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软交换技术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15.43 KB
- 文档页数:2
IP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1. IP交换技术的概述IP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Internet协议(IP)的数据交换技术。
它是一种通过将数据以数据包(Packet)的形式在网络中进行路由和交换的方式,使得数据能够高效地传输到目标地址。
在当前互联网基础设施中,IP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场景中,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2. IP交换技术的原理IP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IP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IP数据包的封装是指将上层应用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封装,形成符合IP协议格式的数据包。
封装过程包括将数据加入IP协议头部和尾部校验等相关信息。
解封装是指将接收到的IP数据包从网络层解析出应用数据。
2.2 数据包的路由和交换数据包的路由是指在网络中根据路由表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地址。
路由表中包含了各个网络的连接关系以及相应的出口接口信息。
数据包的交换是指在网络中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
2.3 数据包的转发与转发表在IP交换技术中,数据包的转发是通过交换机实现的。
交换机内部有一张转发表,用于保存目的地址和相应转发接口的映射关系。
根据目的地址,交换机会查询转发表,找到最佳的出口接口,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该接口。
3. IP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IP交换技术在现代网络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3.1 企业网络在企业内部网络中,IP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的搭建和管理。
通过使用IP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建立高效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内部各个部门和办公楼之间的数据通信。
3.2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在云计算和大型数据中心中,IP交换技术被用于构建虚拟化网络。
通过将物理网络资源虚拟化为逻辑网络,IP交换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3 电信运营商网络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中,IP交换技术被用于承载大量的互联网流量。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在数字网络中实现电话通信的传送和交换。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话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高效的通信体验。
软交换技术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线路连接,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将交换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的接续、转接、呼叫转移等功能。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负责处理电话通信中的各种功能和信号。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对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将信号传送到目标用户。
而在传统的电话网络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模拟-数字转换和数字-模拟转换,信号质量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线路质量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建设大量的交换中心和线路,成本较高且扩容困难。
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实现扩容或缩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和维护难度。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方便地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电话与互联网、电视、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连接。
软交换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软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通信,将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沟通质量。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支持虚拟专用网(VPN)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呼叫中心等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软交换技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带宽和网络延迟的要求较为敏感。
如果网络质量不好或者带宽不足,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呼叫延迟增加等问题。
其次,软交换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通信中断。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软交换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呼叫控制、媒体处理、信令传输和接入接口等功能。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供高性能的呼叫处理能力。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它可以通过IP协议进行语音通信。
IP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软交换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而交换机则用于在本地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
网关是软交换网络中连接不同网络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网关可以连接到传统的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总之,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先进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服务器作为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处理着呼叫控制功能,包括信令传递、媒体处理、接入接口等,同时还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流量,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软交换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通信质量,因此对于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和规划。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为常见的终端设备。
它能够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业务。
IP电话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跨地域、跨国界的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并且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软交换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利⽤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关分开的⽅法来沟通公⽤电话交换⽹(PSTN)与IP电话(V oIP)的⼀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种功能实体,为下⼀代⽹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代⽹络呼叫与控制的核⼼。
软交换是⼀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是⼀个采⽤标准化协议和应⽤编程接⼝(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开发新应⽤和新业务敞开了⼤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分离(de-couplingof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成接⼝。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式是通过API与应⽤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能⼒。
软交换可以⽀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设备进⾏控制,最⼤限度地保护⽤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络的作⽤。
3)基于策略的运⾏⽀持系统。
