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蒙医药浴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蒙药泡足疗法泡足属于蒙医药浴疗法中的足浴,一种常用的外治法。
平常热水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
在水中加入煎煮过的药液,可以对很多疾病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侵泡足部皮肤及耐受情况。
3心理状况。
(二)目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去疲劳、促进睡眠、祛除寒气,对治疗疾病起到辅助作用。
(三)适应症:感冒、头痛、咳喘、失眠、疲劳、颈椎病、中风后遗症等。
(四)禁忌症:足部皮肤破损、各种血液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初期患者。
(五)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治疗后嘱患者饮用100-150ml温开水。
(六)物品准备:足浴盆、煎煮的药液、毛巾被、毛巾、水温计、加热的水、一次性薄膜袋、暖瓶;(七)操作程序:1洗手、戴口罩2双人核对医嘱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做好解释。
4取舒适坐位,暴露泡足部位,注意保暖。
5遵医嘱煎煮配制药液后将脚放入37℃左右的药液、然后逐渐加热水至40℃左右即可保持温度,泡脚时间为15-20分钟/次。
6密切观察患者反应7操作完毕,干净毛巾擦干足部、使毛巾被包裹足部、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合理体位。
8消毒足浴盆、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八)注意事项:1泡足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即防止水温过高,灼伤皮肤,治疗中需用毛巾被盖住膝盖。
2泡脚时给予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捏脚或搓脚等3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泡脚,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4泡足治疗时出现头晕、眼花、过敏症状、身体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膝关节疼痛试试蒙药药浴治疗
膝关节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疾病,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达80%以上。
膝关节是人体当中体积最大、受力最强的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系统是其重要结构,各种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负重及受凉等因素使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关节囊及韧带控制力不足,引起膝骨关节炎。
蒙医传统药浴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现在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侧柏叶、冬青叶、山川柳、艾叶、麻黄草各50g (可根据病情加减),研为细末,放入纱布袋内、用水煮30—60分钟后倒入浴盆,再加凉水调节水温至38℃~41℃,然后患者进入浴盆,洗浴患部或全身。
每次洗浴1~2小时,每日1次。
20日为1疗程。
同时结合关节功能锻炼或物理治疗。
本病因肝肾亏虚、筋骨失荣,加外伤劳损及风寒湿邪侵袭,气滞血瘀,因而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引发此病。
采取了药浴同时进行局部按摩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
药浴的方法可以通过热水温度及溶解在水中的药物成分直接接触皮肤,通过毛孔吸收而达到关节腔内,使全身出汗,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而且由于人体重量在水中可以变轻,所以在药浴的水中可以扩张下肢血管,放松下肢肌肉,改善关节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所以,蒙药药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较佳,且副作用小、简单易行,值得试用。
蒙藏医药浴疗法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蒙藏医药浴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实践经验,青藏高原雪峰耸立,气候独特,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常用的药用温泉有硫磺温泉、寒水石温泉、矾石温泉、五灵脂温泉、石灰石温泉等,蒙藏医学家应用温泉的原理和方法,将其推广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蒙藏医药浴法,根据各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季节药浴。
關键词:蒙藏医药浴;护理;注意事项蒙藏医药浴充分利用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地道药材,以”五味甘露散”为基础方,即”圆柏叶、杜鹃叶、水柏枝、麻黄、丛生黄菊”5种药用植物,在夏秋时节叶壮肥厚时采集。
临床调配成100余种系列方药进行对症药浴疗法。
如:消化不良可加寒水石、干姜、荜茇等;黄水病可加草决明、乳香以及辅助药方”五根散”等。
蒙藏药浴具有廉、简、便、易等特点,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调整三因、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生功效,兼预防保健、疾病康复、护肤美容等多种效用。
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扭伤、咽炎、高血脂、神经衰弱、失眠、胃炎、胆襄炎、坐骨神经痛、偏瘫、产后风、荨麻疹、四肢僵直、弯腰、静脉曲张、黄水病、陈旧性疾病,各种皮肤病等。
1 浴前护理1.1卫生管理浴前洗澡。
1.2药浴体检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及心律,并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1.3做好浴前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地解释药浴的目的和治疗效果,注意保暖、避风、勇于正视实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药浴护理工作。
1.4药浴温度药浴温度要适宜,若过热易烫伤皮肤而出现较重反应,过低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一般而言,第1d药浴温度应在39℃、第2d开始逐渐加温度39.5℃~41℃,第6d开始逐级依次降温,至疗程结束时为39℃。
由于不同病症所需要最适水温不尽相同,因此,还需要结合疾病类型及病情需要选择合适温度。
2 浴中护理2.1协助患者完成洗浴过程先指导患者双下肢浸入药浴中,待患者适应药液后,要求患者两肩、双手务必浸入药液中,头部和前胸露出水面,以减轻心肺负担,避免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现象。
