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57.01 KB
- 文档页数:11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一、引言建筑设备安装是指在建筑物内安装各种设备、系统以及相关设施的过程。
建筑设备包括暖通设备、电气设备、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等。
在建筑设备安装过程中,准确的识图能力和熟练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备安装中的识图要点和施工技巧,并通过实例展示,帮助读者理解建筑设备安装的基本原理。
二、建筑设备安装的识图建筑设备安装的识图是指根据设计图纸,识别出建筑设备所需的管道、电缆、设备等的位置和连接方式的过程。
识图应包括设备的位置、尺寸、连接方式、布置图等内容。
2.1 识图方法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识图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理解设备的布置和尺寸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标注和符号,识别出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利用建筑设备安装的相关知识,确定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布置图。
2.2 识图要点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设备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维修和操作。
•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正确,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的尺寸应与设计图纸一致,确保安装的准确性。
•设备的布置图应详细清晰,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三、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是指根据识图结果,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项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便于施工操作。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起重设备、焊接设备、电动工具等。
•确认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准备好所需的管道、电缆、螺栓等附件材料。
3.2 施工流程建筑设备安装的施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基础:对于重型设备,需要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安装。
基础的选择和施工需要根据设备的重量和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2.安装支架:根据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安装支架和支撑结构。
支架的类型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管道和电缆:根据设计图纸和识图结果,安装设备所需的管道和电缆。
1.常用管材:金属管、无缝钢管、铜管、铸铁管、铝塑管,非金属管(塑料给水管、硬聚录乙烯管、其他非金属管材【自应力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填空2.闸阀闸阀的启闭件为闸板,由阀杆带动闸板沿阀座密封面做升降运动,而切断或开启管路。
按连接方式分为螺纹闸阀和法兰闸阀。
填空3.常用型钢:通风空调工程中常用型钢有角钢、圆钢、扁钢和槽钢等,用以制作风管法兰、支吊架和风管部件。
圆钢,直径用,表示,适用于加工制作U型螺栓和抱箍(支、吊架等);扁钢常用普通碳素钢热轧而成,其规格以宽度×厚度表示,适用于加工风管法兰及抱箍;角钢按边的宽度不同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其规格以边宽×边宽×厚度表示,并在规格前加符号“L”,工程中常用等边角钢,其边宽为20~200mm,常用于加工制作风管法兰和管道支架;槽钢分为普通型和轻型两种,工程中常用普通型槽钢。
槽钢的规格以号(高度)表示,单位为mm,每10mm为1号,常用于加工制作风管法兰和管道支架。
选择题4.系统水压试验:(1)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包括散热器安装),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b.高温水供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 c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
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低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03MPa,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2)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并清扫过滤器及除污器。
第一章 暖卫及通风空调工程1、 管材分为:金属管、和非金属管。
金属管分为:钢管 铸铁管 有色金属管 钢管分为: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 焊接钢管有:水、煤气管、卷板钢管、镀锌钢管、黑铁管、直缝卷板管、螺旋卷板管 无缝钢管有:普通碳钢管、不锈钢管、合金钢管、高压钢管 有色金属管有:钢管、铝管、铅管 非金属管有: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塑料管、耐酸陶瓷管、石墨管、玻璃管、玻璃 钢管2、 焊接钢管原理: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用于输送水、煤气、空气、油、蒸汽。
3、 无缝钢管原理:承受高压及高温的能力,用来运输高压蒸汽、高温热水、易燃易爆及高压 流体等介质。
适用于 DN 小于等于 100mm 的镀锌钢管的连接及较小管径。
主要用于经常拆卸的部位。
焊接连接 常用于 DN 大于 32mm 的非镀锌钢管 无缝钢管 铜管的连接。
承插连接 一般用于铸铁管、塑料排水管、混凝土管。
卡套式连接 用于复合管、塑料管和 DN 大于 100mm 的镀锌钢管的连接。
5、 控制附件:原理:用来启闭管路,调节水量或水压、关断水流、改变水流方向。
驱动方式:驱动阀门和自动阀门。
闸阀:由闸杆带动闸板做升降运动而切断或者开启管路,在管路中即可以开起和关闭 作用,还可以调节流量。
截止阀:由阀杆带动,沿阀座轴线做升降运动而切断或开启管路,在管路上开启和关 闭流水作用。
单向阀:用于阻止水的倒流。
单向阀按照结构形式分为升降式和旋启式、单向阀常用 在水泵出口和其它只允许介质单向流动的管路上。
第三章 给排水系统安装1、室内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通过引入管、阀门、水表到干管、立管然后到各层用水点。
单设水箱给水方式:室外管网直接向顶层贮水箱供水,再由水箱向各配水电供水;当外网水 压短时间不足时,由水箱向室内各供水点供水。
贮水池、水泵和水箱联合给水方式:这种系统增设了水泵和高位水箱,室外管网水压经常性 或者周期性不足时。
气压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时,设置了气压水罐,它既可以贮水又可以维持系 统压力,多用于消防供水系统。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编制单位:应用工程学院课程建设负责人:哈丽娜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总学时:60学分:4一、课程的定位、性质与任务《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属于B类课程.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部分内容,是专业的拓展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该课程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进行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奠定基础。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热水及燃气供应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建筑采暖施工图、建筑通风、防排烟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施工图与建筑智能系统。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作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工程监理等课程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各种工程技术领域。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施工图识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与行业企业合作,就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设计;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强化工作任务的实用性;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精心组织教学,强化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建立校外第二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工学结合,培养建筑设备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课堂教学与建筑模型、建筑仿真软件、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物相对接,消除抽象想象,与现实接轨.在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及适应场合;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3.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相关知识;4.了解建筑采暖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5.了解供电和配电系统基本知识,掌握电气照明基本知识;6.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弱电初步知识;7.掌握建筑防雷接地基本知识;8。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应用工程学院
课程建设负责人:哈丽娜
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总学时:60
学分:4
一、课程的定位、性质与任务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属于B类课程。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部分内容,是专业的拓展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该课程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进行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奠定基础。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建筑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热水及燃气供应系统、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建筑采暖施工图、建筑通风、防排烟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施工图与建筑智能系统。
