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考研必备名词解释证券发行类3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金融学名词解释(必考)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一:重点解释名词5.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8.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否则视为违法9.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2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2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3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44.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45.票据承兑——是指商业票据(主要是汇票)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59货币需求——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量,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63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64.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65.货币乘数——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67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70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7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9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94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96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97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编证券发行类金融学名词解释汇编-证券发行类证券发行类46、武士债券(Samurai bonds)在日本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日本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日本国内市场发行的、以日元为计值货币的债券。
武士债券均为无担保发行,典型期限为3~10年,一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
47、龙债券(Dragon bonds)以非日元的亚洲国家或地区货币发行的外国债券。
龙债券是东亚经济迅速增长的产物。
从1992年起,龙债券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典型偿还期限为3~8年。
龙债券对发行人的资信要求较高,一般为政府及相关机构。
48、蓝筹股在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被称为蓝筹股。
“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
49、红筹股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
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
后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如“北京控股”等。
50、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DR)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以股票为例,存托凭证是这样产生的:某国的上市公司为使其股票在外国流通,就将一定数额的股票,委托某一中间机构(通常为一银行,称为保管银行)保管,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在当地发行代表该股份的存托凭证,之后存托凭证便开始在外国证券交易所或柜台市场交易。
51、转配股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产物。
国家股、法人股的持有者放弃配股权,将配股权有偿转让给其他法人或社会公众,这些法人或社会公众行使相应的配股权时所认购的新股,就是转配股。
52、认股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给予持有权证的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某一段时间以事先确认的价格购买一定量该公司股票的权利。
金融学名词解释第二张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在流通中发挥的各项货币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作基础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各国也随后纷纷宣布放弃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第三章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外汇银行)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
证券名词解释证券是指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法律凭证,用以证明持有人有权依其所持凭证记载的内容而取得应有的权益。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证券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证券名词解释》篇1证券是指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法律凭证,用以证明持有人有权依其所持凭证记载的内容而取得应有的权益。
证券持有人可以依据证券所代表的权利享受相应的利益,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证券是金融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各类金融产品的基础。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
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资源的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是证券市场的核心。
证券发行是指企业或政府通过发行证券来筹集资金,用于投资或资金周转。
证券交易是指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以获取投资回报。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依靠监管机构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规范。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市场操纵等行为,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证券名词解释》篇2证券是指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法律凭证的统称,用以证明持券人有权依其所持证券记载的内容而取得应有的权益。
证券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含义非常广泛。
从法律意义上说,证券是指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权利的法律凭证的统称,用以证明持券人有权依其所持证券记载的内容而取得应有的权益。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证券是指用以证明或设定权利所做成的书面凭证,它表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权取得该证券拥有的特定权益,或证明其曾经发生过的行为。
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用于证明持有人或该证券指定的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拥有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价值,但有价格。
有价证券按其所表明的财产权利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三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及资本证券。
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以同一条件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交付证券的行为。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1、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2、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6、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7、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8、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9、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10、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1、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2、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3、贴现:指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放款。
14、承兑: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作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15、股票价格指数:即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6、法定存款准备金: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该比例被称作法定准备金率。
17、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有价证券的行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
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不同所有者之间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风险: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信息不对称:是指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掌握信息量的不同,一般受信主体比授信主体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受信主体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
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利率市场化: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已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金融市场: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
回购市场: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賣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卖给买方,同时承诺日后按约定价格将该种证券如数买回的一种交易方式。
