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张家港市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0
城郊中学二0一五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1至2页,第II卷2至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1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7小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歼灭(jiān)伛着(yǔ)寒噤(jìng)气息奄奄(yǎn)B阻遏(â)埋怨(mán)掳去(lǔ)销声匿迹(lì)C阡陌(qiān)憎恨(zēng)嫉妒(jí)自出心裁(caí)D伧俗(cāng)追溯(sù)藩篱(pān)脍炙人口(kuài)答:C 。
A寒噤(jìn) B 销声匿迹(nì)D藩篱(fā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荒谬案牍天之娇子世外桃源B托辞妥贴相形见绌粗制烂造C缔听作揖莫名其妙芸芸众生D戛然驾驭物竞天择不能自己答案:B 妥帖粗制滥造 A天之骄子 C谛听 D不能自已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辩论赛上,欧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谈论中国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乐观。
C面对保安的盘问,作案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却不得不束手就擒。
D泸州方山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B有的宠物猫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猫被称为“喵星人”。
2015年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结束........。
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 迸.溅(bìnɡ)慰藉(jiâ)盘虬.卧龙(qiú)B. 挑剔.(tì)孱.弱(chán)锲.而不舍(qiâ)C. 稽.首(qǐ)狩.猎(shîu)颔.首低眉(hán)D. 藩.篱(fān)诘.难(jiã)浩瀚无垠.(yín)[答案] D(A项中“迸”应读“bâng”;B项中“剔”应读“tī”;C项中“颔”应读“hà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旁骛尽态极研忘乎所以B.侧隐众说纷纭遍稽群藉C.峥嵘重峦叠嶂周道如砥D.告磐诚惶诚恐妇孺皆知[答案]C(A项中“研”应为“妍”; B项中“侧”应为“恻”;“藉”应为“籍”;D项中的“磐”应为“罄”)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在“创建花样校园”主题班会上,小红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同学们赞叹不已。
B.对于什么时候去民族广场参加公益劳动,团支书和班长说法不一,令大家无所适从....。
C.“风情东南亚”在南宁青秀山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
D.四月的南湖公园,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绿树,一派蔚然成风....的景象,让游人流连忘返。
[答案] B 适:归向;从:跟从。
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2018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文化史上有两类名士、两种性灵,皆人间大爱,但气质 (jiǒng)异:一类属药,让你舌下含苦、两腋起风,精神 A (陡然,徒然)冷肃、峭拔起来;一类属糖,让你爱意涌体、蓄乐生津,抛 (què)世间险要和烦忧。
前者如鲁迅、胡适、郁达夫,那一代文人多属此列,既便闲适如林语堂者也不例外。
后者则是极单纯、极通透和快活的玻璃人,此人稀少,除王世襄,甚至难觅同辈搭档,汪曾祺、黄永玉有点儿像,但玩兴略欠,泼劲不足,感觉没玩透,似乎只能往史上找了,如陆羽、李渔、张岱、文震亨等。
若说前者乃地上的爱,现实且苦 (sè),有镣铐之沉和铿锵声;那后者则是云上的爱,步 (l ǚ)飘盈, B (腻于、溺于)鸡毛蒜皮、物机天趣,有遣世超然之仙风。
①据拼音写汉字。
(4分)(jiǒng)异抛 (què) 苦 (sè) 步 (lǚ)②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A B③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2分)2.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⑤,燕然未勒归无计。
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初三语文2015.1注意事项: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29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真zhì( ▲) chóu( ▲)密取dì( ▲) 物jìng( ▲)天择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4分)作品浩如烟海,作家灿若繁星。
不同作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写的作品,在文化内含、情感表达、写作风格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作品,你一定要有一双惠眼,善于比较、鉴别,在不同作品中寻找共同之处,在同类的作品中辩析出不同之点,那怕是微小的区别。
这样,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中,你的阅读就会进入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九下第一单元导读》)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③▲,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④▲,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名著阅读。
(5分)①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本领最高,他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跳得比全王国的任何大臣至少要高一英寸。
本领仅次于他的是▲。
(2分)②语言学校的三个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这个发明遭到了▲、▲和▲的联合反对。
(3分)5.漫画家关心社会百态,往往寥寥几笔就讽刺了社会上的怪现象或恶劣行为。
请欣赏右侧漫画,描述一下漫画(这人是谁?头上戴的是什么?)并说说讽刺了什么现象。
(2分)▲6.下面两首古诗词中都描写了“子规啼”,请问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闻王昌龄左迁①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完成5-6题。
(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古人认为“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可谓一字传神,请分析“卷”的妙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词中的名句,从中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6-10题。
(10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下面哪一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以.塞忠谏之路也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不以.物喜父母岁有裘葛之遗.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若.为佣耕(《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 )A.诚宜开张..圣听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9.在选文中,诸葛亮对后主有哪些担忧?(2分)10.本文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为劝谏,内容有相同处,劝谏方式有不同处,请具体说明其同异处。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5中考即将来临,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
在中考考试来临之际,各位初三的同学们,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希望可以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q ) 睥睨(p ) 味同嚼蜡(ji o)B.猝然(c ) 砭骨(fā) 五行缺土(x ng)C.悲怆(chu ng) 羸弱(y ng) 气冲斗牛(dǒu)D.慰藉(ji ) 恣睢(suī) 断壁残垣(g ng)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 伎俩绵沿绿草如茵月明风清B. 悲怆崩塌修养生息提纲挈领C. 抉择震撼梦寐以求纷至沓来D. 宣泄端详锋芒毕露志同道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B. 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 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绵绵不绝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黄山。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第1页/ 共7页201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2015.05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31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zhu àn ▲写②ru ì▲智③ y ǒng ▲往直前④融hu ì▲贯通2.下面两段文字中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座落在常熟古城区的燕园,一说取“燕归来”之意,园景隐约悠深,园内有荷花池,夏天荷花亭亭玉立,令游人流连忘返。
