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国直销10大慈善活动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4
中国直销排行榜-中国直销公司有那些-中国合法直销企业-中国直销最新企业名单咨询直销专家思怡1254371238直销有句话说得好选择不对努力白费中国很多家直销公司,但是不是每家直销公司都能赚钱,现在中国很多直销公司都发展了10几年了,市场是有限的您现在去做想赚钱那是很难的,真正赚钱是把握趋势第一批的经营者中国直销30家已经获得直销牌照企业的名单,直销企业基本信息查询结果:序号企业名称服务网点核查备案日期1雅芳(中国)有限公司2006-07-242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2006-12-313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2007-02-064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07-03-155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07-03-156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007-04-117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2007-04-208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7-04-239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07-05-2810欧瑞莲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2007-06-2711广东康力医药有限公司2007-06-2912康宝莱(中**健品有限公司2007-07-0213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07-08-1714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原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2007-08-2415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2007-09-0316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2007-10-2617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2007-11-0518美乐家(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07-11-2119天津尚赫保健用品有限公司2007-12-2520嘉康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08-03-1221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8-11-1322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11-2523克缇(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2009-02-0624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07-2225葆婴有限公司2010-07-0226绿之韵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0-09-1527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11-03-1128爱茉莉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2011-07-1129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11-12-0930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2011-07-08经营3年多直销事业,收获很大,21世纪选择直销选择不对努力白费,不是任何直销公司都赚钱的,有一些在中国经营10多年了,市场已经有限,你现在去做想赚钱难,真真赚钱的都是第一批经营的,你也想过更好的选择直销吗一起探讨一个人的成功,20%靠专业知识,40%靠人际关系,另外40%需要观察力的帮助,因此为了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随时有效地与“人"接触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你事业成功。
三生中国,解密直销制度发展史【文章背景】本文起源于2004年初与天问先生研讨制度时,天问先生对前三波直销制度的精彩分析,笔者根据当时已现凶猛扩张端倪的“双轨+级差”制度,再度总结、梳理和充实,并化繁就简,于2004年7月5日完成本文最原始版本,发表于自己的博客上。
《中国直销》杂志于2005年2月刊正式公开发表本文,之后被许多“双轨”或“双轨+级差”制度直销公司从业人员加上自己公司名称,并进一步充实发展,衍生出更细化更复杂的直销制度理论分析,服务于自己所属直销公司,从而广为流传。
2005年10月,《中国直销》杂志社出版笔者所著国内首本专门研究直销制度的同名书刊《直销第四波》,本文即是书刊《直销第四波》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原文(稍加改动)。
限于历史局限性,文章内容与2004-2005年中国直销市场比较接近,文章中若有与现在直销制度不贴切之处,望各位读者海涵。
宁波三生怎么样?“直销”一词,在2003-2004年可谓风行于市。
一本《直销趋势与特训》挟销量突破数十万册的骄人业绩,窜红至2003年《中国图书商情报》“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九名,引起海内外直销业界的广泛重视,开创了“2003年直销图书热销现象”。
籍此东风,以《经贸世界》直销版、《中国直销》等杂志热火对垒刮起的专业直销理论和实践类杂志风潮也热腾腾地扑面而来,2004年第四季度隆重掀帘登场的《直销时代》又将专业化直销杂志纷争的战火传递给2005年。
三生中国好做吗?直销书籍的异军突起,无疑彰显着无数洪流暗涌般的中国各路直销力量。
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那么,直销魔力来源于何方?无疑,是其充满挑战性的制度,以及各种制度所普及的平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以获得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和成就自己事业的观念。
