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水设计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11.99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高层住宅小区给水泵房设计工程简介某住宅,18层高层共13个单元,11层小高层有1单元,多层(6层)共有26个单元,附属建筑物有活动中心、会所、幼儿园等。
鉴于该小区地面标高在25m~30m之间,且楼层多、较为复杂;市政给水压力为0.8MPa左右,可以供水层高为6层左右,不能满足本小区的高层生活和消防用水要求;为了供水和消防安全,故需设加压泵房一座。
1 生活用水按建设方提供的小区给水系统图,生活给水分普通住宅楼给水、底层带商业用房住宅楼给水、高层住宅楼部分以及诸如幼儿园、会所、商铺等附属建筑用水,只有高层住宅楼大部分楼层(4层以上)需加压泵房加压供水。
整个小区供水方案:多层及高层部分的1~4层为低压区;高层部分的5及5层以上为高压区。
生活泵房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只需考虑高压区。
1.1 高压区生活设计秒流量[1]高压区共有378套住宅(18层高层共有13个单元,11层小高层共有1个单元,每单元2户,总户数为13×2×(18-4)+1×2×(11-4)=378(户),因大部分高层建筑设计尚未完成,建设方无法提供准确的户型及各户型套数,故根据设计安全系数,每户给水当量按7.95计算。
1.1.1 最高用水日用水定额:280 L/人·d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7.95小时变化系数: 2每户用水人数: 3.5 人用水时数:24 h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280×1323×2/(0.2×3005.1×24×3600) = 0.01431.1.2 计算结果[2]干管最大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0.0143系数ac:0.00642同时出流概率:(1+ac×(Ng-1)^0.49)/Ng^0.5 =(1+0.00642×(3005.1-1)^0.49/3005.1^0.5=0.0242设计秒流量:0.2×U×Ng=0.2×0.0242×3005.1=14.526 (L/s)当采用管径DN=100mm时,流速V=1.779m/s;当采用管径DN=125mm时,流速V=1.129m/s;当采用管径DN=150mm时,流速V=0.812m/s;1.1.3 结论泵房出水管管径初选为DN=125mm,出水管流速为0.812m/s,符合管道流速1~1.5m/s的要求。
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1: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介绍本文旨在探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通过对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将从水源供应、管网设计、泵站配置、消防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源供应1.1 自来水供应能力的评估1.2 消防水池设计原则1.3 储备水源的选择与布局二:管网设计2.1 管材的选择与排布2.2 管道疏堵系统的设计2.3 进一步优化管网结构的方法三:泵站配置3.1 泵站的位置选择及建设要求3.2 泵站配置的多样性研究3.3 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四:消防设备选型4.1 水喷淋系统的设计原则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手动灭火设施的协调4.3 消防水炮的类型与选用附录:附件一: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规范附件二:消防设备选型表格附件三:泵站建设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消防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 设计规范:指《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2: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介绍本文通过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对该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参考依据。
文章将从可靠性评估的方法、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关键设备可靠性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可靠性评估方法1.1 构建可靠性模型的方法1.2 系统故障概率计算方法1.3 可靠性指标的定义与计算二:系统故障原因分析2.1 设备失效原因的分类2.2 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分析2.3 对系统故障原因的预防措施研究三:关键设备可靠性设计3.1 消防泵的可靠性设计3.2 消防水箱的可靠性设计3.3 其他关键设备的可靠性设计考虑因素附录:附件一: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表附件二:关键设备可靠性设计参数表附件三:系统故障原因分析统计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消防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 设计规范:指《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排水设计解析摘要:随着建筑呈高层、超高层趋势发展,对于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排水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需要对其设计进行解析,对每一部分进行合理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排水设计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物日益走近人们的视野。
由于高层建筑中居住人员集中、使用功能复杂等原因,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巨大财产损失,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地下水泵房给排水设计是其核心部分。
一、消防水池设计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是火灾延续时间内,同时使用的各种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之和。