②1911年,美国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今年的4月26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提“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幅对联。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①▲,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②▲,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⑤▲,隐天蔽日。
(《三峡》郦道元)⑥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⑦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⑧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4.名著阅读。
(5分)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充满想象,汤姆在想当海盗之前,想做兵士和▲,他想象自己驾的黑色快船叫“▲”号。
(2分)②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3分)那妖王道:“这猴儿是也不知我的姓名,故来冒犯仙山。
此处唤做小西天,因我修行,得了正果,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
我名乃是黄眉老佛,这里人不知,但称我为黄眉大王、黄眉爷爷。
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故此设象显能,诱你师父进来,要和你打个赌赛。
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
”A .唐僧师徒被黄眉怪俘获的原因是什么?(1分)错别字▲▲▲▲改正▲▲▲▲学校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
2012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烦▲ (zào) ②▲ (xiáng)和③眼花(liáo) ▲乱④言简意▲(gāi)2.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密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阴、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②苏州的小巷是绕有风味的。
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
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藤;间或有缀满花朵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
我见过举世闻明的苏州的绸缎,就是在万户杂住的小巷里诞生的。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②▲,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③水何澹澹,▲。
(曹操《▲》)④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⑤▲,悠然见南山。
(▲《饮酒》)⑥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⑦▲,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4.名著阅读。
(5分)①《水浒传》这部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极具艺术性、观赏性的经典作品。
在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鲁达“提了一条齐眉短棍,奔出南门”,他后来又到了哪里?到了那里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至少写出两件)②《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方式来选拔官员的?后来,格列佛又是因为什么惹了麻烦而不得不离开小人国?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谦虚(qiān)悠然(yōu)B. 繁殖(zhí)残酷(kù)精神(jīng)C. 蜿蜒(wān)振奋(zhèn)悠闲(xián)D. 沉淀(diàn)恍惚(huǎng)悲怆(chu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B.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也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理解。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D. 她在学习上非常刻苦,成绩优异,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它描绘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事迹。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辛历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它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
”B. “你什么时候来?我等你。
”C.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人民。
”D. “你看过这部电影吗?我觉得挺好看的。
”5. 下列关于书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书法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
B. 篆书是书法中最古老的一种,其特点是笔画粗犷,结构严谨。
C. 楷书是书法中最为规范的一种,其特点是笔画工整,结构匀称。
D. 草书是书法中最难写的一种,其特点是笔画飘逸,结构随意。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在江南的雨巷张爱玲江南的雨巷,那悠长的雨巷,瘦骨嶙峋的雨巷,我第一次踏足于此,便被它的独特韵味所吸引。
2016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和运用(26分)1.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三道题目。
(6分)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孺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xī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dǔn儿。
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栏住了。
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①请根据文中的两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xī( ) dǔn ( )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2分)( ) ( )③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请写出这一成语,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含义。
(2分)成语:含义:2. 请将下面的文字和标点,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中。
(2分)攥紧“打狗棍”,抵御“狼外婆”。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②,鸡犬相闻。
( 《桃花源记》)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15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测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挺▲(bá) ②荒▲(dàn) ③(xiá) ▲想④言简意▲(gāi)2.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充满一片快乐的心,你会处处感到快乐;带着一棵宽厚的心,你会时时感到温暖。
人生难免遇到伤害,只要勇敢、坚强地面对,它就会成为难得的财富。
心不设妨,天宽地长。
②曹雪芹笔下的妙玉曾言:“一杯为品,二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当我看到茶叶在水中游动,看到地上的小草竞相生长,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飘零纷飞,一种无法言喻的甜静便会在我心头荡漾开来。
在这淡淡柳如烟、灼灼美如颜的景色中,对生活还有更高的要求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 O分)①▲,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④纷纷暮雪下辕门,▲。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草色遥看近却无。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⑥海内存知已,▲。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名著阅读。
