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34 KB
- 文档页数:3
CN 43-1258/TP ISSN 1007-130X计算机工程与科学Computer Engineering & Science第42卷第11期2020年11月Vol. 42,No. 11,Nov. 2020文章编号:1007-130X(2020)11-2005-08区块链上支持多关键字检索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牛淑芬X王金风X王伯彬X陈敬民X杜小妮2(1.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在基于云存储的单关键字可搜索加密中,云服务器不是完全可信的,且现有的单关键字检索不能精确地返回搜索结果。
基于此,结合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区块链上的多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该方 案采用对称加密算法提高了加密效率;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云服务器不诚实搜索的问题;采用多关键字 的索引结构提高了搜索结果的精确性。
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在选择关键字攻击下是不可区分IND-CKA 安全的,通过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
关键词:可搜索加密;云存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中图分类号:TP309. 7文献标志码:Adoi :10. 3969/j. issn. 1007130X. 2020. 11. 012A searchable encryption scheme supporting multi-key w ord retrieval on blockchainNIU Shu-fen 1 , WANG Jin-feng 1 ,WANG Bo-bin 1 ,CHEN Jing-min 1 ,DU Xiao-ni z(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2.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Abstract : In cloud-based single-keyword searchable encryption schemes , cloud servers are not com pletely trusted, and the existing single-keyword retrieval cannot accurately return search results. There fore ,a multi-keyword searchable encryption scheme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Our schemeusesthesymmetricalencryptionalgorithmtoimprovetheencryptione f iciency "takesadvantageofblockchaintechnologytosolvetheproblemofdishonestsearchincloudserver "andalsoimprovesthe accuracyofsearchresultsbasedonmulti-keywordindexstructure#Theschemeisprovedsecureagainstindistinguishably chosen keyword attack (IND-CKA ) under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Furthermore , the performanceanalysisshowsthatourproposalsaresecureande f icient#Key words : searchable encryption ; cloud storage ; blockchain ; distributed ledgers1引言为了保护数据的隐私,在将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为了解决密文上的检索问题,Song 等人(1)提出了对称可搜索加密SSE( Symmetric Search Encryption )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基于密文的搜索功能,但需要对所有的文档 进行扫描,所以效率比较低。
公开可验证的动态可搜索加密技术研究公开可验证的动态可搜索加密技术研究概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动态可搜索加密技术应运而生,它为用户提供了在云环境中对数据进行搜索和操作的能力,同时保护了数据的隐私性。
本文将探讨公开可验证的动态可搜索加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动态可搜索加密技术简介动态可搜索加密技术(Dynamic Searchable Encryption, DSE)是指用户可以在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加密和搜索的一种安全保护技术。
与传统的加密方式不同,DSE能够实现在加密状态下对数据进行搜索、删除和插入等操作。
它适用于云存储等场景,可以帮助用户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享受便捷的数据搜索服务。
公开可验证的DSE技术公开可验证的DSE技术是在动态可搜索加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拓展的一种技术,它保证了数据搜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由于云服务器是一个半可信的环境,用户需要确保云服务器不会篡改或泄露其数据。
而公开可验证的DSE技术能够通过使用公开可验证加密技术和数据结构的方式,使用户能够验证数据是否被修改或伪造,从而保护数据完整性。
公开可验证的DSE技术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可验证搜索和可验证更新。
可验证搜索确保了云服务器返回的搜索结果是正确的,没有被篡改的。
可验证更新则保证了用户可以在云服务器上正确地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研究进展和应用在研究方面,公开可验证的DSE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基于树结构的可验证DSE方案,如基于Merkle-Tree的方案和基于Bloom Filter的方案。
这些方案通过使用不同的加密和哈希算法,实现了对数据搜索和更新的验证。
在应用方面,公开可验证的DSE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应用于云存储服务中,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
其次,它可以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设备和传感器的互联已经成为现实。
然而,物联网环境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也给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研究在物联网环境中,数据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以防止非授权访问和篡改。
目前,常用的物联网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这种算法的优势在于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合处理大量的数据。
然而,对称密钥的分发和管理成为了一个挑战。
针对这个问题,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
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基于属性的加密等新的密钥管理方案,以提高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
2.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这种算法的优势在于密钥分发和管理相对简单,但加密和解密速度较慢。
为了提高非对称加密算法的运行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椭圆曲线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基于哈希函数的加密算法等新的方法。
二、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物联网环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旨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隐私,防止被未经授权的实体获取和利用。