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与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当消防水池有两路补水管时,其有效容积可以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补充水量应按出水量较小的补水管计算。
消防水池总容量超过500m3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二、消防水泵取水方式的选择为保证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水泵机组能正常运行,水泵的取水方式必须安全、可靠,因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此有如下规定: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1条关闭时,其余的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并应在吸水管上设置检修阀门。
容积大于500m3的消防水池,应分设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
根据以上要求,笔者认为,消防水泵向水池取水方式有2种:①消防水泵分别向公用吸水井内设置吸水管;②设置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控制阀门。
第一种取水方式的优点在于:管路简洁,施工安装方便;缺点在于:整个消防供水系统不够安全可靠,当某格水池清洗或检修时,各个系统加压泵只有一台处于待命状态,另一台此时形同虚设。
再者,水池预埋的防水套管数量较多,不利于水池的防水、抗震。
第二种取水方式的优点在于:便于某格水池清洗、检修,增加了整个消防系统的安全性;缺点在于:增大了泵房的占地面积。
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几点思考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几点思考对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几点思考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火灾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如何高效节约地进行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自救功能,是目前高层建筑防火的一个热点问题,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现谈几点认识如下:一、对于高层住宅小区,宜设集中式消防加压设施对于一栋单独的高层,屋顶水箱及消防水泵是必备的。
但对于由几栋或十几栋高层所组成的高层住宅小区,个人认为还是设集中的消防加压泵站较好。
因为对于一个小区来说,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一次,即使发生火灾,也仅就一座建筑物,两、三栋楼同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那么只要将消防水泵出水管同时接到各栋楼的消火栓给水管网上,就等于每栋楼都有了消防水泵。
只不过距离远近不同,但并不影响消防加压效果。
当然,消防管网应组成环状管网,以确保消防供水安全。
二、对于低于40米的高层建筑,设置小流量稳压水泵的重要性按照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高层的划分,是以24米为界限,24米以上则应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按高规要求,均应设置高位水箱。
设高位水箱,这样就存在了两个问题:(一)建筑立面受影响,建筑专业不愿意做;(二)即使做了水箱,往往最上面两层水箱高度不能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的消防所需水头,还需要另加消防增压泵。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还是不做高位水箱,而在消防泵房内一并做小流量的稳压水泵。
这样水泵的设置可任意选位置,既可以在楼内,也可以在楼外。
这种方案比较适合40米以下的高层。
三、关于屋顶水箱及增压问题《高规》要求,高层建筑应设高位水箱,贮存十分钟的消防用水量。
虽然现在已较多地应用了稳压水泵技术来维持管网的流量和压力,替代了高位水箱,但是在住宅工程中,个人认为还是设高位水箱较好。
理由是:(一)水箱的安全性能好众所周知,采用高位水箱维持消防管网平时的压力,比起稳压泵来,不用电,节省电,既使是两路电源,发生电路系统故障等原因,仍然可以发挥其作用。
关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物的主要形式之一,正向着层数更多、设备更完善、功能更齐全、技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其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上,高层建筑物更是有着其自身的要求及特点。
本文在介绍高层建筑物给排水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高层给水排水设计进行了简要的研究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给水设计;排水设计高层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其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建筑物内部的生活、生产和消防的用水问题,以此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供水和排水需求。
因此,在高层建筑物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进行高层建筑物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研究,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物给水排水质量、确保给水排水系统良好运行和有效地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层建筑物给水排水工程特点(一)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高度太大,导致了其给水系统及排水系统中的给水静水压力偏大,因此,需要在在设计时对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处理,并且加设减压设备和水箱设备,来保护管道和配件,保证系统进行良好的运行。
(二)使用高层建筑给水设备的人数较多,瞬时的水量很大,因此一旦发生停水或管道堵塞等故障时,受影响的范围较大。
这就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保证管道的通气,并且要有安全可靠的水源,以此来保证供水安全、排水通畅。
(三)高层建筑中有许多易引发火灾的因素,并且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人、物集中的特点,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较大。