简述蒙医五味甘露药浴【摘要】本文系统论述了蒙医药浴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常用的蒙医五味甘露药浴功效,阐述医五味甘露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壮医药浴;作用机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49-01药浴是蒙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蒙医药浴源远流长,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
自古至今,蒙医药浴一直是壮族人民预防疾病、强身健康的重要方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统医学,尤其是民族医学的崇尚程度越来越高,对包括蒙医药浴等民族医学预防疾病的方法的不断重视,使壮医预防疾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蒙医药浴主要方法有药水浴、蒸汽浴、缚敷浴三种,其中水浴为常用,蒙医五味甘露药浴水浴中最好的方法。
本文就蒙医五味甘露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1 蒙医药浴的作用机理蒙医药浴是利用水的作用使人体的外部浸渍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施治方法。
药浴的原理是逐体内热邪和病气于黄水中,再使黄水自毛孔中排出,从而改善气血的运行。
基于漫长形成的丰富经验的传承,在预防、保健、养生、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最终实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2常用的蒙医五味甘露药浴和特点以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所组成称为五味甘露浴。
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长久以来经久不衰而不断发展,特别是蒙医经典《甘露点滴》[1]及《蒙医药选编》[2]等著作对五味甘露浴的传统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它适应症和禁忌症作了明确记载。
蒙医学认为,五味甘露之药有各自的功能主治等蒙药特征外,传统理论认为五味配合,具有祛巴达干(似祛寒),除黄水(似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等功能。
用以治疗四肢僵直或拘挛,胃火衰败,脾血不足,肾脏寒症赫依(气),外症汤疮以及皮肤疾病等症颇有良效。
根据病情加减,疗效繁多,故蒙医经典盛称“甘露之液”3 蒙医五味甘露药浴的应用蒙医五味甘露药浴疗法具有发汗,消炎,止痛,平黄水,活血通络。
蒙医传统药浴治疗慢性荨麻疹25例临床观察一、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2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
患者年龄范围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2岁。
患者均经临床和皮肤科医生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排除了其他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入组患者同意接受蒙医传统药浴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蒙医传统药浴治疗,治疗方案如下:选用适宜的中药材,如苦参、地榆、连翘、黄芩等,按比例制成药浴剂。
每次治疗前将药浴剂放入温水中,待水温达到40~42℃后,患者入浴浸泡20分钟。
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的缓解情况,疗效评价采用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标准。
二、结果经过4周的蒙医传统药浴治疗,2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皮肤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17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症状轻度改善,未见明显好转的患者。
总有效率达到100%,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三、讨论本研究观察发现,蒙医传统药浴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中草药在温水中浸泡,通过皮肤吸收产生药效,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很好的局部疗效。
蒙医传统药浴对患者的情绪和睡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照组缺失,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建立对照组,同时结合生物学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蒙医传统药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论蒙医学中蒙医药浴的临床应用蒙医药浴是蒙古族传统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是利用药物浸泡水中,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起到治疗和保养身体的作用。
药浴法简便易行,应用广泛,特别适合于疾病防治、疗养保健。
蒙医药浴按不同的功效可分为温补型、舒筋活络型、利湿消肿型、清热解毒型等多种类型。
对于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药浴方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以温补型药浴法为例,经常使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补骨脂、人参等,每次用量约为500克,加水煮沸后用刮子将渣子去除,将温热的药液倒入浴缸中,水温以温热为宜,浸泡时间约30分钟左右。
该项疗法具有温通经脉、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腰腿酸冷、经闭腹痛、产后恢复等症状。
舒筋活络型药浴法可使用羌活、川芎、灯笼草等中药,每次用量约为500克,加水煮沸后同样用刮子将渣子去除,将药液倒入浴缸中,水温以微热为宜,浸泡时间约30分钟。
该项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颈肩膀臂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利湿消肿型药浴法可使用茅苍术、荆芥穗、穿心莲等中药,每次用量约为500克,加水煮沸后同样用刮子将渣子去除,将药液倒入浴缸中,水温以微热为宜,浸泡时间约30分钟。
该项疗法具有利湿消肿、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痢疾、带下病、咳嗽、哮喘等症状。
清热解毒型药浴法可使用黄芩、金银花、薄荷等中药,每次用量约为500克,加水煮沸后同样用刮子将渣子去除,将药液倒入浴缸中,水温以温热为宜,浸泡时间约30分钟。
该项疗法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适用于皮肤病、痈疮疖肿、脚气等症状。
总的来说,蒙医药浴疗法简便易行、无毒无害、操作容易掌握,且消费低廉,是一种很好的家庭保健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充分利用药物的渗透性,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浸泡,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是蒙医学中的一个特色和优势。