以下是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的几个方面:1. 数据脱敏数据脱敏是一种常用的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去除或替换敏感信息,如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保护用户的隐私。
数据脱敏技术可以通过匿名化、泛化、删除等方式来实现。
2. 匿名通信匿名通信技术可以防止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被第三方实体追踪和识别。
基于匿名通信的隐私保护技术包括可信的多跳转发、混淆路由、广播通信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物联网环境中提供匿名通信服务,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
3.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保护物联网环境中数据隐私的重要手段。
密文字段检索方案密文字段检索方案是一种用于在加密或哈希后的数据中进行关键字搜索的技术。
它可以在不暴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快速找到包含特定关键字的记录。
本文将介绍密文字段检索方案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案。
密文字段检索方案的原理是将数据进行加密或哈希处理,生成一个密文索引。
这个索引可以用于快速搜索包含特定关键字的记录,而不需要解密整个数据集。
这种方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提供了高效的检索功能。
这种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
例如,在云计算中,用户可以将敏感数据加密后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并使用密文字段检索方案来搜索特定的记录,而不必将整个数据集下载到本地。
另一个应用是在区块链中,通过使用密文字段检索方案,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快速的交易确认和数据查询。
然而,密文字段检索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加密或哈希后的数据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或排序,因此需要设计特殊的索引结构来支持搜索操作。
其次,由于加密或哈希算法的不可逆性,无法从密文中恢复原始数据,因此只能搜索关键字而无法对数据进行其他复杂的操作。
此外,由于加密或哈希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对大规模数据集的搜索性能也是一个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他们设计了一些高效的索引结构,如倒排索引、布隆过滤器等,来加速搜索操作。
其次,他们提出了一些基于加密或哈希的陷门函数,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支持更多的数据操作,如范围查询、模糊搜索等。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些优化算法,如并行计算、近似搜索等,来提高搜索性能。
密文字段检索方案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
它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高效的关键字搜索。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设计合适的索引结构和陷门函数,以及优化搜索算法,可以克服这些挑战。
随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密文字段检索方案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可搜索加密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纪里城;张亦辰;李继国
【期刊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0)1
【摘要】可搜索加密是一种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的关键技术,其允许用户在不解密的情况下,对加密数据进行安全搜索。
然而,近年来针对可搜索加密的攻击研究层出不穷且破坏了安全搜索的功能。
为了深入理解可搜索加密的安全性,对可搜索加密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探讨。
可搜索加密主要分为公钥可搜索加密和对称可搜索加密。
首先介绍了公钥可搜索加密的概念,现有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面临着用户隐私、关键词猜测攻击和密文关键词等值测试等严峻的挑战,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进一步阐述了对称可搜索加密的安全模型,对称可搜索加密方案的攻击方法和防御方法。
最后,讨论了可搜索加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页数】15页(P116-130)
【作者】纪里城;张亦辰;李继国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研究进展
2.对称可搜索加密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3.安全性增强的无证书可搜索公钥加密方案
4.可搜索公钥加密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搜索加密技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搜索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搜索的可搜索加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搜索和查询,但又担心数据的泄露和被滥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搜索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可搜索加密技术是一种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对加密数据进行搜索和查询的技术。
它将传统的明文数据加密后存储在服务器上,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解密和搜索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原理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实现主要基于对称加密和不可逆加密的原理。
1. 对称加密:可搜索加密技术利用对称密钥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在数据存储映射阶段,用户对明文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
在数据搜索阶段,用户需要输入搜索关键字,通过搜索关键字和加密算法生成一个查询密文,将查询密文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查询密文后,通过解密算法解密查询密文,并将明文关键字与数据库中的密文数据进行比较,最终返回匹配结果给用户。
2. 不可逆加密:为了保护数据的隐私,在数据存储映射阶段,可搜索加密技术通常采用哈希函数对数据进行不可逆加密。
哈希函数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输入转化为固定长度输出的函数,具有单向性和抗碰撞性。
通过将明文数据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得到一个哈希值,并将哈希值与明文数据关联存储在服务器上。
在数据搜索阶段,用户输入搜索关键字后,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关键字的哈希值,然后将哈希值与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实现数据搜索。
二、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应用可搜索加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医疗健康等领域。
1. 云计算:云计算作为一种资源共享和计算模式,对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搜索加密技术能够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对加密数据的搜索和查询,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
