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学大纲范本
- 格式:docx
- 大小:18.26 KB
- 文档页数:7
一、制定依据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3.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4.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5. 参考国内外先进驾驶培训教学经验。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和驾驶素质;2. 提高学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3. 使学员熟悉和掌握车辆的结构、性能及操作要领;4. 培养学员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
三、教学内容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1.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概述1.2 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含义1.3 道路通行规则1.4 交通事故处理及责任认定2. 基础和场地驾驶2.1 车辆基本操作要领2.2 车辆起步、停车、倒车、掉头、会车、超车等操作 2.3 基础驾驶技能训练2.4 场地驾驶技能训练3. 道路驾驶3.1 道路驾驶基本技能3.2 道路驾驶注意事项3.3 复杂道路驾驶技巧3.4 道路驾驶安全常识4.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4.1 安全文明驾驶理念4.2 车辆安全检查及维护4.3 驾驶员身心健康与安全4.4 驾驶员职业道德四、教学要求1. 教学方法1.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方式,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1.2 实践教学: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员的实际驾驶技能;1.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和掌握道路驾驶技巧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2. 教学进度2.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10学时;2.2 基础和场地驾驶:14学时;2.3 道路驾驶:12学时;2.4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12学时。
3. 学时安排3.1 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3.2 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4. 考核方式4.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4.2 实践考核:通过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4.3 考核不合格的学员,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为了更好地规范驾校教学,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制定一份完善的驾校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驾校教学目标、教学基本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五个大点来阐述。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驾校教学目标1. 培养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引入交通法规、道路标志和信号等内容,教会学员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他们对安全驾驶的重视。
2. 培养学员的驾驶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帮助学员掌握驾驶技巧,包括起步、换挡、倒车、超车等,从而能够熟练应对不同的交通情况。
3. 培养学员的驾驶心理素质:通过驾驶模拟、紧急情况处理等训练,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驾驶心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原则1. 系统性原则:将驾驶技能的学习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有序进行,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2. 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和驾驶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3. 科学性原则:根据驾驶技能的特点和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 安全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保证学员的安全,并培养其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
5. 实践性原则:注重实际操作环节的训练,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员能够在实际的驾驶场景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1. 交通法规与交通安全知识:包括道路交通法规、交通标志和信号等,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知识。
2. 车辆结构与操作:包括车辆的基本结构、仪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让学员熟悉车辆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手法。
3. 驾驶技巧与应对策略:包括起步、换挡、转弯、超车、停车等技巧的讲解和实操训练,培养学员的实际驾驶能力。
4. 特殊天气和特殊道路状况处理:包括雨天、雪天、雾天等恶劣天气和山区、高速公路等特殊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巧和注意事项。
5. 突发情况处理:包括故障应对、紧急刹车、防止碰撞等突发情况下应对的技巧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员传授交通法规、驾驶技巧和知识。
XXXX驾校驾驶员培训
教学计划
为了规范驾驶员培训过程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
根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制定本计划。
一、学时安排表
二、教学阶段划分
培训教学部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相关知识;第二阶段(科目二),场内驾驶训练;第三阶段(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每个阶段结束后,对学员本阶段的学习进行考核。
阶段考试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阶段考试不合格的,由考核员确定应当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
三、阶段教学安排
详见附表:
实际操作,共24学时术科教练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操)教学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第二阶段(科目二)场内驾驶
注:本阶段实操操作项目基础驾驶应采用驾驶模拟器教学
科目二场内驾驶
实际操作
注:1、本阶段模拟驾驶部分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器教学;
2、本阶段C4、D、E、F车型的综合驾驶及考核不计学时。
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精选) 标题: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精选)一、前言驾驶培训是提高驾驶员素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驾校培训流程,确保培训质量,使学员在掌握驾驶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使学员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车辆基本构造、驾驶操作规程等基本理论知识。