无限极发展历程(最新)1992年12月8日,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南方李锦记厂部大楼破土动工。
1994年,南方李锦记厂部大楼竣工。
1994年8月8日,无限极第一个产品——无限极增健口服液正式上市,以其卓越品质,历经18年的市场检验,已成为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拳头产品。
1994年11月8日,无限极增健口服液荣获“94年度全国食品保健品及技术博览会”金奖。
1996年4月,首批无限极业务精英海外培训团出发往香港。
1996年5月,无限极“首届经销商颁奖大会”举行1996年7月17日,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成立“香港传统中药研究中心”。
1997年6月22日,无限极第一家分公司湖南分公司在长沙成立。
截至2011年,无限极已在全国开设了35家分公司。
1997年,无限极提出“永远关怀、永远合作、永远创业”三个永远的企业精神。
1998年,面对“一刀切”政策,无限极提出“转型不转理念”,坚守梦想,行政员工和业务伙伴的同舟共济,共克难关,平稳度过转型期。
1998年9月10日,无限极捐资兴建第一家无限极希望小学——广西天等县果若无限极希望小学。
20年来,无限极已在全国捐建无限极小学共20所。
1998年,无限极(中国)捐赠3000万元产品用于抗洪救灾。
2000年3月,无限极在广东新会召开“新世纪、新使命、新辉煌”2000人的销售年会,开创了无限极事业的新局面。
2000年6月9日,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与南方医科大学(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合作成立“天然药物研究中心”。
2001年4月14日,无限极确立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无限极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并最终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
2002年12月,无限极新会生产基地举行开工典礼。
2002年,无限极荣获“广州市白云区2001年国税纳税大户”,并被授予金马奖座和奖牌。
2003年,无限极获得ISO9001:2000国际管理体系认证、HACCP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和保健食品GMP证书,标志无限极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
中国直销经历的四个时期:第一、狂热期(1990--1998年)从90年雅芳公司第一家进驻广州,标志着直销业在中国的开始,后来陆续进来安利,仙妮蕾德等,最火爆的算是台湾兴田公司的摇摆机。
这个时期俗称“摇摆机”时代。
那个年代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直销。
直销有人把它理解为就是交钱排队领钱的生意。
所以大江南北刮起了直(传)销风暴。
直销是个舶来品,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除股票、期货之外的又一个商机。
让一些胆子大的,步子快的人大赚了一把。
但是当时由于政府也不知道怎么管理。
处于无政府状态。
给社会造成的负面也是很大的。
98年4月21号政府干脆“一刀切”叫停。
这时割了不少“直销资本主义”的尾巴。
一下子让好多人谈“销”色变。
一时间凡是带“销”的都受人歧视,直到目前都有些大门口还挂着“谢绝推销和传销人员入内”的牌子。
第二、浮躁期(1999---2005年)是趋势总是挡不住的。
虽然禁止传销,但是政府98年10月份还是保留了安利、雅芳等10家转型企业以开店运作。
从1999年开始直销又慢慢恢复元气,酝酿了新的一波浪潮。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三年后给直销立法。
于此同时也出台了涉嫌传销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给难以管理直销找了个法律依据。
但是传销好像给人的感觉是越打越多,直到2004年2月份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央视发表讲话年内要给直销立法,一波新的行情又出现,国内好多保健品企业纷纷打算进入直销。
据不可靠统计当时大概大大小小的公司有两三千家。
直销进入百家争鸣和战国时代。
同时间直销人进入浮躁期。
因为这个时期国人觉得学懂了市场倍增学原理,花样百出的模式无法统计。
什么电子商务,什么消费返利,什么加盟连锁,互联网基金,远程教育等一时间非常鼎盛。
好像有全民皆“销”的感觉。
甚至有些没做几天直销的人竟然干起了自己的直销公司。
什么服装,植树造林,饲料,墓地,洗衣球、水杯等等都来做直销。
一家垮了再做一家,几年下来没赚钱反而亏钱,亏钱的人不甘心,赚钱的不死心。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是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成员,成立于1992年,是香港百年民族品牌“李锦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无限极(中国)以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创造平衡、富足、和谐的健康人生为使命,创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独特的健康理念,坚持务实诚信、守法经营,业务持续发展。
现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5家分公司,28家服务中心,以及四千多家专卖店,取得了可喜的经营成绩,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同。
公司在广东新会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设立占地面积300亩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含建设中的三期工程),已通过ISO9001:2008、ISO22000:2005、HACCP、保健食品GMP四项认证,生产设备与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多款产品获得权威清真认证,生产基地的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公司的第二个生产基地于2011年9月在辽宁省营口市签约,初步规划占地面积约500亩,首阶段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预计全面投产后头五年产值将达180亿元人民币。