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安全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个人的重要资产,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升级,传统的数据安全防护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为数据安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一、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由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区块组成,每个区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交易记录。
这些区块通过哈希算法相互连接,形成了一条不可篡改的链式结构。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意味着没有单一的控制中心,数据存储在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上,从而避免了单点故障和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是通过哈希算法和共识机制实现的。
每一个区块都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任何对区块内容的修改都会导致哈希值的变化,从而被其他节点发现。
共识机制则确保了所有节点对区块链的状态达成一致,只有经过多数节点验证通过的交易才能被添加到区块链中。
二、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安全中的优势1、数据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区块链的链式结构和哈希算法保证了数据一旦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就无法被篡改。
这对于重要的数据,如医疗记录、金融交易记录等,提供了极高的安全性保障。
即使攻击者能够攻破某个节点,也无法篡改整个区块链上的数据,因为其他节点会进行验证和拒绝。
2、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区块链可以用于建立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
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权限记录在区块链上,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灵活的访问控制。
只有拥有合法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修改相关数据,并且所有的操作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便于追溯和审计。
3、数据隐私保护区块链可以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验证和共享。
例如,通过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技术,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数据的计算和验证。
这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如个人信用记录、健康数据等,具有重要意义。
4、可追溯性区块链上的每一笔交易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交易的时间、参与方、交易内容等。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与可追溯性研究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它允许网络中的参与者在没有中央权力的情况下彼此协作。
基于这一特性,区块链可以用来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及可追溯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本文将介绍区块链技术如何提供数据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并从数据交换、医疗领域和金融领域等方面说明其应用。
一、区块链与数据安全性1.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区块链是由许多区块组成的链式结构,每个区块包含了对之前交易的验证和最新交易的记录。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区块链采用了许多密码学技术,如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等。
非对称加密用于验证身份和保护私钥,它是一种公钥加密体系,参与者可以使用公钥加密消息并使用私钥解密消息。
哈希函数生成具有固定长度的数据指纹,并将其作为索引存储在区块链中。
数字签名用于确保数字内容的完整性和可信性,签名可由发送方生成,接收方可以验证签名是否正确。
2. 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特点区块链提供了许多安全保护措施。
(1)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没有中央机构控制区块链,因此没有单点故障的风险。
(2)隐私保护: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确保用户的身份不被泄露,同时还可以保护其交易的隐私性。
(3)不可篡改性:区块链采用哈希函数生成的数据指纹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如果发生数据篡改将无法通过哈希函数校验,从而保证了其不可篡改性。
(4)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确保消息完整性和接收者身份的机制。
发送方使用私钥对消息进行签名,接收者使用发送方的公钥来验证签名。
二、区块链与数据可追溯性1. 区块链的可追溯性特征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是由其分布式结构和哈希指纹技术实现的。
这些特点使我们能够对任何被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信息进行可靠地追溯。
(1)分布式结构: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意味着节点上的每个数据副本都是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
这种关联使得任何一个节点上的信息被更改,其他节点上的信息都会发生变化。
这使得任何一个数据变更都可以被追溯。
可搜索加密技术在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与隐私保护随着医疗行业逐渐数字化和信息化,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然而,医疗大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保护医疗数据的隐私,可搜索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大数据的存储与处理。
本文将通过介绍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案例,探讨这一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潜力与挑战。
一、可搜索加密技术原理可搜索加密技术是一种能够在加密数据的同时,允许用户对数据进行搜索和查询的技术。
它通过结合了对称加密和哈希函数的方法,使得数据在被加密的同时保持检索和查询功能。
常见的可搜索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公钥加密和零知识证明等。
对称加密是一种常见的可搜索加密技术。
它通过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检索性。
同时,对称加密也可以通过在加密前对数据进行哈希处理,以增强搜索的安全性。
公钥加密是一种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技术。
它通过将数据加密时使用的密钥与搜索关键字相结合,使得只有持有对应私钥的用户能够解密搜索结果。
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查询的可行性。
零知识证明是一种通过证明过程验证搜索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不泄露搜索关键字的技术。
