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403.70 KB
- 文档页数:5
草莓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果,而且容易栽培,现在被农民朋友广泛的种植,但是要保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还是有许多要注意的方法的,尤其是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接下来一起了解下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吧!
1、蛇眼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发病后,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后期变为椭圆形病斑,并出现细轮,病斑呈蛇眼状。
防治方法:及时清园,烧毁病枝残叶,并拔除病苗,发病后,可以使用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用药轮流使用,效果更佳。
2、褐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叶片上出现褐紫色小圆斑,后期变为不规则形,病斑中部褪为黄褐色至灰白色,严重时,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要防治好褐斑病,就应该选择抗病的草莓品种,及时清除园内的病苗,病果,发病前用波尔多液200倍喷洒叶面,有很好预防效果,发病后,可以使用50%福·甲硫可湿性粉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进行防治,喷洒均匀,能够有效防治褐斑病。
3、灰霉病
主要危害花器和果实。
花器发病时,初期在花萼上出现水浸状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会传播至幼果上,并导致幼果腐烂,湿度大时,还会出现灰褐色霉状物,果实易脱落。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水旱轮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源,轮作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豆类为好,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叶残果,并加强磷钾肥施入,控制氮肥,一旦发现植株发病,就要使用50%扑海因8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不能用药过量,导致果实品质降低。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草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为了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和丰收,我们必须认真了解草莓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草莓的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灰霉菌引起的。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逐渐扩散并侵蚀果实,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害部位,保持草莓周围环境干燥,喷洒杀菌剂等。
2. 根腐病根腐病主要是由土传病菌引起的,病害的症状表现为草莓植株的根部出现腐烂和变黑,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黄化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性能,注意草莓的肥水管理等。
3. 疫霉病疫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草莓的叶片和果实。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的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黑色霉层,果实也会出现腐烂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害部位,保持草莓周围环境干燥,喷洒杀菌剂等。
二、草莓的常见虫害1. 草莓叶螨草莓叶螨是一种微小的螨虫,主要侵袭草莓的叶片和茎部。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弯曲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草莓的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喷洒杀虫剂等。
2. 草莓蚜虫草莓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侵袭草莓的叶片和茎部。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草莓的生长受阻。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喷洒杀虫剂等。
3. 草莓蛴螬草莓蛴螬是一种害虫,主要侵袭草莓的根部,会破坏草莓的根系,导致草莓的生长不良。
病害的症状表现为草莓的叶片发黄、枯萎等问题。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性能,注意草莓的肥水管理等。
三、草莓的防治措施1. 加强草莓的土壤管理草莓的土壤管理非常重要,应该保持土壤的通风和排水性能,及时施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和盐分含量等问题。
2. 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草莓受到病虫害侵袭后,应该及时清除病虫害部位,以免病虫害扩散。
草莓种植常见病害汇总(附防治方法)草莓因其酸甜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在草莓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害,目前草莓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草莓灰霉病、轮斑病、叶斑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对草莓品质构成威胁。
本文以下主要对草莓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展开探析,并提出具体防治方法,以此来提高草莓种植质量。
1草莓常见病害分析1.1灰霉病灰霉病属于真菌病害,是当前草莓实际种植过程中威胁较大的病害之一。
此病症分布范围较广,在全国范围内此病均有发生。
灰霉病主要对草莓花朵和果实产生危害,开花之后病害便会发生,最终导致花朵干枯。
在早期种植过程中会对草莓叶柄、叶片、花朵、果实感染。
草莓果实发病大多都是接近成熟期,发病之后果实表面会出现形态不同的水渍状病斑,等到成长后期便会变成黑褐色,使得果实不断变软后发生腐烂。
灰霉病需要具备一定发生条件,目前在适宜温度和高湿条件下容易大量滋生,病菌会随着伤口不断浸入,逐步形成此病。
灰霉病的实际防治需要控制氮肥和浇水量,在种植栽培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种植密度,避免环境因素为灰霉病滋生提供了条件。
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病果后需要及时摘除,并且进行烧毁和深埋。
在出现花蕾之前需要通过速克灵、多满灵、百菌清等溶液进行综合性防治。
根据实际病情拟定喷药次数,并且对药物进行交替使用,防治病菌产生抗药性[1]。
用药之后植株能够逐步趋于稳定生长趋势,种植人员需要及时清除枯叶和病果,进行集中销毁。
1.2白粉病白粉病也是草莓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
此病主要对白粉病叶片产生危害,对于浆果和叶柄也均有不同程度损伤。
叶背面会出现类似于薄霜的粉末,随着病情发展扩散到全株,会不断加重病情危害。
白粉病属于低温型病害,目前发病温度大概在15℃左右的高温环境中。
