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中切牙1:1雕刻
- 格式:ppt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55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为切牙中最大,最易显露,最易受伤。
1、牙冠:ⅰ、唇面:近似梯形,长度大于宽度;近中缘长而较直;切缘较直,远中略倾向舌侧;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为钝角,介以区分左右。
唇面光滑平坦,有两条发育沟,三个切缘结节。
颈线呈弧形沿颈线部分稍突起为颈嵴,其上常有几条水平线为釉质横纹。
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尖园型,方圆型,卵圆型。
ⅱ、舌面:似唇面,但较小(向后内收)。
中央凹陷成窝——舌窝;四周为嵴——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颈部有舌隆突。
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
ⅲ、邻面:近,远中面相似,均为三角形。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圆突;颈部有“V”字形的颈边缘。
邻面外形高点在邻接区:近中靠近近中切角;远中较近中略高。
ⅳ、切嵴:唇面平为切缘,舌侧园突成切嵴。
侧面观,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2、牙根:粗壮而直的单根;根长大于冠长唇侧宽于舌侧,横剖面象圆三角形;圆锥状,颈1/3处最宽,根尖变细,稍偏向远中。
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同:①位置:上下颌骨前部、中线两旁。
弧线排列,形态相似。
共8颗②解剖特点:牙冠呈铲形(梯形),刀刃状ⅰ唇面:近似梯形,光滑平坦。
ⅱ舌面:中央凹陷形成舌窝;颈部突出为舌隆突。
ⅲ邻面:牙冠楔形、颈部最厚;切端渐薄、形成切嵴;形如刀刃、切断食物。
ⅳ牙根:均为单根,功能较弱③功能:用于切割食物(功能较弱,不及后牙,单根)④切牙的形态,位置及排列影响面容。
异:①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变异形态较多②下颌中切牙:全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对称,离体后难分辨左右③下颌侧切牙: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④体积:上1 上2 下2 下1三、雕牙步骤(见书P21)比例:1:2,牙位:右上颌中切牙四、工具的使用持刀方式有三种:1、切蜡块时使用2、掌拇指握式:修切牙冠各面3、握笔式:精细雕刻注意:刀具要注意安全,切勿伤及自己和他人板书: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形态特征标志牙冠唇面梯形颈嵴,颈缘曲线,发育沟,切缘结节近种切角—直角,远中切角—钝角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舌面似唇面舌窝,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舌面隆突邻面楔形近中面>远中面;‘V’形颈曲线;接触区牙根圆锥形单根,‘圆三角形’根尖偏远中,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三、雕牙步骤(图1、2、3)四、工具的正确使用(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实验一上颌中切牙的描绘学习时间:20分钟一、实验内容: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描绘,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四、方法和步骤: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上颌中切牙各部分尺寸并放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表5-1-1)。