它通过建立一个可验证的证明,使得用户可以验证搜索结果的正确性,而无需知道搜索关键字的具体内容。
二、可搜索加密技术在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1. 医疗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传输可搜索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对医疗大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护敏感的医疗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泄露。
通过应用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等技术,医疗机构可以将医疗数据加密后存储在公共云平台上,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够解密和访问。
2. 医疗数据的可搜索和查询可搜索加密技术使得医疗机构能够对大规模的医疗数据进行高效的搜索和查询,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通过在数据被加密前对关键字进行哈希处理,医疗机构可以在加密数据中进行关键字的匹配和搜索,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
可搜索加密的原理与实现可搜索加密(Searchable Encryption)是一种通过加密保护用户隐私的技术,同时允许在加密数据上进行搜索操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云存储或其他存储介质中查找特定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加密技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加密后的数据变得不可搜索。
可搜索加密通过巧妙结合加密和搜索算法,实现了高效的安全搜索。
本文将介绍可搜索加密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可搜索加密的原理可搜索加密的原理是在数据加密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搜索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搜索加密算法通常结合了对称加密和不对称加密两种加密方式。
1. 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一种使用相同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加密算法。
在可搜索加密中,对称加密用于加密数据并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用户可以使用一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再将加密后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或其他媒介中。
而且,在加密的同时,额外的信息也会被添加到数据中,以便支持后续的搜索操作。
2. 不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是一种使用两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加密算法,其中一个密钥被称为公开密钥,另一个则是私钥。
在可搜索加密中,不对称加密用于加密搜索关键字。
用户可以使用公开密钥将搜索关键字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搜索关键字传输到云端或其他媒介中。
只有拥有私钥的用户才能解密搜索关键字,并将其与加密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完成搜索操作。
二、可搜索加密的实现方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搜索加密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实现方法。
1. 基于属性加密基于属性加密是一种常见的可搜索加密实现方法。
它将数据加密,并将额外的属性信息添加到加密后的数据中。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属性信息来快速定位到加密数据,从而实现搜索操作。
这种方法在云存储和数据库等应用场景中广泛使用。
2. 基于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是一种很好地支持可搜索加密的数据结构。
它是一种快速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的方法,具有高效的查询速度和较小的存储空间。
在可搜索加密中,将搜索关键字转化为布隆过滤器的位向量形式,并将其存储在云端或其他媒介中。
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不被篡改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数据篡改和数据安全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如何保护数据不被篡改,并提供几个实际应用案例。
一、区块链技术简介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密码学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其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储,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拥有一份完整的账本副本,任何对账本的修改都需要经过共识机制的验证。
二、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完整性1. 哈希函数哈希函数是保证区块链数据完整性的重要加密技术。
哈希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数据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逆性。
在区块链上,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哈希值,用于验证该区块数据是否被篡改。
2. 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利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区块链上,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公钥和私钥,通过公钥加密传输的数据只能使用对应的私钥解密,确保了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三、区块链加密技术应用案例1. 电子票务系统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务系统通过加密技术保护票务数据不被篡改。
每个电子票都使用哈希函数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并保存在区块链上。
一旦有人篡改了任何票务数据,哈希值将发生变化,从而被其他节点检测到。
2. 物流追溯系统基于区块链的物流追溯系统通过加密技术保护物流数据的完整性。
每个物流节点都将物流数据加密并保存在区块链上,任何对数据的篡改都会导致哈希值变化。
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查询到物流数据的完整历史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可信。
3. 医疗健康数据管理基于区块链的医疗健康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加密技术保护医疗数据的安全性。
患者的健康数据被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只有授权的医疗机构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
这样既确保了患者隐私的保护,又确保了医疗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四、未来展望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安全中的隐私保护与加密方法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物联网安全的持续关注。
数据隐私的保护成为物联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技术架构,被认为是保护物联网隐私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安全中的隐私保护与加密方法。
