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制工序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第一节服装缝制常用工具与服装术语一.常用服装缝制工具(一)测量与裁剪的常用工具1.工作台板:缝纫过程中用的工作台板要平整,台板上应垫3~4层较厚实的纯棉布,使台面软硬适宜。
工作台板的规格最好为:85cm×120cm×85cm。
2.软尺:常用的为150cm长的双面塑料软性尺子,主要用于人体测量或检查核实服装各部位成品规格。
3.直尺:以公制为计算单位的直尺,主要用于服装缝制时定位和画线。
4.弯尺:弯形的尺子。
在服装缝制过程中,主要用来修正缝制中变形的弧线。
5.剪刀:包括裁剪衣料专用剪刀和剪、拆线头的纱剪。
裁剪专用剪刀的刀身长,刀口大,后柄有一定的弯度,可以贴紧工作台,裁剪平铺的布料时误差小。
裁剪专用剪刀根据剪口的长短分为不同的型号(9~12号),号越小,剪刀越小,反之则越大。
使用时可因人而宜,选择适合自己的。
6.划粉和铅笔:划粉是一种特殊的片状粉笔,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分普通划粉和消渍划粉。
划粉和铅笔主要用来结构线或修正线。
7.描线轮:一种带手柄的圆轮,边缘为锯齿形,主要用于将纸样上的结构线准确地拓到衣料上。
8.大头针:服装立裁或修正时专用的不锈钢针、铜针或不生锈的细别针。
主要用于衣料的暂时固定或修正时固定。
9.拆线器:一种带锋利刀刃的尖头小装置,主要用于拆除缝线,不宜损伤面料的纱线。
(二)手缝工具与机缝工具1.手针:手工缝制时所用顶端尖锐的铜针,尾端有小孔,穿线后可以进行缝制。
手缝针的品种号型较多,有长短、粗细之分,目前有15个号型。
通常针号越小,针就越长越粗;针号越大,针就越短越细。
此外,还要一些特殊号码的缝针。
选用手针时应根据衣料的厚薄与用途来确定,否则会损伤衣料或增加缝纫难度。
2.插针包:供插针时,通常直径在4~10cm之间,外层用布或呢料包裹,里面填入棉絮、木梢、头发等物,主要起避免针的丢失并防止手针生锈的作用。
3.顶针:是由铜、铁、铝等金属制成的非封闭指环,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放缩。
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服装的缝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完成。
下面是一般服装缝制的工艺流程:
1. 打版:首先,设计师会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服装的版型。
然后,将版型转化为纸样,以便进一步使用。
2. 剪裁:接下来是将面料按照纸样的形状进行裁剪。
裁剪工人会根据不同的面料质地和纹理来进行裁剪,确保面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3. 缝制:裁剪完毕的面料会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缝制。
缝纫工人会根据不同的缝法将面料拼接成一件完整的衣服,包括处理衣领、袖口、下摆等部位。
4. 整烫:缝制完成后,服装会进行整烫。
整烫工人会用蒸汽熨斗对衣服进行整烫,使服装线条流畅、整洁。
5. 质检:经过整烫的衣服会被送至质检部门进行检查。
质检工人会对衣服的缝制质量、面料缺陷等进行检查,以确保服装的质量符合标准。
6. 包装:通过质检合格的服装将会进行包装。
包装工人会根据服装的不同款式和尺码进行包装,使服装整齐、美观地呈现给顾客。
以上就是服装缝制的工艺流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和检查,才能产出高质量的服装产品。
女衬衫缝制工艺实验报告女士衬衫缝制工艺报告服装81耿昕源学号:0844026指导老师:吴霞静:衬衫缝制流程:1、准备: a排料、b剪裁、 c粘衬、d标记2、组建: 前片——a缝制前胸袋、b缝制前门襟后片——a缝制过肩、b过肩连接后片袖片——a缝制绣叉牌、b缝制袖头领子——a缝制领子、领座、b缝合领子和领座3、组合: a前后片合肩、b上领子、c上袖山、d缝合大根、e上袖头4、后工序:a收卷底边、b全面整烫5、完成成衣1. 准备a排料方法:将布叠成双层,将所有纸样以最紧密节省的方法排上,布要排列平整要领:1)将布料以表面向内对折的方式整理好,加以熨烫,使其平整。
2)排列纸样时,为了节省布料,要先放好大的位置,再将小片纸样插入大片缝处。
3)在排料时,还应注意面料的经纬向,有条纹的布料需注意纹理4)由于是条纹布料,所以要注意布料的纹理相符。
b剪裁方法:双层布要固定好剪刀要垂直布料防一片大一偏小要领:1)面料平整,无错位,画粉要沿纸样外轮廓画。
2)时刻注意剪刀方向,因是双层布料,避免裁剪倾斜使两片布料大小不一。
3)口袋在实际剪裁时缝份要比原缝份大一些,特别是条纹布料,以使口袋与衣身相连时纹理相符。
c粘衬方法:在布料定型时粘衬,在加热后颗粒状会和布黏在一起。
要领:在粘衬时注意反正面、径向、不要来回拉动熨斗(这样会造成面料缩小)。
d标记方法:准确的复制样板中褶、口袋、扣子等的位置,在衣片上标出,以及各部件的中线和缝份要领:在样板上的中褶、口袋、扣子等位置准确的剪口,然后在布料上标记。