2. 描绘唇面形态(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图5-1-1,2)表5-1-1 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上颌中切牙平均值(mm)放大3倍值(mm)冠长根长冠宽颈宽冠厚颈厚近中颈曲度远中颈曲度10.513.08.57.07.06.03.52.531.539.025.521.021.018.010.57.5图5-1-1,2 描绘唇面形态(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右上颌中切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中切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切端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切缘:使切缘平直,远中略倾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梢圆钝。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形成外形高点,在切1/3雕出两条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得太深。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雕出舌窝、舌隆突及边缘嵴。
8.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形态,精修完成。
[实验结论][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左上颌尖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左上颌尖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尖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牙尖多余之蜡,初步形成尖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牙尖:使牙尖稍偏近中,远中斜缘长于近中斜缘。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处形成外形高点,在唇面由牙尖顶至颈1/3雕出近远中两个斜面及唇轴嵴,并在唇轴嵴的两侧各雕出一条发育沟。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使舌面略小于唇面,画出近、远中舌窝的位置和形态,然后雕出舌窝、舌轴嵴、舌隆突及边缘嵴。
项目四 牙冠基本形态的石膏雕刻知识目标1. 牙冠的解剖形态知识。
2. 能够从长方柱开始再现牙体的形态。
3. 基托蜡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简介。
4. 各类牙牙水平横断面的形态。
5. 各类牙牙颈缘线的位置和形态。
能力目标1. 学会雕刻蜡牙冠。
2. 学会从长方柱开始再现牙体的形态。
情感目标1. 通过牙冠基本形态的1倍石膏雕刻,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并课程名称 牙体雕刻艺术与技术 学年 第 学期 学时计划课 内 学时 学生课余 学时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对象 授课方式 授课地点授课教师教学目标且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3.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1. 掌握各类牙冠和牙根的大小的平衡。
2. 掌握各类牙水平横断面的形态。
3. 掌握各类牙颈缘线的位置和形态 4.掌握基拖蜡的使用方法。
难点项目教学法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雕刻牙冠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创设情景、观察分析、实践操作、讨论比较、评估总结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
学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
2.以赛促学法。
3.项目分解法。
4.行为导向法5.学炼相结合的方法教时32学时教具全口1:1石膏牙列模型、基托蜡、切削刀、46#、48#雕刻刀、切削刀、酒精喷灯、石蜡油、酒精灯、红蓝铅笔、棉花。
课前准备所用教具,本项目所需理论知识项目提出1. 2.项目分析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牙冠基本形态的1倍石膏牙雕刻,需要掌握如下知识:教时、教具和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 切削刀、滴蜡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了解各类牙各部位尺寸。
3. 准确的确定牙的各个面。
4. 牙的解剖应用名称和体表标志及各自特征。
5. 基托蜡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项目计划决策1.2.3.项目实施准备1.切削刀、雕刻刀等操作工具的准备。
[实验二] 上颌中切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一、目的:1、通过实习,加深对牙体表面标志的认识,掌握切牙类牙齿的解剖特点并能加以识别;2、学会雕刻刀及蜡刀的使用方法。