首先,理解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安全中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区块链是一种由数据块构成的链式结构,每个数据块都包含了前一个数据块的哈希值,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这种特性使得区块链在物联网数据的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将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记录到区块链上,并使用加密算法进行保护,可以有效防止数据的篡改和泄露。
其次,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密码学算法来增强物联网设备通信的隐私保护能力。
传统的加密方式通常基于中心化的服务提供商,这样一来就存在着单点故障的风险。
而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
通过在区块链上建立分布式身份验证机制,只有被授权的设备才能参与信息传递和交换,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除了加密算法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利用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简称ZKP)等技术来保护物联网设备的隐私。
ZKP是一种能够证明某个陈述为真,同时不泄露陈述内容的证明算法。
利用ZKP技术,物联网设备可以向验证者证明其拥有某些特定的隐私信息,而无需向验证者披露实际的隐私内容。
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物联网设备的个人隐私,使得隐私数据只能被特定的验证者获得,并且无法被第三方所窃取。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加强对物联网设备数据的访问控制。
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上执行的一种自动化合约。
通过编写智能合约,可以对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访问进行精确的权限控制。
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够对特定数据进行操作,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引言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量个人私密数据被泄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出发,阐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区块链技术原理区块链是由区块组成的链式数据存储结构。
每个区块由一个区块头和一个交易列表组成。
区块头包含了自己的哈希值、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以及时间戳等信息。
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式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
区块链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和智能合约的应用。
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的节点网络,每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备份和处理能力。
节点间通过共识机制共同维护区块链的一致性。
智能合约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自动化合约。
它是通过预先编写的代码来执行协议的。
智能合约可以自动监控和执行合约的内容,确保合约的权益得到维护。
智能合约可以应用在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中。
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现状1. 区块链隐私保护算法目前,已有许多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其中包括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多方计算等。
零知识证明是一种通过数学证明来证明某个断言的正确性但不透露具体证据的证明方式,可以实现身份认证和数据验证。
同态加密是一种加密算法,它可以使得对密文的加密等价于对明文的某种操作。
多方计算是一种协同时进行计算的算法,可以保持每个计算参与者的数据隐私。
2. 区块链隐私保护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被应用在金融、医疗、社交网络等多个领域中,实现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共享。
比如,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平台可以保护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同时可以允许患者授权访问自己的医疗数据。
在金融领域,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实现跨境支付、股权融资等业务,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了交易效率。
三、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优缺点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有以下优点:1. 去中心化: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的节点网络,每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备份和处理能力,无需中心化机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原理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数据库,其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为了保证交易的透明性、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攻击等问题,区块链采用了许多加密算法来保证其安全性。
本文将就区块链的加密算法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明文转化为固定长度的密文的算法。
哈希算法具有不可逆性、唯一性和抗碰撞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明文,其哈希值是唯一的,而且无法通过哈希值推出明文,也无法找到另外一个和该明文哈希值相等的明文。
目前在区块链中广泛使用的哈希算法是SHA-256和SHA-3等。
在区块链中,哈希算法被用于计算区块的哈希值。
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指向上一块的哈希值,这样一来,如果对某个区块的数据进行篡改,那么它的哈希值也会随之改变,从而破坏整个区块链的连续性。
因此,哈希算法可以很好地保证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
二、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利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公钥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私钥则必须由数据的拥有者保存。
私钥用于数据解密和数字签名,是不对外公开的。
在区块链中,非对称加密算法被用于数字签名和身份验证。
数字签名能够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身份验证则能够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防止伪造身份。
目前在区块链中广泛使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是RSA和ECDSA等。
三、共识算法共识算法是区块链中的一种重要算法,是用于确定区块链网络中下一个区块选定的算法,也被称为挖矿算法。
共识算法的目标是确保所有节点之间数据同步和一致性,并防止双重支付等恶意行为。
共识算法在区块链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常见的有工作量证明算法(Proof of Work)、股份证明算法(Proof of Stake)等。
