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模拟演练(骨盆骨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骨盆骨折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目的为了迅速、有效地应对骨盆骨折突发事件,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骨盆骨折的急救救治工作,包括急诊分诊、救治、会诊、转诊等各个环节。
三、预案内容1. 预测与预防(1) 加强急诊科、创伤骨科、血管外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对骨盆骨折的预警意识。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骨盆骨折救治培训,提高救治技能和急救反应速度。
2. 急诊分诊(1) 接到骨盆骨折患者后,立即评估伤情,给予紧急分诊,优先处理危重患者。
(2) 根据患者伤情,迅速启动MDT(多学科)急诊抢救流程。
3. 救治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纠正休克等生命支持措施。
(2) 迅速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位置和程度。
(3) 骨折闭合复位: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进行闭合复位,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
(4) 骨折切开复位:对于复杂骨折或闭合复位失败的患者,及时进行切开复位手术。
(5) 止血和输血:积极处理出血,根据患者失血量给予相应输血治疗。
(6) 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4. 会诊与转诊(1) 在救治过程中,如遇到难题或患者病情复杂,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共同商讨救治方案。
(2)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及时将患者转诊至相关科室或上级医院。
四、急救设备与药品准备1. 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急救药品等。
2. 急救药品:包括止血药物、抗生素、输血制品、生命支持药物等。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骨盆骨折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技能和急救意识。
2. 定期进行急救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六、预案评估与修订1.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分析救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救治流程。
2.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预案,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一、背景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常伴有大量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为提高我院对骨盆骨折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骨盆骨折休克应急处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科室医护人员为成员。
2. 应急处理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 抢救组:负责患者的现场急救、转运和初步救治。
- 护理组: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输液输血、抗休克治疗等。
- 手术组:负责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
-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药品、设备的保障和调配。
三、应急预案1. 现场急救(1)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如意识、呼吸、血压、脉搏等。
(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3)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4)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
(5)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医院。
2. 初步救治(1)到达医院后,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腹部、骨盆等。
(3)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
(4)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3. 手术治疗(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2)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3)术后加强患者的护理,预防并发症。
4. 抗休克治疗(1)持续补液,维持血容量。
(2)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
(3)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4)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
四、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急救、初步救治、手术治疗、抗休克治疗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我院对骨盆骨折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骨盆骨折1.交通事故是骨盆骨折(pelvic fracture)最常见的致伤机制,其他原因包括坠落伤、挤压伤和爆炸伤,老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轻微的跌伤也可导致骨盆骨折。
