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电缆防外力破坏措施研究与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9.06 KB
- 文档页数:5
10kV配网运行故障及预防措施分析10kV配网是城市中枢电力配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变电站送来的10kV 电能分发到各个城市区域的重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力需求的增长,10kV配网的运行故障也日益凸显,给城市的电力供应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于10kV配网的运行故障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10kV配网的运行故障种类及原因分析1. 线路故障:包括线路断裂、短路等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过关、老化、外力破坏、天气等因素引起的。
线路断裂一般是由于外部力量造成的,如施工不当、风雨等自然灾害等。
而短路一般是由于线路设备老化、绝缘破损等引起的。
2. 设备故障:包括变压器故障、断路器故障等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自身质量问题、老化等引起的。
变压器故障一般是由于内部绕组短路、过载、超压等问题引起的。
而断路器故障一般是由于触头烧坏、弹簧损坏等引起的。
3. 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等人为因素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操作、抄表不准确等引起的。
维护人员维护不及时、不完全等也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二、10kV配网运行故障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管理对于10kV配网中的各种设备,需要定期进行巡检、维护和保养,避免因设备本身问题导致的故障。
对于设备老化严重的,需要及时更换或更新。
2. 完善配网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配网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10kV配网各项参数和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 增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发生。
加强对维护人员的管理,保证其按时进行巡检和维护工作。
4. 配网改造与升级对于老化严重的10kV配网设备和线路,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加强供电质量管理实行合理的供电管理,保障10kV配网的供电质量,避免因电压不稳、电能质量差等原因导致设备损坏。
10kv配电网电缆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针对电缆故障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10 kv配网电缆故障的措施,以达到降低配网电缆故障、提高电缆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关键词: 10 kv配网电缆故障;防范措施1 配网电缆故障情况统计2.1 2008年配网发生的电缆故障2008年10 kv配网电缆故障共23次,其中外力破坏有18次,占电缆故障的78.26%;10kv配网自身隐患导致电缆故障有5次,占电缆故障次数的21.73%。
1.2 导致配网电缆故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2008年10kv配网电缆故障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看出:导致配网电缆发生故障的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1)配网电缆运行期间易受外力破坏;(2)配网电缆敷设及运行期间遗留安全隐患。
2 配网电缆故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2.1 配网电缆受外力破坏的原因及防范措施2.1.1 配网电缆外力破坏分类通过对2008年电缆外力破坏的l8次故障进行分析得出,配网电缆外力破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因素:(1)用户的进线电缆被挖断(该类故障2008年有11次,占电缆外力破坏的61.11%);(2)市政修路过程中将配网电缆挖断(该类故障2008年有7次,占电缆外力破坏的38.9%)。
2.1.2 电缆外力破坏因素分析(1)从用户电缆被挖断的源头进行分析,找出造成用户电缆被挖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用户进线电缆走向上的标桩没有或不清;②由于用户侧没有固定的电工且更换比较频繁,造成用户不了解自己进线电缆的走向、埋设深度等情况;③用户对挖断电缆造成的危害了解不够,从思想根源上就不重视,导致其盲目和野蛮施工;④对于新报装的临时施工用电在开工前,用电监察人员只是和用户方签订安全用电协议书,缺乏随后的跟踪、督导和检查,久而久之造成用户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用电意识淡薄、盲目施工,诱发电力电缆被挖断的故障。
(2)从市政修路过程中将电缆挖断的形式人手进行分析,找出造成电缆被挖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挖掘机、镐在开挖过程中将地埋的电力电缆挖断;②挖掘机司机疲劳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防范意识淡薄;③项目承包负责人为了赶工期,盲目施工,缺乏防止施工过程中挖断地下设施的防范意识:④供电部门缺乏对甲方和道路施工负责人的安全思想教育。
10k V电缆防外力破坏的措施探究作者/吴娟、吴军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文章摘要:本文围绕10kV电缆防外力破坏的措施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力设施;电缆;外力破坏;预防措施电缆在受到外力破坏后,必然会对供电企业的发展造成 影响,那么如何有效地对10k V电缆进行有效地防护?笔者 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以达到对10kV电缆的保护之目标。
1•分析10kV电嫌防外力破坏外力破坏是指人类无意或者有意而导致的电力设施部 件,出现一些非正常的破坏。
