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例分析1
- 格式:ppt
- 大小:8.65 MB
- 文档页数:3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溧水高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创造佳绩的领域越来越多。
在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被国际凝聚态物理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石墨烯表界面效应研究上的突破,为解决能源转化与存储、污染物高效治理等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科技创新再创佳绩,经验很值得总结。
中国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从而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对一些方向明确、影响全局、看得比较准的项目,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组织全社会力量来推动。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国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扫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1分析先秦时期中国书法的三种主要文字类型(命名的原因,书体范畴,主要代表作及风格特点)先秦时期三种主要文字类型是甲骨文、金文和小篆。
甲骨文甲骨文因文字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所谓"甲骨文书法",大抵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
另一层意思是指借鉴甲骨文特征加以自行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
就甲骨文书契形式作粗略的一瞥,会发现早期字体较大,像罗振玉编《殷虚书契菁华》所收录的许多武丁时期的卜辞,非常大气、醒目;而到商末帝乙、帝辛时代,字变得细小委琐;至于西周甲骨文则更是细若粟发。
金文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
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前221年~前219年)。
据统计,金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较甲骨文略多。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
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
有人曾归纳为两种风格,一种是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起止多露锋芒,间有肥笔,另一种则是运笔有力,形体瘦筋,笔划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锋芒。
周灭商以后,商王朝铸造青铜器的工匠相继归周。
周人继承了商人的金文书法,使之发展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金文书法艺术。
西周早期的金文从书体和书法风格来看,总的情势是清秀优美,笔道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
其前期的作品风格质朴平实,多挺拔的悬针笔法,仍带有甲骨文的影响。
案例分析报告怎么写模板1. 引言在案例分析报告中,引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提供一个简要的概述,包括案例的背景信息和目的。
在引言中,应明确指出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
2. 案例描述在案例描述部分,应详细描述案例的背景信息和相关的环境因素。
包括以下内容:•公司或组织的背景信息:包括公司的历史、规模、业务范围等。
•问题或挑战的描述:明确列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或挑战,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
3.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部分是案例分析报告的核心。
在这一部分中,要详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内容:•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比较可能的解释,并提供证据支持。
•问题的影响:分析问题对公司或组织的影响,包括财务、运营、声誉等方面。
•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应用:引用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解释它们与案例中问题的联系,并分析其适用性。
4. 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部分,提出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方案。
以下是一些要考虑的因素:•基于理论的解决方法:根据相关的理论和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可行性的考虑: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际可行性分析,包括成本、资源和时间等方面。
•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分析解决方案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5. 实施和评估在实施和评估部分,描述实施解决方案的步骤,并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要考虑的因素:•实施方法:详细描述实施解决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效果评估: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包括解决问题的程度、成本效益等。
6. 结论在结论部分,总结整个案例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建议:•总结问题和解决方案:简要总结案例中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提出建议: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