2.直接暴力作用于整个骨盆环时,联结弓常先发生断裂。
如骨盆前后同时被挤压,可形成“开书样”损伤。
如骨盆横向受压,可形成“关书样”损伤。
间接暴力致伤常是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肌肉猛烈收缩,可造成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坐骨结节等骨盆肌起点处的撕脱骨折。
3.因为骨折、出血以及合并伤,骨盆骨折伴随很高的死亡率。
骨盆骨折出血的来源包括骨折断面、静脉丛和动脉。
4.骨盆骨折伴随内脏和软组织损伤包括:①肌肉损伤,导致血肿、疼痛、无法走动;②泌尿系统,包括尿道、膀胱破裂,尤其在移位的耻骨联合骨折时;③生殖器官,男性尿道及女性生殖道损伤常常见于骨盆骨折中;④肠道,包括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损伤。
5.腹膜后间隙是一潜在的间隙,骨盆出血时,在自身压迫效应产生前可积聚4L的血液,由于骨盆的球面性质,如果骨折导致骨盆不稳定,这一容积还可增加。
6.创伤后患者疼痛,不能负重,局部严重畸形,挫伤、血肿形成都应考虑骨盆骨折。
通过前方压迫耻骨联合,或侧方压迫髂骨翼,或髋关节行全方位运动,如感觉疼痛或者活动困难,均提示骨盆骨折不稳定,须行前后位、侧位、斜位X线片确定。
禁止行骨盆分离试验,以免导致新的大出血。
7.骨盆骨折的X线检查应包括前后位、入口位和出口位。
CT扫描是骨盆骨折的重要诊断方法,能显示局部微小损伤和显示软组织阴影,尤其是骶髂关节、髓臼周围隐匿的骨折,还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旋转畸形和前后方向移位,也有助于诊断骶髂后部的韧带损伤、骨折血肿、骨折周围脏器和大血管等,对进一步判断骨盆损伤的稳定性都有帮助。
螺旋CT三维重建可提供更清晰的骨折移位和骨折类型图像。
8.骨盆骨折院前处理时,若考虑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时应及早固定骨盆,可用床单等布料捆扎,或用抗休克裤,或骨盆外固定器,均有固定骨盆、控制出血的效用。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院应对脊柱骨盆骨折等严重外伤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伤员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一起因车祸导致的脊柱骨盆骨折突发事件,医院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治、转运和后续治疗。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指挥小组: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协调和监督。
2. 医疗救援小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治、转运和后续治疗。
3. 护理保障小组:负责伤员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康复。
4. 保障小组:负责演练的物资保障、后勤保障、通讯保障等。
四、演练流程1. 现场救治(1)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医疗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
(2)现场评估伤员伤情,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3)对脊柱骨盆骨折的伤员进行固定,防止骨折移位,减轻疼痛。
2. 转运伤员(1)将伤员转移至救护车上,保持平稳、舒适的体位。
(2)医疗救援小组全程陪同,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变化。
3. 后续治疗(1)将伤员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根据伤情,进行必要的手术和康复治疗。
4.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医疗救援小组对伤员救治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
(2)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演练要求1. 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要熟悉脊柱骨盆骨折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演练过程中,要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伤员安全。
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一次脊柱骨盆骨折应急演练。
七、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手术室、康复科等相关科室。
八、经费保障演练所需经费由医院统一安排,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九、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医院应对脊柱骨盆骨折等严重外伤的应急处理能力,为伤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伤员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骨折急救应急演练模版演练目标本次骨折急救应急演练的目标是提高参与者在应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处理骨折伤员的能力,并衡量其对应急程序的掌握情况。
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参与人员- 急救人员:具备骨折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 伤员模拟者:扮演骨折伤员角色的参与者- 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评估演练过程的专业人员演练步骤步骤一:演练准备1. 组织人员:确保急救人员、伤员模拟者和观察员到场,并明确各人的角色和职责。