在10k V电缆破坏中,由于外 力破坏而导致的故障率达到30%,在电缆本体故障中已经 达到了 46.7%。
从这些调查所得的数据,10k V电缆在遭受 到外力破坏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状况已经成为电缆安全 隐患中的最大威胁因素w。
2•外力破坏种类和破坏因素剖析对i〇kv电缆造成破坏的外力,归纳舰,有下面/I#微第一,由于一些采砂船过高、挖掘机过高,以及货车在装运、塔吊吊物,还包括汽车吊物、水泥泵车灌浆、货车装运土石方 等因素,导致碰线而出现10kV电缆遭受到破坏。
第二,树竹 碰线、漂浮物短路,麵气车撞到电杆,还有就是在杆塔基础 附近进行挖沙取土等因素,进而导致10kV电缆遭受到破坏。
第三,由于放风筝过失以及人为的盗窃等,进而导致10kV电 缆遭受到破坏。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原因在于:■2.110k V电缆的建设标准过低在最初的电缆建设过程中,由于在电缆的沟道建设过程 中,其规范比较早,存在规划落后的状况。
但是,随着国民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质量越来越高,导致整个 电网负荷加重。
进而导致电缆沟深度不够、电缆沟超容量。
电缆一旦堆积过多后,就会导致电缆遭受到外力破坏而受损。
■2.2安装的电缆曹示标牌严重不足就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近些年的10k V电缆遭受到 破坏案例中,直接对电缆造成破坏的一些当事人,其在破坏 电缆过程中,根本就不知道施工地有电缆存在。
10kV配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措施发布时间:2021-05-26T16:02:08.713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2月第5期作者:黄靖欣[导读] 为配合东莞城市规划打造立足湾区、辐射全球的国际先进制造中心黄靖欣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城区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为配合东莞城市规划打造立足湾区、辐射全球的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城区供电局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
但城区供电局近年辖区内有多项市政工程开工,导致外力破坏几率增加,势必影响到电力电缆线路及相关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简要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违章施工的外力破坏问题,深入探讨外力破坏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电缆;可靠供电;防外力破坏;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莞计划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城区供电局管辖的城区范围属于东莞市规划“三极三带”中的服务发展极,是重点发展的东莞国际商务区。
为配合东莞城市规划打造立足湾区的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城区供电局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
但城区供电局2019年在管辖范围内,涉及外力破坏的市政施工总长1005公里,累计造成中压线路故障次数282起,难以保障部分重要客户高可靠性的用电需求。
当下最重要的,是防止城市建设过程中因建筑施工、道路改造等对10kV配电线路造成破坏,确保10kV配电线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可靠供电。
一、10kV配电线路频发外力破坏事故的主要原因近年城区供电局辖区内有R1线城市轨道工程、截污管网工程、樟村断面工程、东引运河、雨污分流工程等多项市政工程开工,施工点数量增加,施工黑点数量达831个。
受疫情影响,为赶进度,部分施工队在没有交底的情况下私自开工赶进度,临时开工、提前开工、夜间开工情况频发。
企业雨污分流工程正值全面铺开实施阶段,存在大量用户自行开挖情况,施工无计划、无规律,甚至聘请缺乏相关施工资质和技能的施工单位,同时施工点多处于厂区内,难以有效发现,隐患风险点多面广。
10kV配电线路外力破坏及其预控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建设持续增长下,供电可靠性要求也是更高。
在当前外力破坏所造成的10kV电力配电线路的停电故障问题频繁出现,对电网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影响,产生一定经济损失。
所以,为减少外力破坏的事故,所以我们还需保证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
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简要的分析10kV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原因,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控措施前言:电网投资力度逐渐增大,使得10kV配电线路的消缺及时率得到提升,但是因为设备绝缘老化和设备自身的缺陷性存在,使得线路的停电事故逐渐减少。
因为台风破坏线路,机动车碰撞电杆、导线上落异物以及建筑施工挖断电缆等外力破坏使得线路事故出现。
所以,我们还需加强对其问题的研究和控制。
1 10kV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事故原因分析1.1台风灾害产生的大范围线路破坏事故台风灾害所产生的配电网损坏主要是在一些沿海地区,比如说:在2015年的彩虹,给配电线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逐渐暴露配电线路的抗风能力不够。
台风灾害是造成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主要因素,首先在台风风力超出线路风荷标准,近些年设计风速普遍是采用了35 m/s、40m/s。
而“彩虹”、“威马逊”台风最大风速达到52m/s 、60m/s,远超出设计的标准,使得产生大量的倒杆、断线和断杆问题出现。
其次,大部分线路是早期的线路,存在着电杆、拉线设计的不严格性,甚至是电杆的选型随意性比较强,有着相当部分数量是因为没有按照设计施工的原因造成的杆塔抗倾覆能力的不够。
所以因为先天性的缺陷,使得抗风性系数比较低,抗风能力差。
除此之外,因为沿海地区的空气含盐密度比较高,使得配电网的锈蚀性比较严重,老化现象的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电线路抗风能力。
