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详细分类及部分政策
- 格式:pdf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2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业分类⼩类对应关系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对应《国民经济⾏业分类》情况1节能环保产业1.1 ⾼效节能产业1.1.1 ⾼效节能通⽤设备制造3411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 *部分3441泵及真空设备制造部分3442⽓体压缩机械制造 *部分3444液压和⽓压动⼒机械及元件制造部分3461烘炉、熔炉及电炉制造部分3462风机、风扇制造部分3464制冷、空调设备制造部分3490其他通⽤设备制造业 *部分1.1.2 ⾼效节能专⽤设备制造3511矿⼭机械制造部分3515建筑材料⽣产专⽤机械制造 *部分3516冶⾦专⽤设备制造 *部分3521炼油、化⼯⽣产专⽤设备制造 *部分3546玻璃、陶瓷和搪瓷制品⽣产专⽤设备制造部分3531⾷品、酒、饮料及茶⽣产专⽤设备制造部分3532农副⾷品加⼯专⽤设备制造部分3572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部分1.1.3 ⾼效节能电⽓机械器材制造3811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 *部分3812电动机制造 *部分3821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 *部分3839其他电⼯器材制造部分3871电光源制造部分1.1.4 ⾼效节能⼯业控制装置制造4014实验分析仪器制造部分4019供应⽤仪表及其他通⽤仪器制造部分4012电⼯仪器仪表制造部分1.1.5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制造2641涂料制造 *部分2927⽇⽤塑料制品制造 *部分3021⽔泥制品制造部分3024轻质建筑材料制造部分3031粘⼟砖⽡及建筑砌块制造部分3035隔热和隔⾳材料制造部分3049其他玻璃制造 *部分3051技术玻璃制品制造 *部分306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部分1.2 先进环保产业1.2.1 环境资源专⽤设备制造3562电⼦⼯业专⽤设备制造 *部分3591环境保护专⽤设备制造 *全部3597⽔资源专⽤机械制造部分1.2.2 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及电⼦设备制造4021环境监测专⽤仪器仪表制造全部4027核⼦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全部3990其他电⼦设备制造 *部分1.2.3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制造2665环境污染处理专⽤药剂材料制造 *全部1.2.4 环境评估与监测服务7461环境保护监测全部7462⽣态监测部分7239其他专业咨询 *部分1.2.5 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7430海洋服务 *部分7721⽔污染治理 *全部7722⼤⽓污染治理全部7723固体废物治理全部7724危险废物治理全部7729其他污染治理全部1.3 资源循环利⽤产业1.3.1 矿产资源综合利⽤610烟煤和⽆烟煤开采洗选部分620褐煤开采洗选部分690其他煤炭采选部分710⽯油开采部分720天然⽓开采部分810铁矿采选部分820锰矿、铬矿采选部分911铜矿采选部分912铅锌矿采选部分913镍钴矿采选部分914锡矿采选部分915锑矿采选部分916铝矿采选部分917镁矿采选部分919其他常⽤有⾊⾦属矿采选部分921⾦矿采选部分922银矿采选部分929其他贵⾦属矿采选部分931钨钼矿采选部分932稀⼟⾦属矿采选部分939其他稀有⾦属矿采选部分1013耐⽕⼟⽯开采部分1019粘⼟及其他⼟砂⽯开采部分1020化学矿开采部分1011⽯灰⽯、⽯膏开采部分1.3.2 ⼯业⽓体、液体循环综合利⽤3463⽓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部分2511原油加⼯及⽯油制品制造部分3360⾦属表⾯处理及热处理加⼯部分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部分4411⽕⼒发电部分31⿊⾊⾦属冶炼和压延加⼯业部分32有⾊⾦属冶炼和压延加⼯业部分30⾮⾦属矿物制品业部分146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部分151酒的制造部分17纺织业部分22造纸和纸制品业部分1.3.3 ⼯业设备、⽤品回收及再利⽤3735船舶改装与拆除全部4210⾦属废料和碎屑加⼯处理全部4220⾮⾦属废料和碎屑加⼯处理全部2914再⽣橡胶制造部分1.3.4 城乡⽣活垃圾综合利⽤7820环境卫⽣管理部分1.3.5 农林废物资源化利⽤519其他农业服务部分529其他林业服务部分530畜牧服务业 *部分2512⼈造原油制造 *部分1.3.4 ⽔资源循环利⽤与节⽔4610⾃来⽔⽣产和供应全部4620污⽔处理及其再⽣利⽤ *全部4690其他⽔的处理、利⽤与分配全部7620⽔资源管理全部7630天然⽔收集与分配全部7690其他⽔利管理业全部7810市政设施管理部分1.4 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1.4.1 节能环保科学研究7320⼯程和技术研究和实验发展 *部分1.4.2 节能环保⼯程勘察与设计7482⼯程勘察设计 *部分1.4.3节能环保⼯程施⼯4821⽔源及供⽔设施⼯程建筑部分4830海洋⼯程建筑部分4840⼯矿⼯程建筑 *部分4852管道⼯程建筑部分4890其他⼟⽊⼯程建筑部分4700房屋建筑业部分1.4.4 节能环保技术推⼴服务7514节能技术推⼴服务部分7511农业技术推⼴服务部分7519其他技术推⼴服务 *部分1.4.5 节能环保质量评估7450质检技术服务部分7481⼯程管理服务部分2新⼀代信息技术产业2.1 下⼀代信息⽹络产业2.1.1 新⼀代移动通信⽹络服务6312移动电信服务部分6319其他电信服务部分2.1.2 下⼀代互联⽹服务6410互联⽹接⼊及相关服务部分6420互联⽹信息服务部分6490其他互联⽹服务部分6930⾮⾦融机构⽀付服务部分2.1.4 下⼀代⼴播电视⽹络服务6321有线⼴播电视传输服务部分2.2 电⼦核⼼基础产业2.2.1 通信传输基础设备制造3921通信系统设备制造部分3922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部分3940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部分2.2.2 ⾼端计算机及⽹络设备制造3911计算机整机制造部分3912计算机零部件制造部分3913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 *部分2.2.3 ⼴播电视设备及数字视听产品制造3931⼴播电视节⽬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部分3932⼴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部分3951电视机制造部分3952⾳响设备制造部分3953影视录放设备制造部分2.2.4 ⾼端电⼦装备和仪器制造3562电⼦⼯业专⽤设备制造 *部分4028电⼦测量仪器制造部分2.2.5 基础电⼦元器件及器材制造3969光电⼦器件及其他电⼦器件制造 *部分3971电⼦元件及组件制造 *部分3832光纤、光缆制造 *部分3962半导体分⽴器件制造 *部分3990其他电⼦设备制造 *部分2.2.6 集成电路3963集成电路制造部分6550集成电路设计部分2.3 ⾼端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2.3.1 ⾼端软件开发6510软件开发部分2.3.2 新型信息技术服务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部分6530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部分6540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部分6592呼叫中⼼部分6591数字内容服务 *部分3⽣物产业3.1 ⽣物制品制造产业3.1.1 ⽣物药品制造2710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全部2720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全部2730中药饮⽚加⼯全部2740中成药⽣产全部2760⽣物药品制造全部170中药材种植全部390其他畜牧业部分3.1.2 ⽣物⾷品制造1461味精制造部分1462酱油、⾷醋及类似制品制造部分1469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部分1491营养⾷品制造部分1492保健⾷品制造部分3.1.3 ⽣物燃料制造2512⼈造原油制造 *部分3.1.4 ⽣物农业⽤品制造2632⽣物化学农药及微⽣物农药制造全部2625有机肥料及微⽣物肥料制造全部1320饲料加⼯部分1363⽔产饲料制造部分3.1.5 ⽣物化⼯制品制造2614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部分2661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部分2662专项化学⽤品制造 *部分2665环境污染处理专⽤药剂材料制造 *部分2684⾹料、⾹精制造部分3.1.6 其他⽣物制品制造2929其他塑料制品制造 *部分3.2 ⽣物⼯程设备制造产业3.2.1 ⽣物医疗设备制造3581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全部3582⼝腔科⽤设备及器具制造全部3583医疗实验室及医⽤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全部3584医疗、外科及兽医⽤器械制造全部3585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全部3589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全部3586假肢、⼈⼯器官及植(介)⼊器械制造全部2770卫⽣材料及医药⽤品制造全部3.2.2 ⽣物相关设备、仪器制造3551纺织专⽤设备制造部分3591环境保护专⽤设备制造 *部分3913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 *部分3962半导体分类器件制造 *部分4015试验机制造 *部分4041光学仪器制造部分4024农林牧渔专⽤仪器仪表制造部分3.3 ⽣物技术应⽤产业3.3.1 农业⽣物技术应⽤1农业 *部分3.3.2 林业⽣物技术应⽤21林⽊育种和育苗部分3.3.3 畜牧业⽣物技术应⽤3畜牧业部分530畜牧服务业 *部分3.3.4 渔业⽣物技术应⽤540渔业服务业部分3.3.5 环境治理⽣物技术应⽤4620污⽔处理及其再⽣利⽤ *部分7721⽔污染治理 *部分3.3.6 医疗卫⽣⽣物技术应⽤831医院部分3.4 ⽣物研究与服务3.4.1 ⽣物科学研究7310⾃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部分7320⼯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部分7330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部分7340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部分3.4.2 ⽣物技术推⼴服务7512⽣物技术推⼴服务部分3.4.3 ⽣物科技中介服务7520科技中介服务 *部分4⾼端装备制造产业4.1 航空装备产业4.1.1 航空器装备制造3741飞机制造全部3749其他航空航天器制造全部4.1.2 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和修理3743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部分3596交通安全、管制及类似专⽤设备制造部分4343航空航天器修理全部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部分3434连续搬运设备制造部分4.2 卫星及应⽤产业4.2.1 卫星装备制造3742航天器制造全部3743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部分4.2.2 卫星应⽤技术设备4023导航、⽓象及航洋专⽤仪器制造部分6591数字内容服务 *部分4030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部分4.2.3 卫星应⽤服务6330卫星传输服务全部632⼴播电视传输服务部分1农业 *部分2林业部分4渔业部分53铁路运输业部分54道路运输业部分55⽔上运输业部分56航空运输业部分7410⽓象服务部分7420地震服务部分7430海洋服务 *部分7440测绘服务部分746⽣态与环境监测部分747地质勘查部分7482⼯程勘察设计 *部分76⽔利管理业部分4.2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4.2.1 铁路⾼端装备制造3711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部分3714铁路专⽤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部分4341铁路运输设备修理部分4.2.2 城市轨道装备制造3720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部分4.2.3 轨道交通其他装备制造3412内燃机及配件制造部分3899其他未列明电⽓机械及器材制造部分3812电动机制造 *部分3891电⽓信号设备装置制造部分4.3 海洋⼯程装备产业4.3.0 海洋⼯程装备产业3514海洋⼯程专⽤设备制造全部4.4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4.4.1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4011⼯业⾃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全部3421⾦属切削机床制造部分3422⾦属成形机床制造部分3425机床附件制造部分3429其他⾦属加⼯机械制造部分4.4.2 重⼤成套设备制造3490其他通⽤设备制造业 *部分3542印刷专⽤设备制造部分3562电⼦⼯业专⽤设备制造 *部分3599其他专⽤设备制造部分3512⽯油钻采专⽤设备制造部分3516冶⾦专⽤设备制造 *部分3515建筑材料⽣产专⽤机械制造 *部分4.4.3 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3484机械零部件加⼯部分3489其他通⽤零部件制造部分5新能源产业5.1 核电产业5.1.1 核燃料加⼯2530核燃料加⼯全部5.1.2 核电装备制造3411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 *部分5.1.3 核电运营维护4413核⼒发电全部5.2 风能产业5.2.1 风能设备制造3415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全部5.2.2 风能发电运营维护4414风⼒发电全部5.3 太阳能产业5.3.1 太阳能设备制造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全部3562电⼦⼯业专⽤设备制造 *部分3849其他电池制造 *部分3861燃⽓、太阳能及类似能源家⽤器具制造部分5.3.2 太阳能发电运营维护4415太阳能发电全部5.4 ⽣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5.4.1 ⽣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制造3419其他原动设备制造全部3521炼油、化⼯⽣产专⽤设备制造 *部分5.4.2 ⽣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运营维护4419其他电⼒⽣产全部5.5 智能电⽹产业5.5.0 智能电⽹产业3821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 *部分3823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部分3824电⼒电⼦元器件制造全部5.6 新能源产业⼯程及研究技术服务5.6.1 新能源产业⼯程施⼯4840⼯矿⼯程建筑 *部分4851架线及设备⼯程建筑部分5.6.2 系能源产业⼯程设计7482⼯程勘察设计 *部分5.6.3 系能源产业研究技术服务7320⼯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部分7239其他专业咨询 *部分7519其他技术推⼴服务 *部分6新材料产业6.1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6.1.1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2641涂料制造 *部分2642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部分2644染料制造部分2643颜料制造部分6.1.2 新型膜材料制造2921塑料薄膜制造部分2924泡沫塑料制造部分1495⾷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部分2665环境污染处理专⽤药剂材料制造 *部分2662专项化学⽤品制造 *部分2669其他专⽤化学产品制造部分6.1.3 特种玻璃制造3049其他玻璃制造 *全部3051技术玻璃制品制造 *部分6.1.4 功能陶瓷制造3072特种陶瓷制品制造全部6.1.5 电⼦功能材料制造2664信息化学品制造部分3962半导体分⽴器件制造 *部分3969光电⼦器件及其他电⼦器件制造 *部分3832光纤、光缆制造 *部分3913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 *部分3971电⼦元件及组件制造 *部分6.1.6 其他新型功能材料制造3841锂离⼦电池制造 *全部3842镍氢电池制造 *全部3849其他电池制造 *部分2612⽆机碱制造部分2613⽆机盐制造部分2619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部分2631化学农药制造部分2645密封⽤填料及类似品制造部分2661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部分3091⽯墨及碳素制品制造部分3099其他⾮⾦属矿物制品制造部分6.2 先进结构材料产业6.2.1 ⾼纯⾦属材料制造3120炼钢部分3211铜冶炼部分3212铅锌冶炼部分3213镍钴冶炼部分3214锡冶炼部分3215锑冶炼部分3216铝冶炼部分3217镁冶炼部分3219其他常⽤有⾊⾦属冶炼部分3221⾦冶炼部分3222银冶炼部分3229其他贵⾦属冶炼部分3231钨钼冶炼部分3232稀⼟⾦属冶炼部分3239其他稀有⾦属冶炼部分6.2.2 ⾼品质⾦属材料制造3130⿊⾊⾦属铸造部分3140钢压延加⼯部分3250有⾊⾦属铸造部分3261铜压延加⼯部分3262铝压延加⼯部分3269其他有⾊⾦属压延加⼯部分3263贵⾦属压延加⼯部分3264稀有稀⼟⾦属压延加⼯部分6.2.3 新型合⾦材料制造3150铁合⾦冶炼部分3240有⾊⾦属合⾦制造部分3311⾦属结构制造部分3321切削⼯具制造部分3340⾦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部分3389其他⾦属制⽇⽤品制造部分3391锻件及粉末冶⾦制品制造部分6.2.4 ⼯程塑料材料制造2927⽇⽤塑料制品制造 *部分2653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部分2929其他塑料制品制造部分6.3 ⾼性能复合材料产业6.3.1 ⾼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造2659其他合成材料制造部分2821锦纶纤维制造部分2822涤纶纤维制造部分2823腈纶纤维制造部分2824维纶纤维制造部分2825丙纶纤维制造部分2826氨纶纤维制造部分2829其他合成纤维制造部分6.3.2 其他⾼性能复合材料制造3399其他未列明⾦属制品制造部分2651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部分2652合成橡胶制造部分6.4 