7. 参考文献在案例分析报告中,应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阅更多相关的资料。
按照学术要求,采用适当的引用格式。
以上是一个案例分析报告的模板,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相应调整和扩展各个部分的内容。
语篇框架下的先例现象探究胡旖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摘 要]先例现象根植于俄罗斯语言学这片土壤,俄罗斯语言学者在研究文本中的“他人言语”和“文本中的文本”时,总是围绕“先例现象”这一术语展开。
互文性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浪潮中的文本理论,在许多情况下很容易与先例现象发生混淆。
本文以先例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先例现象的本体概念,并将其与互文性进行对比分析,尝试从涵盖范畴、本体性质和功能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
[关键词]先例现象;互文性;先例文本;互文本 ①[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77(2021)03-0060-07 诺尔曼(Б.Ю.Норман)曾归纳出文本重复的四种方法:(1)卡劳洛夫(Ю.Н.Караулов)提出的“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текст);(2)加斯帕罗夫(Б.М.Гаспаров)提出的“引文储备”(цитатныйфонд),源自人类经验的庞大引文储备构成了语言事实的基础;(3)苏普伦(А.Е.Супрун)提出的回想文本(текстоваяреминисценция),用来表示他人文本的重复片段,并将回想文本看作语言系统的一部分;(4)互文性(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也就是文本之间的内部呼应,将语言中的言语行为总和看作是一个大的文本,实际上也是一个无限的文本。
[1](P177)其中,先例文本和互文性这两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分别成为语言文化学和文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作为文本重复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难免将其混淆。
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完全视为同义词;[2](P632)[3](P78)(2)异质同构的关系;[4](P43)(3)分属不同领域;[5](P227~228)(4)将先例现象视为互文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6](P10)本文从先例现象和互文性理论出发,探究两个术语的本体概念,并从涵盖范畴、本体性质和功能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
“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杨健康 黄 震一、从汉代的几个案件说起汉代初期儒学大师董仲舒长于治《春秋》,他曾经主要依据《春秋》等儒家经典决断疑案。
《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
”下边是董仲舒遇到的几个案件:案例一:子误伤父。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
论曰:臣愚以为,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惕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
《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
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①案例二:父为子隐。
“甲无子,拾道旁儿乙,养为己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
甲当何论?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
虽非所生,谁与易之。
《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②案例三:监守自盗。
“甲为武库卒,盗强弩弦,一时与弩异处。
当何罪?论曰:兵所居,比司马,阑入者髡。
重武备,贵精兵也。
弩蘖机郭,弦轴异处,盗之不至,盗武库兵陈。
论曰:“大车无猊,小车无杌,何以行之?”甲盗武库兵,当弃市乎?曰:虽与弩异处,不得弦不可谓弩,矢射不中,与无矢同,不入与无簇同。
律曰:此边鄙兵所赃直百钱者,(不)当坐弃市。
”③案例四:夫死再嫁。
“甲夫乙将船,会海盛风,船没溺流,死亡,不得葬。
四月,甲母丙即嫁甲。
欲皆何论?或曰: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
以私为人妻,当弃市。
议曰:臣愚以为,《春秋》之义,言夫人归于齐,言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
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听从为顺,嫁之者归也。
甲又尊者所嫁,无淫之心,非私为人妻也。
明于决事,皆无罪名,不当坐。
”④案例五:不能生育。
“甲有子乙,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
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
乙怒,杖甲二十。
甲以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告于县官。
断曰:甲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于义已绝矣。
虽杖甲,不应坐。
(最新)VIE 协议控制模式案例分析 一、VIE协议操纵模式1.模式简介协议操纵”模式也被称之“新浪模式”,缘于该模式在新浪网境外红筹上市时首 开先河。
当时,新浪网也打算使用普通的红筹模式上市,即:实际操纵人在境外 设立离岸公司,然后实际操纵人通过离岸公司,反向收购境内的经营实体公司, 从而将境内权益转移至境外,之后再由境外离岸公司申请在境外某证券交易所上 市。
红筹上市海外架构如下:BVH BVl 2 BVI31 .成功绕过十号文中关于关联并购须报商务部的条文要求,能够实现海外直 接IPO 上市,已经有较多成功案例。
2 .可直接实现海外IPo 上市,不用借壳,从而为企业节约大笔买壳费用。
3 .此模式下企业不用补交税款。
4 . WFOE 公司与境内公司之间为协议操纵关系,无股权或者资产上的任何关 联。
