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下五千年下册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3.13 KB
- 文档页数:8
上下五千年下册主要内容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国的历史长河,覆盖从古代的夏朝开始,到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段时间涵盖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上下五千年下册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上下五千年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战国至秦汉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有六个主要的国家,即齐、楚、魏、赵、燕、韩。
这段时间内,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如孙子兵法的提出、赵国攻燕的故事等等。
最终,秦国取得了胜利,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二、三国至隋唐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三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刘备、孙权和曹操之间的斗争。
而隋唐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王朝,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唐三彩的制作等等。
三、宋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文艺复兴的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文化艺术作品,如《文心雕龙》和《林则徐全集》等等。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非常混乱,最后被清朝取代。
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多的成就。
四、近代史: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遭遇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等。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如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之一。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本文将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知识。
一、小细节积累1.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地理特点。
–天气预报:学会听懂简单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2.历史知识:–秦始皇:认识秦始皇及他的统一战争。
–兵马俑:了解秦始皇陵的壶宝和兵马俑。
二、学习要点重点梳理1.地理知识:–中国地图:掌握中国地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基础知识。
–气象图:初步了解气象图的绘制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历史知识:–秦始皇统一:理解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
–兵马俑保存: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保存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地理学习:–多看地图、多练习判断方位,加深对地理地形的认识。
–多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知识。
2.历史学习:–多阅读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考古资料:了解考古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四、知识拓展1.地理拓展:–探讨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
–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础概念。
2.历史拓展:–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学习其他历史知识。
–了解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流历史。
五、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中国地理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实践,积极拓展知识面,做到知识应用灵活多样。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祝学生们学业进步,取得好成绩!。
传统文化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传统节日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春节的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3. 端午节: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4. 中秋节: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人们赏月、吃月饼,寓意团圆和丰收。
二、传统艺术1. 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脸谱艺术而闻名。
2. 书法: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书写艺术,包括行书、楷书、草书等不同的书写风格。
3. 中国画:中国画以线条和墨色为主,讲究意境和气韵,常见的题材有山水、花鸟、人物等。
三、传统礼仪1. 尊师重道:在古代中国,尊敬老师和重视学问是一种重要的礼仪。
2. 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尊敬和孝顺父母。
3. 礼让:在日常生活中,礼让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传统建筑1. 故宫: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而闻名。
2. 长城: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是古代中国的防御工程,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3. 园林:中国园林以其独特的布局和设计而著称,如苏州的拙政园、杭州的西湖等。
