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0
2024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本规范为了保障儿童安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针对托儿所和幼儿园建筑设计提出规范要求。
2.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安全、健康、舒适、启发性和环保性。
3.建筑面积、座位数、儿童比例等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与相关法律法规一致。
第二章:用地规划1.托儿所和幼儿园应尽量选择低噪音、低污染的用地,远离危险源和污染源。
2.建筑群布局要合理,保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避免遮挡。
3.用地内应设置适宜儿童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园林景观。
第三章:建筑设计1.建筑内外墙面应保护儿童免受尖锐或硬质构件的伤害,采用倒棱、圆弧等设计。
2.建筑材料要符合卫生安全要求,避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3.室内空间应合理分区,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房间间隔、门窗高度、设备摆放等要符合儿童身高、体型和活动特点。
4.楼梯、走廊、门窗等地方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儿童摔倒、夹伤等意外。
5.室内装修要注重环保和美观,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材料。
第四章:功能布局1.室内功能布局应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休息室、用餐区等。
教室和活动室要满足展示教育、集体活动和多元化教学的要求。
2.卫生间要分设成人和儿童用,设备配置要便利儿童使用。
3.休息室要安静、温暖,为儿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4.用餐区要考虑饮食安全和食品卫生要求,设备配置要方便儿童、安全卫生。
5.室外功能布局要包括安全、适宜的儿童游乐区、绿化区和运动场地。
第五章:设备设施1.室内设备设施要合理配置,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包括桌椅、黑板、玩具、书架、儿童床等。
2.设备设施要符合儿童安全要求,防止尖锐、硬质物品伤害儿童。
3.室外设备设施要遵循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标准,设备结构要牢固、稳定,避免儿童发生跌落、碰撞等伤害。
第六章:安全防护1.建筑内外应设置适当的栏杆、护栏、防盗网等安全措施,防止儿童发生意外。
2.建筑内应配备适量灭火器材、防火门等消防设施。
最新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第1.0.4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2.1 基地选择第2.1.1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 2.1.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分,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2.2 总平面设计第2.2.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分,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023修订版《幼儿园、儿童保育中心建
筑设计规范》
简介
本文档是2023年修订版的《幼儿园、儿童保育中心建筑设计
规范》。
该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幼儿园和儿童保育中心的建筑设计,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设计原则
- 安全原则:建筑设计应符合安全标准,确保孩子们在使用期
间的安全。
- 健康原则:建筑设计应注重孩子们的健康和卫生,包括通风、采光和卫生设施等方面。
- 舒适原则:建筑设计应提供舒适的环境,包括对温度、湿度
和噪音等因素的合理控制。
设计要求
1. 结构设计:建筑结构应稳固可靠,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
事件的影响。
2. 空间布局:幼儿园和儿童保育中心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包括活动室、教室、休息区、厨房和卫生间等。
3. 安全设施:建筑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紧急疏散通道和触电保护等。
4. 卫生设施:建筑应配备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洗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5. 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包括噪音控制、废物处理和节能措施等。
6. 儿童友好设计:建筑设计应考虑儿童的特殊需求和兴趣,提供合适的游戏区域和教育设施等。
结论
《幼儿园、儿童保育中心建筑设计规范》的修订版为幼儿园和儿童保育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指导和规范,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应遵循该规范,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合规性。
2023修订版《幼儿照料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引言本文档是2023年修订版《幼儿照料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介绍和指导。
本规范旨在确保幼儿照料中心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符合安全、健康、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规范概述本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空间与布局:规定了幼儿照料中心和幼儿园建筑的主要空间要求和布局设计原则,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
空间与布局:规定了幼儿照料中心和幼儿园建筑的主要空间要求和布局设计原则,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等。
2. 安全与防护:详细阐述了建筑设计中的安全要求,包括防火安全、防坠落安全、防盗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安全与防护:详细阐述了建筑设计中的安全要求,包括防火安全、防坠落安全、防盗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3. 人性化设计:强调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包括儿童友好设施、无障碍设计、安全通道等要求。
人性化设计:强调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包括儿童友好设施、无障碍设计、安全通道等要求。
4. 环境与健康:关注了建筑环境对幼儿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建筑材料、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环境与健康:关注了建筑环境对幼儿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建筑材料、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5. 设备与设施:规定了幼儿照料中心和幼儿园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包括家具、玩具、器具等。
设备与设施:规定了幼儿照料中心和幼儿园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包括家具、玩具、器具等。
6.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包括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包括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总结2023修订版《幼儿照料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幼儿照料中心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符合安全、健康、适用性等要求而制定的。
