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英语课堂常用导入方法课堂导入要求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中,以解决情景中的问题为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以作引玉之砖。
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录音、录像、VCD等多媒体课件导入手段导入教学,它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2.歌曲、音乐导入法。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英文歌、唱英文歌,在听力训练时可以先播放一首优美易懂的英文歌曲,并让学生填写歌词,用学生们喜欢的歌曲导入课文,可以消除对教学内容的畏惧心理,使他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相关的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让学生将欣赏英文歌曲和读诗结合起来,使学生感性认识课文的话题。
3.背景知识导入法。
对于一些历史、文学题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科技题材的课文,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
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开扩学生的知识面。
二、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了借助于各种教学媒体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语言导入。
教师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也可以对课文标题进行讨论,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
三、以学生的言谈、表演作为导入1.自由谈话式。
教师可让值日班长提出话题,也可分组自由发表看法,或以竞赛的方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内容不限。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有哪些一、图片导入法(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导入。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
这些图片有的创设本课的语言环教学情景,有的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有的提示教材的重点或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描述插图或对插图进行设问引入新课的话题。
(2)利用多媒体图片进行导入。
网络资源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图片库。
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的相关图片。
通过对这些图片的提问和描述导入新课话题,既可以扩展同学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求知欲。
二、对话导入法利用这种方法导入,自然而流畅。
设定一个特定的话题,通过师生间的真实交流,既能调动同学原有的知识技能,又能为新知识技能发展做好铺垫。
例如教学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时,可以和同学进行一次对话交流---早饭吃的什么,它们含有什么营养物质,这些食物口感怎样,对身体有何好处。
三、课堂提问导入法这种课堂提问导入新课的方法,能够加强同学的好奇心,激发同学激烈的求知欲。
我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常采纳此种方法。
先简单介绍教学内容,然后依据讲授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同学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听完后再做回答。
做到声音和形象的结合,语言和情境的互相交融。
四、参加式导入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同学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使同学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之中。
这有利于同学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加强求知欲,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
4低年级英语课如何热身导入一、"同心圆'热身法老师组织同学互相之间打招呼。
同学面对面围成两个同心圆,老师播放音乐,两个圈的同学向相反方向移动,当音乐停止或老师说Stop时,同学要向和自己面对面的同学打招呼,用上前几个单元已学的问候和打招呼的方式。
(e.g.Hello, I am . I am a . Hello/Hi/Good morning, .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二、"钓鱼'游戏(go fishing)每组选两名同学上来参加比赛,一人拿一根有吸铁石的鱼竿,其余的同学开始大声说fish,参赛的同学开始钓鱼,在规按时间内钓到鱼的同学奖一分,没有钓到鱼的同学及其组员必须说出必须要复习的句子单词(e.g.Oh, no. I love apples)。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法的运用【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导入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包括利用多媒体形式如图片、视频,以及采用趣味性的故事、游戏等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通过活动创设引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更好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关键词:导入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作用、分类、多媒体、趣味性、活动、学习兴趣、教师、灵活运用。
1. 引言1.1 导入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导入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具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多方面。
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导入法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开始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各种形式的导入,如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故事、游戏等趣味性导入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法,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导入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导入法的定义与作用导入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
导入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导入法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导入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法能够打破学生的学习僵局,让他们在开朗的气氛下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导入法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享受学习过程,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
浅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法摘要一堂课的导入,也叫“课引子”。
指的是教师在上课初始那短短的三五分钟内,以某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精彩的导入,就像一部电影或戏剧的序幕。
它能让观众初步感知这部戏的某些重要信息,并使观众对这部戏充满期待,迫不及待想看下去,一探究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导入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教学也是如此,导入适当会直接吸引学生,从而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趣味横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能够顺理成章地进行。
所以,良好的导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课伊始趣已生”,课堂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出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功的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功的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返的效果,完成新的意义建构;成功的导入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和挖掘,将课堂建构成为一次成功的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变枯燥教学为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
因此,情境导入法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比如在教人教版小学英语四上unit?5“what?would?you?like?”时,可让学生戴上自制的食物头饰,创设一幅“活生生”的餐厅图,学生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课本剧,寓教于乐。
这一导入使得这节课的教学更富有真实感,学生兴趣更浓。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
因而,对一些形象直观的内容,就利用事物、图片等直观手段来导入,避免绕弯。
简笔画以其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简单易学等特点被英语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
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设计前言导入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个好的导入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就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作用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去学习英语。