五、传统文学1.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唐诗宋词:唐代的诗歌和宋代的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六、传统哲学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谐,提倡“无为而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1--7单元知识点全复习苏教版五年级语⽂下册单元复习资料⼀、课⽂分类:本册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第⼀单元主题为“春光⽆限”有《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暖流》、《只拣⼉童多处⾏》、《早》等课⽂,第⼆单元的主题是“科技之光”,安排了《梦圆飞天》、《⽕星——地球的“孪⽣兄弟”》、《神奇的克隆》等课⽂;第三单元是“有志竟成”安排了《海伦·凯勒》《⼆泉映⽉》《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第四单元为“世界各地”有《秦兵马俑》《埃及的⾦字塔》《⾳乐之都维也纳》等;第五单元为“亲情依依”有《爱如茉莉》《⽉光启蒙》《我和祖⽗的园中》等;第六单元是“⼋⼀壮歌”有《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骡⼦》《⼤江保卫战》等;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与⾃然”,有《望⽉》《灰椋鸟》《⽔》等课⽂。
体裁有记叙⽂、散⽂、诗歌等。
还学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主修改作⽂、多种渠道学语⽂。
⼆、对⼈物的评价:①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的海伦。
②热爱⾳乐,追求理想的阿炳。
③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
④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
⑤⼼系⼈民,团结抗洪的解放军。
三、课外⼩知识1、中国四⼤名著——《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
2、课外描写赞美春天的古诗:《春⽇》(宋)朱熹胜⽇寻芳泗⽔滨,⽆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3、修辞⽅法:①⽐喻(⼤⾃然是绿⾊的课本。
)②拟⼈(春天到了,杏花张开了笑脸。
)③排⽐(美不美,故乡⽔;亲不亲,故乡⼈。
)④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⑤反问(恩科西难道不是坚强的⼈吗?)⑥对偶(海内存知⼰天涯若⽐邻)⑦设问(谁是凶⼿?是噪⾳!)4、推荐⼀本好书:《上下五千年》,设⽴“我读书,我快乐”栏⽬。
四、趣味成语1、带有反义词的成语:⾃⽣⾃灭出⽣⼊死阴差阳错表⾥如⼀2、带有近义词的成语:奇花异草⽆穷⽆尽⽣龙活虎⼗全⼗美3、带有⽣肖的成语:亡⽺补牢马到成功守株待兔对⽜弹琴画蛇添⾜4、写出带龙的成语:⽣龙活虎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飞凤舞叶公好龙5、写出成语故事:鹏程万⾥邯郸学步⾃相⽭盾刻⾈求剑掩⽿盗铃6、数字成语:⼀⽬⼗⾏两全其美三⾔两语四⾯⼋⽅五花⼋门六神⽆主七上⼋下⼋仙过海九死⼀⽣⼗全⼗美百战百胜千变万化万⽆⼀失7、描写⼈物外貌的成语:仪表堂堂眉开眼笑⾝材魁梧8、描写⼈物神态的成语:炯炯有神⽬不转睛神采奕奕9、描写⼈物动作的成语:⼿舞⾜蹈狼吞虎咽张⼝结⾆10、描写⼈物⼼理的成语:情不⾃禁恋恋不舍提⼼吊胆11、描写景物的成语:排⼭倒海⾦碧辉煌欣欣向荣12、写出带“然”的成语:⽑⾻悚然兴味索然恍然⼤悟不以为然五、写出五个形声字:睛(左形右声)请清惧佣铜战(右形左声)放静致可六、①写出表⽰“看”的词语:瞥瞟望瞅瞧盯瞪瞄注视瞻仰②写出表⽰“⾛”的词语:跑奔逃跃溜达踱步闲游③写出表⽰“笑”的词语:⾼兴愉快微笑欢笑会⼼④写出表⽰“想”的词语:琢磨思考回忆推敲回味思索⑤写出表⽰“说”的词语:辩论叫嚷倾诉训斥责备喊叫从低处往上看——(仰望)从⾼处往低处看——(俯视)聚精会神地看——(凝视)前后左右的看——(观望)偷偷摸摸地看——(窥视)⽬光迅速地向四周看——(环视)⼋、写出重叠词:① ABB式(红通通、亮晶晶、⽩花花、⿊乎乎、⽔汪汪)②AABB式(⼯⼯整整、明明⽩⽩、清清楚楚、来来往往)③ABCC式(波光粼粼、凉风习习、⼩⼼翼翼、汗珠滚滚)④ABAB式(商量商量、打听打听、打扮打扮、讨论讨论)⑤AABC式(亭亭⽟⽴、⼼⼼相印、依依不舍、奄奄⼀息)⑥ABAC式(各种各样、不声不响、⼗全⼗美、⽆边⽆际、⼀⼼⼀意)⑦ABCB式(应有尽有)⼀、描写四季的成语:春季:春⾊满园满园春⾊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暖花开花红柳绿桃红柳绿桃李争妍百花吐艳百花争妍百花齐放草长莺飞夏季:绿树成荫挥汗如⾬蝉声阵阵暴风骤⾬挥汗如⾬烈⽇当空电闪雷鸣暑⽓逼⼈酷暑难耐烈⽇炎炎汗流浃背秋季:⾦风送爽雁过留声秋⾊宜⼈天朗⽓清⼀叶知秋秋⾊宜⼈秋⾬绵绵秋⾼⽓爽冬季:⽩雪皑皑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寒⽓逼⼈天寒地冻天寒地冻瑞雪纷飞雪上加霜漫天飞雪傲霜⽃雪岁寒三友⼆、描写勤奋学习的成语:悬梁刺⾻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废寝忘⾷⼗载寒窗⽜⾓挂书韦编三绝三、描写时间快的成语:光阴似箭⽇⽉如梭风驰电掣雷厉风⾏⼀⽇千⾥⽩驹过隙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多⾳字:便:biàn(⽅便)pián(便宜)踏:tā(踏实)tà(踏歌⾏)撒:sā(撒娇)sǎ(撒下)⼆、重点解释:荒⼭野岭:没有开发和利⽤的⼭岭。
五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整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第一单元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1.课文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我国的植树节:3月12日。
3.植树造林的好处:①净化空气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气温④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的公益用语:①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②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2暖流1.暖流:江主席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使大家心中充满温暖的感觉。
2.《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
他和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我背过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这首词中的千古留传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里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4.评价江主席: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关心青年学生。
3只拣儿童多处行1.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寄小读者》《春水》《繁星》2.解释带点的字①解:儿童不解(jiě)春何在:懂,明白;使出浑身解(xiè)数:本领,手段;押解(jiè):押送犯人或财物。
②成千盈百:满。
3.形容人多的成语:座无隙地、座无虚席、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4.用“魔术匣子”比喻颐和园。
用“小天使”比喻孩子,这样写出了孩子们很多,很可爱。
表达了冰心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5.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大海棠树,这样写突出了花开得多、密、美,使人感受到海棠树的生机勃勃和春光的饱满与烂漫。