前沿新材料产业6.4.1 纳⽶材料6.4.2 ⽣物材料6.4.3 智能材料6.4.4 超导材料6.5 新材料研究与技术服务6.5.1 新材料研究服务7320⼯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部分6.5.2 新材料技术服务7513新材料技术推⼴服务全部7520科技中介服务 *部分7新能源汽车7.1 新能源整车制造7.1.0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3610汽车整车制造部分3640电车制造部分7.2 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7.2.1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3811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 *部分7.2.2 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制造3812电动机制造 *部分7.2.3 新能源储能装置制造3841锂离⼦电池制造 *部分3842镍氢电池制造 *部分3849其他电池制造 *部分3442⽓体压缩机械制造 *部分7.2.4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366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部分7.3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及服务7.3.1 供能装置制造3823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部分3829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部分7.3.2 试验装置制造3599其他专⽤设备制造 *部分4015试验机制造 *部分7.3.3 新能源汽车研发服务7320⼯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部分7.3.4 新能源供应服务5264机动车燃料零售部分7.3.5 新能源汽车维护服务8011汽车修理与维护部分注:表中标有星号“*”,表⽰交叉对应的⾏业类别,即该⾏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其他类别中也有对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一、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SEI)是国家发展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利用市场经济优势和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来进行的发展的。
旨在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
现代化,给社会福利带来更大的的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二、新兴产业的分类
2023年中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类,归类为六大类,包括: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智能信息技术产业(智能手机、智能
网络、智能硬件、智能技术及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卫星医学、药物制造、生物医药服务及设备)、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汽车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业、
智能制造业、船舶航行装备制造业等。
3、新材料产业:包括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材料
等等。
4、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水处理技术、新能源发电工程、新
能源汽车技术、节能照明技术等。
5、新能源汽车及智能交通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节能技术及
其他新能源技术应用、智能交通技术等。
节能降耗法律法规政策汇编(部分)2011年3月目录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5、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0〕2643号)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371号)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8、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1]51号)9、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11、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12、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2441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办〔2010〕173号1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1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582号)1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18、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监局17号令)19、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2528号)20、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财税[2009]166号)(与17重复)2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2、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发〔2009〕38号)23、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978号)2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25、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二、循环经济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第四号)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3、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4、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5、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303号)6、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工信厅节[2010]192号)7、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8、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977号)9、关于印发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25号)三、清洁生产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主席令72号)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令16号)3、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03]100号)4、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太湖流域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09]104号)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09]461号)6、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707号)7、《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简介8、《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导向目录》(第二批)9、《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10、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铜冶炼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1]113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2、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3、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4、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8号)4、