二、内容:1、绘出右上中切牙唇面,近中面及切端的外形(1:3);2、雕刻1| 小蜡牙(1:1)三、材料:雕刻刀、蜡刀、酒精灯、红蜡片及一副牙列模型。
铅笔自备。
四、标本:切牙的大牙模型、石膏牙模型、离体恒切牙。
五、方法:教师示教右上中切牙的绘制要点、雕刻方法与步骤,同学自己完成绘图并雕刻一个1:1的小蜡牙。
六、数据:上颌中切牙平均值(mm)放大三倍值(mm)冠长11.534.5根长11.333.9冠宽8.625.8颈宽 6.318.9冠厚7.121.3颈厚 6.218.6七、绘图:八、雕刻步骤:1、化蜡:在酒精灯上烤化蜡片,待有蜡油滴落时才能卷成蜡块,置牙列缺失处,咬合;2、去除多余蜡:待蜡块稍硬后,用雕刻刀将唇,舌面及切端多余蜡去除。
3、唇面外形初步雕刻:颈缘、近远中缘的雕刻,唇面切1/3趋于平坦,颈嵴稍突;4、切端外形初步雕刻:由近中渐斜向远中,与相邻中切牙切端平齐;5、舌面外形初步雕刻:颈缘,近远中缘雕刻成形后,雕出舌面窝,修整切嵴及舌隆突;6、精修各面外形,最后在唇面切1/3雕出二条平等的发育沟。
九、思考题:1、雕刻完成后的右上切中切牙的牙体形态,应具备哪些解剖特点?2、颈曲线是一条曲线,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3、冠宽、颈宽、冠厚、颈厚分别是指哪能两点间的距离?如何正确作图?4、红致雕刻唇面后,从切端观唇侧轮廓线应是怎样的?5、为什么要求最后雕刻舌窝?6、如何正确使用雕刻器械?。
牙体解剖实验教程(一)实验一上颌中切牙的雕刻【方法和步骤】1.熟悉游标卡尺的使用和牙体测量的方法2.牙体测量的主要项目(1)全长:从牙切缘或牙尖顶至根尖的垂直距离。
(2)冠长:从牙切缘或最高的牙尖顶至颈缘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根长:从颈缘的最低点至根尖的垂直距离(此项一般是用牙体全长减去冠长)。
(4)冠宽:为牙冠近中面与远中面最突出点(接触点)之间的水平距离(5)冠厚:为牙冠唇(颊)面与舌面最突出点之间的水平距离(6)颈宽:唇(颊)面颈缘处与近、远中缘相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7)颈厚:牙冠唇(颊)面与舌面颈缘上最低点的水平距离(8)近、远中面上的颈曲度:从近中面或远中面颈缘在唇侧和舌侧交点的连线与颈缘最凸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平均值(mm)4.雕刻右上中切牙5.蜡块(85×40×35mm长方体)6.持刀的方法:竖切法、横削法、执笔法7.雕刻方法:(1)描绘唇面形态:①定牙体长轴线d,垂直于d线并根据冠长(31.5mm)、根长(39mm),用铅笔画出a、b、c三条平行线,ab=31.5mm、bc=39mm(如图),然后,以d为中心,根据冠宽(25.5mm)、颈宽(21mm)分别画出冠宽线和颈宽线。
②作牙冠唇面切颈方向的三等分线,并在切1/3处分别找出近中与远中接触点(即牙冠的最突部位,近中接触区距切角近,远中接触区距切角远)标出“×”。
在颈1/3中点附近确定颈宽点的位置,标出“×”。
③根据右上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近中缘较直、远中缘较突,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较圆钝,牙根较粗直,根尖略偏远中),并对照图片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2)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逐步削除牙冠和牙根近中面和远中面多余的蜡,留下的蜡形可比唇面稍大1mm,以便修整。
(3)描绘近中面形态①用上述方法,首先定牙体中线d,并画出冠长、根长的平行线a、b、c,ab=31.5mm、bc=39mm (如图),然后以d为中心,根据冠厚(21mm)、颈厚(18mm),分别作出牙冠和根颈的厚度线。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为切牙中最大,最易显露,最易受伤。
1、牙冠:ⅰ、唇面:近似梯形,长度大于宽度;近中缘长而较直;切缘较直,远中略倾向舌侧;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稍圆钝,为钝角,介以区分左右。
唇面光滑平坦,有两条发育沟,三个切缘结节。
颈线呈弧形沿颈线部分稍突起为颈嵴,其上常有几条水平线为釉质横纹。
唇面形态与面形协调一致:尖园型,方圆型,卵圆型。
ⅱ、舌面:似唇面,但较小(向后内收)。
中央凹陷成窝——舌窝;四周为嵴——切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颈部有舌隆突。
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处。
ⅲ、邻面:近,远中面相似,均为三角形。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圆突;颈部有“V”字形的颈边缘。
邻面外形高点在邻接区:近中靠近近中切角;远中较近中略高。
ⅳ、切嵴:唇面平为切缘,舌侧园突成切嵴。
