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70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第2章秦汉美术一、名词解释1.《马踏匈奴》[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马踏匈奴石刻是霍去病墓石刻纪念碑群雕的主体,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雄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荡的处理。
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虽是技术的局限,但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厚重感。
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2.画像石[厦门大学2004、2006年研;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研]答:画像石是指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3.长信宫灯[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研]答: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
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
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方向。
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二、简答题1.简述你对“画像石(砖)”的认识。
[厦门大学2008年研;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答:(1)画像石与画像砖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材料,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
画像石是一种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石材,属于石刻,汉代最为盛行。
第2章秦汉美术一、单项选择题1.汉代书法家()曾以隶书写作《急就章》。
A.史游B.崔瑗C.张芝D.杜操【答案】A【解析】A项,史游,西汉书法家,以隶书作《急就章》,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
B项,崔瑗,字子玉,东汉书法家,善草书。
C项,张芝,东汉末书法家,擅长草书中的章草,有《八月帖》刻帖。
D项,杜操,东汉书法家,以章草出名。
2.山东嘉祥的()是东汉时期祠堂画像的代表。
A.孝堂山祠堂B.武氏祠C.微山祠堂D.宋山小祠堂【答案】B【解析】山东嘉祥的武氏祠位于武宅山村西北,包括武梁、武荣、武班、武开明四个石室及两个石阙,计存画像四十余石,在东汉画像石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3.汉代美术创作的主要队伍是()。
A.文人画家B.民间画工C.宫廷画家D.士大夫画家【答案】B【解析】汉代的美术创作队伍由宫廷画家、民间画工、文人画家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在墓室随葬品中主要以宫殿、寺观、墓室壁画为主,陶俑、木佣等为主,大量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等也都是用于墓葬建筑,这样大型的美术创作,多为民间的能工巧匠完成。
二、选择题1.汉代美术创作的主要队伍是()。
A.文人画家B.民间画工C.宫廷画家D.士大夫画家【答案】B【解析】汉代的美术创作队伍由宫廷画家、民间画工、文人画家三个方面构成。
但是在墓室随葬品中主要以宫殿、寺观、墓室壁画为主,陶俑、木佣等为主,大量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等也都是用于墓葬建筑,这样大型的美术创作,多为民间的能工巧匠完成。
2.()壁画是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形象资料。
A.宫殿B.寺庙C.墓室D.石窟【答案】C【解析】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但是发展到现在,古代的建筑已经所存无几,尤其是秦汉时期的建筑更是凤毛麟角,宫观壁画稀缺,相对的,墓室壁画便成了我们了解秦汉时期壁画艺术的主要形象资料。
3.最早的墓室壁画见于()。
A.西汉早期B.西汉中期C.西汉晚期D.秦代【答案】A【解析】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墓室壁画现于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此墓构建于汉武帝初年,属于西汉早期的墓室壁画。
第一章绘画艺术一、宫殿寺观壁画秦宫车马仪仗壁画,两汉宫殿寺观壁画,东汉明帝“雅好图画”,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云台二十八将”。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 “凿山为室”:梁王墓,南越王墓。
升仙主题:秦始皇陵,巨龙升天图。
西汉后期: 空心砖。
“鸿门宴”: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东汉前期:内容的重大转折,以死者生前事迹为题材,西汉流行的灵魂升仙内容已经消失) 。
东汉后期:人物画发展新水平,题材内容的多样化,扩展了人物画以外的表现领域,如对野外环境的表现开了山水画之先声。
人物画比较成熟,属吏及瑞兽图。
东汉社会百科全书: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
三、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高古游丝描”,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上端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像,象征天上境界;中段描绘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汉代绘画中最重要的杰作,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一、汉画像石东汉后期: 武氏石祠是汉代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内有“荆轲刺秦王”石刻二、秦汉画像砖(东汉最盛)东汉后期画像砖(四川成都一带出土,艺术造诣最高)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一、秦代书法(“书同文”,帛书简书)小篆(官方通行文字,阳陵虎符(错金铭文,李斯)),隶书(民间通用)。
书法家:李斯(小篆的整理者)、赵高、胡毋敬、程邈(隶书的创作者)。