工作量证明算法是一种通过运算复杂度来限制挖矿者数量的算法,挖出新区块的节点需要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以证明自己的计算能力,从而获得奖励;股份证明算法则是一种以节点投入的证券数量为依据,确定次序和权益加入下一个区块的算法。
区块链密码学技术解析区块链密码学技术是区块链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保障区块链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在区块链中,密码学技术包括公钥密码学、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等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块链的基础架构,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首先,公钥密码学是区块链中常用的一种加密技术。
它采用了公钥和私钥的概念,使通信双方可以安全地交换加密信息。
在区块链中,公钥被用来生成数字地址,而私钥则用于对交易进行签名和确认。
公钥密码学技术保证了区块链网络中交易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确保只有私钥拥有者才能控制其数字资产。
其次,哈希函数在区块链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希函数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成固定长度哈希值的函数,它具有不可逆性和唯一性的特性。
在区块链中,每个区块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可篡改的链条。
同时,哈希函数也被用于对交易数据进行哈希运算,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最后,数字签名是区块链中实现数据认证和身份验证的重要手段。
数字签名结合了公钥密码学和哈希函数的特性,通过对交易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并用私钥进行签名,确保了交易的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数字签名也被用于验证交易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防止交易被伪造或篡改。
总的来说,区块链密码学技术是保障区块链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
公钥密码学、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共同构成了区块链的安全基石,确保了数据在网络中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密码学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加强,以满足区块链领域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区块链密码学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为未来的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护技术研究一、概述区块链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它不仅改变了现有的金融体系,同时也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保护已经成为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护技术的研究领域、现有技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区块链的数据保护技术1.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区块链技术最为重要的特性是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加密保证和可追溯性。
这些特性直接支持了区块链在数据保护方面的应用。
2. 区块链的应用目前,区块链在数据保护方面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数据存储领域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供应商可以将数据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上,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篡改。
(2)版权保护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方便地记录知识产权和版权的拥有者,并保护其利益。
(3)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为金融行业带来的最大变革便是去除了中间方,在保证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将交易时间大大缩短。
3.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护技术(1)完整性保护基于区块链的完整性保护技术是针对数据篡改的问题而提出的。
通过对区块链上的数据进行哈希,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这种方式确保了数据不会被篡改,任何人也无法伪造数据信息。
(2)隐私保护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保护技术可在保护隐私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去除特定的用户信息,这使得黑客无法获取敏感数据。
(3)访问控制和授权基于区块链的访问控制和授权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者访问。
用户可以通过认证的方式获得授权。
这样数据的访问和使用就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三、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 性能问题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会遇到性能瓶颈,需要持续优化以提高其效率。
2. 隐私问题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无法保护个人的隐私,特别是在大规模访问时,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加。
3. 安全问题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黑客和攻击者可能会通过攻击平台的漏洞,进行数据竞争或其他重大破坏。
基于区块链的结果可追溯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翁昕耀; 游林; 蓝婷婷【期刊名称】《《电信科学》》【年(卷),期】2019(035)009【总页数】9页(P98-106)【关键词】可搜索加密; 公平性安全; 区块链; 可信机构; 散列函数【作者】翁昕耀; 游林; 蓝婷婷【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9.71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云存储技术已经成熟的当下,用户和企业都倾向于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
但云端服务器是不可信赖的,虽然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仍存在各种安全问题。
用户的敏感数据(比如电子邮件、个人医疗信息或金融数据等)以明文形式上传,就会有被第三方恶意窃取的风险,导致用户隐私泄露。
仅2018年,全球就发生多起重大信息安全泄露事件。
2018年1月,印度一个包含姓名、联系方式、指纹等敏感信息的 10亿公民身份数据库 Aadhaar遭泄露。
2018年3月,Facebook被暴露超过1.2亿用户的个人信息经由第三方合作公司泄露,被用于非法政治用途。
为解决上述安全问题,可搜索加密技术应运而生,在加密数据上实现关键词检索,只获取感兴趣的目标数据。
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最早的可搜索加密方案是由Song等人[1]提出的 SWP方案。
Curtmola等人[2]参考了Goh等人[3]的安全索引概念,提出了SSE-1和SSE-2方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搜索加密方案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Kamara等人[4]提出的可搜索加密云端存储系统CS2以及Kurosawa和Ohtaki[5]提出的UC-security可验证可搜索加密方案,是基于恶意服务器的假设构建的。
此外,用户设备有受到攻击和密钥被攻击者窃取的可能性[6]。
