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104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认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3.了解氢能源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4.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学法方法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学习过程导入谈话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了哪几类?学生回答。
一、化学燃料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等元素,燃烧产物中含有、等气体,造成大气污染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
(2)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了解能量的转化过程。
由于转化方式复杂、步骤繁多,造成能量有很大的损失。
二、太阳能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科学家对全球化石燃料何时会被耗尽作了估计,其预测结果是——煤227年,石油40年,天然气61年。
为了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洁净高效新能源,而太阳能是最诱人的。
[教师补充讲解]开发、利用太阳能的重大意义:1.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和能源危机认识利用太阳能的意义。
2.地球上最根本的能源是太阳能。
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约为5*1019KJ,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13000倍。
3.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4.人类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取得初步而又可喜的成果,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提出问题]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途径是什么?[交流与讨论]学生各述己见,教师给予引导。
[归纳与小结]植物的光合作用——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途径。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比较常见的化学能源,认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3、学会制备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学习重点】1.几种常见的能源比较,培养节能习惯,感悟开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2.氢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课前准备】[知识准备]1.调查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物质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准备相关媒体、素材。
【课堂学习】一、引入:[交流讨论]:逾演逾烈的“电荒”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电荒”产生的深层原因,感悟能源、材料、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师生对话:[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哪些能源,它们有哪些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板书)[交流讨论]:化石燃料在当前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的重大问题。
[师生对话]:解读中国节能标志,培养学生能源的忧患意识,讨论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的办法,形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三、师生对话[讨论交流]:化学电源的优点:电池是把转化成的一种装置,电池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的能源。
(板书)四、演示实验[观察与思考]:生活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演示实验]:铜锌原电池实验[观察与思考]: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了偏转,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能转变成能。
[师生对话]:介绍几种新型的电池,指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燃料电池等资料。
[讨论交流]:电池的缺点:,应该如何处理。
五、活动探究:[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目前氢能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的问题六、练习实践1.自然界中的太阳能贮存―――光合作用。
2.你能看懂图9-8太阳能的贮存方法吗?。
3.你能设计出其它的贮存方法吗?4.你还知道其它的开发新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的例子吗?七、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八、练习测试:(附下)九、课堂总结:师生共同比较化石燃料、电池、氢能的优缺点(或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增强节能意识和合理开发新能源的决心。
第一节能源综合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粗略了解人类对化石燃料认识和利用的发展过程,体会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发展与进步,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控制燃烧、正确选择燃料和处理燃烧过程的重要性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所用的燃料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哪些属于化石燃料(2)化石燃料与污染的关系(3)合理利用资源3、课型:讲述、讨论4、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学生讨论】谈谈对与人们关系密切的能源燃料的认识。
【教师讲述】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学生介绍】1、煤:又叫煤炭,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 C、H和少量的N、O及无机物。
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
2、石油:也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 C、H。
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
它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
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交流讨论】谈谈西气东输学生阅读课本104页第一段【练习】课本108页第1、2题【交流讨论】人们为什么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通过燃烧以热能的形式给人们提供能量。
学生阅读课本104页表4-3,了解常见燃料的热值。
【交流讨论】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学生阅读课本104页到105页【小结】热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释放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练习】课本108页第3题【作业】课本108页第4题一、【板书】煤、石油、天然气二、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2、热污染、、3、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教后小结】第二课时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认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2.知道电池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观察、对比和实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能源的含义;2.化学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展示《中国节能标志》图片,图片中包含哪些含义?节能的意义是什么?(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能源的种类观察、联想、讨论、交流你知道的能源有哪几种?能源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如果失去能源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小结当今能源主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耗速度加快,化石能源这一不可再生的能源日趋枯萎,能源危机的出现迫切需要我们开发新能源,如氢能源、核能、太阳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2.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形式和所带来的问题议一议日常使用的电能,大多是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形式是什么?这种方法带来哪些问题?提示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形式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能量经过多次转化,使得能量的转换率降低,造成能量损失较大。