二、汉代书法(隶书最具代表,简牍书帛书)篆书:碑刻(碑额)铜器上的篆书铭文隶书:汉隶,高度成熟的隶书草书(新出现)书法家:史游(隶书草写)、崔瑗杜操(章草,后人称“曹杜”)、张芝(“草圣”)、蔡邕yōng(篆隶,创“飞白书”)。
书法理论:崔瑗《草书势》,东汉蔡邕《大篆赞》和《隶书势》(东汉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赵壹《非草书》(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书法的完整论著),徐慎《说文解字》(东汉我国第一部字典兼文字学专著)三、秦汉篆刻玺印缪篆(隶书的影响下)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一(1)、墓中陶俑、陶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划时代成就的标志,既承担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
秦汉时期艺术秦汉时期始于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至公元220年,这一时期主要的艺术成就有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美术几个方面。
一、绘画1、帛画帛画代表作有湖南长沙马王堆T字型旌幡帛画,其中以1号墓,利仓之妻墓中的帛画保存最完整,绘制内容可分为:上部-天界的景色,中部-人间的景色、下部- 是一个裸体的力士,作马步下蹲,双手向上托举着象征大地的白色扁平物。
他站在两条交缠着的水族动物身上。
古人认为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漂浮物,是被一个巨人托着,浮于海上。
郭沫若认为这个巨人就是禺强(黄帝之孙)。
全画构图严谨完整,对称中有变化,主次分明,疏密有致,造型写实,但又有夸张的部分,画面刚健雄浑,线条遒劲,色调典雅而又庄重鲜明,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2、墓室壁画秦始皇统一六国,接过战国诸子阴阳五行、道家神仙思想,兴起厚葬之风。
汉代将先秦以来的神仙信仰、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等思想再加以整合与创造,提倡孝道盛行厚葬,在很多墓壁上绘制壁画,例如:西汉墓室壁画《西汉卜千秋夫妇墓》;东汉《东马出行依仗》、《乐舞百戏》。
这些墓室壁画对于人物刻画方面,已经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了。
3、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形式,比起壁画,能保存的更长久。
画像石是构筑墓室的重要建材。
最早发现的画像石,是汉武帝时期。
画像石通常采用线刻和浮雕的塑造方式,主要题材包括生活、历史、神话等题材,代表作有《荆轲刺秦王》、《闵子骞失锤》。
画像砖始于战国,兴盛于两汉,由此可见画像砖出现的要早,秦代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的台基,后来用于墓室壁画。
画像砖的图案,是用印模印出各种图案。
题材并不宽泛,主要是生活题材,代表作有《荷塘渔猎》、《弋射收货图》、《牛耕图》。
秦汉时期绘画特点总结:1、题材广泛,从幻想的神话到现实的人间百态;从贵族奢豪享乐到下层百姓辛勤劳作,皆被纳入画中。
题材涉及的方面很多,有军事、经济、政治、天文、地理、社会风尚、道德理想等等。
秦汉美术雕塑陶塑 秦代陶塑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陶俑以模制和手塑相结合的方法制成西汉陶塑彩绘陶俑,总体风格深受南楚艺术影响东汉陶塑 作品大都是墓俑,表现领域和题材内容伸向了广 阔的社会生活,形式风格日趋明快活泼,生动传神石雕与玉雕 西汉大型石雕河北石家庄小安舍村出土的大型裸体石人汉昆明池遗址的牵牛、织女石像茂陵附近的霍去病墓石雕 东汉大型石雕陵墓神道石雕,主要有石人和石兽两类青铜雕塑以马为母题的青铜雕塑在两汉非常盛行绘画帛画 始于楚,兴于汉。
马王堆1号汉墓是西汉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绘画作品。
画面分上、中、下三段,分别展现了永恒天堂、自然世界和死后阴域三个时空,其主题突出表现为引魂升天宫殿壁画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以较大篇幅描述了西汉前期鲁恭王刘余灵光殿中的壁画墓室壁画题材广泛,内容充实 想象丰富,设思巧妙,表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布局严谨、构图饱满善于扬长避短线条丰富多样,表现力度增强色彩丰富和谐汉墓壁画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工艺装饰性绘画 漆器绘画马王堆1号汉墓漆棺画是西汉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 陶器绘画铜器绘画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雕刻形式: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雕、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 题材内容:涉及日月天象、天神地祇、仙灵祥 瑞、现实生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及各种装饰纹样 分布区域:山东、苏北区;豫南区;陕北区;四川区画像砖画像砖出现于战国,东汉达到鼎盛汉代画像砖分为空心砖和实心砖 画像的形式有阴线刻、阳线刻、凸起平面雕、浅浮雕河南、四川是汉画像砖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书法 汉碑,重要碑刻有《乙瑛碑》《华山碑》《史晨碑》《张迁碑》《鲜于黄碑》《石门颂》史游隶书草著《急就章》“崔杜”——崔瑗、杜操,擅章草“钟张”——钟繇和张芝,擅章草 蔡邕书写著作《熹平石经》,书论《九势》、《笔论》工艺与建筑工艺青铜器 秦汉青铜器主要包括铜容器、铜镜、铜灯、铜熏炉陶瓷器 汉代陶瓷工艺最大的成就是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玉器汉代的葬玉非常发达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带钩,造型为“s”状龙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漆器秦汉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夹纻两类 装饰手法有漆绘、油彩绘、锥刺、贴金银和加饰金银 织绣品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衣金银器秦代鎏金龙凤纹盘建筑秦代建筑咸阳宫阿房宫汉代建筑 从文献记载看,汉代城市、宫殿以及礼制建筑的规划和建造,在很大程度上受阴阳五行和天人相应思想的支配和主导 迄今尚存的汉代建筑,全部系砖石结构,并且绝 大部分为地下墓葬建筑,地上建筑只保留下部分石阙 汉代建筑装饰材料以瓦当最具特色,主要为圆瓦当,其端面有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两种装饰形式“秦砖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