2组建前片---a缝制前胸袋方法:袋口锁边(将布料两厘米对折两折缝明线),将口袋布熨烫好,绱口袋(口袋在左,找准位置,缉0.1明线)上端打回针,周围注意缝份的控制要领:口袋位置要准确,明线工整,缝制开始和结束的针脚要与装饰明线穿过同一针孔,不要到回针前片---b缝制前门襟方法:前衣片与门襟对齐车缝一厘米,缝份衣片翻折门襟熨烫缝0.5厘米明线,再折一厘米门襟熨烫与衣片缝0.5厘米明线熨烫。
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缝制,汉语词汇,出自柳宗元《乞巧文》等,释义为缝纫制作。
一件衬衫究竟是怎样做的,它的主要工序又有哪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男衬衫制作工艺一、成衣工艺基础(一)手缝工艺1.锁眼左手拇指、食指将上下层依齐捏住,不使下层疏出,针尖自衬线外0.1cm处戳出,让锁线在针上套一圈,将针抽出,以45°方向拉线,用力均匀,针距0.15cm,排列整齐。
2.锁圆头锁至圆头部位,针距适当放大,每次戳针与拉线对准圆心(半径方向),使圆头锁线排列均匀、整齐,呈放射形。
3.收尾右边最后一针结束后,把针穿过左边第一针锁线圈内,在拦衬线外侧戳出,尾端封线两行,并在钮眼之间穿出,尾封一行,将刚才的两行封线固定,在衣片反面打结,并将线结拉进夹层。
3.钉纽纽扣通常有实用扣和装饰扣两种。
实用扣为了使衣服纽合后平整服帖,钉线要放松,以便缠绕纽脚。
装饰扣只要平服的钉上即可。
钉实用扣时,按粉印线头从衣片正面下去,这样线结虽留在正面,但钉扣后线结被遮盖,挂面上反倒光洁、清爽。
钉扣通常采用双线,四孔纽扣可钉成“=”形或“x”形。
通常每对孔两上两下,然后将纽扣拉离布面0.3cm,自上而下缠绕纽脚数圈直到布面,再将线引到反面打结,并将结头抽入夹层内。
(二)车缝工艺1.车缝前的准备(1)正确安装机针车缝前应首先检查机针有无弯曲,针尖是否起毛或变钝,如有,则需要更换机针。
机针一侧扁平,一侧有凹槽(即线槽),装针时应将线槽一侧置于自身左手一边,针杆向上顶足,将针装直、装正。
(2)正确安装梭心、梭壳将梭心装到线架上倒线,倒线时应将压脚抬起,线应倒的均匀、平整,不能歪斜,不能太满。
将梭心装入梭壳,线从梭壳弹簧皮下拉出时,梭心应顺时针方向旋转,即梭心旋转方向与梭壳弹簧皮指向相反。
梭壳缺口向上,梭闩对准自身,将梭心、梭壳装到转轴上,向内推进直至听到咔嚓一声才算装牢,提起梭壳门闩,即可取出,见图1-1-2。
职业技术学院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生 产 部服装系 工艺教研室 编生产部实习指导书第一节 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质量特征。
能按工序单位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
能当作动作改进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
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用时间分析图为例:图例:▽为投料;○特种缝纫机;○为平缝机。
B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A BC E.FD B人员配置:6人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5台产品任务所需周期: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生产周期=工作人员人数×1天工作时间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4、缝制用符号5、加工工序图示:材料零件名称▽纯粹加工时间○工序名称设备名称加工记号加工顺序号6、工艺工程分析(1)(1)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
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
(2)(2)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
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
基本线和分支线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
(3)(3)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内容。
(4)(4)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缝制一、设备能力的分析服装缝制过程常用的设备有平缝机、特种缝纫机、整烫机等,根据生产所需加以分类。
生产管理人员在对生产所需时间进行测算以后,还有对机器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与计划,因为设备的增补不像人员增补那样方便,它牵涉到资金的筹措等问题。
设备生产能力测算方法如下:例:假定一般平缝机每分钟可出产品10件,则:实际时间=60/10=6(s/件)假设标准浮余率为20%,则:标准作业时间=6×(1+20%)=7.2(s)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假定计划作业时间为480s,则:生产能力=480×(60/7.2)=4000(件)如果平缝机总共有40台,则:总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台数×开机率设定开机率为70%,则40台平缝机8小时的生产能力为:生产能力=8×60×60/7.2×40×70%=112000(件)服装企业通常根据产品年度总生产计划和年度销售计划来制订机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当工厂的人力和机器设备负荷与需求发生不平衡时,则要进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表6-4所示。