因此在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进行设计时,对其安全性的要求应该高于其它建筑物。
(四)高层建筑的瞬间水量变动较大,管道长,且管道压力较大。
为了稳定管道压力、保护水封,提高排水能力,就要求在设计时选用机械性强的管材作为排水管,还要对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系统。
(五)高层建筑中设有各种电气设备的线路管道,因此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时,处理好各种管道的布局,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便于系统运行和各种维修。
浅谈地下泵房的防水设计浅谈地下泵房的防水设计摘要:泵房在整个泵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做好泵房设计工作是做好整个泵站设计工作的基础。
本文首先对泵房的位置选择和泵房本身设置布局进行了分析,并对泵房的防渗排水布置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确保泵房稳定性所应遵守的规范。
关键词:泵站;泵房设计;防渗排水;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V675文献标识码: A泵房,顾名思义是指安置水泵的场所,泵房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给排水系统运转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物方案的设计阶段,给排水专业就要参与进来,并结合建筑物的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给排水设计方案,结合当地供水的实际情况,根据项目运转周期,与建筑专业相协调,从而建立合理的、与建筑物相适应的给排水系统。
1 泵房位置的选择在给排水系统设置中,泵房位置的选择及其重要,泵房是设置在建筑物内还是设置在建筑物外,是单独设置还是集中设置,这是设置泵房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合理地设置泵站的泵房,不经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开发商节省大量设备基建投资及日后的维护管理费用。
一般来说,在单栋建筑物中,泵房往往设置在最下层,这样主要是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原因,泵房安置在建筑物内,管线短,对总体影响小。
由于水泵质量层参不齐,泵房的噪音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容易遭到居民的投诉,因此,某些地方出台了严禁泵房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政策,例如,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第6.1.7 条规定:水泵房不应设在住宅建筑内。
这类政策的出台,解决了噪音扰民的问题,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样的规定造成了很大困难:首先,在商住楼的情况下,住宅设置在商场上面,水泵房安放在建筑物内,泵房噪音在经过商场的缓冲后,到达居住区后并不会对居民造成多大影响,这时,泵房安放在建筑物内还是可行的;其次,对于高层建筑,由于水泵出水压力很大,也需要放在建筑物内。
在多栋建筑物中,每栋建筑物都设置单独的泵房,显然不太现实,这样不仅需要增加大量投资,而且设备的维护管理费用也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考虑设置集中泵房。
试析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一.高层建筑给水的重要性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
建筑高度高,与低层和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大,往往具有:①火灾的隐患多。
火种多。
②火势猛、蔓延快。
③人员疏散困难。
④消防设备设施不够完善,补救难度大。
⑤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水是主要的灭火剂。
所以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是异常重要的。
二.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在选择消防给水方式时,应充分了解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特征、建筑高度、平面布局、防火分区的划分、设备层和避难层的位置等,同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消防水泵房的位置消防水泵房通常设在地下室内。
当消防水池同时存有室外消防用水时,消防水池宜设置在地下一层,并应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的吸水高度不大于6m。
当消防水池内只存有室内消防用水时,其位置不受限制,但无论如何都应有直通室外的消防通道。
(二)屋顶高位水箱和中间水箱的位置屋顶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消火栓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要求(设在屋顶水箱间或屋顶设备层内的检验用消火栓除外)。
当建筑高度不超过l00m 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当建筑高度超过l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
屋顶水箱的设置高度还应保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喷头的静水压力要求。
轻、中危险级系统最不利点喷头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5Mpa,严重危险级系统最不利点喷头的静水中间水箱设置高度应保证所在供水分区内的最不利点消火栓或喷头消防时所需的压力。
为达到这一要求,常将供水分区置于中间水箱以下若干层。
(三)供水分区的划分在消防水泵房,屋顶高位水箱及各区中间消防水箱的位置确定后,就可以在它们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分区。
对于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了便于消防队员操作以及防止消防储水在短时间内被耗尽,达到均衡配水的目的,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MPa,亦即当消防水箱最高水位与最低消火栓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00m时,应采用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地下供水地下供水是高层住宅施工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供水系统的建设和设计。