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5、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公告)6、工信部发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公告(工产业政策[2010]第4号)7、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8、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9、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660号)五、节能评估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2、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资料汇编(征求意见稿)4、《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和《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国家发改委第37号公告)5、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135号)六、新能源1、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2、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七、其他1、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改委公告2009年第27号)4、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2010年第33号公告)5、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工信部节[2011]9号)6、国家能耗限额标准(26项)目录7、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8、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9、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浙江省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人大常委公告第9号)2、浙江省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浙经贸资源[2001]268号)3、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4、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43号)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10〕39号)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63号)7、浙江省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方案8、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6〕511号)9、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34号)10、浙江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浙财企〔2010〕232号)11、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7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418号)1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8〕42号)15、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27号)16、浙江省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企业认定暂行办法17、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浙政发[2010]39号)18、关于超能耗产品惩罚性电价加价标准的通知(浙价资〔2010〕275号)二、循环经济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63号)2、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6〕158号)3、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财政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8]134号)三、清洁生产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3]22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经贸资源〔2003〕1040号)3、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5〕643号)4、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8〕331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7〕265号)2、关于我省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意见(浙经贸资源〔2003〕39号)五、节能评估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35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审查程序(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75号)3、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及深度要求(试行)4、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59号)5、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1〕101号)六、新能源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9号)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55号)杭州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杭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杭政〔2011〕1号)2、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0〕276号)3、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6号)4、关于印发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83号)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力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77号)二、循环经济1、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5]211号)2、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53号三、清洁生产1、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9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市经委关于转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杭经资源[2007]336号五、节能评估1、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66号)2、杭州市2010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杭政办函〔2010〕11号)3、杭州市薄钢板行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六、新能源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86号)2、杭州市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杭政办函〔2011〕31号)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09〕330号)七、其他1、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08〕283号)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政办函〔2010〕258号)富阳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7]109号)2、关于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6〕39 号)3、转发省发计委《关于富阳市江南片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的批复》的通知(富政办〔2004〕53号)二、循环经济1、富阳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富政办〔2008〕3号)2、关于调整和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富政〔2006〕1号)3、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富政函[2007]110号三、清洁生产1、富阳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富政函〔2005〕73号)四、节能评估1、《富阳市2008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富政〔2008〕5号)2、关于促进富阳造纸行业转型提升的若干意见(富政〔2007〕13号)节能降耗基础知识1.