洪水冲刷电杆基础,使得处在低洼地、斜坡上的电杆倒杆,断线。
最后,未开展有效的防风处理,没有依据台风的预警,加强防风特巡维护,没有对线路进行应装未装防风拉线进行临时拉线的增补,没有及时的处理杆塔的基础性沉降问题等等。
百科论坛浅谈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与防范措施肖娜容城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摘要】10KV农网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县供电企业重要生产指标,是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
本文分析了 10KV农网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与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电网运维护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分析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电需求日益增加,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10配电线路在农网配电线路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但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频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及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30KV衣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1.外力破坏造成的故障。
〔1〉城区大部分线路架设在公路边,由于车辆撞到电杆,造成倒杆、断杆等事故发生。
〔2〉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建施工时,盲目施工对配网造成破坏,如基面开挖伤及地下敷设电缆;施工机械、物料超高、超长碰触带电部位或破坏杆塔。
〔3〉湖泊或池塘边线下钓鱼、线路附近放风筝、生活垃圾中的漂浮塑料、农田用的塑料薄膜等物体,对配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隐患。
〔4〉盗窃电力设施等人为外力原因引起的线路接地。
之.动物破坏造成的故障。
鸟类等飞行动物在杆塔上搭建鸟窝,或碰触到导线、配电变压器、开关高压桩头,从而引起10丨乂接地。
3罾树木引起的故障。
由于树木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它们在风中的摆幅度较大。
尤其风害到来时常被折断,甚至整棵被拔起,对线路的威胁很大。
4罾雷击造成的事故。
雷击闪络造成线路接地。
导线遭雷击情况下,发生瓷瓶闪络,导线通过电弧、横担接地。
除瓷瓶炸裂形成永久性接地故障外,一般情况下因雷击瞬时单相接地线路会自行恢复绝缘,两相或三相雷击闪络线路则会跳闸。
石.用户产权电力设施普遍存在管理不善、一部分多年的老型号电力设备依然运行等问题。
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方法探讨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一些外力破坏的因素而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严重威胁配电网的安全性,影响国家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为了进一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大对配电线路房外力破坏法的探讨。
一、外力破坏配电线路的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与气候环境复杂多变,所以对电力配电线路的影响比较大。
现阶段,对供电企业输配电线路造成外力破坏的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雷击、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使得输配电线路倒杆、断线,停电事故屡屡发生,不仅给供电企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极大地威胁,同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2、违规操作①电缆沟设计考虑不周,没有考虑到该地区地势低洼易积水,电缆沟排水功能不足;②配电部没有积极开展相关技术措施进行电缆沟清理;③运维班人员不足和缺少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工具,没有开展定期预试;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野蛮施工;⑤运维人员对于线路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⑥对线行保护区内的土建施工监控不到位;⑦电缆安健环标识管理不到位。
二、外力破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观念淡薄电力企业自身对配电网线路防外力破坏的工作做得不足,对配网防外力破坏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从而给非法破坏配电网络的不法分子带来了方便,对破坏输配电线路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以至于供电企业输配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问题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足供电企业对于环境应急机制的建设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失。
如何能够在危险发生之前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控制,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性,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3、各个部门欠缺合作机制很多公民对输配电线路的保护意识不足,并不认为是自己份内的事,更有甚者不仅不保护输配电网,反而为一己私利破坏电网设备,使得电网设备遭受到更多的外力破坏。