2.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环节能够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逐渐过渡到学习状态中来,从而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设计的几个要点1. 设计简单明了导入环节应该设计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和繁琐的设计。
过于复杂的导入环节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迷失、困惑等感觉,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和课堂主题相关导入环节应该和课堂主题相关,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解单词和短语时,可以设计与主题相关的词汇表和短语表。
3.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环节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过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来呈现课程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可以使用一些奇妙的方法,例如,通过游戏或活动等方式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环节应该更有活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例如,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 结合现实生活导入环节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述英语对话时,可以运用实际场景来演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对话。
总结导入环节设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影响着教学效果。
因此,合理的导入环节设计应该有简单明了,与课堂主题相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等特点。
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式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外语,它的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构建在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上。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以及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从旧式的教育模式到新式教育模式,导入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因此,本文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几种导入方式的介绍,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它们,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来探讨教学中导入方式的重要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问题导入、游戏导入和老师导入。
首先,问题导入是一种重要的导入方式。
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一些相关问题,利用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learning English?”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启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
其次,游戏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游戏来引入课堂,使学生们按照规则进行表演,以便在快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答题游戏,由学生竞答,老师给予正确答案后继续讨论,从而达到导入效果。
最后,老师导入也可以用来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
例如,老师通过给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从实际中来思考,从而更容易理解课堂所讲的概念和知识,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从以上可以看出,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和语言技能,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进行和学习。
在实践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导入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导入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导入方式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大的影响。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
作者:李锦莉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一切新颖的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自然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和兴趣,它犹如一贴兴奋剂,能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欲望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简捷而高效。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33-01
现代教学思想强调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习为中心,强调采用活动式的教学途径,倡导学生的体验和参与。
导入技能的设计也要遵循这一教学思想。
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关键一步。
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做好听课的心理准备,为进入新课创造有利条件。
1.导入技能的功能
1.1明确学习目标:在上课开始导入阶段就指出本课的要点和重点,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1.2有利于以旧引新: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常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引出新知识,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
1.3引起注意,集中思维:中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前常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思绪也是分散的。
上课后,他们很难立刻安静下来。
虽然有组织教学环节的调整,但他们的思想情绪还不能完全集中到新课上来,不能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如果教师直接开始平铺直叙地讲课,在开始阶段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后面的教学。
教师运用巧妙的方法导入新课,给学生以新颖和惊奇的感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并迅速进入到新课内容的兴奋中心。
1.4创设意境,唤起师生情感共鸣:教学中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协调的学习意境,激发学生心灵的震撼,唤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达到课伊始、情已生、情景交融的学习效果。
1.5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和知识的“生长点”,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如果教师采取得力的课堂导入方式,在讲授的开始就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常用的导入方法
2.1情境导入法。
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引人入胜。
2.2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问与答来实现的,其特点是直接、明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2.3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回忆,更好为引入新授课题服务。
这个方法一般不常运用,因为新课改之后的各篇文章都能独立成篇,内在联系并不很大,只有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有较大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借用。
2.4预习提问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5游戏情境导入法:初中生活泼好动,枯燥的教学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适当参加一些游戏,既能调动课堂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因此以玩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时初中英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3.应注意的问题
3.1导入环节是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的,因此不能显得过于冗长。
如果在导入环节浓墨重彩,会浪费后面教学主要部分的时间,喧宾夺主,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导入的目的只是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因此一般的导入环节应该控制在3-5分钟之内,导入完毕,迅速进入主题。
3.2导入环节的活动设置尽量简单化,指示语言清楚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活动形式。
如果指令语太复杂,会使学生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干什么;问题设置的太难,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畏难心理而退缩或放弃思考,达不到活跃课堂的目的,更影响整节课的质量,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上课都遵守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在导入中应适当的简单化。
3.3有些教师为追求热闹的效果,而把不相关的一种导入方式牵强的搬到某个教学过程中,使导入环节与教学衔接不连贯而产生脱节,这也是一个应当避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