理系统结构,就如同抽丝剥茧,更加需要设计者的细致、谨慎与耐心。
设计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的相应条件反复修改,带来的配电系统一级级连锁变化,有时甚至会使得最初的设计方案变得面目全非。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修改后的供配电方案再进行推敲,没有更多的时间再进行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等方面的整体综合考虑。
这时,保证图纸的质量与设计的合理性,难度大大增加。
高层住宅项目覆盖面较广,在高层住宅的供配电系统中,用电设备的重合度相对较高,选取高层住宅项目分析其塔楼供配电,比较有代表性。
本文综合多年高层住宅设计前期、中期、后期的经验,针对其共性特点,总结出一套设计方案,下面详细阐述此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特点与优势。
二、分配电室概述高层住宅项目中,分配电室的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终端用电设备具有多变性,其安装容量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针对这些特点,业界先后出现一些设计方案:2.1设置分配电室,再由分配电室放射式分配至各个终端用电设备引入了分配电室的概念,合并同类负荷,减轻了变配电房小线径电缆出线的压力,变为大电缆引至分配电室。
其规范支撑依据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1.4及其条文解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1.3及其条文解释《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7.0.5及其条文解释此方案,未按照区域合并设置分配电室,使得同一区域的终端用电设备由多个上级分配电室引来。
文章编号:1001—9944(2008)10—0029—05 基于归纳法的复杂供配电系统控制优化设计 谢 维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 0O016)
摘要:通过典型运行模式切换的定义和分析,阐述复杂供配电系统控制优化设计。传统的 结构化方法不适合复杂供配电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归纳法验证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可以显 著减少程序冗余与开发调试周期,使系统运行连续、安全、稳定。在中建总公司某摩天大厦 的运行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在保证速度和精度的条件下,具有复杂度低和可扩展性好的 特点。 关键词:归纳法;复杂供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志码:A
Contro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plicated Electrical System Based on Induc- tive Method
XIE Wei (Schneider Electric(China)Investment Co.,Ltd.,Beijing 100016,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operation pattern switehover,contro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omplicated electrical system is presented.Traditional structural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nr complicated electrical system.A modular design method based on proof by inductive method is proposed,which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program redundancy and development test cycle,and ensure continuous,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Oper— ation results in a skyscraper of CSCEC indicate that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gains in com— plexity and scalability,while high speed and accuracy still is obtained. Key words:inductive method;complicated electrical system;design of optimization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供配电系统是指将电能从发电厂传送到用户中心的系统,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一个高效可靠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和优化对于电力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旨在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首先,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基于负荷需求进行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基于负荷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通过对负荷特性的分析和预测,可以确定合适的变电站容量、导线尺寸以及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的布局。
2. 实现供电可靠性: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追求高可靠性,确保能够提供连续、
稳定的供电服务。
这可以通过增加冗余设备和回路、合理配置自动切换装置以及使用合适的保护措施来实现。
3. 考虑电能质量: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电能质量问题,避免出现电压波动、谐波、闪变等问题。
通过合适的滤波器和电源稳定器的应用,可以提高电能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4. 考虑经济性: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设备、合理
设计线路和变电站的容量,以及优化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其次,为了优化供配电系统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优化电网结构: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减少能量损失
和电压降低。
合理选择线路的路径和长度,采用环路供电方式可以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
2. 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优化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
采用电容器补偿装置可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合适的范围,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
3. 采用智能监控和控制技术:通过应用智能监控和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采用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判断和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优化设备的运行管理:对供配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合理规划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负荷分配,可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综上所述,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遵循设计原则和应用优化方法,可以实现供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服务。
未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将继续追求更高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