三、缝制工艺流程设计缝制工艺流程是服装企业对具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所制订的工艺规定,它包含两大类。
(一)加工对象的工艺流程整件服装或服装的某一部件在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该经过的生产路线用基本工艺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示。
如图6-1所示为短裙生产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的内容(1)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名称、加工时间。
(2)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中的先后顺序和具体工艺内容。
(3)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2.工艺流程图的编制符号3.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式一道工序的表达,是工艺流程中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表达(图6-2)。
(二)工序工艺1.工艺卡工艺卡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格在具体工序中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种控制的依据。
衣服的缝制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多个步骤和细致的检查。
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一、缝制工艺流程1. 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服装的平面图和立体图,确定衣片的数量和布局。
2. 材料准备:根据订单数量准备足够的面料和辅料,如拉链、纽扣、线等。
3. 裁剪面料:按照设计图纸裁剪面料,确保裁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制作模板:根据面料裁剪的数量和尺寸制作缝纫模板,以确保缝纫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缝制:按照缝纫工艺顺序进行缝制,包括平缝、斜缝、上下缝等。
6. 锁边:对需要锁边的部位进行剪线头和锁边处理,保持衣物的整洁。
7. 熨烫:对缝制好的衣物进行熨烫处理,确保衣物平整、无皱。
8. 质检:在完成所有缝制工序后,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线头、线迹、缝线牢固度等。
9. 包装:将完成的衣物进行包装,并附上吊牌、洗涤说明等。
二、质量控制1. 工艺标准:明确并遵守缝纫工艺标准,包括线迹的均匀度、针距的大小、缝线的颜色等。
2. 尺寸准确:确保衣物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多次校准。
3. 线头处理:对所有缝制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明显的线头残留。
4. 牢固度检查:对衣物的缝合部位进行牢固度测试,确保线迹牢固,不会脱线或断裂。
5. 外观检查:对衣物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线迹是否整齐、颜色是否匹配、装饰物是否正确安装等。
6. 包装质量控制:对成衣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后进行包装,确保衣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总之,衣服的缝制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是确保衣物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
成衣工艺流程成衣工艺流程是指将面料经过剪裁、缝制、整烫、检验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制成成衣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成衣工艺流程。
首先,面料剪裁。
将面料按照成衣图纸上的要求进行剪裁,包括前、后、袖等零件的剪裁,确保零件尺寸准确无误。
接下来,进行缝制。
将不同零件按照成衣的设计要求进行拼接,使用缝纫机进行缝制,通常要使用不同的缝纫机进行直线缝、曲线缝、绕边等不同的缝制方式。