在多用户场景下,多个恶意用户也可能为了非法获取数据,联手欺骗云端服务器[7-9]。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国之安全 我之使命——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葛春鹏 谢明昊“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寄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葛春鹏的心中掀起了层层涟漪。
随着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颁布与施行,足可以领略国家对于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使得如葛春鹏一样在网络世界中,持技术之刃,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的卫士更觉重任在肩。
时代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全行业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信息产业的变革掀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也在不断改变着民众的生活方式。
身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像是大数据库中的一个节点,每一天的基础生活,如衣食住行的相关行为均会产生许多的数据,个人隐私的载体也慢慢从藏于抽屉中的日记本换成了每日不离手的智能手机。
然而,“一键直达”的消费模式在带来以几何倍数飞升的生活便捷度的同时,也滋生出某些投机之徒蠢蠢欲动的牟利之心。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传播迅捷”与“隐私泛滥”一体两面,于是,尽致发挥互联网效用的关窍则在于每一位参与者的道德自觉和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
葛春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更是深有所感,所以他决心为捍卫民众隐私安全、保卫国家信息安全而奋斗终生。
在大事记中成长20世纪末,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兴起,计算机逐渐被普及到了千家万户。
葛春鹏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即将报考大学之际,领略到了计算机的魅力。
“那个时候不知道计算机技术的复杂原理,只是单纯地认为它很神奇,通过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似乎可以将自己与整个世界都链接在一起。
”新奇的事物点燃了葛春鹏求索路上的斗志,怀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葛春鹏走进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但众所周知的是,从求学到学会真正的科研之间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进入大学的第二年,葛春鹏仍未树立好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那时候,他根本不清楚“科研”到底是在做什么。
“我想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相关工作,想为国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但我对具体的规划却很模糊。
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在大量数据中搜索特定的信息,但是传统的搜索方式由于存在信息暴露的风险而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搜索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而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则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一、可搜索加密技术的概述
可搜索加密技术(Searchable Encryption)是一种能够
在加密数据中进行搜索和检索的技术。
基于可搜索加密技术,用户可以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搜索、排序和过滤等操作,而无需解密整个数据集。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数据隐私。
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不可篡改性、透明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这使得区块链技术成为了可搜索加密方案的理想载体。
在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中,数据经过加密后存储在区块链上,并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管理和操作。
三、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
1. 数据加密与存储
在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中,数据首先需要进行加密和存储。
通常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如AES,对数据进行加密。
然后,将加密后的数据分片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不同区块中,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2. 可搜索索引的生成
可搜索索引是实现可搜索加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可搜索加密方案中,通常使用倒排索引来实现。
但在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中,由于数据分片存储在区块链上,需要重新设计索引结构。
可以利用Merkle树等数据结构来生成可
搜索索引。
3. 搜索与访问控制
在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字的方式来查询数据。
首先,用户将搜索请求发送给区块链网络。
然后,通过智能合约的逻辑判断查询语句,从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中检索相关信息。
访问控制机制可以保证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获得查询结果。
4. 安全性和可信性保障
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特点确保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数据经过加密后存储在区块链上,除非拥有合法密钥的用户才能进行解密和查看。
另一方面,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确保了数据的可信性和访问控制。
结论
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是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和查询功能的有效方法。
它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可信性,使得用户能够在维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对数据的灵活搜索和访问。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该方案仍然面临着性能和效率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是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和灵活查询功能的有效方法。
它通过利用Merkle树等数据结构来生成可搜索索引,并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搜索和访问控制。
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特点确保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而智能合约则保证了数据的可信性和访问控制。
然而,该方案目前仍面临着性能和效率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区块链的可搜索加密方案有望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