贴现:(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是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银行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转贴现:(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贴现且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管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分业经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分离经营,严禁交叉开展业务。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资源分配扭曲的现象。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活动。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缴纳保费,一旦某商业银行面临危机或破产,就由保险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限度的赔偿,从而使存款人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金融学必背名词解释信用货币:指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规定一定的含金量并经过信用渠道发行的货币。
同时具备两个特征(与其他形态货币区别):1. 部分黄金保证,以部分黄金、外汇等作为发行保证。
2. 信用保证,通过信用渠道发行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支付机制。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简称“币制”,主要包括规定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发行和流通程序、支付能力。
目的在于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地发挥各种职能。
无限法偿:指货币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无论支付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
一般来说,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本位币(主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主币特点:(1)自由铸造(2)无限法偿,即国家规定本位币拥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3)规定磨损公差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
(1)多采用较贱的金属制造(2)为不足值货币(3)辅币与本位币可以自由兑换(4)限制铸造,不足值货币铸造时产生铸币税(5)有限法偿,规定一次支付行为中支付的最高限额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下,白银为币材,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
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
平行本位制:在这种本位制度下,金币和银币间的比价由金银的市场价值决定。
这种制度使得金银比价经常发生变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商品价格体系的混乱。
双本位制:指金币和银币之间的比价由国家法律规定。
1、Private placement:Nonpublic sale of securities to a financial institution.译:私募:非公开销售有价证券给金融机构。
2、Bid and ask prices:Prices quoted by market makers at which they are willing to buy and sell securities.译:买卖价:市场推动者所报的他人愿意买入和卖出证券的价格。
3、Settlement date:Date by which payment for the purchase of securities must be made;Date by which delivery of securities sold must be made.译:交收日:购买证券的款项必须结清的日子;卖出的证券必须交付的日子。
4、Margin:Investor's equity in a security position.译:保证金:投资者证券头寸中的股权份额。
5、Short position:Sale of borrowed securities in anticipation of a price decrease.译:做空:预期价格下跌卖出借入的证券。
6、Money supply:Total amount of money in circulation.译:货币的流通总量。
7、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First sale of common stock to the general public.译:首次公开发行:首次公开向公众发行流通股股票。
8、Foreign exchange market:Market for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currencies.译:外汇市场:买卖货币的市场。
44、利率顶(interest rate caps)如果贷款利率超过了规定的上限(caprate),利率顶合约的提供者将向合约持有人补偿实际利率与利率上限的差额,从而保证合约持有人实际支付的净利率不会超过合约规定的上限。
45、利率底(interest rate floors)如果贷款利率下降至下限(floorrate),利率底合约的提供者将向合约持有人补偿实际利率与利率下限的差额,从而保证合约持有人实际支付的净利率不会超过合约规定的下限。
扬基债券(Yankee bonds)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美国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美国国内市场发行的、以美圆为计值货币的债券。
扬基债券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期限长,数额大。
2、美国政府对其控制较严,申请手续远比一般债券繁琐。
3、发行者以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主。
4、投资者以人寿保险公司、储蓄银行等机构为主。
证券发行类46、武士债券(Samurai bonds)在日本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即日本以外的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国际组织在日本国内市场发行的、以日元为计值货币的债券。
武士债券均为无担保发行,典型期限为3~10年,一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
47、龙债券(Dragon bonds)以非日元的亚洲国家或地区货币发行的外国债券。
龙债券是东亚经济迅速增长的产物。
从1992年起,龙债券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典型偿还期限为3~8年。
龙债券对发行人的资信要求较高,一般为政府及相关机构。
48、蓝筹股在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被称为蓝筹股。
“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
49、红筹股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
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
金融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金银复本位制是本位制的一种,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
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3.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为货币含金量);当相同国家采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去同意。
4.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
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5.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从而弥补了间接融资的不足6.间接融资就是轻易融资的等距,亦称“间接金融”。
就是指具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出售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售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更多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票据等形式,或通过出售须要资金的单位发售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更多给这些单位采用,从而同时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7.系统性风险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
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投资者风险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8.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以集中风险。
它就是与整个股票市场或者整个期货市场或外汇市场等有关金融投机市场波动毫无关系的风险,就是指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单个股票价格或者单个期货、外汇品种以及其他金融派生品种上涨,从而给有价证券持有人增添损失的可能性。
9.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金融学考研必备名词解释证券发行类3
68、垃圾债券
投资利息高(一般较国债高4 个百分点)、风险大,对投资人伞金保障较弱。
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应本世纪20 及30 年代就已存在。
70 年代以前,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开拓业务筹集资金而发行的,由于这种债券的信用受到怀疑,问津者较少,70 年代初其流通量还不到20 亿美元,70 年代末期以后,垃圾债券逐渐成为投资者狂热追求的投资工具,到80 年代中期,垃圾债券市场急剧膨胀,迅速达到鼎盛时期。
80 年代初正值美国产业大规模调整与重组时期。
由此引发的更新、并购所需资金单靠股市是远远不够的,加上在产业调整时期这些企业风险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这是垃圾债券应时而兴的重要背景。
69、国际债券
国际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为筹措和融通资金,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国际债券的重要特征,是发行者和投资者属于不同的国家、筹集的资金来源于国外金融市场。
依发行债券所用货币与发行地点的不同,闰际债券又可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70、外国债券
外国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另一同发行的以当地国货币计值的债券。
71、欧洲债券
欧洲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国际组织在国外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72、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
73、无记名(实物〕国债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
74、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
75、贴现国债
贴现国债,指国债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发行时按规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国债。
贴现同债的发行价格与其面值的差额即为债券的利息。
76、附息国债
附息国债,指债券券而上附有息票的债券,是按照债券票面载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的债券。
77、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78、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79、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
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可转换债券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
80、公开发行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
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