缝制完成后,进行整烫。
整烫是为了使成衣更加平整、美观,通常使用蒸汽烫斗对成衣进行整烫处理,消除面料的褶皱、胀珠等问题,使成衣立体感更强。
整烫完成后,进行成衣的检验。
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的检查,如线迹是否平整、是否有面料缺陷等,以及尺寸的检查,如是否符合成衣规格要求等。
对于有缺陷的成衣,需要进行修补或者重新制作。
检验合格的成衣经过清洗和包装,最终进入市场销售。
清洗目的是除去成衣上的灰尘、污渍等,使成衣更加干净卫生。
包装通常使用透明塑料袋包装,标注产品的品牌、尺码、成分和产地等信息,以便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流程是一个基本的成衣工艺流程,对于不同类型的成衣,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要求。
比如,针对休闲服装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漂洗处理,而针对高档奢侈品可能需要进行手工缝制和装饰等操作。
此外,现代成衣工艺流程还融入了一些新的技术。
比如,数字化剪裁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剪裁设备,实现精确的裁剪,提高剪裁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缝制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缝制需求自动调整缝纫参数,提升生产效率和缝制质量。
总而言之,成衣工艺流程是将面料经过剪裁、缝制、整烫、检验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制成成衣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成衣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一、引言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服装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工艺,这些工艺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质量和外观。
本文将对服装工艺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缝纫工艺缝纫是服装制作中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它关系到服装的整体制作效果。
缝纫工艺主要包括裁剪、打版、缝制、整烫等环节。
裁剪是根据设计稿纸剪裁出相应尺寸的面料,打版是将剪裁好的面料依照设计稿样式进行缝制。
在缝制过程中,关键是缝纫线和针脚的选择。
缝纫线的选择应根据面料的性质和服装的用途来确定,比如强度要求高的面料可以选择高强度缝纫线。
而针脚的选择要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直线针脚、蝇尾针脚、密针针脚等。
整烫是将缝制好的服装用燙斗熨烫,使得服装更具立体感和平整度。
三、织造工艺织造是制作面料的过程,它决定了面料的质地和质量。
织造工艺可分为手工织造和机械织造两种。
手工织造主要是在织布机上通过手工操作完成的,这种工艺制作的面料质地独特、手感细腻、色彩饱满。
而机械织造则是利用机械织机完成,生产效率高。
机械织造的面料韧性好、稳定性高。
织造工艺关键是确定织布机的选择和设置。
四、染色工艺染色是为了给服装增加色彩,提升服装的美感和吸引力。
染料选择应根据面料的性质和染色要求来确定。
常用的染色工艺有印花、提花和胶印等。
印花是通过模板将染料涂刷在布料上,形成花纹。
提花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将花纹提升到面料上。
胶印是利用胶印膏将花纹印在面料上。
这些工艺都需要满足服装设计要求,并保证色彩牢度和染色均匀。
五、加工工艺加工是指对制作好的服装进行后续的整理和修饰工艺。
常用的加工工艺有平缝、贴布、堆线、揍皱等。
平缝是将服装内外部分进行接缝,使得服装整体更牢固。
贴布是将一种面料贴在另一种面料上,起到装饰和提升质感的效果。
堆线是在面料上加上绣线,形成花纹和图案。
揍皱则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对面料进行处理,形成皱褶效果,增加服装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质量控制是为了保证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耐用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工艺有检验、修补、包装等。
服装生产男夹克缝制工艺标准对于夹克,要充分考虑到面料的特性,根据面料的特点,选配好里料、衬料、拉链、纽扣等配件,以充分体现其款式特点一、缝制工艺(一)做缝制对位标注在缝制前,进一步检查以下部位是否漏标,并将其完善。
1. 前衣片:绱领点、袋位、下摆、贴边宽、褶裥位、腰节位、挂面宽等。
2. 后衣片:后领中心点、腰节位、褶裥位等。
3. 大袖片:对肩刀眼、袖肘点、褶裥位、开衩位等。
4.小袖片:袖肘点、开衩位等。
5。