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外力破坏造成的配电线路事故呈上升趋势,因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外力破坏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分析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原因,进而采取建立防外破管理制度,加强配电线路巡视,密切内外沟通联系,加大电力宣传力度和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等措施有效降低外力破坏事故,以期提高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防范措施前言近年来外力破坏造成的配电线路事故呈上升趋势,外力破坏已经逐渐成为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分析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原因,采取有效防外破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危害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通常是由于人们对电力知识不了解,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淡薄,从而有意或无意地造成电力设施损毁,引发配电线路故障。
由于配电线路接线方式复杂,运行环境多变,点散面广线路长,因而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而且,一旦发生外力破坏事故,其故障类型多为永久性故障,只能通过故障巡视、设备抢修等工作恢复供电。
长时间不能恢复供电,不仅破坏电网稳定性,影响供电可靠性,也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长时间停电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可能会引发舆情等突发事件,给供电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2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原因2.1施工破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每年都有大量建筑施工。
个别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忽视安全,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施工所需大型机械设备极易直接破坏电缆或架空线路。
特别是电缆线路深埋地下相对隐蔽,若施工前没有认真核对电缆走向,野蛮施工极易挖断电缆引发外力破坏事故。
同时,在修路取土等施工时违反高压线路杆塔附近不准取土的规定,肆意挖掘,致使杆塔基础不稳,导致杆塔倾倒等外力破坏事故[1]。
2.2交通事故由于大多配电线路沿道路而建,在一些配电线路经过的交通密集区,特别是在视线不好的拐角转弯处,过往车辆极易碰触到路边配电设施,从而引发配电线路故障。
为此,供电企业应及时根据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地设计配电线路,探讨现有电杆迁移改造的可能性。
10kV电力电缆外力破坏原因及防范措施作者:贾国军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2期摘要:分析了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机制、种类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预防措施,以减少电力设施受外力破坏的次数。
关键词:电力设施;电缆;外力破坏;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020-02目前,主要是通过专人对电缆外力破坏进行巡视、发放整改通知书等减少外力破坏对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
但是,为了进一步将电力电缆保护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就有必要对电力电缆破坏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外力破坏定义及情况分析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电力设施部件的非正常状态。
外力破坏故障平均占总运行故障的30%,占电缆本体故障的46.7%.这表明,外力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了影响电缆安全运行的最大威胁。
2 外力破坏种类及破坏原因分析外力破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货车装运土石方、汽车吊物、水泥泵车灌浆、塔吊吊物、挖掘机和采砂船过高碰线;在杆塔基础附近挖沙取土时,汽车撞到电杆、漂浮物短路、树竹碰线、钻探机挖破电缆;休闲钓鱼和放风筝过失触碰导线;人为盗窃电力设施。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建设标准低由于一些电缆沟道建设时间早、规划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网负荷不断增加,用户不断增多,片区就会对其进行改造,这就必然会出现电缆沟超容量、电缆沟深度不够、堆积在电缆沟内的电缆不断增多的情况。
当发生外力破坏时,受损的电缆数量自然也会比较多。
2.2 电缆警示标牌安装不足在近几年发生的外力破坏情况中,造成外力破坏的当事人根本就不知道开挖处有电力电缆,保护和防范外力破坏就更无从说起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伤死人,供电部门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2.3 市政建设项目多、开发力度大近些年来,由于每年开发的市政项目过多、开发力度过大,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当之处。
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究摘要:现如今,电力需求持续增加,给配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当10kV配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故障时,必然会给供电部门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所以,需要对10kV配网运行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提升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10kV配网的影响包括雷击、暴雨、暴雪、冰冻等。