2. 演练场地:确保演练场地符合安全要求,设置合适的急救设备和模拟环境。
步骤二:伤员模拟和情景还原1. 伤员模拟:由伤员模拟者扮演骨折伤员,在指定区域内扮演受伤的情景。
2. 情景还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将伤员模拟者的伤情和症状还原到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
步骤三:应急响应和处理1. 接警和通知:模拟接到伤员紧急求助的情况,急救人员进行接警和通知相关部门的应急流程。
2. 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尽快到达事发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伤员情况评估。
3. 伤员急救:急救人员根据伤员模拟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处理骨折、止血、固定伤处等。
确保在模拟环境下正确操作、迅速处理。
步骤四:评估和总结1. 观察员评估:观察员负责观察各参与者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和操作规范,对其表现进行评估。
2. 总结讨论:参与者和观察员一起进行总结讨论,回顾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演练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演练过程中要确保伤员模拟者和参与者的安全,严禁使用任何可能造成真实伤害的物品和装备。
2. 模拟逼真:伤员模拟者扮演骨折伤员时需要尽可能逼真,让急救人员面对真实场景,提高应对能力。
3. 清晰指令:急救人员和观察员的指令要清晰明确,避免产生误解或造成混乱。
4. 录像记录:建议对演练过程进行录像记录,以便后期回顾和评估。
演练评估方法- 参与者评估:对急救人员参与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并从骨折急救知识、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和反馈。
骨折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背景介绍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
为了能够在遇到骨折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我们组织了一次骨折的应急预案演练。
通过这次演练,旨在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骨折伤员的技能。
演练目标1. 了解骨折的预警信号和常见类型。
2. 熟悉骨折应急救护流程和操作技巧。
3. 掌握骨折伤员的稳定与转运技巧。
演练准备1. 邀请专业医生或急救人员参与演练,提供专业指导和意见。
2. 准备模拟骨折伤员,使用模拟器具或人工书写伤者的伤情。
3. 为参与者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护工具。
演练过程1. 规划演练场地,设置骨折伤员的模拟场景。
2. 模拟骨折伤员的预警信号,并指示参与者及时发现和报警。
3. 给予参与者骨折应急救护操作指导,包括正确的止血、固定和包扎措施。
4. 提供演练材料,让参与者实践操作并熟练掌握骨折伤员的稳定处理。
5. 组织转运演练,让参与者研究正确的转运技巧和方法。
6. 进行模拟演练,检查参与者对骨折应急预案的掌握情况。
7. 随机抽查参与者,让其回答骨折应急预案相关问题,评估参与者的知识掌握程度。
演练总结1. 指导专家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强调演练的重要性,鼓励员工定期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活动。
结语通过这次骨折的应急预案演练,员工们对骨折的预警信号、应急救护流程和操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骨折伤员的技能,为确保日常工作中遇到骨折等紧急情况能够及时、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提供了保障。
> 注意:这是一篇针对骨折应急预案演练的模拟文档,实际应急预案的细节和要求可能因组织和场景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一、演练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演练地点:骨科病区三、演练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骨科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我院骨科特组织本次应急预案演练。
四、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骨科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2. 优化应急预案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3. 增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五、演练内容:本次演练主要模拟以下场景:1. 患者在术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2.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3. 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重症监护室。
六、参演人员:1. 演练总指挥:骨科主任2. 演练现场指挥:骨科护士长3. 演练参与者:骨科全体医护人员4. 观摩人员: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七、演练过程:1. 患者在术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责任护士立即报告现场指挥;2. 现场指挥下达抢救指令,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紧急处理;3.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4. 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