2. 驾驶技能:使学员熟练掌握车辆起步、停车、直线行驶、变更车道、超车、会车、倒车等基本驾驶技能。
3. 安全意识:培养学员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的良好习惯。
4. 应急处理:使学员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行车安全。
三、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车辆基本构造、驾驶操作规程、安全行车常识等。
2. 实践教学:车辆起步、停车、直线行驶、变更车道、超车、会车、倒车、夜间驾驶、恶劣天气驾驶等。
3. 模拟教学:模拟考试、模拟驾驶等。
4. 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意识、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等。
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共计24学时,每周安排4学时,连续6周。
2. 实践教学:共计48学时,每周安排8学时,连续6周。
3. 模拟教学:共计12学时,每周安排2学时,连续6周。
4. 安全教育:共计6学时,每周安排1学时,连续6周。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实践教学:采用一对一教学、分组练习、模拟考试等方式,确保学员熟练掌握驾驶技能。
3. 模拟教学:利用模拟驾驶设备,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熟悉驾驶操作,提高实际驾驶能力。
4. 安全教育:通过观看安全教育片、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演练等方式,增强学员的安全意识。
六、考核评价4. 学员综合评价:根据学员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七、教学保障1. 师资力量: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驾驶技能的教练员担任教学工作。
驾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驾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第一篇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初步把握汽车驾驶及维护技术理论,懂得交通安全法规,具备独立操作技能的驾驶员,驾校教学计划。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包括:1、讲解职业道德,在讲解《道条》的基础上讲解道路交通规则通常识及汽车构造方面的有关学问,完成理论考试。
2、组织学员驾车,讲解安全常识,上下车姿态及座位调整。
3、介绍仪表和操作机件的功能及运用。
4、冷排档训练:熟识手制动、离合器、加速踏板和变速杆的协作。
5、热排档训练:熟识手制动、离合器、加速踏板和变速杆的协作。
6、在娴熟把握发动机启动和停熄的基础上练习起步。
7、根据起步和停车的操作顺序,把握运行状态下的换挡方法。
8、进行直线进退、“8〞字形、蛇形行驶及方向把握能力训练。
9、场内训练单边桥、坡道起步、侧方位停车、直角弯路、起伏路、圆饼路、直线倒车、限宽门。
10、场内训练定点停车、连续换档。
11、把握行车路线、培育超、会车估计和观看力。
12、体会方向盘自由行程、行驶速度及转弯角度。
13、把握会车、超车、让车的基本要领及安全操作。
14、场内倒桩移库训练。
15、重点科目训练:在起步、换档〔增、减档〕、转向、制动、停车、倒车等科目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提高驾驶实际操作技能。
16、在反顺支线的基础上、进行场内红外线倒桩移库综合驾驶复习,迎接桩考。
17、针对道路观看和实际驾驶操作存在的问题,组织学员进行重点综合训练,把握操作顺序、要领及行车安全,稳固提高训练成果,迎接路考。
三、通过教学使学员到达如下要求1、恪守社会功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2、把握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行车学问,了解交通事故处理方法;3、了解汽车的分类和总成各结构、作用;4、把握汽车维护等级的划分,能进行日常维护、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油、电路一般常见故障。
5、把握汽车基础操纵规程和安全,经济行车的驾驶操作理论基础学问,了解特别条件驾驶汽车的留意事项;6、娴熟把握各驾驶操纵装置的操作方法、要领和场地驾驶图式,尺寸及操作方法;7、能依据道路交通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掌握车速和选择行车路线,基本做到:观看周到、推断精确、反应快速、操作娴熟、措施得当,独立驾驶准驾车辆。
引言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课程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的第二部分。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五个大点,包括车辆操作技能训练、交通法规知识教学、驾驶技巧培养、安全意识培养和实际道路驾驶训练。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员将能够获得全面的驾驶知识和技能,并为他们成为安全合格的驾驶员奠定坚实基础。
正文内容:一、车辆操作技能训练1.安全座椅调整与使用技巧2.方向盘控制与操作技巧3.档位操作与换挡技巧4.刹车操作与制动技巧5.油门控制与加减速技巧6.转向灯操作与信号灯使用技巧7.启动与熄火技巧8.倒车与泊车技巧9.车道偏移与修正技巧二、交通法规知识教学1.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概述2.车辆驾驶证管理规定3.交通信号灯使用规则4.交通标志与标线解读5.行车礼仪与优先权让让规则6.驾驶证扣分制度7.酒驾与毒驾的法律后果8.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和责任认定三、驾驶技巧培养1.加速与减速技巧2.转弯与变道技巧3.紧急情况应急反应训练4.汽车测速与跟车技巧5.线路选择与位置控制6.灯光使用技巧7.复杂路况应对策略8.公共交通工具与行人相互配合技巧9.高速公路驾驶技巧四、安全意识培养1.安全驾驶意识培养2.疲劳驾驶及防范措施3.酒驾和毒驾的危害认识4.行车途中的不良行为识别与应对5.恶劣天气驾驶技巧6.突发情况处理技巧7.乘客与儿童安全教育8.客车和货车驾驶技巧五、实际道路驾驶训练1.基础实操训练2.城市道路驾驶训练3.高速公路驾驶训练4.复杂路况驾驶训练5.夜间驾驶训练6.考试模拟训练7.赛道驾驶技巧训练8.模拟突发情况处理训练9.考试前复习与答疑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课程驾校教学大纲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的第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培养驾驶员的全面技能和知识是一个复杂而且需要长期的过程。
仅仅掌握车辆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在实际道路驾驶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和突发情况,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
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学员将会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逐步提高自己的驾驶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合格而安全的驾驶员。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
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四、其他1.驾培机构应根据本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倡导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第一章教练员的职责一、着装及站姿规范,仪容仪表整洁,按规定时间在车前站立迎候学员。
二、教学训练中安全第一,精神饱满,态度和谐,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三、朋友式的教学,根据学员特点,因人施教。
四、坚决杜绝“吃、哪、卡要”现象,不吸学员一支烟,不接受包括矿泉水在内的任何馈赠,不允许向学员借钱借物。
