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7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9讲东南亚[核心素养目标] 1.根据东南亚区域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记住东南亚的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成因、河流水文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识。
2.运用区域分析与综合方法掌握东南亚的物产及分布尤其是种植园农业,并能够运用各种图表、数据分析说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借用东南亚区域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理解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和在世界航运中的地位,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在下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100°E、110°E、120°E,10°N、2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陆地、海洋、国家、地区。
2.填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主要的河流,主要的国家及首都名称。
二、位置与范围1.十字路口的位置地处A________与B________、C________与D________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E________和F____________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咽喉要道”。
2.范围(1)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________,跨两大洲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三、地质灾害与地形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区—火山国:印度尼西亚四、主要河流图中河流G________,H湄南河,I________,J____________。
五、气候以__________气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和________气候(中南半岛)为主。
【点拨】(1)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消费市场狭小,所需石油大部分从中东运入,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路;日本从国外运入原料、燃料,向国外出口工业品,也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故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东南亚》教案(样例5)第一篇:《东南亚》教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②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③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②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③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增加科学探究的意识。
②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活动一东南亚的范围1、(出示多媒体图1)东南亚的范围是什么? 那么它们在图上的具体位置是在那儿?那么它的位置是? 明确: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
它的北面是亚洲,东南面是大洋洲, 西面是印度洋,东面是太平洋。
因此它是联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出示多媒体图2)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其中临海国、岛国、内陆国分别有哪些?11个,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是临海国,其中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文莱是岛国,老挝是内陆国。
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知识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能力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
(2)让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
(1)重点: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不同地形特征。
(3)疑点:华人与华侨的区分。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思路: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
其次:重点学习本节课所学的“地区”代表———《东南亚》。
根据其内在逻辑关系教学思路大致按照:由组成→范围→国家→华人华侨→地形→河流→人口→城市→首都→气候→物产→农业→马六甲海峡→火山地震→海啸→六大板块。
最后:指出通过对《东南亚》这一个地区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地区”的一般方法,从而为自我学习其他“地区”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思考图文结合分析师生合作解决课时安排:2~3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图导入:二、设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详见课件)。
◆组成【图片观察】展示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图,观察其组成,中南半岛(提醒注意中南半岛西南面还有个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哪些岛屿)。
◆范围相对位置:东临太平洋,南接大洋洲,西濒印度洋,北与中国等接壤。
纬度位置:10°S~°N(北回归线)之间。
【设问思考】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带(热带)◆国家【图片观察】展示图7-8“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中南半岛:有哪几个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按照由东向西顺序)哪些内陆国有哪些马来群岛:有哪几个国家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地跨两大洋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华人华侨【教学过渡】由新加坡(岛国)首都:新加坡。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认识东南亚丰富的物产资源。
4、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和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5、理解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东南亚的物产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
2、难点(1)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东南亚大致位于 10°S 25°N 之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经度范围约为 90°E 140°E。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交通位置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二)范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1、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山水相连,南部狭长。
2、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两万多个岛屿组成,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众多。
(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1)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马来群岛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气候(1)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每年 11 月到次年 5 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6 月到 10 月盛行西南风,降水丰沛,为雨季。
(2)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3、河流(1)中南半岛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国,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或太平洋。
主要河流有湄公河、湄南河、红河等。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湍急。
第2课东南亚﹙二﹚【学习目标】1.知道东南亚的气候以及气候特征。
2.知道东南亚丰富的物产。
3.知道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重点、难点】1.东南亚的气候以及气候特征。
2.东南亚的物产。
3. 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导学过程】一.读课本P26的图8.6 ,完成下列问题:1.赤道、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东南亚的什么位置?2.分析新加坡的气温曲线、降水量雨柱图,总结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
3.分析曼谷的气温曲线、降水量雨柱图,总结出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4.分析夏季风、冬季风的风向以及带来的影响。
