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套)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A.资源有效性 B.管理制度 C.效益分析 D.开发风险2.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C、程序设计D、测试用例设计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顺序、选择和重复C.递归、堆栈和队列D.调用、返回和转移4.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D、输入数据5.软件维护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员少B、人员多C、生产率低D、生产率高7.确认测试主要涉及的文档是()。
A、需求规格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C、详细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8.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A.逻辑内聚B.时间内聚C.偶然内聚D.功能内聚9.软件开发过程中,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叫( ) A.生存期 B.面向对象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D.面向对象分析10.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D.实时12、()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B 软件工具C 质量保证D 软件工程13.下列关于瀑布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瀑布模型,如果发现问题修改的代价很低B.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照软件开发的时间顺序将问题简化C.瀑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E.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14.总体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整个系统的( )。
A.规模 B功能及模块结构C.费用 D测试方案15.两个模块彼此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这种耦合称为()A 数据耦合B 公共环境耦合C 内容耦合D 控制耦合16.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 )A. 控制耦合B. 公共耦合C. 内容耦合D. 数据耦合17.产生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指 ( )A.开发时的错误B.隐含的错误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D.运行时误操作18.把一组具有相似特性的对象组合在一起,称之为( )A. 多态性B.继承性C.类D.消息19、时序图反映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它与()是同构的。
1.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 C ) C.效益分析2.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A )。
A、概要设计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B)B.顺序、选择和重复4.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的(B)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B、内部逻辑5.软件维护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C)。
C、生产率低6.软件质量必须在( D )加以保证。
D、设计与实现过程中7.确认测试主要涉及的文档是(A )。
A、需求规格说明书8.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D ) D.功能内聚9.软件开发过程中,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模型的过程叫(D) D.面向对象分析10.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成,适用于( A)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11、 CMM提供了一个框架,将软件过等级目标的若干(B)。
B 关键过程域12、(A)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明、软件设、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13.下列关于瀑布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D)。
D.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14.总体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整个系统的( B)。
B功能及模块结构15.两个模块彼此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这种耦合称为 (D)D 控制耦合16.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D) D. 数据耦合17.产生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指 ( C) 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18.把一组具有相似特性的对象组合在一起,称之为(C) C.类19、时序图反映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它与(D)是同构的。
D 协作图20、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主要根据(D)的结果来设计。
D 详细设计1、软件的定义阶段包括: 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2、好的软件开发环境应采用CASE工具和集成化CASE环境。
3、需求建模主要有: 需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面向数据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4、包图描述系统的分解,表示包(package)以及包之间的关系。
包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与依赖关系。
软件工程试卷(附答案)1.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多种,其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是(C)功能模型。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都属于整体开发模型。
3.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A)当前运行系统。
4.研究软硬件资源的有效性是进行(A)技术可行性研究的一方面。
5.数据字典中,一般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D)源点与终点条目。
6.SA方法的分析步骤是首先调查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然后(A)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7.通过(B)功能分解可以完成数据流图的细化。
8.对软件进行分解,是为了(C)降低模块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