软交换采⽤了⼀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式来完成运⾏⽀持系统的功能,按照⼀定的策略对⽹络特性进⾏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络与传统PSTN⽹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话⾳市场的新的技术⼿段,也是传统话⾳⽹络向分组话⾳演进的⽅式。
软交换——IP网与PSTN网的融合一、从PSTN网到IP网PSTN网是一个业务层与呼叫控制层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网络,基于电路交换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虽然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语音及增值服务,但它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
业务种类单一,而且当一项新的业务需要提供时,就需要对全网的交换机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单一网络提供单一服务的局面,它给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应用环境。
以开放的市场、开放的应用为特点的IP业务应运而生,但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开放的平台,提供的服务质量无法控制,而且很难收回投资。
如今在竞争的电信市场环境下,运营商要生存,要收回投资,就要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吸引用户的竞争手段,只有凭借价格优势和独特的业务。
但是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提供与众不同、同时又受用户青睐的业务很难,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业务更难。
所以目前大多数运营商只有通过降低价格,谋求生存,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运营商和服务商陷入了恶性的价格竞争。
我们看到了网络发展的轨迹:即从单一网络提供单一业务开始,走向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的应用,再走向开放网络平台上网络与应用密切结合的开放业务。
二、软交换—IP网与PSTN网的融合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在我国“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中规定软交换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也是下一代电信网络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业务。
软交换技术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软交换技术(softswitch technology)是一种基于软件的交换技术,将传统的辅助设备和控制平面分离,通过IP网络进行语音通信。
在语音
传输系统设计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系统架构、
功能特点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介绍。
首先,软交换技术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中的核心作用是实现语音信号
的传输和控制。
传统的语音交换系统通常由硬件设备组成,如交换机和传
输设备等。
而软交换技术通过将传统硬件设备的功能虚拟化为软件,并通
过IP网络进行控制和传输。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灵活性高,便于系统扩展
和升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网络环境的要求。
总之,软交换技术在语音传输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非常重要。
其具
备灵活性高、功能丰富的特点,能够实现语音信号的传输和控制,并支持
多样的增值业务。
在企业通信系统、运营商语音传输系统以及其他相关领
域中,软交换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语
音通信服务。
IP交换技术一、IP交换技术的概念随着Internet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多媒体业务的需要,要求Internet网络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和保证服务质量(QOS)的能力。
为了克服传统的IP网络关键部件路由器包转发速度太慢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和在各节点独立路由使得业务管理和QOS很难进行的问题,业界内的一些大的公司、研究机构纷纷提出了许多IP和ATM融合的新技术,如Ipsilon公司(美国赛龙集群存储系统公司)提出的IP交换(IP switch),Cisco公司提出的标签交换(tag switch),IBM提出的基于IP交换的路由聚合技术(ARIS:aggregate routed based IP switching),IETF推荐的ATM上的传统IP技术( IPOA:class IP over ATM)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ATM Forum推荐的局域网仿真(LANE:LAN emulation)和ATM上的多协议(MPOA:multi-protocol over ATM)等,这些将ATM交换技术和IP技术融合产生的新的一类技术统称为IP交换技术。
二、IP交换技术的分类根据IP与ATM融合方式的不同,其实现的模型可分为两大类:重叠模型(overlay model)和集成模型(integrated model)。
1、重叠模型在重叠模型中,IP(三层)运行在ATM(二层)之上,IP选路和ATM选路相互独立,系统需要两种选路协议:IP路由协议和ATM选路协议;系统中的ATM端占具有两个地址,ATM地址和IP地址,并且具有地址解析功能,支持地址解析协议,以实现MAC地址与ATM地址或IP地址与ATM地址的映射。
重叠模型使用标准的ATM论坛/ITU-T的信令标准,与标准的ATM 网络及业务兼容。
利用这种模型构建网络不会对IP和ATM双方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任何改动,只需要在网络的边缘进行协议和地址的转换即可。
软交换的功能描述软交换是多种逻辑功能实体的集合,它提供综合业务的呼叫控制、连接和部分业务功能,是下一代电信网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核心设备。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设计思想为业务、控制、传送、接入分离,实体之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下面重点介绍软交换的功能:1、呼叫控制和处理·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接收来自业务交换功能的监视请求,并对与呼叫相关的事件进行处理,接收来自业务交换的呼叫控制相关信息,支持呼叫的建立和监视;·支持两方或多方呼叫控制功能,提供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特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和混音控制等;·识别媒体网关报告的用户摘机、拨号和挂机等事件,控制媒体网关向用户发送音信号,如拨号音、振铃音、回铃音等,满足运营商的拨号计划。
2、协议功能软交换是一种开放和多协议实体,采用标准协议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包括H.248、SCTP 、ISUP、TUP、INAP、H.323、RADIUS、SNMP、SIP、M3UA、MGCP、BICC、PRI、BRI等。
3、业务提供·提供PSTN/ISDN交换机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可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所能提供的业务;·可与第三方合作,提供多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
4、业务交换业务交换与呼叫控制功能结合,可提供在呼叫控制功能和业务控制功能(SCF)之间进行通信所要求的一组功能。
5、互通功能·可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有七号信令网的互通;·可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智能网互通,提供多种智能业务;·允许SCF控制VoIP呼叫,并对呼叫信息进行操作(号码显示等);·可通过互通模块,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的互通;·可通过互通模块,采用SIP协议实现与SIP网络体系的互通;·可实现与其他软交换的互通互连,采用SIP、BICC协议;·可提供IP网内H.248终端、SIP终端和MGCP终端之间的互通。
程控交换机曾经是个很受欢迎的通信设备,因为有了它,电话进入了各个企业,人们的通信变得更流畅。
这几年传统电缆被光纤取代,传统通信逐渐淡化,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慢慢被新型的IP软交换语音所取代。
那么什么是软交换呢?软交换就是利用软件技术,通过光纤网络,进行语音传输的一种技术。
软交换可以安装在任何服务器上,像软件一样进行安装,需要有标准的通信协议,例如SIP语音协议;软交换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可以和IAD 语音网关通过IP网络连接,通过IAD网关上行通过IP方式和软交换服务器进行IP连接,下行可以出模拟电话线,接入传统的模拟话机。
或者可以利用IP话机,直接通过IP网络注册到软交换服务器。
IAD+传统话机和IP话机这两种方式我们如何选择呢?这主要看我们软交换的综合布线方案,如果我们软交换综合布线有电话线的设计,那么可以采用IAD+传统话机的方式,将IAD部署在楼层机房,减少布线的距离,降低成本。
如果我们综合布线的方案采用全部网线的方式,我们可以完全不用电话线,通过
IP话机的方式进行安装部署,直接通过网络和软交换进行连接。
软交换选择哪种方式?主要还是看客户的预算和最终想要的效果。
软交换除了IP化,在组网和终端接入上有很大优势外。
在增值应用和信息化扩展方面也有很多传统程控机不具备的优势。
例如软交换可以和客户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对接,可以通过手机APP和PC端软件实现软电话功能(软电话就是通过软件客户端代理传统固话功能)。
可以这么说,软交换是实现统一通信、融合通信的必备基础。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IP软交换系统逐渐进入了各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系统。
如果说有企业主需要这类系统,建议找专业的公司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