侧面观,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2、牙根:粗壮而直的单根;根长大于冠长唇侧宽于舌侧,横剖面象圆三角形;圆锥状,颈1/3处最宽,根尖变细,稍偏向远中。
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同:①位置:上下颌骨前部、中线两旁。
弧线排列,形态相似。
共8颗②解剖特点:牙冠呈铲形(梯形),刀刃状ⅰ唇面:近似梯形,光滑平坦。
ⅱ舌面:中央凹陷形成舌窝;颈部突出为舌隆突。
ⅲ邻面:牙冠楔形、颈部最厚;切端渐薄、形成切嵴;形如刀刃、切断食物。
ⅳ牙根:均为单根,功能较弱③功能:用于切割食物(功能较弱,不及后牙,单根)④切牙的形态,位置及排列影响面容。
异:①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变异形态较多②下颌中切牙:全牙中体积最小,形态最对称,离体后难分辨左右③下颌侧切牙: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切缘略向远中倾斜④体积:上1 >上2 >下2 >下1三、雕牙步骤(见书P21)比例:1:2,牙位:右上颌中切牙四、工具的使用持刀方式有三种:1、切蜡块时使用2、掌拇指握式:修切牙冠各面3、握笔式:精细雕刻注意:刀具要注意安全,切勿伤及自己和他人板书: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实验目的: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新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2、熟悉雕刻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一、上颌中切牙的具体外形特征:二、切牙组各牙的异同:三、雕牙步骤(图1、2、3)四、工具的正确使用百莲凯宿舍管理制度一、住宿1、申请住宿条件(1)外地员工(2)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无传染病者(3)填写住宿申请单2、住宿费用(1)每月交纳5元宿舍维护及锁具更换费用(2)新员工6个月内每月缴纳20元住宿费(3)水电、煤气费由舍长核实后向各员工收取(4)员工不得拒交各项费用,否则取消住宿资格3、凡入住公司集体宿舍员工,在宿舍中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有关规定,不得出现违纪行为,如出现违纪行为,按照公司正常上班时间对违纪行为进行处理的办法处理。
各个牙体雕刻之基本形态要求一、切牙类(一)上颌中切牙的特征* 唇面:1.大致形态是梯形。
2.整个牙体稍微丰满。
3.近远中唇面嵴明显。
4.颈缘线呈U字型。
* 舌面:5.大致形态是三角形。
6.有舌面窝。
7. 有舌隆凸。
8.近中边缘嵴大致上是直线,宽度相对狭窄尖锐;远中边缘嵴弯曲,相对粗宽和圆钝。
9.从近远中看边缘嵴的顶点略微靠近边缘嵴中央的内侧。
10.颈缘线呈V字型。
* 邻接面:11.大致形态是等腰三角形。
12.边缘嵴到达切1/3时特别肥厚。
(近中的位置比远中靠近切缘)。
13.边缘嵴和舌隆凸的过渡部呈凹状。
(颈曲线)。
14.从近中看能确定远中边缘嵴的中央部。
* 切缘15.近远中径>唇舌径。
16.切缘稍微靠近唇侧,大致上呈直线走向。
17.唇侧的大致形态是四边形,舌侧三角形。
18.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圆三角形。
(二)上颌侧切牙的特征(和上颌中切牙比较) 1.牙体要小一些。
2.近远中唇侧嵴发育不明显,轮廓比较圆。
3.切角征明显。
4.牙根征明显。
5.边缘嵴发达。
(比较宽,厚)6.盲孔(畸形舌侧窝)出现的几率比较多。
7.切缘在唇舌向的中央位置, 远中向稍稍向舌侧倾斜。
8.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卵圆形。
(三)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鉴别(位置的鉴别)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大小大小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圆三角行,或近似三角形的卵圆形卵圆形唇面观切缘的走行水平直线弯曲并呈斜线走行牙颈部舌面窝深度浅深面积大小(四)下颌中切牙的特征* 唇面1.细而长。
2.切缘和牙体长轴大致成直角。
(牙根征基本上看不到)3.近中的一半和远中一半大致同形同大。
(切角征基本上看不到)4.近中和远中边缘到根尖大致呈一条直线。
* 舌面:5.边缘嵴发育不良。
* 邻接面:6.唇侧线角略微呈凸弯形。
* 切缘:7.近远中径<唇舌径。
8.切缘大致在唇舌向的中央。
9.弯曲征基本上没有。
10.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形态是椭圆形。
* 牙根11.近中面有纵向走行的隆起,远中面可以看见浅浅的凹陷。
各个牙体雕刻之基本形态要求一、切牙类(一)上颌中切牙的特征4 •颈缘线呈舌面:**唇面:1.大致形态是梯形 2.整个牙体稍微丰满。