9.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C)功能内聚。
10.在软件结构设计完成后,对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一个模块的扇出太多,说明该模块过分复杂,缺少中间层。
11.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N-S图不可能任意转移控制,符合结构化原则。
A.软件开发过程是线性的B.软件开发过程是迭代的C.软件开发过程是风险驱动的D.软件开发过程是需求驱动的3、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ABC)。
A.确定用户需求B.建立系统模型C.规定系统功能D.编写程序代码4、以下属于软件设计阶段的活动是(BCD)。
A.编写用户手册B.确定模块划分C.设计系统结构D.选择数据结构和算法5、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BD)。
A.发现软件缺陷B.提高软件质量C.证明软件正确性D.评估软件可靠性6、软件维护的主要种类有(ABC)。
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重构性维护7、以下属于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是(ACD)。
A.引入新的开发方法B.增加人员数量C.培训人员D.引入新的工具和技术8、以下属于软件质量特性的是(ABCD)。
A.可靠性B.可维护性C.可用性D.可重用性9、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逐步求精B.分阶段进行C.严格控制D.重视质量10、以下属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的是(ABCD)。
软件工程概述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软件的主要特性是(ABC)A、无形性B、高成本C、包括程序和文档D、可独立构成计算机系统2、软件工程三要素是(B)A、技术、方法和工具B、方法、工具和过程C、方法、对象和类D、过程、模型、方法3、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A)A、螺旋模型B、瀑布模型C、增量模型D、喷泉模型4、软件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包括(ABD)A、软件需求B、软件设计C、风险分析D、软件实现5、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是(ABCD)A、BoochB、UMLC、CoadD、OMT6、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BD)A、软件成本太高B、软件产品的质量低劣C、软件开发人员明显不足D、软件生产率低下7、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工作模型有(ABC)A、螺旋模型B、喷泉模型C、瀑布模型D、专家模型8、软件工程的目标有(ABC)A、易于维护B、低的开发成本C、高性能D、短的开发期9、软件工程学的目的和意义是(ABCD)A、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工程化的规范管理来指导软件开发。
B、克服软件危机。
C、作好软件开发的培训工作。
D、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10、软件就是程序,编写软件就是编写程序。
(F)11、瀑布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划分得十分清晰。
(F )12、结构化方法的工作模型是使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的。
(F )13、结构化方法和JSP方法都不适合于大型软件的开发。
(F )14、原型化开发方法包括生成原型和实现原型两个步骤。
(F)15、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T )16、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软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软件价格上升。
(F)17、软件工具的作用是为了延长软件产品的寿命。
(F)18、软件工程过程应该以软件设计为中心,关键是编写程序。
(F )19、RCP法与RSP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采用循环渐进的开发方式,原型将成为最终的产品,而后者将被废弃。
(T)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BC)A、系统开发的具体方案B、进一步确定用户的需求C、解决系统是“做什么的问题”D、解决系统是“如何做的问题”2、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有(CD)A、形式化分析方法B、PAD图描述C、结构化分析(SA)方法D、OOA法3、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D)。
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8-2009学年第 1 学期《软件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数据以及任何与之有关的。
2.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3.McCall等人提出的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分为三个层次,、评价准则和定量度量。
4.为了克服困难,获取初步需求,可以采用的技术有:访谈与会议、、分析人员和用户组成联合小组等。
5.对于复杂问题的数据处理过程,要用分层的数据流图来表达,它的顶层图描述了系统的。
6.DSSD需求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有:标识与应用问题有关的实体;创建一种类似于数据流图的;创建Warnier-Orr原型图。
7.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系统体系结构可以用五个视图来描述,即、设计视、过程视、实现视、部署视。
8.结构化程序设计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的控制构件。
9.以为输入,将其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理解并运行的代码的过程,称为编码。
10.动态测试中,测试方法主要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需求。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在软件生存周期中,()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需求分析B)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C)概要设计D)测试2.()是对系统、部件或过程的某一特性所具有的程度进行的量化测量。
A)测量B)度量C)估算D)指标3.()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一个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
A)软件可行性研究B)项目开发计划C)软件需求分析D)软件概要设计4.进行()研究的一方面是研究开发资源的有效性。
A)操作的可行性B)技术可行性C)经济可行性D)社会可行性5.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人员要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其中主要的是()需求。
A)功能B)性能C)可靠性D)可维护性6.数据流图反映系统“做什么”,不反映“如何做”,因此箭头上的数据流名称只能是(),整个图中不反映加工的执行顺序。
考试试卷课程名称:软件工程一、选择题1、软件是一种实体。