八、演练效果评价:1. 参演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表现出较高的应急处置能力;2. 医护人员之间沟通顺畅,团队协作精神良好;3. 应急预案流程合理,各环节衔接紧密。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不够,需要加强培训;2. 部分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足,需要提高操作技能;3. 演练过程中,部分环节存在延误,需要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流程。
十、总结:本次骨科应急预案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本次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骨科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保障患者安全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记录骨折应急预案的演练过程为了确保在发生骨折等紧急医疗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本次演练旨在检验和提升我们的骨折应急预案。
以下是本次演练过程的详细记录。
1. 演练目标- 验证骨折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 提高员工对骨折紧急处置的熟练度。
- 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明确职责,协同工作。
2. 演练时间- 开始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 结束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3. 演练地点- [具体地点]4. 演练流程4.1. 准备阶段- 参演人员:所有员工参与,特别邀请医疗急救专业人员指导。
- 物资准备:确保所有必要的急救物资齐备,包括骨折夹板、绷带、急救包等。
- 场景设定:模拟办公室内一名员工不慎跌倒,造成手臂骨折的场景。
4.2. 实施阶段- 模拟事故发生:通过广播或现场引导,模拟事故发生,员工受伤。
- 报警与响应:参演员工模拟报警,应急预案启动。
- 现场处置:医疗急救专业人员指导参演员工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和急救处理,包括止血、固定骨折、安慰伤者等。
- 疏散与安全:确保演练区域安全,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保障演练的顺利进行。
4.3. 评估阶段- 伤情评估:模拟伤者被安全转移后,进行伤情评估。
- 处置评估:对演练中的处置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估,包括急救措施的正确性、物资使用的合理性等。
- 总结汇报:各小组负责人向演练指挥官汇报本组演练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 演练结果- 成功处置:演练中的骨折急救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 问题与改进:在演练中发现了以下问题:[列出问题及改进措施]。
6. 演练总结本次骨折应急预案演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演练,我们发现并解决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
今后,我们将继续定期进行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以上记录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演练情况调整。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骨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骨科在诊疗过程中,突然接到急诊科电话,报告一位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发生骨折,需要紧急救治。
骨科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三、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下午14:00-16:00四、演练地点医院骨科病房、急诊科、手术部五、参演人员1. 骨科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士长、麻醉师等;2. 急诊科医护人员;3. 手术部医护人员;4. 医院应急办、后勤保障部门等相关人员。
六、演练流程1. 情景模拟:急诊科电话报告患者骨折情况,骨科医护人员接到通知。
2. 启动应急预案:骨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到位。
3. 患者转运:急诊科医护人员将患者迅速转运至骨科病房。
4. 评估病情: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伤情。
5. 急救处理:骨科护士对患者进行止血、固定、止痛等急救处理。
6. 通知家属:骨科医护人员通知患者家属,告知伤情及治疗方案。
7. 手术准备:如需手术,骨科医生通知手术部做好手术准备。
8. 手术实施: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等医护人员协同完成手术。
9. 术后护理:患者术后返回骨科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术后护理。
10.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演练过程是否符合应急预案要求;2. 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3. 患者转运、救治、护理等环节的协同配合;4. 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八、演练总结通过本次演练,骨科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提高,各环节的协同配合得到了加强。