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12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编制说明一、目的和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推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二、主要原则(一) 同质性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每一个类别所包括内容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活动,即所有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归入同一个类别。
(二)唯一性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每一项产品(服务)原则上只能归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某一个类别,不得重复。
(三)经济活动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是按照经济活动进行划分,是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集合,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四)统计单位的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原则上以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为统计单位。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更细的活动和产品,因此在统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产业活动单位分类和统计更为准确。
三、主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编制说明,第二部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共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
本分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的七大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七个大类;第二层和第三层依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以及发改委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将七大类进一步细分,第二层为30个类别,第三层为100个类别;在第三层建立与行业和产品(服务)的对应关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类别359个,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及服务2410项,其中对应《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中的产品(服务)700多项。
中国及部分省市农村环保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中国农村环保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村环保行业的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
中国农村环保行业相关政策
部分省市农村环保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农村环保行业的发展,比如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充分考虑地域环境、民族风俗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群众接受、经济适用、不污染环境的改厕技术模式,引导新改户用厕所基本入院入室,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厕所,到2025年,全省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70%以上,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九大高原湖泊和赤水河流域自然村卫生公厕全覆盖。
部分省市农村环保行业相关政策。
三大产业分类及合理趋势三大产业分类及合理趋势一、引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一般将产业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制造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和其他各类服务。
本文将分别对三大产业进行分类和合理趋势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对产业发展的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判断。
二、第一产业1.1 农业农业是第一产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加速,农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农业的合理趋势之一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将更加高效和便捷,由此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另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农业需要采取合理的土地管理、水资源利用和农药使用等措施,以实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2 林业林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气候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木材和林产品的重要来源。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一直在稳步增长,这意味着林业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林业的合理趋势之一是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
通过科学的林业管理和手段,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
此外,林业产值的增长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视,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将带动林业的发展。
1.3 牧业和渔业牧业和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动物产品和水产品的重要来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牧业和渔业产业的需求量将会增加。
牧业和渔业的合理趋势之一是加强动物和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控制。
为了防止疫病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牧业需要加强疫病预防和动物养殖管理;渔业需要严格控制渔业资源的开发和捕捞,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工业部分)3839 其他电工器材制造增加:节能型电焊机节能型是指:符合GB25736-2012 电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节能型交流接触器节能型是指:符合GB21518-2008 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节能型起动电机节能型起动发电机节能型其他与内燃机配用发电机节能型电磁铁及电磁性装置3871 电光源制造节能型荧光灯节能型半导体照明产品1.1.4 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装置制造4012 电工仪器仪表制造410301 电能表自动抄表系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410304 电磁参数测量仪器仪表410305 电磁参量分析与记录装置410307 电源装置410310 电力自动化仪表及系统自动测试系统与虚拟仪器4014 实验分析仪器制造410101 工业自动调节仪表410102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410201 温度测量仪表410202 压力测量仪表410203 流量测量仪表410204 物位、液位测量仪表显示仪表记录仪4019 供应用仪表及其他通用仪器制造410206 执行器410299 