A.有形的C.虚拟的答案:D 2、在一个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的软件系统中,当一个对象内的一个方法被激活,则称之为向该对象发送-A.命令B.代码C.消息D.数据答案:C 3、在整个软件过程中,哪个阶段花费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成本?A.分析B.设计C.实现D.维护答案:D 4、是语义上相连的、由边界符号界定的、由一个聚合标识符标识的一系列程序语句。
A.for 循环B.模块C.if 语句D.文件答案:B 5、好的软件设计,模块应该是。
A.低内聚、高耦合B.低内聚、低耦合C.r¾内聚、低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答案:C6、针对下面这个用例图,哪个说法是错误的?B.物理 D.逻辑A.学生能够与系统中的用例A交互。
B.用例A的成功执行必须包括用例B的成功执行。
C.如果用例A执行,用例C也必须执行。
D,用例C可能不被激活。
答案:C7、顺序图与协作图都是图。
A.交互B.状态C.协作D.顺序答案:C8、以下关于软件系统中的实体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实体类必须有属性。
B.实体类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实体。
C.实体类不与逻辑类和边界类打交道。
D,用例图中的参与者是系统的外部,所以参与者肯定不能成为软件系统内部的实体类。
答案:A9、以下哪个是自顶向下实现与集成的缺点?A.逻辑模块得不到充分的测试。
B.操作模块得不到充分的测试。
C.主要设计错误发现的晚。
D.故障隔离。
答案:B10、软件测试oA.谁都能做,不需要计划和技术B.对于高水平的软件开发团队来说是不需要的,或可有可无的C.是紧接在实现阶段后面的一个阶段D.包括可执行测试和非执行测试答案:D11、使软件系统适应新的操作系统而做的维护是维护。
A.纠错性维护B.完善性维护C.适应性维护D.哪个也不是答案:C128、以下哪个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最好的?A.瀑布模型B.快速原型模型C,增量模型D.不能简单地比较优劣,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答案:D13、多态与动态绑定是所特有的。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下列工具与环境中()属于较早期的CASE。
A.基于信息工程CASE B.人工智能CASEC.结构的基于图形CASE D.集成的CASE环境2.Putnam成本估算模型是一个()模型。
A.静态单变量 B.动态单变量 C.静态多变量 D.动态多变量3.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 B.可重用性C.适应性 D.可移植性4.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由3层组成,其中用于评价设计质量的准则是()A.SQIC B.SQMC C.SQRC D.SQDC5.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包括()A.效率 B.规模 C.完整性 D.容错性6.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 B.隐藏C.封装 D.抽象7.软件调试技术包括()A.边界值分析 B.演绎法 C.循环覆盖 D.集成测试8.瀑布模型的存在问题是()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B.缺乏灵活性 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9.软件测试方法中的静态测试方法之一为()A.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 B.黑盒法 C.路径覆盖 D.边界值分析10.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11.第一个体现结构化编程思想的程序设计语言是()A.FORTRAN语言B.Pascal语言 C.C语言D.PL/1语言12.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顺序、选择和重复 C.递归、堆栈和队列 D.调用、返回和转移13.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A.PAD B.SA C.SC D.DFD14.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A.代码的规模 B.运行速度 C.质量 D.可维护性15.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A.软件做什么 B.用户使用界面 C.输入的信息 D.软件的规模16.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效率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D.程序易读性17.IDEF。
软件工程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软件测试是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过程B.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和纠正软件中的错误C. 软件测试可以保证软件系统的绝对没有错误D. 软件测试可以帮助提高软件质量答案:C2. 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 发现软件中的错误B. 让用户更容易上手使用软件C. 保证软件的绝对没有错误D. 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答案:A3. 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的特点是:A. 只测试软件的外部功能,不考虑内部结构B. 只测试软件的内部结构,不考虑外部功能C. 综合测试软件的内外部功能D. 只测试软件的界面功能,不考虑其他功能答案:A4. 在软件测试中,白盒测试的特点是:A. 只测试软件的外部功能,不考虑内部结构B. 只测试软件的内部结构,不考虑外部功能C. 综合测试软件的内外部功能D. 只测试软件的界面功能,不考虑其他功能答案:B5. 下列哪种测试方法通常被用于验证软件系统的全面性和正确性:A. 单元测试B. 集成测试C. 系统测试D. 验收测试答案:C二、填空题1.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是“早测出、早纠正、早测试”,它强调在软件开发的早期进行( 1 )测试,并及时( 2 )软件中的错误。
答案:(1) 单元;(2) 纠正2. 为了保证测试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测试用例应该( 1 )。
答案:(1) 具有高覆盖率3.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被测软件的( 1 )。
答案:(1) 内部结构4. 在进行白盒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被测软件的( 1 )。
答案:(1) 内部结构5. 对于错误的级别进行划分,常用的标准有( 1 )。
答案:(1) 严重程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
答: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以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质量。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提高软件质量: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问题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编码、测试和____________。
2.基于软件的功能划分,软件可以划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可行性研究,应从、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和开放方案可行性等方面研究。
4.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的传统工具。