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地下供水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概述对于高层住宅的地下供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供水水源、管网布局、安全性和可靠性、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需要在设计中得到充分考虑。
1.供水水源选择合适的供水水源对于地下供水系统至关重要。
可以考虑使用地下水井、水库或者与当地自来水公司合作供水等方式。
优质的供水水源可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
2.管网布局地下供水系统的管网布局需要合理规划,确保供水能够覆盖到每个楼层的住户。
考虑到高层住宅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减少管道的压力和供水的不均匀问题。
3.安全性和可靠性地下供水系统必须具备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消火栓设施、水泵的备份系统、漏水检测和报警系统等。
确保供水系统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并提供足够的供水。
4.节约能源和资源在地下供水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问题。
可以采用节水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减少供水的浪费。
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供水管道的保温,减少能量损耗。
5.环境保护地下供水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并保证施工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二、设计细节在地下供水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细节问题:水质检测、管道直径选择、消防水源设备的设置以及供水压力等。
1.水质检测地下供水系统建设前,需要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及时进行污染治理和维护。
2.管道直径选择高层住宅地下供水系统的管道直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供水量和居民用水需求。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以保证供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3.消防水源设备设置地下供水系统中的消防水源设备需要合理设置,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水。
浅论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问题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水工程设计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水压、水质、供水方式等等。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问题进行一些浅论。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水压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水压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涉及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建筑的安全。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自来水需要通过水泵进行供水,因此需要考虑水泵的选型和水压的控制。
水泵的选型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高度、水压需求等因素,以保证建筑各个楼层的水压基本一致。
还需要考虑水泵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以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水压的控制方面,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管道布局、水泵的运行状态等因素,以保证水压的稳定性。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水质问题。
水质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也关系到建筑的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层较多,管道较长,容易造成水质的变化。
需要考虑到水质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处理问题。
一般来说,需要加装水质处理设备,比如过滤器、软化器等,以保证供水的清洁卫生。
还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保证水质的稳定和一致。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供水方式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采用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供应的方式,这就需要考虑到供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饮用水一般需要进行二次供水处理,保证水质达标,而生活用水则需要保证正常供应和排水的顺畅。
需要考虑到不同供水方式对建筑管道系统的影响,以确保供水的安全和稳定。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消防供水的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消防供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保证消防水源的稳定和安全。
一般来说,需要设计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设备,以保证消防水源的供应。
还需要确保消防供水系统与普通给水系统的分开,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正常供水。