(5分)(1)以下是《朝花夕拾》里的三个人物,请分别指出他们是谁?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②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③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号是怎样来的?▲5.根据以下正反双方的辩词,归纳出正反双方的观点。
(2分)正方一辩:在网上交往真的没意义了吗?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上网呢?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中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么国家怎么会把上网这个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来呢?反方二辩:我想首先指出,目前国家并没有把上网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还有如果真像对方辩友所说的话,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律禁止中学生进入地下网吧呢?再请教对方辩友,在中学生上网利和弊兼有的情况下,你是如何判断利大于弊呢?正方观点:▲反方观点:▲第二部分(4 5分)阅读《饮酒》完成6—8题。
(6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分)(1)尔:▲2)悠然:▲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的是怎样是一幅画面?(2分)▲8.陶渊明想要“辨”的“真意”到底是什么?(2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记岭南竹》两文,完成9—1 2题。
(1 5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记岭南竹苏轼岭南①人,当有愧于竹。
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②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
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③也耶!【注释】①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与当时的中原阻隔闭塞,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
②爨:烧火做饭。
③一日不可无此君:东晋王子猷喜爱植竹子,吟啸之际,便忘情而呼:“何可一日无此君。
”9.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 ▲)( ▲)(4分)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食者竹笋,庇者竹瓦。
▲(2)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11.苏轼看到“月色入户”,就“欣然起行”,试体会作者的心境。
(3分)12.苏轼素爱竹,一向为人熟知,甲乙两文苏轼都是提到了“竹子”,试分析作者借“竹”所表达的用意。
(4分)▲▲阅读培根《论求知》(节选),完成1 3—1 5题。
(7分)①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②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③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④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⑤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⑥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
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
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13.文章第②段划线旬“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作者想阐述怎样的道理?(2分)▲14.请说一说第⑥段中“同样”前后,各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2分)▲15.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求知”及其具体内涵的?请予以分条概括。
(3分)▲阅读《燃烧的月亮》,完成16—20题。
(1 7分)燃烧的月亮迟子建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是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
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加它身上几声骂。
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
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该亏的时候则亏。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
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
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
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
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
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
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
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
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聚在一起,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
晚饭后回到自己的住处,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
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
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
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我的身心无比畅快。
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
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
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树木好像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再回到床上时,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
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
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
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天已大亮。
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
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
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都将一点点地亏下去。
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
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
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16.“撩拨”是挑逗的意思。
请结合文章第②节内容,说说这个词的表达作用。
(2分)▲17.文章浓墨重彩地写春冬之交酒后的一次赏月过程,极具诗情画意。
请分条概括。
(3分)▲18.文章善于使用衬托的手法,从而使文章充满变化的生趣。
请指出其中两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9.文章是诗意和哲理完美的结合,在清新秀丽的文字闻,在唯美的画面之中,不时流露出耐人寻味的哲理。
本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生活道理?(4分)▲2 0.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贾平凹的《月迹》也是出色的赏月文章。
结合下面的选文,说说这两篇文章语言的共同特点是什么?(4分)《月迹》: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燃烧的月亮》: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
第三部分(60分)21.作文。
(60分)请以“,有句话早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对象,如,“爷爷”“老师”“校长”等等,然后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 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