白粉病病菌主要是依靠空气进行传播,此病在草莓生长期之内都会发生。
防止白粉病可以采取合理密植,在施肥过程中控制氮肥的实际添加量。
种植栽培人员需要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并且采取集中深埋。
草莓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草莓是一种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水果,在许多家庭种植中都是备受喜爱的。
然而,由于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草莓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中,将介绍草莓的一些常见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草莓灰霉病草莓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草莓果实和叶片上形成一层灰白色的霉菌。
它会导致草莓果实腐烂、变软,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对草莓灰霉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2. 防止过于密植:合理安排草莓植株的间距,保持通风良好,降低病菌传播的机会。
3. 清除病残物:每年冬季收获后,将病残植株和叶片清理干净,减少病源的滋生。
4. 及时防治:在果实开始成熟前,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二、草莓红蜘蛛草莓红蜘蛛是一种微小的害虫,常寄生于草莓植株的叶片上。
它以叶片的汁液为食,会造成叶片颜色变黄,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1. 提高湿度:草莓红蜘蛛喜欢干燥的环境,提高空气湿度可降低其滋生的机会。
可以适量喷水保持植株周围的湿润。
2. 使用生物防治剂:例如一些对蜘蛛类有较强捕食作用的天敌,如瓢虫等,可以作为天敌引进,控制草莓红蜘蛛的繁殖。
3. 喷洒杀虫剂:选用对草莓红蜘蛛有效的杀虫剂,在受害较为严重时可以采取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治。
三、草莓蚜虫草莓蚜虫是一种常见的草莓害虫,以草莓植株的汁液为食,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歪曲、果实畸形等问题。
防治方法:1. 使用黄贴片:草莓蚜虫对黄色较为敏感,可以在草莓田中放置黄色的粘虫板,诱捕并降低蚜虫的数量。
2. 清除杂草:草莓蚜虫常寄生于杂草上,在草莓周围保持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可减少蚜虫的滋生。
3. 喷洒杀虫剂:选用对草莓蚜虫有效的杀虫剂,在害虫数量较多时进行喷洒,以控制虫害。
四、草莓根腐病草莓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会导致草莓植株的根部腐烂、生长停滞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草莓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导读】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我国许多地方种植草莓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草莓病害也逐渐加重。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我国许多地方种植草莓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草莓病害也逐渐加重。
1灰霉病1.1症状该病是我国草莓的一种最主要的病害,在种植期和采收后均可发生,尤以采后发生普遍。
田间以果实发病为主。
幼果发病先在近果实基部,花萼包裹处或边缘形成淡褐色水渍状、稍凹陷的不规则病斑,病部较软。
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物,稍一触动就如烟雾状飞散。
此外,花瓣、萼片、果柄也有发病。
1.2防治措施1.2.1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
一般沟深应达到0.3―0.4m,同时把地膜盖到近沟底,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加快排水,减轻为害。
1.2.2一年一栽,加强清园。
草莓一年一栽,及时清除老枝叶果。
在2月底3月初草莓萌发时,用0.8―1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以减少病菌基数,防止连作障碍。
1.2.3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
同时把密度控制在8000株/亩以内,以利通风透光。
1.2.4喷药防治,抓好早期预防。
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次。
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2白粉病2.1症状整株均可发病。
叶片受害,初期呈现暗色病斑,大小不一,继而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
后期叶片萎缩、枯焦。
幼果受害则停止发育,在果实上密布一层白粉。
本病在大棚和温室发生较严重。
2.2防治措施在育苗期喷药2―3次,或定植后开花前喷药1―2次,效果较好,药剂可选用25%磺酸丁嘧啶、25%三唑十甲酮等。
3萎黄病3.1症状凡感染此病的植株地上部生长不良,地下根系变成褐色。
新长出的幼叶表现畸形,即3片小叶中有1―2片明显变得狭小,呈舟形;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之后叶缘变褐向内凋萎甚至枯死。
草莓(cǎoméi)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1 主要病害(bìnghài)1.1草莓白粉病1.1.1 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果梗、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
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
随着病势加重,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
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感染此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1.1.2 发病规律白粉病以病菌残体在地上或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
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目光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菌残留、种苗携带(xiédài)病菌和其他传播途径而引发危害。
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
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
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
该病尤其在温室内发病严重。
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1.1.3 防治方法采用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冬季清园,烧毁病叶。
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
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
发病初期可喷20%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4%多麦可1000倍液、50%醚菌酯3000倍液。