公司多年来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与国内外多家权威科研机构、知名学府紧密合作,现已成功研发生产出5大系列6大品牌70多款产品, 包括:无限极健康食品、维雅护肤品、萃雅护肤品、植雅个人护理品、帮得佳家居用品、享优乐养生用品。
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在质量、品牌、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等方面赢得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2003~2011年,连续九年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 2005年,“无限极”品牌获由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发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荣誉,品牌价值达80.83亿元人民币;◆ 2005、2007年,连续两届获“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殊荣;◆ “无限极”品牌蝉联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2005年和2007年“十大最具公信力品牌”奖项;◆ 2006年,获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鼎”和“中国用户满意鼎”;◆ 2008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009年,李惠森董事长获“2009中国企业最具创新力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2010年,获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授予“中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称号;◆ 2011年,获“2010’CSR(中国)领袖总评榜-最佳践行企业奖”;◆ 2011年,第九次被授予“中国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称号;◆2011年,“无限极”品牌再获由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发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荣誉,品牌价值达195.58亿元人民币,品牌排名第49位。
绪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变化。
激烈的市场经济促发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营销的发展,商品的分销渠道因直销模式得以丰富,让消费者亲自消费体验也注重情感营销,形成了消费者结成联盟参与商品利润分成的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初期,直销进入中国,由于当时的法律不健全,市场也没有规范,给非法传销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因此直销在中国发展初期就不是健康的发展,尽管有很多非法传销进行欺骗,但还是有部分企业规范经营。
2005年11月,《禁止传销条例》正式施行,2005年12月1日,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
随着国家立法的出台,人们对直销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
在今天充满危机和压力的时代,人们对创业的意识逐渐加强,直销是人们创业的机会,很多人认为直销是未来中国非常有潜力的行业之一。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在着手打击非法传销,又为合法直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社会环境,国家已经规定直销是一个合法的行业。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在1994年成立,是马来西亚完美资源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侨资企业,地址在广东省中山市。
22年的历练与沉淀,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中山总部、扬州基地、吉林基地、华南基地,7家境外分支机构,34家分支机构、6家办事处、一万多家授权专卖店,强大的研发团队、先进的研发设备、近百项国家专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坚持长远在中国投资发展,为经销商提供事业发展的机会。
目前在直销行业中处于亚洲第一,世界前十,完美文化孕育了完美事业完美人生,完美人的战略宏图是“百年完美,全球完美”。
完美在直销行业中有着典型的代表,希望对本次的研究能够给直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直销的起源是在美国,目前为止历史已有近百年。
直销的参与门槛比较低,不论性别、身份和年龄,直销给当时的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其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发展,经济发展迅速,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好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期待着中国大陆对直销市场的完全开放。
目前中国大陆商务部审批的合法直销企业有七十多家,以安利、完美、玫琳凯、无限极为代表,部分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的直销企业,但由于对直销经营的经验比较缺乏,对直销市场的占有很小,一部分直销企业以传统营销渠道在中国市场上开展变相的直销业务,由于得不到中国法律的支持,同时与中国国情不适宜,都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中国十大直销公司大PK安利、如新、康保莱、美乐家、优莎纳、立新世纪、天狮、南方李锦记、新时代、完美、欧瑞莲谁是未来的直销之王?《直销管理条例》的出台,直销牌照的发放,中国将会规范直销市场,严打那些异地邀约,或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邮购营销,互动营销,整合营销,连锁经营的幌子从事的非法传销.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就是中国直销品牌之争的时代到来。
在各行各业谁能成为行业的第一名,他将会占领整个市场30%以上的份额,第二和第三名各占1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它的几个大品牌共占30%的市场份额,十名之外的品牌的市场份额是微乎其微了。