二.读课本P27—2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东南亚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稻米出口国?2.东南亚有哪些世界有名的热带作物?3.东南亚有哪些重要的矿产?4.东南亚有哪些有名的旅游胜地?【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A.马来半岛的南部B.中南半岛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D.菲律宾群岛的北部2.东南亚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之一的自然原因是A.热量与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3..东南亚是下列哪些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A.椰子、油棕、天然橡胶B. 油棕、锡矿、天然橡胶C. 咖啡、蕉麻、油棕D. 天然橡胶、可可、剑麻4.东南亚物产富绕,其中有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A 菲律宾、 B.印度尼西亚、 C.马来西亚 D.泰国5.下列国家中,属于世界稻米重要生产和出口国的是A印度尼西亚 B菲律宾 C.马来西亚 D.泰国6.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C.全年高温少雨D.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7.小明的爸爸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货物回国,入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可能是A.棕油、锡矿砂B.棉布、服装C.椰枣、铁矿石D.羊毛、小麦8.“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陈毅元帅的诗句描写的是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A.南亚B.俄罗斯C.四川盆地D.中南半岛9.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多属于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台风雨10.“象戏”表演出自A.缅甸B.越南C.泰国D.柬埔寨11.“到马泰旅游去!”这是目前中国出境游的一大热点。
教师寄语:业精于勤,勤于总结;敏而好学,学有所思。
学业的辉煌来自点滴的积累和不懈的坚持《东南亚》导学案(第 1 课时)诸城繁华中学郑萍萍班级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2、对比掌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主完成】(一)位置、范围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内容:1、在上图中填注:赤道、北回归线、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2、东南亚位于亚洲包括和两大部分。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捷海上通道。
(二)地形、河流1、对照“东南亚地形图” ,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南,地形呈山河、分布的特征。
3、马来群岛是地势,多,山岭、平原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1、东南亚主要位于在30°N至10°S 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
由于降水的不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2、在中南半岛上11 月——次年5 月盛行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 月——10 月盛行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季播种、季收获。
在马来群岛上,终年温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3、分别用箭头“ ↙”和“ ↗” 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互动探究】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构建知识网络】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洲与洲、与之间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地形特征:、。
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与农业: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在季播种,季收获河流特征:流程,上游,下游多。
范围地形特征:地势,多。
马来群岛气候类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一年到头都可收获河流特点:纬线)附近,属于 气候。
东南亚教案东南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认识东南亚各国。
2.了解东南亚的主要民族和宗教。
3.了解东南亚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
4.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他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东南亚各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别。
2.学习东南亚的主要民族、宗教、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图片或地图向学生展示东南亚地理位置,并提问:“你知道东南亚包括哪些国家?”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教师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东南亚各国及其简要介绍。
学生观察并辨认国家名称和位置。
3.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东南亚各国的名称,并以小组形式完成地图填空题,巩固所学的国别。
4.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东南亚的主要民族和宗教,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多样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东南亚文化的因素。
5.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东南亚的文化特点,强调东南亚的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和尊重。
6.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东南亚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7.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并列举具体事例。
8.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和合作。
9.总结:教师通过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东南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东南亚的兴趣和好奇心。
10.拓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东南亚国家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拓宽视野,增加对东南亚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1.地图或幻灯片展示器2.图片资料3.小组活动材料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小组活动成果可以作为评价依据。
3.教师在设计课堂时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地理《东南亚》教案•相关推荐地理《东南亚》教案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东南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东南亚》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技能目标(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教学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制作多媒体。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1.展示:图9.1“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和9.2“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
《东南亚》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东南亚》教案《东南亚》教案篇1§2.1东南亚(3)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
区域地理——《东南亚》学案【学习目标】见书本P25。
【课堂过程】一、东南亚的地理位置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在图上适当的位置标出马六甲海峡和克拉地峡。
二、东南亚丰富的物产读P27图2-2-10填写下表:三、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2、在上一页东南亚政区图中用颜色鲜艳的笔描画出下列表格中东南亚的主要河流。
3、根据河流的流向尝试归纳东南亚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四、东南亚的经济1、东南亚大量出口农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什么经济仍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材料】东南亚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经济落后。
殖民者将东南亚作为掠夺廉价资源的宝地,压抑本民族工业的发展,以便使其成为其工业品的销售地,从中赚取巨额利润,致使各国经济结构比较畸形、单一,主要以生产少数几种农、林产品或矿产品为主,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基础薄弱,经济上仍以初级产品为主。
但是东南亚各国在独立后,为了振兴经济,重视发展工业,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出口加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如果你是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并正在巴厘岛召开领导人会议,你觉得应如何实现东南亚整个地区的新发展,走上富裕之路?讨论发言。
五、中国与东南亚1、东南亚华人华侨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泛亚铁路4、中国与东南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势【作业】请选择一个东南亚国家制作PPT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或选择东南亚的一个热点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做成PPT,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时间控制在8—10分钟。
第二节东南亚
编者吴华锋审核俞海萍班级姓名学号
【预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东南亚的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地理特征。
【自主预习】
1、在图中填出:
(1)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2)0°、100°E
(3)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苏
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
(4)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河流上游河流流经国家流经城市红河元江中国、老挝、越南
湄公河金边、万象湄南河
萨尔温江中国、缅甸
伊洛瓦底江中国、印度、缅甸
3
物产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锡
主要国家印尼泰国印尼、文莱
【合作探究】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它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人口、城市的分布有何影响?