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1.2 草莓灰霉病1.2.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
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受害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最后全果变软腐烂。
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
草莓染上病害怎么办?5种草莓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草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素有“水果皇后”之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草莓还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种植项目,吸引了许多种植户种植。
而在草莓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果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等,严重影响到草莓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草莓染上病害怎么办?现将5种草莓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草莓疫霉果腐病草莓疫霉果腐病,在我国分布较普遍,主要病原有恶疫霉或苹果疫霉、柑橘褐腐疫霉和柑橘生疫霉三种真菌。
该病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叶上均可发生,根发病由外向里变黑,革腐状。
早期地上不显症状,中期植株生长差,略显短小,到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则植株失水萎蔫,浆果膨大不足,色暗无光泽,果小、味淡、汁少,严重时死亡。
叶、花序和果穗染病呈急性水烫状,迅速变褐至黑褐色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
低洼积水地块注意排水,行高畦作床,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
实施检疫,不在疫区病田育苗和定植。
病田在定植前用氯化苦每公顷195-300升作土壤薰蒸消毒。
定时用苹腐灵浸根,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代森锰锌、百菌清、克菌丹5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5%瑞毒霉、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3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1次,连防3-4次。
采收前3天停药。
二、草莓灰霉病草莓灰霉病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
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实腐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选用紫外线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
开花前期、开花坐果期和浇水前喷药防治,促进果实发育,重点保花保果,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浇水后加大放风量。
草莓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草莓病虫害是草莓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合理的防治对于保持草莓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草莓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菌):•症状:叶片、花朵和果实表面出现灰白色霉斑,最终形成腐烂。
•防治方法:•及时采收成熟果实,避免果实间的紧密接触。
•喷洒含有苯骈酮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
2. 叶露病(叶露病菌):•症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红色斑点,叶片变得褐色并枯死。
•防治方法:•使用对叶露病具有抗性的品种。
•定期喷洒含有甲基硫菌灵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
3. 炭疽病(炭疽病菌):•症状: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斑点,可能扩展成大片的黑色病斑。
•防治方法:•避免果实与土壤接触,保持通风。
•喷洒含有氧化锰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
虫害:1. 蚜虫:•症状: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草莓生长迟缓,叶片弯曲。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发现蚜虫要及时剪除。
•喷洒含有吡虫啉、氟虫腈等有效成分的杀虫剂。
2. 蛞蝓:•症状:蛞蝓喜欢夜间出动,啃食草莓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维持庭园卫生,减少蛞蝓藏匿的地方。
•使用环境友好的蛞蝓诱杀剂。
3. 草地贪夜蛾:•症状:草地贪夜蛾幼虫啃食叶片,造成不规则的斑点。
•防治方法:•喷洒含有苏维埃等有效成分的杀虫剂。
•设置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如天牛。
注意: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根据产品说明书的建议,遵守使用剂量和喷洒时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如轮作、合理施肥、保持通风等,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5 《湖南农业》2020年第11期/种植园地草莓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湖南一般在秋季种植草莓,春节前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
草莓多为大棚栽培,棚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严重,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等,常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蓟马等。
一、常见病害的防治1.炭疽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中的一种,进行喷雾防治,7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交替用药。
2.灰霉病 最佳防治时期是草莓第1花序20%以上开花时。
常用药剂:40%嘧霉胺悬浮剂600~800水沟的同时,耕整机将泥土自动撒向两边,将种植沟中的稻草覆盖。
需地膜覆盖的,每667平方米先用芽前除草剂全田均匀喷雾,然后用幅宽120厘米的无色透明地膜覆盖全畦,四周用土压实;不覆地膜的田块,只喷雾芽前除草剂即可。
5.田间管理 ①清沟排水。
雨季要注意清通稻田四周围沟、畦沟,沟沟相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②破膜引苗。
用地膜覆盖的稻田,当幼苗开始顶膜时,应在出苗处将地膜破小口将幼苗引出。
③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主要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虫害主要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及时防治。