本规范以空间与布局、安全与防护、人性化设计、环境与健康、设备与设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重点,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 注:本文档所述内容为虚构,仅用于示例目的。
整理: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一、建筑规模与布局2.幼儿园建筑应采用合理的布局,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办公区等。
各区域之间应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方便幼儿及教职工的使用。
3.教学区应包括教室、活动室、游戏室、音体室等,每个教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0平方米。
教室内部应设置合理的分区,包括教学区、游戏区、休息区等。
4.生活区应包括食堂、厨房、卫生间、保健室等。
食堂和厨房的设计应满足卫生、安全、环保的要求,卫生间应设置男女分开的蹲位,每个蹲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平方米。
二、建筑安全与环保1.幼儿园建筑应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节能的规定,确保幼儿及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建筑材料应选择环保、无毒、无害的产品,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3.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抗震设防烈度不应低于6度。
建筑物的防火、防盗、防滑、防电等安全措施应到位。
4.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幼儿及教职工的呼吸健康。
三、室内环境与设施1.室内环境应温馨、舒适,色彩搭配和谐。
室内装修材料应易于清洁、耐磨、耐腐蚀。
2.教室内的照明应充足、均匀,照度不应低于300勒克斯。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5摄氏度,湿度应保持在40%-70%。
3.教学设施应满足幼儿教育需求,包括教具、玩具、桌椅等。
桌椅应根据幼儿身高调整,保证幼儿舒适学习。
4.活动区内应设置丰富多样的游戏设施,如滑梯、摇马、跳床等,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需求。
四、室外环境与设施1.幼儿园室外环境应宽敞、明亮、安全,设有足够的绿化面积。
室外活动场地应铺设防滑、防摔的材料,设置防护栏、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
2.室外设施应包括滑梯、秋千、跳床、沙池等,满足幼儿的户外活动需求。
设施的设计应注重安全、环保,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3.室外活动场地应设置遮阳设施,避免幼儿在烈日下活动。
同时,应设置休息区,供幼儿及教职工休息。
五、建筑设计与施工1.幼儿园建筑设计应遵循简洁、实用、美观的原则,注重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2023修订版《幼儿培训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修订版《幼儿培训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详细内容和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设计师和建筑师可以在建造幼儿培训中心和幼儿园时确保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
规范概述2023修订版《幼儿培训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涵盖了以下主题:1. 空间布局:指导如何布置教室、活动室、休息室、食堂等不同功能的空间,以满足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2. 安全设施:详细规定了灭火设备、应急疏散通道、防护栏等安全设施的要求,以确保幼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3. 环境条件: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噪音、室温等方面的要求,以创造良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4. 水电燃气设备:规定了水源、供电、供气等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标准,以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5. 卫生要求:明确了洗手间、厕所、卫生间等设施的卫生要求,以及垃圾处理和清洁维护的规定。
6. 智能化建设:指导幼儿培训中心和幼儿园在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方面的要求,包括安全监控、网络设备等。
应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幼儿培训中心和幼儿园建筑项目。
同时,对于已存在的幼儿培训中心和幼儿园,也鼓励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满足最新的规范要求。
遵守规范的好处遵守2023修订版《幼儿培训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有以下好处:1. 保障幼儿安全:规范的要求确保了幼儿在建筑物内外的安全。
2. 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规范规定了适宜的空气质量、照明条件等,为幼儿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
3. 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舒适感。
4. 便于管理和维护:规范规定了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进行。
结语通过遵守2023修订版《幼儿培训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我们可以创建安全、舒适、健康的幼儿教育环境。
务必将这些规范融入到幼儿培训中心和幼儿园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并严格执行以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1.建筑安全:幼儿园建筑应符合建筑安全规范,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建筑结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物应有足够的紧急出口,消防设施应齐全,并配备适当的疏散标示。
2.儿童友好:建筑物应考虑到儿童的身高、活动范围和独立性,如洗手台、厕所、上下楼梯等设施应设计成适合孩子使用的高度。
门窗应有安全锁具,以避免孩子受伤。
3.空间规划:幼儿园的内部空间应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性。
例如,教室应设计成能够容纳多种不同的活动,包括游戏、学习、观察等。
活动室、图书馆、厨房等功能区域也需要充足的面积,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4.自然光线和通风:幼儿园的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以改善室内环境。
阳光可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并有助于孩子们的生长发育。
同时,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学习环境。
5.安全围栏和游乐设施:室外区域应设置安全围栏,以防止幼儿外出时发生意外。
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应选用材料坚固、平整,并符合安全标准,防止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6.绿化环境和景观设计:幼儿园建筑应注重营造一个绿色、自然的环境,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可以设计室内或室外花园,栽种植物和树木,提供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
7.声学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隔音效果,防止幼儿在学习或玩耍时受到噪音的干扰。
教室和活动室需要隔音,保持室内相对安静的环境。