文章编号:1006-7329(2002)06-0052-04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水设计探讨Ξ罗 成, 张 勤, 王正琴(重庆大学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摘要:兼顾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集中探讨了储水池的设计、水泵的取水方式、水泵的选择、防噪减振和泵房设备布置的几个关键点,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建议,从而指明了如何进行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水设计,即生活与消防储水是合用还是分设储水池,水泵以何种取水方式最为经济,水泵防噪减震的方法,如何选择水泵最为有效,防超压措施,泵房设备如何布置最为合理。
关键词:储水池;水质;水泵;超压中图分类号:T U991.35文献标识码:A1 储水池高层建筑供水种类繁多,除生活、消火栓供水系统外,还常有湿式闭式自动喷水灭火、水喷雾灭火、水幕供水系统等,储水池必须有足够的容量保障上述各系统的供水。
水池容量的计算可参照相关规范。
一般采用生活与消防用水分设水池。
例如有的高层建筑消防储水达1000m 3,而有时生活用水量较小,如200m 3Πd ,这时如果合在一起是显然无法满足天天食用的生活用水水质的。
一般情况,生活用水在水池中储存不超过一天,否则池水的余氯就保证不了,水质会变坏,这时就要采取决断措施将生活与消防水池分开[1]。
设计专用消防水池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在水池中设导流墙,以增长流路,减少死角。
2)安设循环水泵,使池水得以充分循环,常用方法如下:(1)利用消防泵本身加旁路加减压阀来循环全池死水。
(2)专设循环泵使池水循环。
根据经验,循环泵的流量以一天周转池水一次为准。
例如,池水容积为600m 3,设计的循环泵流量为30m 3Πh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定。
(3)在循环泵吸水管上以压力投加浓度为2%~10%的漂白精溶液,对池水消毒并保持足够的余氯。
循环泵可间断开,亦可连续开,具体依各处操作经验而定。
另外,很容易发生水喷雾系统堵塞的现象,为了增加控火灭火的安全性,笔者建议水喷雾灭火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合用水池,因为这样不会影响生活水水质。
比如一高层建筑日生活用水量为200m 3Πd ,生活水池按其1Π4贮存,容积为50m 3,而水喷雾灭火系统贮存水量(假设按设计喷雾强度为15L Πmin ・m 2、作用面积为20m 2、持续喷雾时间以1h 计)为36m 3,如果合用水池,总贮水量为86m 3<200m 3,还不到生活日用水量的一半,这样既不会影响生活水水质,也提高了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水质。
2 水泵取水方式为了保证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水泵机组能正常运行,水泵的取水方式必须安全可靠。
为方便实第24卷 第6期2002年12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Vol.24 No.6D ес.2002Ξ收稿日期:2002-09-10作者简介:罗 成(1973-),男,四川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高层建筑给排水研究。
现自动控制,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明确规定: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吸水;当消防水池容量超过500m 3(《高规》)时,消防水池必须分成两格,目的是保证在清洗或检修某格水池时仍能供应消防用水。
对于分格水池,水泵的取水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消防水泵分别向水池设吸水管,缺点是不利于清洗或检修,各系统只有一台泵处于待令状态,不太安全。
2)设公用吸水井,消防水泵从公用吸水井取水,缺点是吸水井本身检修时全部停水,系统的安全性较差。
3)水池间设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控制阀门,将连通管设计成水池的一部分,连通管内的流速应适当偏低(流量按最不利水量之和考虑,而且考虑到一格水池检修时的工况)。
按现行《高规》,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可为两条。
同方案(1)相比,方案(3)(即“吸水母管法”,见图1)减少了吸水喇叭口,增加了三只阀门及连通管,投资增加不多;同方案(2)相比,方案(3)减少了吸水喇叭口和吸水槽,增加了三只阀门及连通管,投资增加也不多。
在泵房面积允许的情况下是最安全的,宜在设计中优先采用方案(3)。
其优点是:1)在某格水池清洗或检修时,各个系统互为备用的加压泵均可处于待令状态,增加了整个消防系统的安全性;2)减少了水池预埋套管的数量,对水池防漏、抗振有利。
方案(3)的缺点是连通管内易沉渣积气(见图2),可用以下办法解决:图1 图2(1)适当加大水池底坡度,使之坡向积泥坑,以减少连通管内的沉渣;(2)在吸水口上设置网罩;(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供水主管上设Y 型透镜过滤器,可随时清洗;(4)在连通管上适当位置设排气阀。
3 水泵的选择水泵的正确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水泵特性,还要考虑管道系统特性,选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只考虑单台泵高效率运行,应兼顾水泵群体运行的整体效率。
尽量选用大功率水泵,减少工作泵台数。
大功率水泵的效率高,有助于节能。
2)在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其流量并不意味着比单泵工作时成倍增加。
从水泵并联工作曲线可以看出,并联台数越多,相应增加的水量越少。
为保证并联泵在高效区运行,工作泵台数不宜超过3台。
如果某台水泵既要单独运行又要并联运行,则在选泵时应注意使每台泵并联时的工况点尽量接近高效段的左边界。
这样,在单泵运行时,工况点右移,仍可以处在高效段内,使整个工况变化范围内的效率较高。
3)管路特性曲线与各并联水泵Q ~H 曲线交点的效率不得超出高效区,以保证水泵工作的平35第6期 罗 成,等: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水设计探讨 稳过渡。
4)调速泵与定速泵组合工作时,通常以调速泵为常开泵,定速泵为梯级调速泵。
调速泵转速调节最大范围不应超过75%~100%。
以免水泵运行效率下降。
调速水泵机组安装高度应按高速运行状态来考虑,因为水泵的吸水性能是由水泵壳及叶轮的内部结构形式决定的,并与泵壳内水流速度平方成正比。
调速方法采用减速调节,转数越低泵壳内水流速度越小,和全速泵相比,越偏于安全。
运行时是吸水最不利工况,以此种工况设定机组安装高度可以满足水泵调速状态下的运行要求[2]。
离心水泵Q ~H 特性曲线有平坦的、陡降的和具有不稳定段三种。
管道系统特性曲线有两种:1)流量相对恒定,几何扬程变化很大。
这时,在效率相近的前提下应选陡降型水泵,同时,根据几何扬程变幅,探索采用调速控制。
2)几何扬程相对恒定,以流量变化为特征。
一般应选水泵特性曲线平坦的水泵(如切线泵)。
