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妇女生殖道普查及感染情况、干预措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3.74 KB
- 文档页数:1
针对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健康教育干预计划生殖道感染是指人类生殖道由细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
在发展中国家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很高,如在印度、孟加拉、埃及进行的妇女调查发现,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在52%~92%。
大量文献资料显示,生殖道感染是妇女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四川省某县选取人口、经济和教育水平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的两个乡作为现场研究,两个县情况如下:当地经济属于中等水平,人口流动性不太大,大约15%~2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当地政府对妇女生殖健康问题比较重视,开展了一些性病、艾滋病防治活动,能为当地妇女提供生殖道感染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乡卫生院、计划生育站、村卫生室等。
当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每年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检查。
但基层卫生机构设备普遍较为简陋,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当地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74.7%。
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症状与年龄、个人卫生行为、性卫生行为、在性生活中是否有自主权、是否曾在医院诊断过妇科炎症以及生殖道感染的知识水平有关。
尽管生殖道感染症状出现率高,就医率却很低。
仅有37.2%的妇女在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后去看医生,25.1%的妇女没有管。
多因素分析显示就医行为受年龄、职业、症状、生殖道感染疾病史及认识水平的影响。
此外,还调查了当地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情况及信息来源。
发现有13.2%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任何一种生殖道感染的疾病,大部分妇女不了解生殖道感染的危害。
调查对象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占总数的86.6%,计划生育机构和医疗系统只占了30.8%和24.4%。
在安全套使用方面。
19.6%的调查对象在性生活中使用过安全套(每次都使用的仅占3.6%)。
多因素分析显示;安全套的使用受年龄、家庭、年人均收入、怀孕次数、流产次数、流产史和生殖道感染认知得分的影响。
一、计划目标1、总体目标:用一年时间为四川省某县两个乡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生殖道健康的普查普治;在当地普及妇女升值到健康知识,以降低生殖道感染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危害,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育龄女性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镇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生殖状况,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对全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科疾病检查。
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疾病、附件肿瘤、子宫肌瘤、环位异常、阴道疾病、乳腺疾病、盆腔炎、外阴疾病。
结论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同时积极投入,制定符合当地妇科病发病情况的普查、普治措施,从而有效的改善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的发病情况,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科疾病普查患病率【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198-02目前,我国农业人口仍然占很大比例,尽管我国医疗水平取得很大的提高,但总体上全民医疗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广大已婚育龄妇女防病治病意识较低。
通过普查有利于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切实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让女性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有利于对妇科恶性肿瘤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优生优育,普查可以发现妊娠的高危因素;有利于宣传妇女卫生科普知识,增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全镇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免费的内外生殖器,妇科盆腔以及阴道分泌物等常规生殖健康检查,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3年3月1日-2013年6月30日,接受妇女病普查的女性4252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36.5岁,均为已婚育龄妇女。
1.2普查项目(1)白带常规:以判断是否患有阴道炎;(2)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TCT):排除宫颈癌;(3)窥阴器视诊:可发现阴道、宫颈病变;(4)妇科内诊:可查子宫、卵巢病变,如附件囊肿、盆腔炎、子宫肌瘤等;(5)乳房检查:触诊、透视、筛查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6)妇科B超:可筛查子宫、附件疾患。
2 结果2.1我镇已婚育龄妇女9349人,实际参加妇女病普查人数4252人,参检率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