尤其是在强对流天气下,极易发生雷击。
一般情况下,10kV配网的运行路径会相对较长,并且部分地区环境较为空旷,更易导致雷击情况的发生。
雷云中含有大量的负电荷,如果雷云在运行线路上方长久停留,导线中的正电荷会以雷击的方式传输到地面,对供电设备造成损坏。
并且一旦10kV配网的运行线路遭到雷击,就会导致10kV配网运行设备遭到损坏,进而出现故障现象。
雷击对10kV配网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并且其产生的损失也极为严重。
供电企业必须对此具有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雷击对设备的损害,维护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暴雨天气会对10kV配网线路产生一定的制约。
在外界温度较低时,电箱及线路的表层被冰雪覆盖后,会直接造成10kV配网的冻灾,引发10kV配网的运行事故。
并且10kV配网的运行线路较长,并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较为潮湿的自然环境会加速腐败,进而造成线路的老化。
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对设备及线路的管理,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
1.2社会因素目前,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内与市郊区域内的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很多工程施工会给10kV配网造成一定的损坏,威胁10kV配网的安全,影响供电质量。
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如果没有与供电企业做好协调工作,没有对重点位置进行标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重点位置进行防护。
工程项目的施工会对10kV电缆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10kV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整体的供电质量。
10kV电力电缆防外力破坏探讨摘要: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电能供应的基础。
其中电缆外力破坏是影响电力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将围绕电缆防外力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电力电缆;故障因素;防外力措施1.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加速,原有地下电缆的防外破工作变得异常繁重。
电缆线路遭到外力破坏造成故障停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此,应将电缆线路保护提上一个新的高度,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2 10kV供电配网电缆外力破坏故障的原因2.1来源于电力系统的内部原因来自于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电力电缆工程建设和管理体系的缺陷,以及各类资料处理不当造成。
①相关电力部门由于意识淡薄,没有给予电力电缆运行适当的关注,没有经过细致的设计和应当执行的流程就直接进行工程的善后处理等行为都直接造成了,电力电缆容易被外力破坏的环境。
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性,电缆线路中存在较多的隐患,电网能否安全运行受到质疑,这也造成了其他类型的工程施工单位无法对其做好相应处理,留下安全隐患的严重问题。
②高压电力电缆本身就存在运行力量无法有效保障的问题,加之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对电缆做好巡护工作,都为电力电缆遭到外力破坏创造了契机。
某些不法分子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利用巡护监管不到位这一漏洞,偷窃相关设备,也是由此引起的外力破坏的重要形式。
此外,电力系统内部之间工作关系没有协调好,很多对电缆的迁改措施不到位也容易引起种种弊端,造成易被外力破坏的可能。
2.2与电力系统无关的外部原因与电力系统无关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指,建设施工部门在管理部署上考虑不周、监管不全、操作不当等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建设施工等因素造成影响:市政道路建设机电工程建设等大型工程的建设导致电力电缆的运行环境出现极大的改变,某些人为的不当处理措施还可能将运行环境推向恶劣的边缘,这时候的电力电缆处在较为危险的状态,一定程度的外力施加都将造成电力电缆运行出现故障。
浅谈10kV电缆线路如何防外力破坏摘要:通过梅州某县区局中心城区供电所2018年外力破坏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此减少10kV电缆线路外力破坏关键词:外力破坏;野蛮施工;巡视;电力法0.前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城市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城市改造不可避免,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道路改造,老城区改造等等。
这些改造都是为了城市发展,作为供电企业,必须积极配合政府开展这一系列的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今年在梅州某县区局供电所外力破坏占了10起,其中2起为变压器偷盗,两外8起导致了8条线路跳闸,线路跳闸导致平均每条线路低压用户数约2000户。
所以,探讨10kV电缆线路如何防外力破坏变得非常重要和急迫。
1.10kV电缆线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损失以梅州某县区局中心城区供电所2018年1月-10月份为例,因外力破坏造成的线路跳闸有8起,导致8条线路跳闸,平均线路故障查找和修复时间为5个小时。
以某10kV线路为例,于18年10月份9时15分因故障跳闸,导致损失26个中压用户,约2200低压用户,合计16430kVA容量。
历经1个小时将故障排查出,为一段电缆被施工方挖伤后导致线路跳闸,隔离故障后主线恢复送电,仍有5台中压用户,包括1台公变约300低压用户需要等待故障修复后方能送电。