开曼公司IPONASDAQ 或者 NYSE4 ∕∖ΛΛ∕ 协议操纵模式红筹上市的优点:5.内资企业由WFoE公司途经香港离岸公司,将利润并入开曼公司报表。
6.右图上方BVl公司全部由内资企业股东个人成立,不用代持或者原股东转换国际身份。
7.此架构既能够前期用于完成私募融资,又可直接IPO.2.成功案例分析1 .现代传播:民营传媒公司的上市路径2009年的9月9日,纯民营传媒公司现代传播(HKOO72)在港交所正式IPO, 成为首家民营传媒上市公司。
关于现代传播的上市,《纽约时报》撰文称邵忠为“中国第一个民营媒体企业家”。
显然,现代传播的上市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南方周末》甚至报道称:“在中国,媒体上市始终是一个敏感话题,也许正由于此, 作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内地民营媒体公司,现代传播格外招人注目。
”现代传播,外界熟悉这家企业的人或者许不多,但提及拥有“国内第一时尚周报”头衔的《周末画报》,却是拥有广泛的知名度。
现代传播即为《周末画报》的幕后经营方。
除了《周末画报》,现代传播还同时经营着《优家画报》、《新视线》、《号外》、《健康时尚》等7本刊物,除了《号外》在香港出版外,其余皆为国内期刊。
商务谈判案例1 友好式开局策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将要展开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国际谈判。
为了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谈判环境和气氛,中国方面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对谈判过程中的各种环境都做了精心而又周密的准备和安排,甚至对宴会上要演奏的中美两国民间乐曲都进行了精心的挑选。
在欢迎尼克松一行的国宴上,当军乐队熟练地演奏起由周总理亲自选定的《美丽的亚美利加》时,尼克松总统简直听呆了,他绝没有想到能在中国的北京听到他如此熟悉的乐曲,因为,这是他平生最喜爱的并且指定在他的就职典礼上演奏的家乡乐曲。
敬酒时,他特地到乐队前表示感谢,此时,国宴达到了高潮,而一种融洽而热烈的气氛也同时感染了美国客人。
一个小小的精心安排,赢得了和谐融洽的谈判气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超的谈判艺术。
美国总统杰弗逊曾经针对谈判环境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不舒适的环境下,人们可能会违背本意,言不由衷。
”英国政界领袖欧内斯特•贝文则说,根据他平生参加的各种会谈的经验,他发现,在舒适明朗、色彩悦目的房间内举行的会谈,大多比较成功。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上个世纪70年代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到达北京,他怀着等待中日间最高首脑会谈的紧张心情,在迎宾馆休息。
迎宾馆内气温舒适,田中角荣的心情也十分舒畅,与随从的陪同人员谈笑风生。
他的秘书早饭茂三仔细看了一下房间的温度计,是“17.8度”。
这一田中角荣习惯的“17.8度”使得他心情舒畅,也为谈判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美丽的亚美利加”乐曲、“ 17.8度”的房间温度,都是人们针对特定的谈判对手,为了更好地实现谈判的目标而进行的一致式谈判策略的运用。
案例分析:一致式开局策略的目的在于创造取得谈判成功的条件。
运用一致式开局策略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在谈判开始时,以一种协商的口吻来征求谈判对手的意见,然后对其意见表示赞同和认可,并按照其意见开展工作。
运用这种方式应该注意的是,拿来征求对手意见的问题应该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对手对该问题的意见不会影响我方的利益。
“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杨健康 黄 震一、从汉代的几个案件说起汉代初期儒学大师董仲舒长于治《春秋》,他曾经主要依据《春秋》等儒家经典决断疑案。
《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
”下边是董仲舒遇到的几个案件:案例一:子误伤父。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
论曰:臣愚以为,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惕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
《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
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①案例二:父为子隐。
“甲无子,拾道旁儿乙,养为己子。
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
甲当何论?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
虽非所生,谁与易之。
《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甲宜匿乙。
诏不当坐。
”②案例三:监守自盗。
“甲为武库卒,盗强弩弦,一时与弩异处。
当何罪?论曰:兵所居,比司马,阑入者髡。
重武备,贵精兵也。
弩蘖机郭,弦轴异处,盗之不至,盗武库兵陈。
论曰:“大车无猊,小车无杌,何以行之?”甲盗武库兵,当弃市乎?曰:虽与弩异处,不得弦不可谓弩,矢射不中,与无矢同,不入与无簇同。
律曰:此边鄙兵所赃直百钱者,(不)当坐弃市。
”③案例四:夫死再嫁。
“甲夫乙将船,会海盛风,船没溺流,死亡,不得葬。
四月,甲母丙即嫁甲。
欲皆何论?或曰: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
以私为人妻,当弃市。
议曰:臣愚以为,《春秋》之义,言夫人归于齐,言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
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听从为顺,嫁之者归也。
甲又尊者所嫁,无淫之心,非私为人妻也。
明于决事,皆无罪名,不当坐。
”④案例五:不能生育。
“甲有子乙,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
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
乙怒,杖甲二十。
甲以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告于县官。
断曰:甲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于义已绝矣。
虽杖甲,不应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