带来的问题有:污染环境;能量转化率低;浪费自然资源。
讨论人类要解决能源危机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结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提高能量转化的效率;研制、使用节能产品;开发新能源。
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能方法?点拨随手关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夏天将空调的温度调得高一点,或尽量不使用空调等。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源演示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方法与步骤:用砂纸擦去铜片、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计的正极、负极,然后将铜片、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思考电流计的指针为什么会偏转?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锌片和铜片表面的现象是什么?与不用导线连接有何不同?小结实验表明,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变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红色物质(铜)覆盖;若不用导线连接,则是锌片表面有铜覆盖。
第九章第一节能源的综合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 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3.知道几种常见的能源及能源的简单分类。
4. 认识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措施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要性,并体会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1.采用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能源结构2.运用到图书馆,上网等手段查阅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2. 知道常见的能源及简单分类。
3.了解利用化学方法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些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化石燃料环境污染分类能源综合利用危机太阳能课后反思: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会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交代一下重点内容,简单得给学生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就结束了。
但自从新课改以来,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许多转变。
所以,在处理这节课时,我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等到上课时由他们亲自说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成小组查阅了不少资料。
这样处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学生可以在积极查阅资料的同时,不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物体运动与燃烧的关系,从同学非常熟悉的燃料入手,导入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通过课件讲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使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树立节能意识。
然后出示化石燃料的出量图、漫画,学生意识到能源危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的寻找新型能源。
最后出示新闻和材料,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化学学科第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学讲预案一、自主先学目前世界上的常规能源有、等,新能源有、、等。
一、化石燃料1. 图是标志。
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面对化石燃料日益枯竭,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①减少、②增加、③开发利用。
2.化石燃料是地壳内部深处的动植物残骸历经数千万年漫长的(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自远古时期生物体所吸收的。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煤的成分中主要含有等元素。
4.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剧效应,余热排放后会形成污染,还产生一些、、,若不加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其中会形成酸雨。
5.通过化石燃料的,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还可以减少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污染。
如,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分解成、和等,这种煤的加工方法称为或炼焦。
石油经过分馏能得到油、油、油等。
6.西气东输: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输往上海、广州。
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二、合作助学(1)煤的干馏属于变化;石油分馏属于变化。
(2)“工业的粮食”是指;“工业的血液”是指。
三、拓展导学要证明甲烷(或纸张、木条)中含有碳、氢元素,一般这样操作:①点燃甲烷,将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小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证明甲烷中含元素;②再将内壁涂有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证明甲烷中含元素。
四、检测促学1.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B.大理石和石灰石C.氧气和臭氧D.冰和水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135136 A .煤 B .石油 C .乙醇 D .天然气3.下列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B.从石油中可直接分馏出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料C.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D.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4.从2007年11月起,徐州公交出租车开始使用天然气(CNG )。
课堂探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点拨:1.有关绿色能源:清洁高效、无污染的能源均属于绿色能源。
如:氢气、酒精、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1)乙醇汽油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2H5OH)乙醇是由高粱、玉米等经过发酵、蒸馏而制得。
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酒精作为汽车燃料(即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乙醇汽油的优点:①提高燃油品质;②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燃烧充分,减少积碳;④燃油系统自洁。
(2)氢气(化学式为H2)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最理想的气体燃料。
2.解决能源危机的一般方法:(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2)提高能量的转化率;(3)研制、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4)寻找并开发新能源。
【例】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氢气B.以焦炭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用炽热的铁和水反应制氢气D.利用热电厂提供的电力电解水制氢气答题关键:能源的开发问题是学生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关于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主要是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认识不足、掌握不牢固,或者受教材讲解内容的影响造成的。
解析:电解水制氢气是教材中所讲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可用,因为电解水消耗的电能要大于氢气燃烧所产生的热能,所以用水通电分解制取氢气的方法没有实用价值。
而B、C之所以是不理想的,主要是在制取氢气时消耗了不可再生的资源。
而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因此,最理想的途径应该是A。
答案: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