8.卫生设施:幼儿园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厕所和洗手池,以满足幼儿的日常生活需求。
同时,厕所和洗手池的布置应便于幼儿使用,比如使用低档设备、易于清洁和维护。
以上是幼儿园建筑设计的一些规范,旨在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当然,具体的规范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教育标准来确定。
最新得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得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与使用功能等方面得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与改建得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得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托儿所、幼儿园就是对幼儿进行保育与教育得机构。
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得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得为幼儿园。
幼儿园得规模(包括托、幼合建得)分为: 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得托儿所得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第1、0、4条托儿所、幼儿园得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与专业部门颁布得有关设计标准、规范与规定。
第2章基地与总平面2、1 基地选择第2、1、1条四个班以上得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得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得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得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得底层,但应有独立得出入口与相应得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托儿所、幼儿园得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得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得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2、2 总平面设计第2、2、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得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得环境空间。
第2、2、2条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得室外游戏场地。
2023修订版《幼儿学习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修订版《幼儿研究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背景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这些建筑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我们需要制定规范来引导和监督。
规范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提供良好的研究和成长环境。
主要内容1. 建筑布局:规定了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的建筑布局要求,包括教室、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区域的设计和划分标准。
2. 安全设施:规范了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的安全设施要求,包括防火措施、应急疏散通道、安全门窗等。
同时还对室内外环境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
3. 设备与材料:明确了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标准,包括家具、玩具等。
要求这些设备和材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的要求,并适合幼儿使用。
4. 环境保护:对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了规范,包括噪音、空气质量、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5. 残疾儿童设施:为残疾儿童提供了相关设施和便利,以确保他们能够融入到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
使用指南设计和建设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时,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
相关部门应监督和检查建筑项目的合规性,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结论2023修订版《幼儿研究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是在新形势下制定的指导幼儿教育建筑设计和建设的规范。
它将为幼儿研究中心和幼儿园的建设提供准则,并促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儿童成长。
以上是该文档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概述。
详细内容请查阅2023修订版《幼儿研究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最新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第1.0.4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2.1 基地选择第2.1.1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2.2 总平面设计第2.2.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
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注:1.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第2.2.4条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第2.2.5条托儿所、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
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第3章建筑设计3.1 一般规定第3.1.1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并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的分区要求及有关规定。
第3.1.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必须按第3.2.1条、第3.3.1条的规定设置。
服务、供应用房可按不同的规模进行设置。
一、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乳儿室、配乳室、喂奶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洗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
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与寝室宜合并设置。
二、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宿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
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不设保育员值宿室。
三、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
第3.1.3条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
第3.1.4条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第3.1.5条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表3.1.5的规定。