其他工业仪表1.1.5 新型建筑材料制造2641 涂料制造建筑保温涂料阻隔性隔热涂料反射隔热涂料辐射隔热涂料薄层隔热反射涂料真空绝热保温涂料纳米孔超级绝热保温涂料2927 日用塑料制品制造节能门窗PVC门窗铝塑复合门窗断桥隔热门窗3312 金属门窗制造铝木复合门窗3021 水泥制品制造建筑保温节能水泥制品混凝土空心砌块砼多孔砖砼空心砖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3024 轻质建筑材料制造轻质复合保温板材粉煤灰制品粉煤灰盲孔砖粉煤灰空心砌块粉煤灰多孔砖轻质内墙隔条板硅酸钙水泥板石膏条板轻质混凝土条板植物纤维条板粉煤灰泡沫水泥条板陶粒增强加气砌块3031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建筑保温节能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保温砌块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煤矸石烧结制品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制品泡沫混凝土制品非烧结制品(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3035 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该行业暂不纳入统计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节能隔音材料3051 技术玻璃制品制造建筑节能玻璃制造热反射镀膜玻璃镀膜低辐射玻璃306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玻璃钢门窗复合材料节能房屋高性能复合材料桥梁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1.2 先进环保产业1.2.1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3562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363210 净化设备及类似设备3591 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365001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备365005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处理设备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设备其他环境污染治理专用设备3597 水资源专用机械制造365602 清淤机械水库清淤机械水电站尾水清淤机械管道清淤机械3990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3735 船舶改装与拆除船用海水淡化装置船用垃圾焚烧炉生化法污水处理装置船用油污水分离装置其他船用环保设备1.2.2 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及电子设备制造4021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410701 水污染监测仪器410702 气体或烟雾分析、检测仪器噪声监测仪器、相关环境监测仪器船舶防污检测系统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专用设备生态监测仪器污染源过程监控设备4027 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离子射线的测量或检验仪器411502 离子射线应用设备411503 核辐射监测报警仪器放射性物体加工计量仪器辐照加工用仪器设备辐照无损检测、探伤仪器其他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1.2.3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药剂、材料其他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1.2.5 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4620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污水的收集污水的处理及深度净化1.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0610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烟煤尾矿再开发利用无烟煤尾矿再开发利用烟煤、无烟煤尾矿综合利用地下气化采煤(烟煤和无烟煤)技术的应用煤制水煤浆及高效清洁利用烟煤、无烟煤煤矸石综合利用0620 褐煤开采洗选褐煤尾矿再开发利用地下气化采煤(褐煤)技术应用褐煤煤矸石综合利用0690 其他煤炭开采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其他煤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710 石油开采油母页岩开采综合利用油砂开采综合利用伴生天然气综合利用0720 天然气开采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微生物开采煤层气技术应用0810 铁矿采选铁矿尾矿再开发利用中低品位铁矿、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0820 锰矿、铬矿采选锰、铬矿尾矿再开发利用低品位锰矿、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0911 铜矿采选铜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铜矿尾矿再开发利用锡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15 锑矿采选锑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16 铝矿采选铝矿尾矿在开发利用0917 镁矿采选镁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镁伴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19 其他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其他常用金属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其他常用金属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21 金矿采选金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22 银矿采选银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29 其他贵金属矿采选其他贵金属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31 钨钼矿采选钨钼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32 稀土金属矿采选稀土金属矿尾矿再开发利用0939 其他稀有金属矿采选其他稀有金属矿尾矿再开发利用1011 石灰石、石膏开采石灰石、石膏矿尾矿再开发利用1013 耐火土石开采耐火土石矿尾矿再开发利用1019 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土砂石矿尾矿再开发利用高岭土、铝矶土等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1020 化学矿开采化学矿尾矿再开发利用1200 其他采矿业地热能开发、回灌及综合利用1.3.2 工业固体废物、废气、废液回收和资源化利用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企业废气综合利用矿井水综合利用146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食品发酵企业废气、印染、漂白企业废水综合利用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制革加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制革加工废水综合利用22 造纸和纸制品业造纸企业废水综合利用碱回收白泥综合利用废水污泥、脱墨污泥综合利用251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炼油企业废气综合利用废润滑油、机油综合利用2520 炼焦焦化企业废气综合利用2914 再生橡胶制造初级形状的再生橡胶再生胶粉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企业废气综合利用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企业冶炼废气、废渣综合利用锰渣综合利用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企业废气综合利用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3360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表面处理废液综合利用3463 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循环利用设备气体净化设备气体过滤设备气体冷却设备液体循环利用设备液体净化设备液体过滤设备液体冷却设备4210 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矿灰及残渣加工再利用有色金属废料与碎屑加工再利用贵金属或包贵金属废碎料加工再利用造纸废料、废纸加工再利用橡胶废料加工再利用塑料废料加工再利用玻璃废料加工再利用废旧家电拆解加工再利用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加工再利用其他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再利用4411 