4 泵房的防噪减振1)选择低转速、低噪音水泵,从噪音源头减少噪音。
2)水泵机组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使水泵的瞬间启停变为缓慢的加速和减速,减少瞬间启停泵噪声。
3)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应采用缓闭消音止回阀,以减少水锤噪声。
4)水泵基座上应根据需要设置橡胶隔振垫,以减少水泵振动向混凝土基础的传播。
5)水泵的出水管和吸水管上均应装橡胶软接头,以减少水泵的运转噪音和振动通过钢管固体传播。
6)泵房中管道的吊架应做弹性减振吊架,管道吊架和托架上的金属管卡与管道的接触部位加橡胶隔音减振[3]。
7)合理布置管道。
水泵进出水管,立式水泵有0°、90°、180°、270°四种布置方式。
在进出水管是180°时,位于水泵基座下的四个支承点的隔振元件受力基本均等,压缩量相同,对隔振最有利。
而进出水管是90°或180°时,位于内侧的隔振元件荷载最大,受力不均匀,进出水管是0°时管道一侧的隔振元件荷载大,两侧受力不均,压缩量不等。
这些布置方式对隔振效率都有不利影响。
合理的做法是立式水管必须强调管道一侧进一侧出的180°布置方式。
卧式水泵有水平进,竖向出的管道布置方式。
按以上原则考虑,尽量缩短吸水管长度,减少管道重量,减少管道荷载对隔振的影响。
因此吸水管上可曲挠橡胶接头应尽可能靠近水泵设置[4]。
5 系统的防超压措施1)对于流量变化大而扬程变化小的系统选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的水泵,其中值得推荐的是建筑消防特种泵(原名切线泵),流量~扬程曲线特别平缓,呈恒压状态;2)对于高度较高的高层建筑,采用分区给水系统;3)使用泄压阀,其最佳位置是设在水泵出口止回阀后,一般情况下,泄压阀的口径可与水泵出水管同径或小一级。
实践证明泄压阀反应灵敏,准确可靠,可以有效防止因超压而造成的损坏。
6 泵房设备的布置1)首先考虑是否有两个不同给水系统在满足流量和压力的前提下共用一组泵的可能。
如一幢高层建筑内既有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幕系统,又有消火栓灭火系统、湿式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第24卷图3可考虑如下几种共用方式:(一般说来,消火栓系统不宜与其它消防系统共用一组消防泵,因消火栓系统一般与其它系统同时开启灭火)。
(1)水喷雾灭火系统与水幕系统共用;(2)水喷雾灭火系统与湿式闭式自动喷洒灭火系统共用;(3)水幕系统与湿式闭式自动喷洒灭火系统共用;(4)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幕系统与湿式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用。
两个系统共用,如果流量不满足要求,可采用划分防火分区的方法;如压力不满足要求,可采用设置减压阀的方法[6]。
2)对于需分区供水的高层建筑,建议采用多出口消防泵,由多级多出口水泵组成的高层消防给水系统在技术上与水泵并联相似,因此也具有设计计算容易、系统控制简单和维修工作量少的优点,和普通水泵并联相比设备少、占地少、造价低。
同时几个分区共用一组水泵,便于在同一工程设计中增加分区数,从而减小竖向分区的压力值,为解决消防给水系统超压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多出口消防泵的应用示意见图3)。
3)由于地下泵房的给排水设计需与建筑、结构、电气等专业相互协调,设计者往往先行设计泵房,但实际工作中最好先行布置室内给水干管为佳,特别是管井干管的布置,这样可使水泵布置有序,减少管道交叉所占用的建筑净空高度。
7 结论1)地下泵房的设计是整个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核心部分,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等均应引起注意,做到既合理,又经济。
2)对水质要求高的消防系统,其消防储水与生活储水合用一个水池。
既节约造价,又能保证系统正常、合理的工作。
3)采用“吸水母管法”连接两个消防水池,既保证了消防水泵的正常工作与水池的清洗检修,又能节约造价。
4)两个及以上不同给水系统可根据各自系统性质、不同的工作压力、流量、工作时间以及同时开启的可能性来确定是否共用一组泵。
以节约设备投资、减少占地面积。
参考文献:[1] 赵基兴.建筑给排水实用新技术〔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 林敏霞.浅谈给水泵站工艺设计中水泵的选择与节能〔J 〕.给水排水,2001,(特1):12-14.[3] 薛英超.高层住宅地下泵房噪音的防与治〔J 〕.给水排水,2001,(1):18-19.[4] 姜文源.水泵隔振效果不佳原因分析〔J 〕.给水排水,2002,(2):67-68.[5] 贾苇.浅析多出口消防泵的应用〔J 〕.给水排水,1997,(3):47-49.[6] 彭海林.多区域地下发电机房水喷雾设计探讨〔J 〕.给水排水,2001,(9):70-72.55第6期 罗 成,等:高层建筑地下泵房给水设计探讨 (上接第55页)Design on W ater Supply of the Pump R oom under H igh Building LUO Cheng,ZHANG Qin,WANG Zheng-qin(Faculty of Urban C 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5,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uthor suggested the ways dealing with design on water supply of the pum p room under high buildings,in which the authors give attention to principles of safety,economy and reas onableness and focused on discussion of s ome key points,such as the design of water cistern,the way of water supply by the pum p,choice of pum p,noise preventing and shock reducing,the lay2 out of the fixture in pum p room.That is,water for daily life and water for fire extinguishing w ould be shared in cistern or has their own,what way of water supply for the pum p is the m ost economical,the way of noise pre2 venting and shock reducing for the pum p,how to choose a pum p with high efficiency,the way of overpressure prevention and the reas onable way of fixture lay out in pum p room.K eyw ords:water cistern;water quality;pum p;overpres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