6.作者写儿童为什么还要写海棠花?答:这是借花喻人的手法,写花是为了写儿童,对花的赞美就是对儿童的赞美,因为儿童和花儿一样的烂漫,一样的生机勃勃。
4早1.《早》一课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对蜡梅花的赞美,鲁迅的桌上早字的来历。
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有: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世界的兴起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世界的兴起。
我们了解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古代世界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早期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早期人类主要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方式来获取食物和生存。
他们生活在野外,不固定居住。
这一时期的人类还没有掌握农业技术,属于迁徙生活的阶段。
2.农业的产生以及农业革命农业的产生意味着人类社会从一个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人们开始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放养畜牧,逐渐形成了农耕和畜牧业。
3.古文明的兴起古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明,比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等。
第二章:世界古代文明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文明的发展。
1.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方式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商业贸易、战争征服、道路建设、宗教传播等。
2.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古代,有许多重要的文明之间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等。
3.古代世界交流的作用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大文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明国家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文明国家的兴起以及其文化特点。
古代东方文明国家主要指的是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中东地区的文明。
1.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特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国古代科技及艺术等。
2.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印度古代文明是印度次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古代文明,在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印度文明的特点。
中华上下五千年知识点题集一、夏商周时期夏朝•夏朝的起源和结束时间是?•夏朝的统治者是谁?•夏朝有哪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商朝•商朝的兴起和覆灭时间分别是?•商朝的政治组织是?•商朝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有哪些?周朝•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朝的封建等级制度是怎样的?•周王朝的衰落原因是什么?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有哪些?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兵家、名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个发展阶段?•战国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变革有哪些特点?三、秦汉时期秦朝•秦朝的建立者是?•秦始皇的统一行政措施有哪些?•秦朝统一六国后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汉朝•汉朝的建立者是?•汉朝的政治制度包括哪些?•汉朝文化的特点是?四、隋唐时期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隋朝法律制度的特点有哪些?唐朝•唐朝的兴起时间是?•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是如何实现的?•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对外贸易有哪些特点?五、宋元明清时期宋朝•宋朝政治改革有哪些?•宋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家是?•宋朝的科技进步有哪些?元朝•元朝的建立者是?•元代的政治制度和军事组织是怎样的?•元代的文化和民俗风情有哪些特点?明朝•明朝的成立时间是?•明代的海外探险有哪些?•明代的科技发明和文化传播有哪些?清朝•清朝的开国皇帝是?•清代的政治改革和军事制度有哪些?•清代科技进步和思想文化变革方面有哪些贡献?以上内容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知识点题集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有所帮助。
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词语解释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跨越了从公元
前770年到221年。
2.尝矢:试了味道的箭。
3.供需队:带着货物去供给队里士兵的人。
4.阖庐:列为徒弟的人的院舍。
5.大弟子:徒弟们。
6.庹:指定辅助的从事人员。
7.礼让升堂:礼仪和宽容的待人行为使人者受到提拔。
二、文学常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古代战争中的文学作品,涉及到《论劫》、《寿亨》和《春秋》等作品。
这些作品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智谋,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战争的思考与感悟。
三、作者简介
•司马迁:古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史记》等。
•左丘明:古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左传》等。
四、历史知识
本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荆轲刺秦王、孙膑、庞涓等。
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五、生字生词
1.噤若寒蝉:形容受惊吓后不敢作声。
2.寿亨:寿命长久。
3.沉默寡言:指人不爱言谈。
六、思维拓展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
2.你认为古代战争中的智谋和策略对今天的生活有何启示?