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应急处置效率;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优化患者转运流程,缩短救治时间;4. 增强与急诊科、手术部等部门的沟通协作。
急诊模拟演练(骨盆骨折)
检查人员:主考官、医疗、护理、院感、总务、设备、检验、行政(家属)各一人共8人
角色扮演:模拟人一人
编号情景
总
分
处臵流程及注意事项
1 患者李立,男,36岁,因车祸撞伤
致左腿、左髋疼痛、活动受限6小时,
工友将其送到急诊科
8
1、接电话通知,准备床位,铺气垫床,备吸氧装臵、
心电监护仪、接收患者,通知医生。
评估病情,安臵体
位,进行护理体检,监测生命体征。
建立并保持静脉通
道通畅(即时)
2.医生:
1. 值班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到病房诊察患者:询问
病史、全面体检、评估病情、下达医嘱:气垫床、禁食、
吸氧、心电监护、会阴护理、留臵导尿、记24h尿量。
2 根据急诊化验结果及体检情况,完成首次告知签
字。
护理:
1.按医嘱做好各种检验检查治疗的配合工作。
2. 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2 采集病史(由主考官提供病史:患者
6小时前行走时被大型工程车撞倒,
当即感左膝、左骶髋关节处持续性疼
痛,无法站立行走,伤后,无昏迷,
无恶性呕吐,无胸闷气促。
既往体健)
24
4、病史采集规范,体格检查准确(骨盆挤压征、骨盆
挤压分离试验、髌骨挤压试验、浮髌试验)(医疗)
5分
体格检查(先由被检查者规范体检,
重点突出,然后由主考官将体检资料
给被查者)
体检:P128次/分,R22次/分,
BP82/50mmHg,T37℃,神志清,痛苦
貌,面色苍白,烦躁,左骶髋部及耻
骨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未见明
显畸形,骨盆挤压征(+),骨盆挤压
分离试验(+),左膝肿胀、压痛(+),
左下肢纵向叩痛(+),左髌骨挤压试
验(+),浮髌试验(+)
10、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医疗)注:演练结束后所
有病历记录上交
得出初步诊断①骨盆骨折创伤性休
克②左膝创伤(由家属扮演者打分)
11、与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告知诊断)用患者易懂的
方式和语言履行告知义务,并注意方式和态度,知情同
意告知内容详尽(所有知情谈话均需考核)
开具辅助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
血交叉、输血前检查、备血、急诊生
化、尿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床边B
12、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检(护理)2分
13、采集及送检标本有时间记录(护理)2分
14、与相关检查科室联系(护理)2分
超
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医师下达口头医嘱:补液扩容,增加一路输液通道
控制骨盆大出血(腹膜后容积达4L.来源:静脉丛、骨折面、10%-15%动脉)
2.3.1开放双上肢静脉通道:20分种内输晶体液2L,观察病人反应,若平稳,则2-6日行手术治疗,反之,需用骨盆外固定架。
2.3.2 骨盆外固定架:适用于对输液无反应者,若患者骨盆稳定,则2-6日后行手术治疗,反之,需动脉造影,栓塞髂内动脉
2.3.3 动脉栓塞:适用于动脉性出血、输液+外固定架仍不能控制15、对患者进行药物等相关治疗及处臵:如留臵导尿、留臵胃管、骨盆带包扎、左下肢制动、液体容量复苏等(医疗、护理)2分
16、护士应对口头医嘱完整、重述确认,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护理)2分
17、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医疗、护理)2分
3 实验室检查(标本必须送达检验、检
验组人员等在急诊检验科,等标本送
达后将检验结果交给工作人员,由工
作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
危急值报告:WBC9.61*109/L,
HGB:71g/l,N86.3*109/L,Hb77g/l,
红细胞压积0.24,血小板计数
232*109/L;尿常规RBC++++,蛋白++,
血气PH7.29,PO296%,PCO252%,
BE-1.4,spo297,乳酸40ml/L
5
18、标本用标记管理(检验)1.5分
19、按时间要求出检查报告,报告规范,符合流程(检
验)1.5分
注:护士复读危急值并报告医师 2分
4 床边B超:肝脾(-)、盆腔少量积液
患者留臵尿管内无尿液流出,尿道外
口有少量血性液流出。
考虑患者尿道
损伤
请泌尿外科会诊
输血RBC2U
8
20、会医师到达时间(5分钟),大声报到(医疗)1分
21、会诊规范,会诊医师与急诊医师的交流(医疗)0.5
分
22、会诊记录书写符合要求(医疗)1分
23、按会诊意见进行相应处理(医疗)1分
24、根据危急值报告给予纠正,如纠酸等(医疗)1分
25、下达输血医嘱(医疗)0.5分
26、输血知情谈话(医疗)1分
27、输血操作规范(护理)2分
5 经输血补液患者病情稳定后至放射
科做摄片(包括骨盆、左膝关节等)
6
28、与放射科联系具体检查时间(影像)1分
摄片示双耻骨上、下支骨折,左髂骨
及骶骨骨折,左胫骨平台骨折
29、途中护送、监测,与家属谈话(必须到达放射科)
(医疗、护理、行政)2分
30、放射科备有抢救设备及药品(影像)3分
6 修正诊断(补充诊断) 4 31、重新评估病情(医疗)1分
32、再次与家属进行沟通(行政)1分
33、修正诊断(行政)1分
注:护理记录及时修正诊断 1分
7 转运:住院?ICU? 4 34、护送至病房 2分
35、交接班规范 2分
8 综合(考官每提醒一次倒扣1分)41 36、整个诊治过程记录规范(医疗、护理)3.5分
37、医疗废弃物处臵规范(院感)3分
38、消毒隔离措施执行到位(院感)3分
39、病人隐私保护良好(医疗)2分
40、应急措施到位(可根据情况设臵停电、停水、停气、网络系统故障、设备故障等)(总务、设备)5分
注:停电:应急灯亮,恢复供电后,及时关闭应急灯;网络瘫痪:启动手工收费,(收费单标注价格),手写处方配药。
41、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护理)4分
42、有完善的等级治疗,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医疗)4分
43、配臵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院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