湖南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倍液、4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中的一种,进行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
烟熏可选用10%腐霉利烟剂或15%克菌灵烟剂,傍晚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12小时,次日开门通风。
3.枯萎病 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倍液、1%申嗪霉素悬浮剂600~800倍液等喷雾或灌根,15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草莓常见病虫害草莓常见病虫害概述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作物,但它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草莓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病害1-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由灰霉菌引起,往往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滋生。
草莓受感染后,果实表面会出现灰色的霉斑,最终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通风排湿、及时摘除受感染的果实以及喷洒杀菌剂等。
2-根腐病根腐病是草莓的一种严重病害,它多由真菌引起。
植株受感染后,根部会出现腐烂症状,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土壤通气性、加强施肥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同时可以使用含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3-叶枯病叶枯病是由叶枯霉菌引起的病害。
草莓叶片受感染后会逐渐枯黄并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预防叶枯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排水、合理的密植以及适量喷洒杀菌剂。
4-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草莓果实。
受感染的果实表面会出现黑色的病斑,并最终腐烂。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果实,及时摘除受感染的果实,合理施肥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二、虫害1-蚜虫草莓常受蚜虫的侵害,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严重时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防治蚜虫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清除蚜虫,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并采取一些生物防治措施,如引入天敌等。
2-铃虫铃虫是草莓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们以草莓叶片为食。
草莓受铃虫危害后,叶片会出现褪绿、枯黄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预防铃虫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虫害叶片,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并采用黄色粘板等诱虫措施。
3-蛴螬蛴螬是一种地下害虫,它们以草莓的根部为食,会导致植株的生长状况不佳。
防治蛴螬的方法包括土壤消毒、合理施肥、清除虫卵等。
4-草莓叶马草莓叶马是草莓上的一种昆虫害虫,它们以草莓的叶片为食。
受害叶片会出现骨架化、褪绿等症状。
防治草莓叶马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受害叶片,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同时可以采取黄色粘板等生物防治措施。
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水果,因此很受人们喜爱。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掌握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草莓的种植和保护非常重要。
一、草莓病害防治1、草莓白粉病:白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同时喷洒硫磺类杀菌剂。
2、草莓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果实和叶片,导致果实腐烂和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气,喷洒腐霉利等杀菌剂。
3、草莓根腐病:根腐病主要危害草莓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和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加强土壤消毒,喷洒甲霜灵等杀菌剂。
二、草莓虫害防治1、草莓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草莓害虫,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是喷洒吡虫啉等杀虫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老叶。
2、草莓红蜘蛛:红蜘蛛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和果实,导致叶片枯萎和果实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是喷洒阿维菌素等杀螨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3、草莓线虫:线虫主要危害草莓的根部,导致根部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是加强土壤消毒,使用抗病品种,喷洒辛硫磷等杀虫剂。
三、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品种是预防草莓病虫害的关键。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田间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草莓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定期消毒:定期对草莓种植地进行消毒处理,包括土壤消毒和温室消毒等,可以有效地杀死病菌和虫卵。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5、化学防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总之,掌握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是草莓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消毒、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是一种常见的小果类作物,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草莓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斑点病
草莓的斑点病,是由病原真菌感染引起的,其症状包括草莓表皮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且逐渐扩散到草莓整个果面。
防治方法:每年生长季节开始前,草莓田地需进行消毒。