五、为人师表,严格遵守我校及交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教学要求,标准及相关规定,保证培训质量和进度。
六、教学训练中教练必须坐到驾驶座位上,坐姿规范,副驾驶靠背后倾角不得大于100度。
七、教学训练中不得在车内吸烟,接打电话不得超过2分钟,不得做有碍教学训练的活动。
八、教学训练中禁止停车扎堆聊天。
九、严格遵守收发车时间,不得无故减少学员训练时间。
十、收发车途中,学员坐在前排副座,必须系安全带。
十一、车辆状况完好,各部件齐全,车容卫生整洁,车座套干净平整,定期清理车辆内饰,做到无灰尘、无异味。
十二、不准饮酒后驾车和执教。
十三、不准驾驶有严重故障的车辆带学员培训。
十四、不准违章停车换人。
十五、认真填写学员的《训练手册》,并对训练效果作出客观真实的评定。
十六、考试场最高时速20公里/小时。
科目限速5公里/小时,不准超车,车辆按号入位,并按规定停放整齐。
第二章场内驾驶(科目二)阶段目标: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具备对车辆控制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场地和场内道路驾驶的基本方法,具备合理使用车辆机件、正确控制车辆运动空间位置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
第一课基础驾驶培训要求:掌握发动机的启动与停车熄火方法,车辆起步停、车、前进、倒车、加减档技能及动作要领。
训练内容:1、发动机的启动,停车熄火及注意事项。
2、半联动接力的掌握,油门和离合器的协调配合。
3、加减档的操作要领。
4、方向盘的打法及注意事项。
操作要求:熟练掌握基本驾驶技能培训课时:C1 2课时B2 2课时第二课场地熟悉驾驶培训要求:熟悉速度控制,转向控制,空间位置控制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中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2 •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冃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岀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和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XXXX驾校驾驶员培训
教学计划
为了规范驾驶员培训过程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
根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制定本计划。
一、学时安排表
二、教学阶段划分
培训教学部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相关知识;第二阶段(科目二),场内驾驶训练;第三阶段(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每个阶段结束后,对学员本阶段的学习进行考核。
阶段考试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阶段考试不合格的,由考核员确定应当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
三、阶段教学安排
详见附表:
实际操作,共24学时术科教练员。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第一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通过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学习,掌握国家对驾驶员培训过程的具体要求,监督驾校和教练员的教学行为,保证培训效果,维护自身利益。
教学重点:1.驾驶培训各阶段的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
2.教学日志的使用。
教学难点:教学日志的规范化使用。
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具体讲解和课后作业练习。
教学内容:1.《大纲》的常识:制定与颁布、作用、种类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它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2.《大纲》的特点、教学目标、学时安排①新大纲将原有的四个阶段改成三个阶段②培训学时有了变化③安全文明驾驶单独列出④更加注重实际驾驶能力的培养⑤按学时收费第一阶段: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第二阶段: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具备对车辆控制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场地和场内道路驾驶的基本方法,具备合理使用车辆操纵机件、正确控制车辆运动空间位置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第三阶段:掌握安全文明驾驶知识,具备对车辆综合控制能力;了解行人、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和夜间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有效处置随机交通状况、无意识合理操纵车辆的能力。
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可以参加下一科目,前一科目不合格,继续该科目考试A1B1A2B2A3C1C2C5C3DEFC41181203.教学日志的作用和分类:①教学日志的作用教学日志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确保《教学大纲》落实到位的主要手段和载体。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驾驶知识;树立良好的驾驶道德和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识;了解车辆整体结构;掌握基础操作要领;培养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第一阶段理论
注:本阶段理论部分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一阶段实际操作
注: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车辆使用的相关规定和知识;熟练掌握车辆的移动方法和实地驾驶的基本要领,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培养行车礼让的安全意识。
第二阶段理论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
第三阶段
阶段目标掌握车辆通行、行驶、停放的相关规定;掌握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了解行人(尤其儿童)和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驾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培养预见性的安全驾驶意识。
第三阶段理论
第三阶段实际操作
第四阶段
阶段目标了解常见事故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了解各种特殊道路交通环境下的安全行车方法及车辆保险与理赔的相关规定;培养驾驶应变的能力;
能够独立驾驶车辆。
第四阶段理论
注: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XXXX驾校驾驶员培训
教学计划
为了规范驾驶员培训过程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
根据《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制定本计划。
亠、学时安排表
二、教学阶段划分
培训教学部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相关知识;第二阶段(科目二),场内驾驶训练;第三阶段(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每个阶段结束后,对学员本阶段的学习进行考核。
阶段考试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阶段考试不合格的,由考核员确定应当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
三、阶段教学安排
详见附表:
(一)第一阶段教学安排
理论知识,共12学时理科教练员
(二)第二阶段教学安排
理论知识,共2个学时理科教练员
实际操作,共24学时术科教练员
(二)第二阶段教学安排
理论知识,共16个学时理科教练员
实际操作,共24学时术科教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