3.你如何理解礼让和宽容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语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战争和文学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文学修养。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有思想有修养的人才。
上下五千年下册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通史著作,由《上下
五千年上册》和《上下五千年下册》两部分组成,由中国著名历史
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名人梁启超所著。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
和深刻的思考,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
《上下五千年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了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至
清朝末年的演变和变迁。
其中,涵盖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秦汉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
衰变迁,以及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事
件和发展趋势。
在《上下五千年下册》中,梁启超以其深厚的历史学功底和独
到的见解,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述,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中国传统文明的特点。
他不仅关注了政治斗争
和战争,还对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使得读
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
总的来说,《上下五千年下册》作为中国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不仅是一部学术
著作,更是一部具有启发性和思想性的通史读物,对于广大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46-2561、朱元璋在——————的方针下,一步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2、-------------是朱元璋的神机军师。
3、-------------兴兵夺皇位,改年号为永乐。
4、-------------主修《永乐大典》。
5、明成祖迁都--------------。
6、经历-------事变后,明朝的国力渐渐衰落下去。
7、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写的---------,是对他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就、道德情操的生动写照。
8、---------创立“心学”。
1、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2、刘伯温3、明成祖朱棣4、解缙5、北京6、土木之变7、《吟石灰》8、王阳明257——270章1、公元14世纪初叶,一些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
2、明军中出现一位抗倭名将。
他的军队被誉为“”。
公元1564年,这位大将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会师,共同歼灭了广东的倭寇。
3、1578年,已经六十一岁的经过二十七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写成了医药学巨著《》。
这本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还附有1160多幅插图,记录了10000多个药方,是中国古代记载药物最多、分类解释最为细致的医药学巨著,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明朝中期后,国势日渐衰弱。
但的改革为明朝带来中兴局面,其中在军事上他任用戚继光等镇守边境,经济上推行《》,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1616年,统一女真建立政权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
6、明朝末年,欧洲的一批耶稣会教士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生于意大利,最后病逝在中国。
他晚年撰写了《》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
7.明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创立了。
8..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反对奸臣严嵩,被严刑拷打,但他誓死不屈服。
9.户部主事冒死进谏,获得民众拥护。
10被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是,民间流传故事。
11汤显祖著有、、、、被人称为“玉茗堂四梦”。
12.徐光启再三修改完成的译稿是。
7 “心学”8铁骨铮铮9海瑞10唐寅唐伯虎点秋香11 《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12《几何原本》271----2831,明朝太监迫害东林党,杨涟和左光斗惨死狱中。
(魏忠贤)2,明朝将领- 重创努尔哈赤,取得了宁远大捷。
(袁崇焕)3,宋应星的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4、,名弘祖,号霞客,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地理学家,他从小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
留下了大量的考察日记,后来人们编成了《》。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5、明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中原一片混乱。
这时,由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的引导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进入北京城。
1644年8月,顺治帝抵达北京,清朝正式入主中原。
(李自成)(吴三桂)6、清军入主中原后继续南下,在扬州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但在扬州有一大将誓死保卫,血战扬州,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心已决,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即使碎尸万段,也甘之如饴。
”最后被清军统帅多铎杀害。
(史可法)7、赶走了对台湾统治长达38年的荷兰人,收复台湾。
(郑成功)284---296章1、康熙平“三藩”指、和。
2、1690年,著名画家朱耷又名,画了一幅《孔雀图》,有很强的讽刺性。
3、顾炎武是一位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他提出“”。
4、蒲松龄的《》是一部著名的文学短篇小说集。
5、根据文章中似是而非的字句,强行解释为触犯他们的忌讳,而给作者罗织罪名,这样制造出来的案件,叫。
6、是“扬州八怪”中最出名、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他最喜欢画的是、和。
7、《》保存了相当多的我国的古代典籍,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人修造的文化长城”。
8、明朝末年,清军忙于进关,彻底消灭明王朝,东北的沙皇俄国趁机入侵。
面对沙俄咄咄逼人的扩张,康熙率兵和沙俄展开了长达两年的之战,最后俄军大败,签订了《》。
之后,康熙帝又御驾亲征,三次征讨西北的西北蒙古的准噶尔部,其首领走投无路,在绝望中染病而死。
9、曹雪芹,名霑,字梦阮,他穷尽一生的才华和见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
它以曹雪芹的自身经历为蓝本,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了清代中期的社会生活,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顶峰。