大小领片:后领中心点、侧颈点等。
(二)做前衣片1. 挖袋:此款夹克前衣片的挖袋方法与单嵌线挖袋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此袋嵌线较宽,袋布的处理方法也不同。
(1)缉袋嵌线、袋垫布:在面料正面将袋口位置画准确。
先将嵌线放于袋位处,上下两端余量相同,沿边0.8cm 缉线,再将垫布放于袋位处,垫布距嵌线0.9cm,沿边0.8cm 缉线,注意两条缉线要平行,长短一致,袋位准确。
见图9-8.(2)开剪:沿袋口缉线中间开剪,距两端1cm剪三角形,三角形剪距缉线2~3根纱线处为止,不能剪断缉线,但也不能离开太多,否则袋角不规范。
垫布、嵌线处的缝份可修剪成1cm。
见图9-9.(3)熨烫嵌线及垫布:分别将嵌线及垫布的缝份进行熨烫,嵌线的缝份烫成分开缝,垫布处的缝份倒向垫布里侧,要压实。
再将嵌线翻进,烫出2.5cm宽的嵌线,三角布分别向两端折烫好。
因嵌线较宽,最好用手针寨缝住。
见图9-10 (4)固定袋布:先固定上袋布,上袋布在下,嵌线布在中间,衣片缝在上,上下两层袋布要均匀,缝份放齐后,在缝份上将三层布料一起缉住。
要注意袋布的方向及嵌线宽度。
下层袋布放于垫布之上,要与上层袋布对合一致,用手针将下袋布与垫布暂时固定。
再将下层袋布放在下面,垫布放在上面,将垫布与袋布进行缝缉。
(5)缝缉袋布:先将上下层袋布放齐,将三角布封好,封三角布时嵌线要略拉紧。
最后缉合袋布,上下层袋布松紧要一致。
见图9-11.2. 做下摆袢:将下摆袢正面相对进行缉缝,面在下,里在上,面松里紧,缝头修成0.6cm,再将其翻出。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防晒服缝制工序流程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防晒服缝制工序流程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防晒服缝制工序流程(大纲)一、前期准备1.1设备检查与调试1.2面料选材与裁剪1.3辅料准备1.4模板制作二、主体缝制工序2.1领口缝制2.2肩缝缝制2.3袖缝缝制2.4腰缝缝制2.5下摆缝制2.6口袋缝制三、细节处理3.1拉链安装3.2纽扣固定3.3贴标与印花3.4针织边缘处理四、品质检验4.1工序检验4.2成品检验4.3功能性测试4.4包装检查五、后整理5.1裁剪多余线头5.2熨烫整理5.3清洁与保养5.4包装与装箱六、成品出货6.1出货检验6.2发货准备6.3物流运输6.4售后服务一、前期准备在防晒服缝制工序流程中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重要的工作:1.1设备检查与调试:我们首先要对缝制设备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与调试,确保每一台机器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这对于保证防晒服的缝制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1.2面料选材与裁剪:我们精选优质的面料,这些面料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防晒性能,还要舒适、耐用。
选定面料后,我们将进行精确的裁剪,确保每一块面料都能满足防晒服的设计要求和尺寸要求。
1.3辅料准备:我们将根据缝制工序的需要,提前准备好所有的辅料,如线材、拉链、扣子等。
这些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防晒服的最终品质,因此我们会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辅料的质量。
一件衣服的制作工序
一件衣服的制作工序涉及多个环节。
首先,设计师会根据服装的用途和风格,画出草图或制作立体的样衣,确定衣服的款式和尺码。
接下来,裁剪师会根据样衣的尺寸,将布料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裁剪。
裁剪时需要注意面料的纹路和方向,确保剪出的部分能够拼接在一起。
然后是缝纫工序,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设计师的要求缝制在一起。
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缝纫机、针线等工具,还需要掌握不同材料的缝纫技巧。
在缝制时,需要进行试穿和调整,确保衣服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最后是整烫工序,将制作好的衣服进行整烫和加工。
整烫会将衣服的线条和形状弄得更加直观和漂亮,加工则包括拼接、整理等环节,使衣服的细节更加精致和完美。
以上就是一件衣服的制作工序,需要经过多个专业人员的合作,才能制作出一件优质的衣物。
- 1 -。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1,原材料检查工艺2,裁剪工艺3,缝纫制作工艺4,锁钉工艺5,后整理工艺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裁剪工艺:(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6)裁剪推刀,要勤磨刀片,手法要稳,刀口要准,上下层误差不允许超0.2cm,立式推刀更应勤换刀片,发现刀口有凹凸现象及时更换,会导致跑刀,刀口不准等。