电缆破坏,不仅仅是修复电缆头需要的费用,更多的是造成了用户停电,影响了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也给供电企业也损失了一天的供电利润。
2.10kV电缆线路因外力破坏原因分析仍以梅州某县区局中心城区供电所为例,2017年开始,该供电所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以及日常巡视跟进所辖区域内城市改造的相关情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给施工单位发放《安全告知书》,同时对于施工地段进行技术交底,另外加强巡视,但是仍然还是很多外力破坏造成线路跳闸。
下面对针对这些线路跳闸进行分析。
2.1 施工单位野蛮施工对于发生的8起线路跳闸,故障排查时候,发现都是已经交底的线路范围,现场施工单位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电缆线路区域施工不按照供电所人员的交底已经给他们的图纸进行差异化施工。
10kV 电气设备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防范措施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水利、绿化等施工作业随处可见。
这也使得10kV电力线路设备经常暴露在机械施工环境下,施工器械、工作车辆非常容易对10kV电气设备造成伤害,外力破坏10kV电气设备不仅会影响用户工作生产和生活等用电,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工作人员和群众的人身安全。
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10kV电气设备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防范措施上。
在综合增城区各地的共同点的基础上,也结合了仙村镇的当地特点,重点分析近期的外力破坏故障跳闸以及探讨防范及处理措施,减少外力破坏故障的发生,提高供电可靠性,旨在为仙村镇的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满意的用电体验。
关键词:10kV电气设备;外力破坏原因分析;防范处理措施前言近年来仙村镇的房地产、政府水利以及高速公路的施工点骤增,固定工施工点大、流动施工点多给外力破坏风险点的管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而近期外力破坏10kV电气设备造成故障跳闸的次数较多,侧面反映出我所运行人员对外力破坏的防范重视程度不足,工作未落实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所管辖线路面临的外力破坏风险,提出防范和处理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外力破坏造成故障跳闸事故。
1、外力破坏的常见分类1.1小动物柱上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位以及配电房等如果如未做好防小动物措施(防鼠罩、防蛙罩、防鼠坭和驱鸟器等),容易会有老鼠、青蛙、小鸟等小动物触碰到带电部位导致故障跳闸。
1.2飘挂物多见于大风天气,胶袋、风筝以及塑料垃圾等飘挂物被大风吹至架空线路或其他柱上带电设备上,造成故障跳闸;另外飘挂物外力破坏还多见于10kV电气设备及线路位于建筑物下方,建筑上有其他废物掉落的情况等。
1.3树木触碰由于10kV电力线路跨越的距离大,而仙村镇又位于南方乡村地区,气候有利于树木及其他植物的快速生长;同时随着仙村镇旅游景点的建设改造,绿化程度也在每日提高,但相对地也给10kV电力线路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配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和布克赛尔县和什托洛盖镇,虽经过这些年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农村配电线路已焕然一新,但由于诸多原因,10千伏配网外力破坏在电网故障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本文对10千伏配电运行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结合其他单位配电运行事故,找出存在的薄弱点,积极探索防范措施,这对于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配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原因;防范措施引言配电网是完成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个环节,他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用户是否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配电线路因点多、面广、线长,路劲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起,受气候、地理环境影响较大,又直接面对用户端,所以经常产生各类故障,给供电企业和用电户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怎么全面分析故障的原因,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
1.和什托盖镇配网故障现状和什托盖镇供电区的6条10千伏线路,18台断路器构成,10千伏配电线路全长183公里(含用户支线)。
2015年全年10千伏配电线路发生故障17次(重合不成功4次,重合成功9次,接地4次),其中6-9月发生故障10次.通过以上故障次数可以看出,线路故障多发于夏季,雨水较多、树木旺盛的时期。
原因中,用户影响、树障、天气原因、外力破坏占较大的比例。
2 线路故障原因分析2.1 外力破坏配电线路多处于城区,通道较为复杂,交跨各类线路、道路、建筑物等,极易受到外力破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2.1.1 城区大部分线路架设在道路两旁,车辆撞到电杆,造成倒杆、断杆等事故时有发生。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市政施工、改造对配电线路造成很大破坏。
一是施工破坏杆塔基础造成倒杆事故;二是施工机械、物料碰触线路、设备带电部位造成线路短路。
2.1.2 各类漂浮物引起线路的短路跳闸,如线路附近放风筝、一些庆典活动中燃放的带有大量金属彩带的礼炮以及生活垃圾种的漂浮物。