2、找出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分析形成成因、特征。
3、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并分析其成因。
4、分析东南亚水稻种植业、热带种植园的农业区位。
5、分析新加坡缺少的原因?
【典例评析】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
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
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表1
和右图所示。
(1)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2)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
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方案经过主要城市铁路总长度需新建铁路
东线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 5 520433
中线曼谷—万象—昆明 4 1801245
西线曼谷—仰光—昆明 4 3211017
点拨:第1题,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具有运输量大、运速快的特点,因为对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但铁路的投资成本大。
第2题,运用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分析,结合水稻的生长特点完成该题。
答案:1、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2、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热带多雨地区、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耕作历史、种植经验丰富。
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主要制约因素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
【巩固练习】
1下面关于中南半岛上各国首都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沿海地区B.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C.都分布在河口三角洲D.都分布在该国的中心位置
2下面哪个国家是内陆国家
A.老挝B.文莱 C.泰国D马来西亚
3.下列国家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缅甸、泰国、老挝、越南B.越南、老挝、泰国、缅甸
C.越南、泰国、老挝、缅甸D.缅甸、老挝、泰国、越南
4.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
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
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
5.下列城市是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首都又位于大河三角洲的有()
A.万象B.曼谷C.金边D.雅加达
6.北回归线穿过的东南亚国家是()
A.越南B.老挝C.缅甸D.柬埔寨
7.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亚B.东南亚C.北美洲D.欧洲
8.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
9.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 湄公河
B.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红河
10.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
11.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 )
A.锡、天然橡胶、油棕
B.锡、稻谷、石油
C.锡、椰子、石油
D.天然橡胶、油棕、稻谷
12.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东南亚最著名的矿产是()
A.天然橡胶和油棕B.煤矿和铜矿C.锡和金矿D.锡和石油
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6°E)发生8.7级强烈地震。
随后产生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此回答26~29题。
14.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15.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
A.6时B.9时
C.12时D.15时
16.湄公河的开发
材料一:开发中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
澜沧江一湄公
河是亚洲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该河有“东方的多瑙河”
之称。
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一致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
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
合作开发确定为双方在新世纪开展合作的五大领域之
一。
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
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山,流出中国后经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海。
(2)A地区附近的河道横剖面和下面哪一幅图相似( )
(3)A地区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简述该地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沿海铁路是修建中的泛亚铁路,影响其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5)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有哪些优势?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亚学案
自主预习答案
1、略
3
合作探究答案
1、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
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4、水稻种植业农业区位:地形平坦、水热丰富,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土壤丰富,劳动力丰富。
热带种植园:地域广阔、常年高温,光热丰富,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5、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不易蓄水;蓄水量大。
巩固练习答案
1、B
2、A
3、A
4、D
5、B
6、C
7、B
8、A
9、A 10、D
11、A 12、B 13、D 14、B 15、B
16、(1)唐古拉山缅甸越南南(2) ②(3)水稻种植业水热条件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4)社会经济因素
(5)巨大的航运价值,丰富的水能资源多样的旅游资源,丰富的热带经济作物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其他优势。
一是航运价值大,这条航道开通后,云南到东南亚的出口物品比经过海上航线缩短了3000多千米;二是丰富的水能,该河落差大,流量大,将形成一系列梯级开发电站;三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万
象的佛国之风,柬埔寨古老神秘的吴哥窟,以及雄奇状丽的自然风光,将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