小议蒙医药浴疗法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蒙医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经验和确切的疗效为民族同胞的健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蒙医药浴疗法是指用蒙药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或蒙药煎汤洗浴全身或局部,利用药性、水和蒸气等刺激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蒙医药是一门科学,也是多年来通过科学论证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组成的,首先在理论上有其独特性,蒙医的主体理论、赫依、希日、巴达干即概论了阴阳五行学说,也有气热寒之说。
通过这一理论去辩证论证,用有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
蒙医蒙药确实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几千年来,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在历史创造的医学学科,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贡献。
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
而以蒙医学同样为各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正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蒙古族谚语说:“病始于消化不良,药始于开水。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却道出了一切传统医学创造发展的真理,成为学习理解一切传统医学的钥匙。
医学是人类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生命探索。
它从呻吟中诞生,从痛苦中创造,从实践中积累,从继承中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检阅了无数的生命现象,动员了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思维和科技手段。
一步步地摸索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
传统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北方,寒冷、潮湿、风雪的自然环境,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面对寒症、骨伤、胃肠疾患等常见病、多发病,利用饮食、艾灸、草药等便廉的防治方法。
这一切都是蒙医学形成的土壤和基础。
公元13世纪蒙古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地区之后,东讨西征,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大帝国。
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辽、金、南、宋到西亚、阿拉伯半岛、中医学、契丹医学、回回医学和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希腊医学、自然地交会在一起。
积极引进、兼收并蓄为蒙医药注入新的活力,从此蒙医药在人民长期实践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其它医学以阴阳五行学中心的“三根、七素”理论,又经老一辈蒙医学家联系实际发展创新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蒙医学体系。
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的名著《四部医曲》、《甘露之泉》等系列著作,系统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验方等从理论上做了精辟的论述。
特别是对寒症的理论和对“六基症”的全面论证,补前人之不足,发前人所不发,对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定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蒙医学体系具有一定特点,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平衡为生理、病理基础。
而以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防治对象的别具一格的临床医学。
这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兼收并蓄、继承创新
的范例。
今天蒙医蒙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蒙医、西医、中医等少数民族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开始进入现代化生产和国家医疗保险目录,为人民健康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特殊优势
正像任何一门科学一样,蒙医学的生命在于创新,首先不能忘记来于甘露之泉,能保持新鲜的生命力。
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发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也充分发挥蒙医药在临床治疗疑难病症中具有的独特之处。
首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即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甲乙型肝炎、心脑血管(萨病)病有它特有的优势,药无副作用,可利用蒙医蒙药,简、便、廉,显效快的优势,全面灵活的治疗各个脏器,能辩证地对人体生命过程进行综合的动态观察、治疗,其蒙医的传统疗术对于一些疾病有显著的奇效,蒙医的蒙古针灸、甘露药浴、浸泡、酸奶疗法具有降脂降血压,震疗以震动刺激治疗脑、肝、肾、子宫等脏器治疗放血、治疗热性疾患,具有“引病外除”的功效,并且通过多年的总结,用现代结合疗效神奇并用蒙药内服外功,可以得益样的疗效。
除了上述蒙医传统疗的治疗作用,还有调理改善组织营养,增加机体修复,代偿,适应能力增强和自身生理调节机制等作用。
世界上一切高水平的传统医学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人体生命的整体观察和积极调整。
同时注意天然药物的应用和心灵手巧的技艺,这是传统医学的精华所在。
我们要在这基础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伊希巴拉吉尔.甘露点滴[M].锡林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0:340.
[2]罗布桑却泊勒.蒙医药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5:431.
[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
[4]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内蒙古蒙药材标准[S].赤峰:赤峰科技出版社,1987.
[5]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4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