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第1讲 走向近代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43
模块五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条主线: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巩固一个趋势: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两类问题:反殖民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国际工人运动)资本主义发展三大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题01 走向近代(14---17世纪初)世界中国阶段特征(1)经济:庄园制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2)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并迅速扩展(3)对外关系: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1)政治上: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2)经济上:重农抑商,传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3)思想文化: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政策中外联系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清统治者为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考点1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西欧社会的发展2011版课标: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租地农场背景(1)11世纪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2)农奴开始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人身自由增强(3)庄园制下的小块土地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产生一些富农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特点采用新的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农民;产品面向市场意义是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手工工场背景(1)农业发展促进城市商业发展(2)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他们更多为市场而生产特点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早期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特点商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意义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能更好满足社会对商品的需求农业和手工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日益集中,都出现雇佣劳动关系,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社会的发富裕农形成原因贵族抵押或变卖土地,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影响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考点2 文艺复兴《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蒙娜丽莎》2011版课标: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②雅典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源头。
世界史走向近代专题知识专题一走向近代【时代特征】14—16世纪,在经济、思想、市场方面,欧洲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1.经济方面:13、14世纪,随着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并不断壮大。
2.思想方面: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性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3.市场方面: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殖民者早期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核心考点】1. 13、14世纪,欧洲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逐渐形成。
2.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3.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性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是《神曲》;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英国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5.达·伽马绕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