在中国直销第三波时代的到来,谁将成为中国直销的王者呢?安利还会继续成为中国的直销霸王吗?中国很多公司都想成为中国第一,如如新每在一个市场都把安利做为竞争对手,康保莱也宣布挑战安利,南方李锦记也宣布"创中国第一,造社会精英".天狮也宣布进军世界500强,欧瑞莲是先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
这些公司都想成为第一而成为行业第一,从而分到最大的市场份额.可以这么说,这些二线品牌公司,哪家如果真的能成为中国第一的直销,那么现在选择这家公司的,在未来会拥有最大的市场空间,当你团队足够大时,从而你也是跟随公司最大的受益者。
那么我们从公司、产品、制度、时机,市场前景开展开一场pk大战。
第一,公司安利是国内最大的直销公司,全球第二大直销公司,势力最大。
雅芳是全球最大的直销公司,世界化妆品三大品牌之一,但在国内98年转型后市场一般,2006年拿大直销牌照后,也很难显示它国外的威风.玫琳凯在美国是最大的化妆品公司.第一家纯女性化的公司.化妆品直销品牌第二.(世界化妆品品牌排名:雅芳第一,玫琳凯第二,安利雅姿第三,欧洲欧瑞莲第五,如新第九)如新势力很多地方是紧随安利其后.号称第二.康保莱美国前五名势力足够大。
美乐家势力中上。
90年代曾红火一时.在国外某网站评为最受好评的公司.立新世纪组合公司资本雄厚也具备很强的势力。
新闻信息2011年中国直销企业业绩报告2011年中国直销企业业绩报告发布人:小小燕来源:中国直销发布时间:2012-02-22兔匿龙腾。
无论你愿意或是不愿意,2011年已经过去,又到了本刊一年一度盘点中国直销企业业绩的关键时刻。
照例,本刊盘点的企业主要针对31家获牌企业,其中包括已经拿到牌照但尚未得到官方正式公布的厦门金日和山东安然。
2011年,中国直销行业继续气势如虹,在增加了天狮、爱茉莉、金日、炎帝和安然等5家拿牌企业的情况下,拿牌企业境内直销整体业绩达到774.66亿元,同比增长30.61%。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刊每年一次的直销企业业绩盘点并不代表着全是企业真实的销售数据。
我们每年用心来做,为的是给业界一个参考,给中国直销的行业历史留下清晰印记。
因为上市企业2011年度报表尚未出台,很多直销企业也习惯于对实际销售业绩进行保密,而很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透露的年度业绩也不一定真实,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本刊记者对每个数字都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求证,力求让这些数据更为靠近真相,反映事实。
如果某些数据出现较大偏差,那确属在本次盘点的能力所及之外,希望业界朋友进行指正。
如果能够得到证实,本刊将在以后的杂志上对此进行更正。
业绩代表的是过去,眼光盯准的是未来。
不管我们2011年的业绩表现如何,希望在已经开始的2012年度,中国直销企业能够戒骄戒躁,共同做大蛋糕,分享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
(注:以下销售金额单位除注明外,一律为人民币。
)安利:267亿元安利(中国)在中国直销业老大的位置上不但岿然不动,而且与竞争者的距离越拉越远。
2011年底,安利(中国)在其年会上宣布,2011年业绩为267亿元,相较于2010年的220亿,增长了21%。
这份成绩单也消除了业界对郑李锦芬离开后的安利(中国)的担忧。
显然,新任大中华区总裁颜志荣给美国总部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安利(中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
安利纽崔莱营养保健品虽然在2011年7月全线提价10%,但并没有对市场带来消极影响。
Enterprises企业 | 公益慈善始于心,行善贵有恒。
对直销企业来说,开展公益活动一直是树立企业形象、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
过去多年来,全行业热心投身公益,积极开展关爱儿童、帮扶妇女、保护环境、赈灾扶贫等公益活动,从公司到个人,从捐款到捐物,用责任承托直销情怀,用大爱抒写直销意义。
目前,很多直销企业都把公益事业列为了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大中型直销企业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益慈善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独具企业风格的特色公益项目,比如安利关爱儿童、完美无偿献血、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尚赫公益小学、绿之韵“绿跑”等;规模小一点的直销企业也通过设立基金、助力乡村振兴等方式,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中国直销十大公益企业排名前十的直销企业公益投入累计高达59.6亿元。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是一个有温度的数字。
文 / 本刊记者 张陈会助,彰显出直销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直销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知识经济》整理了一份“中国直销十大公益投入企业”。
其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官方披露或本刊记者向相关企业求证,统计口径和截止时间不完全统一,因此仅供参考。
《知识经济》将以上十家企业的公益投入金额进行了汇总,发现其公益投入金额累计高达59.6亿元。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也是一个有温度的数字。
感谢直销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做出的积极贡献,也期待未来更多有特色的直销公益品牌和项目出现,助力直销行业收获更高的社会美誉度。
中国直销十大公益投入企业安利(中国)“健康童乐园”公益项目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宣告第10000户落成。
“大单品”树立公益品牌当直销企业的公益系列或项目做得足够好时,可以发挥出“大单品”效应,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起特色的公益品牌,还能在公益项目中起到“明星”和榜样作用,让更多人看到直销公益的魅力与特色。
安利(中国):深度关爱儿童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时代的希望之光。
自进入中国,安利一直把关爱儿童作为企业的公益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