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
5.数据流图的基本四种成分: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汇点、、和。
6.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________________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7.是自动地共享类、子类和对象中的方法和数据的机制。
8.软件详细设计工具可分为3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软件的质量,主要采取下述措施:________________、复查和管理复审、________________。
10.大型软件测试包括、、确认测试和四个步骤。
1、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运行与维护2、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3、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4、物理系统黑盒子形式5、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6、数据流数据流图DFD 数据字典DD7、继承性8、图示工具、设计语言表格工具9、审查测试10、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1.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B、低内聚高耦合C、高内聚低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2.Jackson设计方法是由英国的M. Jackson提出的,它是一种面向()的软件设计方法。
A、对象B、数据流C、数据结构D、控制结构3.试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 )。
a、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b、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c、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A、aB、bC、cD、b和c4.()是用户和设计交换最频繁的方法。
《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套)《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1. 软件工程的最终目标是:A.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B. 提高软件质量C. 提高软件维护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活动?A. 软件设计B. 需求获取和建模C. 需求验证和确认D. 需求管理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构建阶段的主要活动?A. 编码B. 软件测试C. 软件集成D. 软件配置管理答案:D4.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软件项目管理过程?A. 需求管理B. 配置管理C. 软件测试D. 质量管理答案:C5. 下列哪个模型强调在系统开发的初期确定并冻结需求?A. 瀑布模型B. 快速原型模型C. V模型D. 增量模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软件过程模型的主要作用是:A. 规范软件开发的过程B. 定义软件开发的阶段C. 明确软件开发的任务分工D. 以上都是答案:D2.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A. 软件的设计阶段B. 软件的测试阶段C. 软件的开发到维护的整个过程D. 软件的发布与用户反馈过程答案:C3. 软件测试的主要目标是:A. 寻找并修复软件中的错误B. 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C. 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质量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哪个工具不属于软件配置管理工具?A. 版本控制工具B. 缺陷跟踪工具C. 自动化构建工具D. 可行性分析工具答案:D5. 下列哪个项目风险类型是与技术因素相关的?A. 市场竞争风险B. 技术风险C. 经济风险D. 法律风险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瀑布模型的开发流程。
瀑布模型的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阶段:收集用户需求,并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建模。
2) 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得到的系统需求,进行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3) 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将设计好的系统转化为可执行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4) 集成测试阶段: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测试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宜宾学院200 –200 学年度期《软件工程》试题(第1套)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C)A.资源有效性 B.管理制度 C.效益分析 D.开发风险2.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A)。
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C、程序设计D、测试用例设计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B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顺序、选择和重复C.递归、堆栈和队列D.调用、返回和转移4.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 B )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D、输入数据5.软件维护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 C )。
A、人员少B、人员多C、生产率低D、生产率高6.软件质量必须在(D)加以保证。
A、开发之前B、开发之后C、可行性研究过程中D、设计与实现过程中7.确认测试主要涉及的文档是( A )。
A、需求规格说明书B、概要设计说明书C、详细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8.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D )A.逻辑内聚B.时间内聚C.偶然内聚D.功能内聚9.软件开发过程中,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叫( D )A.生存期 B.面向对象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D.面向对象分析10.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A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D.实时11、 CMM提供了一个框架,将软件过程改进的进化步骤组织成5个成熟度等级。
除第1级外,每个等级都包含了实现该成熟度等级目标的若干( B )。