3 •近远中唇面嵴明显U字型•大致形态是三角形。
56 •有舌面窝。
有舌隆凸。
7.宽度相,8 •近中边缘嵴大致上是直线相对对狭窄尖锐;远中边缘嵴弯曲,粗宽和圆钝。
•从近远中看边缘嵴的顶点略微靠9近边缘嵴中字型。
.颈缘线呈..央的内侧。
10V•大致形态是等腰三角*邻接面:1时特别肥1/3边缘嵴到达切12.。
(近中的位置比远中靠近切缘)厚。
边缘嵴和舌隆凸的过渡部呈凹13.从近中看能确状。
(颈曲线)。
14.定远中边缘嵴的中央部。
*切缘切缘稍微16.近远中径>唇舌径。
15.17.大致上呈直线走向。
靠近唇侧,舌侧三角唇侧的大致形态是四边形,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18.形。
圆三角形。
[①(二)上颌侧切牙的特征(和上颌中切牙比较)•牙体要小一些。
1轮廓比较圆。
2 •近远中唇侧嵴发育不明显 ,•切角征明显。
3 •牙根征明 显。
4),厚5 •边缘嵴发达。
(比较宽 岀现的几率(畸形舌侧窝)6 •盲孔 比较多。
,远中7 •切缘 在唇舌向的中央位置 向稍稍向舌侧倾斜。
8 •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卵圆形。
2面中⑤A④⑧而中远)位置的鉴别(三)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鉴别小大大小或近似三角形的卵圆圆三角行,牙颈部水平卵圆形形横断面的形态唇面观切缘的深浅深度舌面窝大小面积(四)下颌中切牙的特征*唇面细而长。
1.2.切缘和牙体长轴大致成直角(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水平直线弯曲并呈斜线走行强(牙根征基本上看不到 3.近中的一半和远中)切角征基本上看不到(4.近中和远中边缘到根尖大致呈一条直线。
)半大致同形同大。
5舌面:*边缘嵴发育不良。
5.唇侧线角略微呈凸弯形。
邻接面: 6.*<唇舌径。
切缘:* 7.近远中径8.切缘大致在唇舌向的中央。
的水平横断面形态是椭圆形。
10.牙根*近中面有纵向走行的隆起,11.远中面可以看见浅浅的凹陷。
各个牙体雕刻之基本形态要求一、切牙类(一)上颌中切牙的特征* 唇面:1.大致形态是梯形。
2.整个牙体稍微丰满。
3.近远中唇面嵴明显。
4.颈缘线呈U字型。
* 舌面:5.大致形态是三角形。
6.有舌面窝。
7. 有舌隆凸。
8.近中边缘嵴大致上是直线,宽度相对狭窄尖锐;远中边缘嵴弯曲,相对粗宽和圆钝。
9.从近远中看边缘嵴的顶点略微靠近边缘嵴中..央的内侧。
10.颈缘线呈V字型。
* 邻接面:1.大致形态是等腰三角形。
12.边缘嵴到达切1/3时特别肥厚。
(近中的位置比远中靠近切缘)。
13.边缘嵴和舌隆凸的过渡部呈凹状。
(颈曲线)。
14.从近中看能确定远中边缘嵴的中央部。
* 切缘15.近远中径>唇舌径。
16.切缘稍微靠近唇侧,大致上呈直线走向。
17.唇侧的大致形态是四边形,舌侧三角形。
18.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圆三角形。
-(二)上颌侧切牙的特征 (和上颌中切牙比较) 1.牙体要小一些。
2.近远中唇侧嵴发育不明显,轮廓比较圆。
3.切角征明显。
4.牙根征明显。
5.边缘嵴发达。
(比较宽,厚)6.盲孔(畸形舌侧窝)出现的几率比较多。
7.切缘在唇舌向的中央位置, 远中向稍稍向舌侧倾斜。
8.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卵圆形。
(三)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鉴别(位置的鉴别)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大小大小牙颈部水平圆三角行,或近似三角形的卵圆形卵圆形横断面的形态唇面观切缘的水平直线弯曲并呈斜线走行走行牙颈部舌面窝深度浅深面积大小(四)下颌中切牙的特征* 唇面1.细而长。
2.切缘和牙体长轴大致成直角。
(牙根征基本上看不到) 3.近中的一半和远中一半大致同形同大。
(切角征基本上看不到) 4.近中和远中边缘到根尖大致呈一条直线。
* 舌面:5.边缘嵴发育不良。
* 邻接面:6.唇侧线角略微呈凸弯形。
* 切缘:7.近远中径<唇舌径。
8.切缘大致在唇舌向的中央。
9.弯曲征基本上没有。
10.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形态是椭圆形。
* 牙根11.近中面有纵向走行的隆起,远中面可以看见浅浅的凹陷。
各个牙体雕刻之基本形态要求一、切牙类(一)上颌中切牙的特征* 唇面:1.大致形态是梯形。
2.整个牙体稍微丰满。
3.近远中唇面嵴明显。
4.颈缘线呈U字型。
* 舌面:5.大致形态是三角形。
6.有舌面窝。
7. 有舌隆凸。
8.近中边缘嵴大致上是直线,宽度相对狭窄尖锐;远中边缘嵴弯曲,相对粗宽和圆钝。
9.从近远中看边缘嵴的顶点略微靠近边缘嵴中央的内侧。
10.颈缘线呈V字型。
* 邻接面:11.大致形态是等腰三角形。
12.边缘嵴到达切1/3时特别肥厚。
(近中的位置比远中靠近切缘)。
13.边缘嵴和舌隆凸的过渡部呈凹状。
(颈曲线)。
14.从近中看能确定远中边缘嵴的中央部。
* 切缘15.近远中径>唇舌径。