及时摘除受感染或出现斑点病的果实,以免感染其他果实。
如果已发生斑点病,则要采用专业药剂进行喷雾进行消毒。
二、根瘤菌病
根瘤菌病是由土壤中根瘤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其症状包括草莓根部、茎梢出现瘤状肿块,以及草莓整株虚弱等。
防治方法:在草莓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草莓生长期间应及时清除草莓周围的杂草,防止病菌侵入。
如若已感染,可采取蚜虫类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三、叶霉病
叶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其症状包括草莓叶片上出现灰白色菌斑,同时对草莓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含硫药剂进行消毒。
在草莓发病初期进行及时喷洒,每2周左右再次喷洒一次,用于防止病害复发。
草莓的生长过程中,还可能受到蚜虫、叶螨等害虫的侵袭。
为了保证草莓顺利生长并取得良好的产量,我们需要及时发现草莓生长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
草莓常见病虫害
一、草莓病害
⒈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栽培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原菌为灰色霉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容易在高湿和温暖条件下传播感染。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病害轮作、清除病菌源、增强通风和光照等。
⒉根腐病:根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草莓病害之一。
病原真菌侵入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药剂等。
⒊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草莓病害,其特点是在果实表面形成黑色的圆形病斑。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菌源、增强通风和光照、以及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
二、草莓虫害
⒈叶蝉:叶蝉是草莓栽培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以草莓叶片为食,会造成叶片的凹陷和黄化。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虫源、加强田间管理和采用生物控制等方法。
⒉草莓假叶螨:草莓假叶螨主要寄生在草莓叶片上,引起叶片颜色变黄、皱缩和凋萎等症状。
应及时采取整枝剥叶、生物防治、化学药剂喷雾等措施进行防治。
⒊蚜虫:蚜虫是草莓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寄生在草莓叶片的背面和嫩梢上,喜欢吸食蔬菜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和畸形等。
防治措施包括病虫源清除、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喷雾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示意图和防治方案表格,请查阅。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病原菌: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⒉轮作: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种植不同种类或不同科属的作物,以调节土壤环境和减少病虫害发生。
⒊病菌源:指病原菌存在的病害部位,如感染植物的枯死部分、土壤中的孢子等。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持效、抗病,增强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草莓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大全有图有真相,草莓病害大全,本文介绍了草莓的20种病害: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轮斑病、叶枯病、黑斑病、灰霉病、细菌性叶斑病、疫病、蛇眼病、丝核菌芽枯病、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病毒病、黏菌病、革腐病、根腐病、疫霉果腐病、根霉软腐病。
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危害特征,重要的是,介绍一下防治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草莓白粉病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而在叶柄、花、梗少有发生。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品萃植物疫苗套餐持效、抗病,增强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出现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后期变为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病叶枯黄。
叶柄受害:覆有一层白粉。
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
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表面覆盖白粉。
果实后期受害:果里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硬化,严重时为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性品种;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控制氮肥,增施氮磷肥,增强长势;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棚室栽培前可采用硫磺熏烟消毒。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持效、抗病,增强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②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品萃治菌疫苗、治菌2号、氟菌唑;醚菌酯,或醚菌酯·啶酰菌胺。
3、发病中期:品萃草莓疫苗套餐草莓炭疽病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
叶片受害:初产生黑色纺锤形稍凹陷溃疡斑。
匍匐茎和叶柄受害:行成环形圈病斑,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可见品萃植物疫苗套餐持效、抗病,增强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草莓常见病害的防治药剂介绍草莓需求大,市场价格高,有不错的种植经济效益,现在很多地区都有种植。
目前草莓大部分都是大棚种植,根据种植户反应,每年大棚种植草莓常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及产量,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草莓常见病害的防治药剂。
1、炭疽病草莓炭疽病表现症状为匍匐茎、叶柄、花茎为近黑色的纺锤形病斑、稍凹陷,长约3~7毫米。
短缩茎发病起初是1~2片嫩叶失去生机下垂,逐渐枯死。
这个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
防治药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氟啶胺,二氰蒽醌,咪鲜胺及锰盐,溴菌腈,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苯唑)。