(7)钻眼定位和打线钉定位,撒粉定位三种方法,首先要测试钻眼是否有断纱,走纱等,通常用打线钉解决这一块,打线钉时也要注意针不能太粗,针尖要锋利,另外就是撒粉定位虽费时不容易造成残次。
(8)打号—-打号要清晰,不要漏号,错号,丢号等。
(9)验片—-裁片规格准确,上下皮大小一致,瑕疵片,有无错号,漏打刀口,可提前把残此片更换,注意按原匹料进行更换,注意整洁,无色差,然后分包打捆待发生产线。
缝纫制作工艺A.上衣类按前后序制作所有缝分1cm,机针用DB75/11# 针距3cm12针用顺色细棉线明线按样衣规格做0.6cm,特殊要求另示1.修边—修剪毛坯裁片,去除画粉等毛边,参照样板的大小修边,注意净板和毛版的区分。
一、设备能力的分析
服装缝制过程常用的设备有平缝机、特种缝纫机、整烫机等,根据生产所需加以分类。
生产管理人员在对生产所需时间进行测算以后,还有对机器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与计划,因为设备的增补不像人员增补那样方便,它牵涉到资金的筹措等问题。
设备生产能力测算方法如下:
例:假定一般平缝机每分钟可出产品10件,则:
实际时间=60/10=6(s/件)
假设标准浮余率为20%,则:
标准作业时间=6×(1+20%)=(s)
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
假定计划作业时间为480s,则:
生产能力=480×(60/)=4000(件)
如果平缝机总共有40台,则:
总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台数×开机率
设定开机率为70%,则40台平缝机8小时的生产能力为:
生产能力=8×60×60/×40×70%=112000(件)
服装企业通常根据产品年度总生产计划和年度销售计划来制订机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
当工厂的人力和机器设备负荷与需求发生不平衡时,则要进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表6-4所示。
三、缝制工艺流程设计
缝制工艺流程是服装企业对具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所制订的工艺规定,它包含两大类。
(一)加工对象的工艺流程
整件服装或服装的某一部件在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该经过的生产路线用基本工艺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示。
如图6-1所示为短裙生产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的内容
(1)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名称、加工时间。
(2)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中的先后顺序和具体工艺内容。
(3)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2.工艺流程图的编制符号
3.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式
一道工序的表达,是工艺流程中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表达(图6-2)。
(二)工序工艺
工艺卡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格在具体工序中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种控制的依据。
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加工部件的名称。
(2)?结构图:所加工的部件及其连接方式,要求表达时应做到清楚、简洁。
(3)?结构说明。
(4)?各部位尺寸明细表:明确要求范围,画出尺寸等。
(5)?操作要领:正式工作前的缝纫准备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等。
(6)?外观要求:即产品(服装)的外部质量要求。
(7)?面、辅料单耗表:里料、纽扣、线等的消耗。
(8)?应用的设备与工艺装备:如设备名称、样板号、辅助工具等。
2.工艺册
将每一具体产品各道工序的工艺汇编成册,既可以提供给操作者使用,亦可作为资料存档、查阅。
(1)?制订工艺册时,工艺规格原则与要求。
(2)?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制订。
(3)?从实际生产现有条件出发,考虑企业状况及人工的技术水平。
(4)?不断总结自身的工艺,而且要推广一些新的工艺与技术。
(5)?在合理利用本厂(公司)优势的同时,吸收新技术,不断改进工艺。
(6)?尽量使流程简单、投产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3.工序改进
(1)排序工序,见图6-3。
(2)改变顺序,见图6-4。
(二)工序工艺
1.工艺卡