火力发电电力企业废气综合利用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1.3.5 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4690 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海水淡化处理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微咸水及其他类似水的收集、处理和再利用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2 电子核心基础产业2.2.1 通信设备制造3919 其他计算机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高端路由器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信令网关IP中断媒体网关云存储设备云终端设备海量数据智能处理平台绿色云计算平台云应用开发支撑平台物联网网关无线射频(RFID)产品3921 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只有4G通信系统设备才算新一代通信系统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新一代移动通信电路交换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分组交换机数字程控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便携式多媒体终端卫星地面上行系统卫星地面差放站采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协议)的高性价比地面通信系统基于自主数据源的高速全交换式地面接收系统低轨数据采集卫星应用终端应急减灾卫星通信系统宽带/高频/激光卫星通信系统C、Ku、Ka 及L 波段的转发器移动中卫星通信设备面向服务的分发系统模式类应用系统400103 微波通信设备400104 散射通信设备400105 载波通信设备400106 通信导航定向设备基于IPv4/IPv6的高性能路由器基于IPv4/IPv6的高性能交换机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交互式广播网络近距离超高频无线通信有源光网络接入(AON)无源光网络接入(PON)电力线载波机甚小型天线地球站(VSAT)光端机光缆中继设备光纤放大器波分复用器光交叉联接设备光分叉复用设备(ADM)多业务传送设备(MSTP)电光转换器分组传送网(PTN)设备ASON设备MSTP设备MSAP设备光传送网络设备(OTN)3922 通信终端设备制造3G及以上智能终端车联网通讯导航终端导航用雷达设备盲降及交通控制设备雷达测高设备气象雷达空袭警报雷达装置盲目投弹设备雷达发射/应答器其他雷达设备雷达天线及其反射器及零件2.2.2 高端计算机制造3911 计算机整机制造新型计算机新型计算机最近半年新上市产品高端服务器高端服务器(即刀片式服务器)3912 计算机零部件制造新型:最近半年新上市产品新型计算机、手持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新型计算机、手持平板电脑主板、显卡、网卡等新型计算机等电源设备新型计算机其他零部件3913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人机交互设备触感屏语音输出设备图形图像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其他智能识别设备2.2.3 广播电视设备及数字视听产品制造393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传输网设备数字广播电视发射设备数字电视广播前端设备(摄像、录制、编辑、存储、播放等数字电视前端设备)传输网设备3932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接入网设备地面数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数字家庭智能终端数字家庭智能感知与控制设备家庭桥接设备家庭网关设备接入网设备电视卫星直播业务(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等四大业务相关的地面交互电视机节能电视机3D电视机OLED电视机激光投影电视机网络及智能电视机新型数字显示终端新型/便携信息接受显示终端智能感知与控制设备高清、低照度、宽动态、无线视频监控系统3952 音响设备制造高保真超薄音响产品全息大容量可刻录3D播放器高保真新一代光盘专用数字音响系统数字功放车载数字音视频接收播放终端3953 影视录放设备制造视频监控网络摄像设备视频监控存储、处理及智能控制设备监控后端系统2.2.4 高端电子装备和仪器制造3562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生产线设备LED生产线设备IGBT生产线设备TFT-LCD生产线设备PDP生产线设备OLED生产线设备片式元器件生产设备频率器件生产设备传感器生产设备高密度PCB生产设备表面贴装生产设备晶体生长及晶片制造加工设备锂电池生产设备高精密度自动印刷设备4028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数字电视测试仪器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测试仪器光学检测设备2.2.5 基础电子元器件及器材制造3832 光纤、光缆制造FTTX用G657光纤G656光纤光子晶体光纤掺稀土光纤3921 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光纤激光器件3962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高性能全固态激光器件高性能全固态激光器件(连续型功能在1百瓦以上,脉冲型功率在1千瓦以上)高性能敏感元器件高性能敏感元器件(MEMS,即微电子机械器件)?新型晶体器件新型晶体器件?(集成了FBAR,即微生体薄膜起振源的)高精密电阻器件高精密电阻器件(1Ω(欧姆)以上阻值的电阻,阻值误差±1%以内;1Ω(欧姆)以下阻值的电阻,阻值误差±0.5%以内)中大功率高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中大功率高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功率超过30瓦的IGBT)401504 功率晶体管快恢复二极管(FRD)芯片和模块高电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传感器件关键光电子器件新型真空开关管特种用途真空器件3908 电力电子元器件3969 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玻璃基板驱动电路光学引擎彩色滤光片偏光片光学薄膜大屏幕液晶显示器(TFT-LCD)光掩膜用大尺寸掩膜板大屏幕液晶显示器(TFT-LCD)用靶材大屏幕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高亮度LED外延片及芯片级封装OLED面板等离子面板LED背光源大屏幕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器件(OLED)3D显示电子纸3.5-13.5英寸电容式触摸屏大屏幕高端LED显示激光显示LED外延片LED芯片LED器件LED应用产品3971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增加:新型电容器包括尺寸小于01005型(0.4mm*0.2mm)微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片式薄膜电容器、固态铝电解电容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和高铁机车、风力发电机用等超级电容器;功率型逆变电容器、功率型变频电容器新型电阻器包括尺寸小于01005型(0.4mm*0.2mm)微型片式电阻器;厚度在1MM以下的超薄型绕线电感器;数字电位器。
一、环保行业分类有哪些环保行业分类包括:1、地球保护2、太空宇宙的保护2、生存环境的保持维护3、陆地(地形、地貌等)、大气、水、生物(人类自身,森林,植物,动物等)、阳光5、自然的、人工外部世界总体5、文化遗产。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二)、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
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三)、中国环保价值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显赫的地位,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时是不可懈怠和轻视的;提升环保的政策力度,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故,是当前急不可待的任务。
(四)、我们能够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企业成功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时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五)、提升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已经注意到了本位主义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带来的最终恶果,开展清洁生产,以促进企业的认知和意识,以环保促进当地社区、工业、价值链、买方市场的综合效益,相关经验已作为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的环保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公寓饭店住宿的节约能源与环保措施和政策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公寓饭店作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开始关注节约能源和环保措施。