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作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工程监理等课程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各种工程技术领域。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施工图识读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与行业企业合作,就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设计;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强化工作任务的实用性;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精心组织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第二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工学结合,培养建筑设备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课堂教学与建筑模型、建筑仿真软件、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物相对接,消除抽象想象,与现实接轨。
在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及适应场合;
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3.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相关知识;
4.了解建筑采暖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
5.了解供电和配电系统基本知识,掌握电气照明基本知识;
6.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弱电初步知识;
7.掌握建筑防雷接地基本知识;
8.掌握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知识;
9.了解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关知识;
10.熟悉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了解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
2.能把握建筑给排水、通风空调、建筑电气施工的基本要求;
3.能协助进行建筑设备工程的质量验评工作;
4.具有协调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2.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4.培养学生安全质量意识,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四、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内容
项目一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
任务一建筑采暖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建筑采暖工程常用材料及设备
任务三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任务四建筑室内燃气系统实例
任务五建筑采暖工程系统的安装
项目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
任务一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常用材料及设备
任务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任务四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实例
任务五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安装工艺
项目三建筑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
任务一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建筑通风空调工程常用材料
任务三建筑通风空调工程系统的安装工艺
任务四建筑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项目四建筑变配电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
任务一建筑变配电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建筑变配电工程常用材料
任务三建筑变配电工程系统的安装工艺
任务四建筑变配电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项目五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任务一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常见材料及装置
任务三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安装工艺
任务四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项目六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任务一建筑消防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消防系统常用材料及设备
任务三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任务四建筑消防给水设备安装工艺
项目七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安装任务一建筑弱电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建筑弱电工程安装常见材料及装置
任务三建筑弱电工程系统的安装工艺
任务四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项目八管道及设备防腐、绝热工程的安装任务一管道及设备防腐、绝热工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管道及设备防腐、绝热工程常用材料
任务三管道系统设备及附件的防腐保温施工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建筑工程造价形成的特殊性,总结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1.课程重点:建筑内部给水排水及消防管道、电气与照明、采暖通风与空调、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等系统的组成和施工工艺。
2.课程难点:给水排水施工图、电气照明施工图、施工现场临时供电施工图的识读。
五、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1.学时分配
2.教学方法
针对课程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改革。
第一,课堂教学与建筑模型、建筑仿真软件、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物相对接,消除抽象想象,与现实接轨。
第二,引入工程实例进行案例教学,案例分析,以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个案学习,掌握工程技术语言的形成规律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构件到工程系统图纸,不断深入,培养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第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识读建筑识读建筑设备施工图,绘制建筑设备施工图,学以致用。
3.教学实施要求
(1)以案例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切忌长篇大论;
(2)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任务)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
(3)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脱节;
(4)教师应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
(5)每次课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准备;
(6)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等。
(二)学习资源
1.参考文献
《建筑设备安装工艺与识图》陈思荣主编
《建筑设备工程》蔡秀丽主编
2.任课教师应积极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的资源库。
3.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应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营造真实的施工环境,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4.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课程考核
1.考核原则
按教学过程分阶段进行考核。
采用过程考核和集中考核(期末综合考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总分100 分,过程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期末集中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
过程考核分五个教学单元进行,每个单元基准分100 分,某一个单元考核低于60 分,学生可以申请重新学习和考核。
2.考核方法
在课堂学习阶段,考核课程基本知识及应用技能,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给排水系统、供暖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电气等设备工程的组成,熟练识读给排水、供电施工图并掌握规范的构造要求。
每个教学单元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思考题、练习题、职业素养三部分:(1)学习态度(20 分)包括:
听课认真情况:要求学生上课专心、认真。
笔记记录: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并不定期检查笔记。
发言: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发言积极踊跃。
出勤: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中途溜号和旷课。
平时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并上交,检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2)思考题、练习题完成情况(30 分)
(3)期末考试(50 分)
集中考核主要指课程全部结束后的期末综合考试,为笔试、开卷(或闭卷),答题时限120 分钟。
集中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