全书共120回,曹雪芹只完成了不完整的80回,后来,续写了后40回。
10、土尔扈特部蒙古额鲁特四部之一,不愿受准噶尔部的压迫,在的率领下,回归祖国的怀抱,受到皇帝的接见。
答案2、八大山人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聊斋志异》5、文字狱6、郑板桥劲竹、兰花、石头7、《四库全书》8、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噶尔丹9、《红楼梦》贾王史薛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高鹗10、渥巴锡乾隆297章----3091.从公元前1751年到1784年,______曾先后六次巡游江南。
乾隆帝2.乾隆帝每次南巡,都把为一项重要内容。
视察水利工程3.在“盛世圣绩”的歌功颂德声中,就是一个典型。
和绅4. 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
鸦片5. 年月日,在虎门硝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为公元年月。
1840年6月7.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南京条约》8.林则徐的两位友人和,有着改变现实、寻求救国道路的强烈愿望。
龚自珍魏源9. 是坚定的禁烟派。
龚自珍10.魏源谢了长篇巨制《》,他在书中还探求了富国强兵和抵御外国侵略的策略,提出“”的主张。
《海国图志》师夷之长以制夷11.洪秀全金田起义的时间为公元年月日,过好叫做。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12.圆明园位于北京北郊,由、和三园组成,所以也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万春园、常春园13、圆明园被烧后三天后,腐败的清政府完全屈服了,又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
《北京条约》14. 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被誉为“中兴名臣”。
曾国藩15.“”成为清朝统治阶层中的一个重要政治集团。
“湘军系”16.清朝官员从西方引进军事工业,用以镇压国内民众起义,这就是最初的,而主持这项活动最久的人物为。
洋务运动李鸿章17.开启近代中国留学生运动先河的具体策划者是中国的第一位留学生。
容闳18. 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在公元1878年年初,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左宗棠第310——322章1.左宗棠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而伊犁是被收复的。
(曾纪泽)2. 带领台湾军民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
(刘铭传)3. 之战,是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局势,使中国反败为胜。
(镇南关)4. 办实业、兴教育,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不过,他有富国强兵的良好愿望,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播。
(张之洞)5.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真是丧权辱国。
(《马关条约》)6.变法维新的领头人物是,“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与他的学生梁启超主张变法,改良政治,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康有为)7.戊戌变法彻底失败,离变法开始只有一百天,所以这次变法又叫。
(百日维新)8. 翻译《天演论》。
(严复)9.《天演论》的出版,给昏昏沉睡的中国人敲响了一记警钟。
而王懿荣发现,让压抑苦闷的京城文化人多少有些兴奋。
(甲骨文)323章-----335章1.认为,办好工业是富民强国的根本,在通州设立了商务局,办齐了大生纱厂,经营纺织业,企图通过挽救中国的危亡。
(张謇)(实业)2.义和团是从开始的,义和团运动在的正压下失败了。
(义和拳)(八国联军)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铁路是,是在的主持下修筑的。
(京张铁路)(詹天佑)4.戊戌政变后,宣扬保皇,寄希望恢复光绪皇帝权力,继续推行维新改革,让中国富强起来。
(康有为)5.1894年秋,革命先行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孙中山)(兴中会)6.策动了长沙起义。
(黄兴)7.清末革命起义的烽火不断,长沙起义刚被清廷扑灭,浙江、安徽等省的革命党人又酝酿更大的武装起义,负责人是,最终起义失败,她也就义于。
(秋瑾)(轩亭口)8.1911年革命党人又发动了广州起义,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党人有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一百多人,历史将这些死难的革命党人成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9.1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这一年农历属年,因此被称为。
(辛亥)(辛亥革命)10.袁世凯签署了,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憎恶和唾骂,成为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帝国主义的大罪人。
(《二十一条》)11.当一批人从“民主”出发探寻新的救国之路是,另一批人则朝着“科学”救国的方向迈进,著名数学家、有着中国近代数学奠基人之称的,就是其中一位。
(苏步青)336———3481.1916年元旦起就是洪宪元年,称帝,但只当了八十三天,就不得不退位。
袁世凯2. 复辟闹剧,仅仅经过十二天就以失败二告终。
张勋3.1919年5月四4日,爆发了,在它的作用下,北京政府最终拒绝在巴黎合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4.1915年中国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这份国耻引发了全国各地反日及抵制日货的行动。
《二十一条》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1921年7月23日6.震惊世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7.1923年6月,在《新青年》季刊的创刊号上,刊登由瞿秋白重新翻译的《国际歌》8.1924年1月20日,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9.1925年五月发生的,点燃了中国人民愤怒的烈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成功实现了罢工、罢课、罢市。
五卅惨案10从1926年到1927年,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打响了。
这就是著名的。
北伐战争349——3521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2. 提出部队应转移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
(毛泽东)3. 领导的秋收起义。
(毛泽东)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教育改革家的杰出代表是(陶行知)6.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被人民称为。
(周树人)(“民族魂”)7.- 弃医从文。
(鲁迅)8.- 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九一八事变)9.一·二八淞沪会战在爆发,成为一场以民族自卫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上海)10.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11. 有力的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12. 、扣押了发动了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13.张、杨将军扣押蒋介石的目的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