A 关键实践B 关键过程域C 软件过程能力D 软件过程12、( A )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B 软件工具C 质量保证D 软件工程13.下列关于瀑布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利用瀑布模型,如果发现问题修改的代价很低B.瀑布模型的核心是按照软件开发的时间顺序将问题简化C.瀑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E.瀑布模型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14.总体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整个系统的( B )。
A.规模 B功能及模块结构C.费用 D测试方案15.两个模块彼此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这种耦合称为( D )A 数据耦合B 公共环境耦合C 内容耦合D 控制耦合16.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 D)A. 控制耦合B. 公共耦合C. 内容耦合D. 数据耦合17.产生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指 ( C )A.开发时的错误B.隐含的错误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D.运行时误操作18.把一组具有相似特性的对象组合在一起,称之为( C )A. 多态性B.继承性C.类D.消息19、时序图反映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它与( D )是同构的。
A 用例图B 类图C 活动图D 协作图20、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主要根据( D )的结果来设计。
A 需求分析B 源程序C 概要设计D 详细设计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软件的定义阶段包括: 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2、好的软件开发环境应采用CASE工具和集成化CASE环境。
3、需求建模主要有: 需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面向数据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4、包图描述系统的分解,表示包(package)以及包之间的关系。
包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设计规格说明书与依赖关系。
5、软件设计阶段的输出结果为设计规格说明书,此文档经严格复审后将作为编码阶段的输入文档。
6数据流图用图形符号表示数据流、加工、数据源及外部实体7、设计用户界面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还要考虑界面的风格,可用的软、硬件技术及应用本身产生的影响。
8类A的一个操作调用类B的一个操作,且这两个类之间不存在其他关系,那么类A和类B之间是依赖关系。
9.软件项目的规模是影响软件项目的重要因素。
软件项目代码行和点估算是成本和工作量估算的基础。
10软件测试既是软件开发阶段的最后一个活动,又是软件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项措施。
它所用的主要技术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三、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软件2、信息隐藏3、对象4、软件可维护性5、原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达到软件开发目标,必须遵循哪些原则?2. CMM的能力成熟度共分哪五级?3.用例实现方案的设计方法分为哪三个步骤?4.单元测试任务主要有哪些?5.面向功能的度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五、综合应用题(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8分,第三小题7分,共20分)1. 在下列用例图中,哪些是系统角色(执行者)?2、根据下列条件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某八位微机,其八进制常数定义为:以零开头的数是八进制整数,其值的范围是-177~177,如05,0127,-0653.用SA方法画出下列问题的顶层和0层数据流图。
(7分)某运动会管理系统接受来自运动员的报名单、裁判的比赛项目及项目成绩,产生运动员号码单发送给运动员,项目参加者发送给裁判,单项名次、团体名次发送给发布台。
该系统有两部分功能:(1)登记报名单:接受报名单、比赛项目,产生运动员号码单、项目参加者,形成运动员名单及团体成绩表两种数据存储。
(2)统计成绩:接受项目成绩,查询运动员名单,产生单项名次,填写团体成绩,最后产生团体名次。
《软件工程》试题(第1套)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 0分)1、C2、A3、B4、B5、C6、D7、A8、D9、D 10、A11、B 12、A 13、 D 14、B 15、 D16、D 17、C 18、C 19、D 20、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2、CASE工具3、需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4、系统的分解,5、设计规格说明书、编码6、数据流、加工7、人的因素、界面的风格8、依赖9.目成本和工作量、功能点10、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描述程序及其操作的文档。
2、信息隐藏模块中的软件设计决策信息封装起来的技术,只知道它的功能以及对外的接口,而不知它的内部细节3、对象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个体或事物的抽象表示,是其属性和相关操作的封装。
4、软件可维护性指软件被理解、改正、调整和改进的难易程度。
5、原型是目标软件系统的一个可操作模型,它实现了目标软件系统的某些重要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达到软件开发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藏局部化一致性完全性可验证性2. CMM的能力成熟度共分为五级为:L1初始级、L2可重复级、L3己定义级、L4己管理级、L5优化级3.用例实现方案的设计方法分为三个步骤:提取边界类、实体类和控制类;构造交互图;根据交互图精化类图。
4.单元测试任务主要有:模块接口测试;模块局部数据结构测试;模块边界条件测试;模块中所有独立执行通路测试;模块的各条错误处理通路测试。
5.面向功能的度量的优点和缺点答:优点①与程序设计语言无关,它不仅适用于过程式语言,也适用于非过程式的语言;②软件项目开发初期就能基本上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等参数,功能点度量能用于软件项目的开发初期。
缺点①它涉及到的主观因素比较多,如各种权函数的取值;②信息领域中的某些数据有时不容易采集;③FP的值没有直观的物理意义。
五、综合应用题(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8分,第三小题7分,共20分)1. 答:3. Bank network、Manager、Clerk2、答:用等价划分法(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如下表示:八进制整型常量输入条件的等价类表输入数据合理等价类不合理等价类八进制整数1、2-4位以0打头的数字串2、以-0打头的3-5位数字串3、以非0非-打头的串4、0打头含有非数字字符的串5、以-0打头含有非数字字符的串6、多于5个字符7、-后非0的多位串8、-后有非数字字符9、-后多于4个数字八进制数范围10、在-177-177之间11、小于-17712、大于177(测试数据期望结果覆盖范围023 显示有效输入1,10-0156 显示有效输入2,10 (3)为不合理等价类测试用例,至少设计一个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期望结果覆盖范围102 显示无效输入 30A12 显示无效输入 4-0X33 显示无效输入 5-02212 显示无效输入 6-1A1 显示无效输入7-12a4 显示无效输入8-2771 显示无效输入9-0200 显示无效输入110223 显示无效输入123.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