注:特殊形状的顶棚、最低处距地面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3.1.6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
第3.1.7条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第3.1.8条建筑侧窗采光的窗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表3.1.8的规定。
注: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与窗上口距地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大于2.5。
第3.1.9条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W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
nT'W3.2 幼儿园生活用房第3.2.1条幼儿园生活用房面积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第3.2.2条寄宿制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第3.2.3条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
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
第3.2.4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2注:1.全日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时,其面积按两者面积之和的80%计算。
2.全日制幼儿园(或寄宿制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设施时)每班的卫生间面积可减少2m2。
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室时,面积应按规模的大小确定。
3.实验性或示范性幼儿园,可适当增设某些专业用房和设备,其使用面积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置。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
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四、炎热地区各班的卫生间应设冲凉浴室。
热水洗浴设施宜集中设置,凡分设于班内的应为独立的浴室。
第3.2.5条每班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3.2.5的规定。
第3.2.6条供保教人员使用的厕所宜就近集中,或在班内分隔设置。
第3.2.7条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
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3.3 托儿所生活用房第3.3.1条托儿所分为乳儿班和托儿班。
乳儿班的房间设置和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托儿班的生活用房面积及有关规定与幼儿园相同。
乳儿班每班房间最小使用面积m2表3.3.1第3.3.2条乳儿班和托儿班的生活用房均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建时,托儿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设单独的出入口。
第3.3.3条喂奶室、配乳室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喂奶室、配乳室应临近乳儿室,喂奶室还应靠近对外出入口。
二、喂奶室、配乳室应设洗涤盆。
配乳室应有加热设施。
使用有污染性的燃料时,应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
第3.3.4条乳儿班卫生间应设洗涤池二个,污水池一个及保育人员的厕位一个(兼作倒粪池)。
3.4 服务用房第3.4.1条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第3.4.2条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宜相邻设置,幼儿生活用房应有适当距离。
如为楼房时,应设在底层。
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应设上、下水设施;隔离室应设独立的厕所。
2第3.4.3条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
第3.4.4条幼儿与职工洗浴设施不宜共用。
3.5 供应用房第3.5.1条供应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2第3.5.2条厨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厨房与职工厨房合建时,其面积可略小于两部分面积之和。
二、厨房内设有主副食加工机械时,可适当增加主副食加工间的使用面积。
三、因各地燃料不同,烧火间是否设置及使用面积大小,均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四、托儿所、幼儿园为楼房时,宜设置小型垂直提升食梯。
3.6 防火与疏散第3.6.1条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第3.6.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
平屋顶可做为安全避难和室外游戏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第3.6.3条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6.3的规定。
第3.6.4条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
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 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第3.6.6条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
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3.7 建筑构造第3.7.1条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
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
卫生间应为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第3.7.2条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
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三、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五、外门宜设纱门。
第3.7.3条外窗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
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
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
二、所有外窗均应加设纱窗。
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及隔离室的窗应有遮光设施。
第3.7.4条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第3.7.5条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第3.7.6条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的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
第4章建筑设备4.1 给水与排水第4.1.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内给水排水系统。
卫生设备的选型及系统的设计,均应符合幼儿的需要。
第4.1.2条有热源条件时可设置或预留热水供应系统。
4.2 采暖与通风第4.2.1条采暖区托儿所、幼儿园应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
热媒温度不宜超过95~70℃。
幼儿用房的散热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不具备集中采暖条件的二层以下房屋用壁炉、火墙采暖时,必须有高出屋面的通风、排烟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