浅谈 10kV 配电线路设备防外力破坏发布时间:2021-06-25T10:11:58.830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7期作者:郑智杰叶颖[导读]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在基础建设这一块郑智杰叶颖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在基础建设这一块,各类管线大多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进行建设,优化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同时各类大型机械设备也投入到城市的建设当中,大大提高了城市化建设的速度。
但是,地下的施工开挖、顶管、大型机械设备的作业等均威胁着10kV配电线路设备的运行安全,导致因外力破坏的线路故障跳闸或是停电事故逐年递增。
外力破坏已经成为10kV配电线路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设备;外力破坏;短路接地0.引言10kV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目前存在很多外力破坏的因素威胁着线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使得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受到影响,出现线路设备停电的情况,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用电。
因此,为了避免因外力破坏导致的线路设备故障停电,做好10kV配电线路设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需综合分析各类由于外力破坏引发线路设备故障的各类因素,找到根源性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外力破坏问题,维护10kV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近些年来的经验积累和综合分析,将外力破坏因素分为以下几大类型并提出有效措施:1.小动物短路由于10kV配电线路设备多,辐射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多样,每年均发生小动物误触碰带电体导致的线路设备跳闸,如鸟、老鼠、蛇等小动物。
并且,10kV配电线路设备带电部分离铁塔等接地体距离较近,小动物易同时短接10kV配电线路设备的带电体和接地体,因此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可在杆塔上加装驱鸟器防止鸟类靠近,在铁塔和架空引下电缆上加装挡板防止小动物攀爬,在变压器、隔离刀闸等设备上加装绝缘保护罩防止小动物触碰,做好开关柜、电房的防小动物封堵和遮挡,清除10kV配电线路设备周围的杂物和垃圾,防止小动物滋生等。
10kV配网电缆防外力破坏措施研究与分
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道路交通高速路建设加快,电网改造升级也同步的大力推进,10kV架空线路改电缆在配网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外力破坏已成为10kV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及线路设备安全运行和人民财产的安全。
本文基于配网电缆外力破坏的现状,分析了外力破坏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介绍了四种10kV配网电缆防外力破坏的措施。
关键词:10kV配网电缆;外力破坏;防范措施;
1.前言
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型配电网建设进一步推进,10kV配电网的改造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电网企业也开始将投资重点逐步转移至配网领域。
常规的10KV架空线路已很难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和智能配网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工商业和居民对配电网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将10kV架空线路落地改用电缆进行供电,已成为城市配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
然而,电力电缆属地下隐蔽设备,电缆线路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加上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地铁施工、道路开挖、管道埋设等外部因素,给电缆安全运行带来巨大考验,造成电缆受外力破坏跳闸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线路供电安全可靠性和人身财产安全。
因此,有必要针对10kV配网电缆外力破坏的原因和防外力破坏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有效的防止和降低外力破坏事故发生的几率的方法,及时遏止外力破坏的发展势头,降低电缆运行风险,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2.外力破坏的现状分析
外力破坏现象已成为配网运维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而相较与架空配电线路,电缆走廊为隐蔽工程,很多时候难以直接观测到。
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未经供
电部门许可或未对电力设施进行勘探,为赶工期野蛮施工,造成电缆外力破坏事
件频发。
而一旦电缆发生外力破坏后,受限于电缆所处的环境,如管容、电缆深度、电缆路径等,电缆的故障点往往难以第一时间确认并修复,严重影响工商业
和居民用户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因此,电缆的外力破坏更应该引起电网运维人员
的重视。
3.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
3.1.1 外部施工相关信息未能及时共享
由于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在管理、施工建设监督等方面
存在监管不到位、管理措施制度不完善,相关市政开挖、维修信息等相互沟通不
到位、信息发布滞后等因素引起。
再加上工程经过“层层转包”,使得施工现场
管理出现混乱、责任不明确[1],上层未能将地下管线具体信息传达到一线施工
人员,使得地下电力电缆线路时刻处于不安全状况,外力破坏引起永久跳闸事故
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网供电安全。
3.1.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为赶工期野蛮施工
对于大型重点市政工程项目,比如高速公路、地铁项目等,施工范围大,常