16.切缘稍微靠近唇侧,大致上呈直线走向。
17.唇侧的大致形态是四边形,舌侧三角形。
18.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圆三角形。
(二)上颌侧切牙的特征(和上颌中切牙比较) 1.牙体要小一些。
2.近远中唇侧嵴发育不明显,轮廓比较圆。
3.切角征明显。
4.牙根征明显。
5.边缘嵴发达。
(比较宽,厚)6.盲孔(畸形舌侧窝)出现的几率比较多。
7.切缘在唇舌向的中央位置, 远中向稍稍向舌侧倾斜。
8.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的形态是卵圆形。
(三)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鉴别(位置的鉴别)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大小大小牙颈部水平横断面的形态圆三角行,或近似三角形的卵圆形卵圆形唇面观切缘的走行水平直线弯曲并呈斜线走行牙颈部舌面窝深度浅深面积大小(四)下颌中切牙的特征* 唇面1.细而长。
2.切缘和牙体长轴大致成直角。
.(牙根征基本上看不到)3.近中的一半和远中一半大致同形同大。
(切角征基本上看不到)4.近中和远中边缘到根尖大致呈一条直线。
* 舌面:5.边缘嵴发育不良。
* 邻接面:6.唇侧线角略微呈凸弯形。
* 切缘:7.近远中径<唇舌径。
8.切缘大致在唇舌向的中央。
9.弯曲征基本上没有。
10.牙颈部的水平横断面形态是椭圆形。
* 牙根11.近中面有纵向走行的隆起, 远中面可以看见浅浅的凹陷。
《牙体雕刻实训(二)》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牙体雕刻实训》是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牙体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教师示教,自己动手雕刻。
一方面,它能够加深学生对牙齿各个形态的认识,头脑中建立起牙体的三维立体概念;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更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形态学基础。
只有学生掌握了各种牙体解剖形态及各种牙体雕刻技能,才能够制作出形态逼真、功能完好的义齿.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在课程中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职责任务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发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项目。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
3.课程目标3。
1知识目标1、通过石膏牙的雕刻,牢固掌握其解剖形态及生理特点;2、掌握牙冠各面外形高点的确定和描绘方法;3、掌握牙冠切缘的确定和描绘方法;4、掌握牙冠各面轮廓线的描绘方法;5、掌握石膏牙的雕刻方法;6、掌握石膏牙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2能力目标1。
能指出牙体表面的解剖标志;2.会确定牙冠各面的外形高点;3。
能秒回牙冠各面的形态;4。
能按照要求雕刻出规定的牙体形态。
3.3素质目标1。
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2.具有严谨求实、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
4。
课程内容和要求4.5考核标准4。
6实现课程目标必需条件1)实训室校内实训:校内实训室共有5个,包括口腔模型实训室、仿真模拟实训室、技工实训室等.利用我校口腔技能实训中心的先进条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将理论课堂转移到实训课中,按牙体雕刻技术流程来组织教学在仿真模拟实训室对学生的各项实训操作进行培训及考核。
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中心,开设竞赛辅导班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行业竞赛。
校外实践:校外实训基地中,有日照迈尔、潍坊嘉德龙、济南致美、济南丽尔美等,在企业一线技师带教指导下,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掌握实践技能,达到与理论的融汇贯通,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从而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娴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