工艺卡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格在具体工序中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种控制的依据。
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加工部件的名称。
(2)?结构图:所加工的部件及其连接方式,要求表达时应做到清楚、简洁。
(3)?结构说明。
(4)?各部位尺寸明细表:明确要求范围,画出尺寸等。
(5)?操作要领:正式工作前的缝纫准备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等。
(6)?外观要求:即产品(服装)的外部质量要求。
(7)?面、辅料单耗表:里料、纽扣、线等的消耗。
(8)?应用的设备与工艺装备:如设备名称、样板号、辅助工具等。
将每一具体产品各道工序的工艺汇编成册,既可以提供给操作者使用,亦可作为资料存档、查阅。
(1)?制订工艺册时,工艺规格原则与要求。
(2)?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制订。
(3)?从实际生产现有条件出发,考虑企业状况及人工的技术水平。
(4)?不断总结自身的工艺,而且要推广一些新的工艺与技术。
(5)?在合理利用本厂(公司)优势的同时,吸收新技术,不断改进工艺。
(6)?尽量使流程简单、投产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3.工序改进
(1)排序工序,见图6-3。
(2)改变顺序,见图6-4。
四、常用服装缝制设备介绍
(一)缝纫机的分类
1.按使用对象分
家用缝纫机、工业用缝纫机、服务性行业用缝纫机。
2.按驱动方式分
脚踏式、手动式、电动式缝纫机。
3.按电动机转速分
低速机、中速机、高速机、超高速机。
4.按形成线迹的种类分
形成100级线迹的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机、形成200级线迹的仿手工线迹缝纫机、形成300级线迹的梭缝线迹缝纫机、形成400级线迹的多线链式线迹缝纫机、形成500级线迹的包缝线迹缝纫机、形成600级线迹的绷缝线迹缝纫机。
5.按缝纫机机头外形分
(1)平板式机头缝纫机:各类平缝机多属此种机头。
(2)箱式机头缝纫机:各类包缝机多数此种机头。
(3)筒形机头缝纫机:适用于加工袖口之类的圆筒形部位。
(4)柱形机头缝纫机:适用于加工凹凸部位。
(5)肘形机头缝纫机:适用于加工圆筒制品侧缝纫卷接。
(二)工业平缝机
工业平缝机是服装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机种,能够在服装加工中完成拼、合、绱、纳等多种任务。
工业平缝机完成的是双线锁式线迹,又称梭缝缝纫机。
工业缝纫机种类繁多,按工作速度可分为低速机、中速机和高速机。
高速平缝机,具有自动润滑、高速耐久性强、转动
平稳、低噪音、高效率、计算机系统可控制自动剪线、自动倒缝、自动压脚升降等优点和功能。
按同时缝纫的机针数分类,工业平缝机可分为单针机和双针机。
双针机可以在一次缝纫中使两道梭缝线迹平行配置在缝纫料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外观品质,是缝制外衣、运动衣、牛仔服以及绱拉链的理想机种。
(三)包缝机
包缝机的功用是在成衣加工中用来切齐、缝合面料的边缘,对面料的边缘进行包缝,防止面料边缘纱线脱散。
包缝机的机头一般采用箱形结构,结构紧凑。
按缝纫线数分类,包缝机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线包缝机
形成501号线迹,主要用于缝合毛皮和布匹接头。
2.双线包缝机
形成503号线迹,主要用于布匹接头,针织弹力罗纹衫的底边也常用这种线迹。
3.三线包缝机
形成504号、505号线迹,是成衣生产中应用最多的包缝机。
4.四线包缝机
形成507号、512号、514号线迹,又称为“安全缝线迹”,一般用于针织物服装受摩擦较为强烈的肩缝、袖缝等处的包缝。
5.五线包缝机
形成516号、517号复合线迹,实际上该复合线迹是由双线链式线迹和三线包缝线迹复合而成的。
这种线迹可包缝、合缝同时进行,不但减少了设备和工序,而且线迹美观、牢固。
6.六线包缝机
形成双线链式线迹和四线包缝线迹的复合线迹,这种线迹十分牢固,可以实现连包带缝。
包缝机按转速可分为中速机(3000~5000r/s)、高速机(5000~7000r/s)和超高速机(大于7000r/s)。
(四)钉扣机
钉扣机主要用于缝制两眼和四眼圆平纽扣,如果要缝钉带柄纽扣、字母扣、风机扣等需配备相应的附加构件。
目前生产的钉扣机,有双线锁式线迹钉扣机和单线链式线迹钉扣机两大类。
平头锁眼机是用于纽孔加工的专用设备,它的缝制质量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和纽孔牢度。
电子控制平缝锁眼缝纫机可以在计算机控制操作盘上选择多种眼型(图6-7)以适应不同服装的要求。
计算机系统控制切布长度、包边幅度、平行间距和切刀缝隙等,并配备自动压脚提升器,使操作舒适轻松。
(五)圆头锁眼机
圆头锁眼机是用于缝制中厚面料成衣纽孔的专用缝纫机。
它所缝制的纽孔前端呈圆形,能容纳纽扣和缝料间的缠绕缝线,使服装穿着平服舒适。
该纽孔美观、线迹结实、富有立体感。
通过计算机控制操作盘可以选择多种眼型(图6-8),计算机系统控制剪切长度、平行部分针数、圆头部分针数、剪切范围和收尾长度等数据,并且分别设定圆头部分和平头部分的张力值,实现了高质量的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