有多个施工点途经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
由于施工工期短、施工任务重,部分施
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未经供电部门许可或未对电力管线设施进行勘探下,直接使
用大型机械在电缆线路保护区沿线进行开挖、打桩、顶管等作业,完全忽视地下
线缆的保护工作,最终导致发生机械挖断、打穿电缆等事故。
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区域有明显的电力警示标志,明知地下存在电力电缆的情况下,没有和供电部门进行沟通,或者不将电网运行
人员的安全技术一回事,没有按照运行人员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这些施工人员普
遍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能做好防护措施,把控好施工作业安全,不会发生安全
事故。
然而,施工单位大多防护措施仅停留在纸面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的施工
工程实处,最终造成电缆外力破坏事故发生。
3.2 内部管理原因
3.1.1 电缆走廊资料不准确
一些新投运的电缆走廊现场经过多次变更,而相关资料却没有进行变更,仍采用原先的资料进行留档,导致无法准确把握现场设备信息还有,一些运维部门的电缆图纸资料没有实行统一分类管理,需要使用时候未能第一时间提供。
这些也是造成电缆外力破坏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1.1 电缆运维人员责任心不够
部分电缆运行维护人员责任性不强,在电力设施外力破坏隐患排查、治理及检查问题整改等工作不到位。
有些运维人员虽发现电缆保护区内有外部施工,未能第一时间联系施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
还有一些运维人员认为,安全技术交底之后自己的工作就完成了,没有主动和施工单位保持联系,把握施工情况和进度,定期进行巡视。
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安全隐患。
另外,有些电缆保护区内的相关警示标志已缺失、电缆路径标志牌、标志桩被破坏,运维人员巡视发现后,未能及时补充安装电缆路径标志牌和相关警示标志。
一旦外单位人员进入电缆保护区施工作业,无法辨别地下管线情况,进而发生外力破坏停电事件。
4.防外力破坏措施
4.1 建立防外力破坏沟通联络机制
供电企业应对外力破坏管控由“事后处理”转为“事前管控”。
供电企业加强与规划局、住建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业主、施工方等的联络沟通,开展外力破坏风险防控联防机制,共享信息。
供电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施工内容、开完工时间节点等核心信息,并根据施工区域内的电力管线情况,提前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提醒施工单位将交底内容传达到一些工作人员,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4.2 提高电缆运维管理质量
供电部门应对电缆走廊相关资料实行统一分类管理,确保留档的图纸资料与现场设备一致。
对于电缆资料不准确或者年代久远缺失的,安排专项工作进行现场勘察并要求限期完成,将相关资料留存归档,需要使用时候能第一时间提供。
运维人员巡视发现有外部施工时,应第一时间联系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并记录相关施工信息。
未能找到施工单位的,应留下设备主人联系信息,告知相关指引并后续跟进。
设备主人应及时掌握施工隐患点的工程进度,对施工范围内重要程度高、危险系数大的,要缩短巡视周期和重复交底周期,对施工隐患点进行闭环管理。
完善电缆走廊警示标志。
要严格按照配网电缆运行规范要求,对电缆走廊设置警示标志,电缆路径标志牌、标志桩应完整、明显,能正确反应电缆走廊相关信息。
巡视发现电缆走廊的相关警示标志缺少,应汇总登记并及时补充安装。
由于警示标志被破坏难以辨别电缆走廊的,应安排计划对电缆路径进行探测,并在路径上安装警示标志。
4.3 加强电力安全宣传工作
供电企业开展电力安全宣传工作,可通过新媒体、电视、网络、公告栏、社区活动、工地宣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用电、电缆防护重要性和电缆破坏危害性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结合当前流行短视频、漫画等的宣传形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宣传内容,使群众更易理解和接受相关信息。
通过宣传,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电力安全意识,发挥人民群众力量,加入到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来。
供电企业可引导群众发现电力设施有外力破坏的风险时,主动联系供电部门前往处理,并给与相对应的奖励,形成全社会联动的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的良好局面。
[2]
4.结论
综上所述,10kV配网电缆的外力破坏是由外部施工原因和内部管理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配网电缆的防外力破坏措施,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复杂治理工程。
这既需要供电企业提高自身运维管理质量,采取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现场管
控,也需要与政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共享交互信息,还需要社会各界重视起来,调动社会力量,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参与防外力破坏工作。
建立和完善配网电缆防外力破坏措施,有效降低外力破坏风险,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的电力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杰文. 10kV电力电缆遭受外力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科技资讯, 2010(12):1.
[2]扈斐, 王佳琦. 配电网电缆外力破坏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3):1.
[3]徐涛. 高压电缆固定施工点多功能防外力破坏监控装置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