2、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果实,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
果实后期受害时,果面裹有一层白粉,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防治药剂:四氟醚唑,乙嘧酚或乙嘧酚磺酸酯,醚菌酯,露娜森,健达,绿妃。
3、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和果实,发病初期在花萼上出现水浸状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害扩展到子房和幼果上,最后幼果腐烂。
防治药剂:凯津,凯泽,异菌脲,嘧菌环胺,腐霉利,咯菌腈,菌思奇。
4、青枯病青枯病多见于夏季高温时的育苗圃及初栽期。
将病株由根茎部横切,导管变褐,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脓,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防治药剂:噻唑锌,春雷霉素,叶枯唑,壬菌铜,中生菌素,可杀得三千(单独用)。
5、病毒病目前我国草莓有六种病毒病害,由单一病毒侵染草莓没有症状,由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时表现为株高降低,果实变小,产量下降,果实质量差。
防治药剂:盐酸吗啉呱,香菇多糖,宁南霉素,阿泰灵。
6、蛇眼病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草莓叶斑病、草莓斑点病,主要危害老叶,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
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
果实染病,浆果上的种子被侵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丧失商品价值。
防治药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氟啶胺,二氰蒽醌,咪鲜胺及锰盐,溴菌腈,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苯唑)。
11种常见草莓病及防治方法草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相信大家不用我说都清楚,可是大家知道吗,那些酸酸甜甜的小可爱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历尽千辛万难,光是整个生长周期中常见的病害就有11种之多。
那么,这11中病害都是哪些呢,我们大家应该怎么去防治呢,这些大家就不一定清楚了。
感兴趣的就跟着我一起看下去吧。
1、草莓枯萎病(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草莓田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
2、草莓根腐病(1)农业防治:选择早熟避病或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防治关键要从苗期抓起。
3、草莓炭疽病(1)农业防治:选择无病田作为苗床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2)药剂防治:草莓匍匐茎伸长时期摘老叶及降雨的前后进行重点防治。
4、草莓蛇眼病(1)农业防治: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种植时淘汰发病苗。
(2)药剂防治:注意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5、草莓褐斑病(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种植前摘除种苗病叶。
(2)药剂防治: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5~20分钟,待药液晾干后栽植。
6、草莓灰霉病(1)农业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浆果及时采收;调控棚室温湿度。
(2)药剂防治: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种植后要重点对发病中心株及周围植株进行防治。
7、草莓白粉病(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不要过量施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
发现病枝及时处理。
(2)药剂防治:采用硫磺熏蒸。
8、草莓疫霉果腐病(1)农业防治:清沟沥水,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
(2)药剂防治:从花期开始喷药。
每隔10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9、草莓青枯病(1)农业防治:严禁用罹病田做育苗圃;栽植健康苗,连续种植2年,病原菌感染率下降。
加强栽培管理。
施用有机肥或草木灰调节土壤pH。
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2)药剂防治:种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
草莓常见病害及防治
草莓大部分人都应该吃过,它非常甜并且水分充足,种植的人也非常多。
因为种植草莓有非常大的经济利益,草莓的市场价格在水果中是比较高的,种植得当的话其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很多果农在种植的时候会发现草莓经常会生病,那么草莓的常见病害有哪些呢?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叶斑病
发病特性:叶斑病能够在草莓植株上任何器官上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发病后会在表面上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斑点会逐渐扩大形成大小不一的斑块,斑块边缘的颜色较深。
斑块中间呈白色,并且会出现许多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及时将发病部位摘除,例如病叶病果等,远离果园进行处理。
发病后可以使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防治,7-10天一次。
2、白粉病
发病特性:白粉病主要发病部位也是叶片,偶尔也会危害植株其它器官。
叶片发病后会出现白色霉层,霉层呈现出一个勺子的形状。
花朵染病后会在花蕾花瓣上发病,颜色较深,影响开花,严重时无法开花,果实发育不良,膨大受阻,降低果实质量,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发病后在植株周围喷洒布波美石硫合剂。
采收将叶子全部割下来,再全园喷洒甲基托布津等溶液进行防治。
3、灰霉病
发病特性:灰霉病的高发期是在植株开花期的时候,与叶斑病一样,会危害植株大部分器官。
主要发生在果实上,果实发病后会出现许多褐色的斑点,斑点会慢慢的扩展,然后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斑块,导致果实腐烂软化,烂果落果,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防治方法:仔细观察植株生长进程,在开花期到达之前,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喷洒预防。
做好果园的管理,及时排灌,增强果园通透性。
4、根腐病
发病特性:根腐病主要在叶片上发病。
叶片发病时主要从下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叶边颜色加深。
叶片发病后会慢慢萎焉,最后枯死。
支柱也会随着叶片的枯萎慢慢变色,最后也会腐烂,影响营养吸收与运输,对植株的生长产生较大的危害。
防治方法:移栽草莓的时候在畦上喷洒芦笋青粉剂,喷洒完后覆盖适量的土壤,再进行移栽,这样减少甚至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病原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