公寓饭店在提供舒适住宿的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公寓饭店常见的节约能源与环保措施和政策。
1. 能源管理系统:公寓饭店常常安装能源管理系统来监控能源的使用情况,比如电力、燃气和水的消耗。
该系统可以帮助酒店管理层实时了解能源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使用策略,从而降低能源浪费和成本。
通过设定合理的温度调控系统来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也是一种常见的措施。
2. 节水设施:公寓饭店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通常会安装节水设施,如节水淋浴头、节流器和双冲水马桶等。
这些设施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同时保持住客的舒适度。
3. 照明策略:公寓饭店会采用节能灯具,如LED灯泡和照明控制系统,在不影响住客体验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酒店还会配备感应器或定时器,确保房间内的灯光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关闭,避免能源浪费。
4. 废物处理:公寓饭店普遍提倡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的环保观念。
设立专门的废物分类区域,鼓励员工和住客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有些公寓饭店还会与当地环保机构合作,进行废物回收利用。
通过有效的废物管理,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清洁用品选择:公寓饭店会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清洁用品,减少对水源和空气质量的污染。
一些公寓饭店还会提供可供住客自行清洁房间的材料,以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政策层面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出台了相关的节能环保政策,以推动公寓饭店的环保实践。
例如,一些国家要求公寓饭店进行能源审计,并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定期报告能源使用情况和节能成绩。
此外,政府还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鼓励公寓饭店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为了激励公寓饭店采取更多的节约能源和环保措施,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和奖励机制来鼓励公寓饭店投资绿色建筑和节能设备。
中小企业环保政策指南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政策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份环保政策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环保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环保政策概述中小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环保政策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
中小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的环保政策,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
二、减少废弃物产生1. 建立废弃物分类制度:中小企业应建立废弃物分类制度,并设置相应的分类垃圾桶或容器。
对于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应进行分类存放。
2. 购买环保产品:在采购办公用品和设备时,中小企业应优先选择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如纸张、墨盒、电脑、打印机等。
3. 减少纸张使用:中小企业可通过推广电子文档、双面打印和节约用纸等措施来减少纸张的使用量。
三、节约能源1. 引入节能设备:中小企业可以采购高效节能设备,如LED照明、太阳能热水器等,减少能源的消耗。
2. 提倡员工节约用电:企业应加强员工的节能意识教育,指导员工关掉不必要的电器设备和灯具,合理利用电力资源。
3. 加强设备维护:中小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能源浪费。
四、减少污染排放1. 排放废气治理:中小企业应建立废气治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于特殊行业的企业,应加强废气处理技术,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 处理废水:中小企业应设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科学处理,确保排放标准。
3. 减少噪音污染: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减少噪音污染,对噪音产生源进行控制,在必要情况下采取隔音措施。
五、加强环境风险管理1. 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中小企业应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做好环境紧急应急预案:中小企业应制定环境紧急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事故,降低环境风险的损害。
节能环保支出科目
节能环保支出科目是《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的一类,科目编码为21301。
根据2017年修订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节能环保支出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1. 能源节约利用:反映政府为节约能源而进行的投资和支出,例如节能技术改造、节能设备购置等。
2. 污染减排:反映政府为减少污染物排放而进行的投资和支出,例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
3. 资源综合利用:反映政府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投资和支出,例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
4. 应对气候变化:反映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投资和支出,例如碳排放权交易、清洁能源开发等。
5. 节能环保能力建设:反映政府为提高节能环保监管能力和水平而进行的投资和支出,例如环境监测设备购置、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支出明细科目和代码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或不同地区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调整,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参照最新版本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环保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时代,环保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要实现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和创新。
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环保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如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智能化的垃圾分类与回收技术等。
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对国际先进环保技术的引进和吸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政策支持对于环保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例如,加大对环保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环保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建立健全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加强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通过绿色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环保产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再者,市场机制的完善是实现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
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优胜劣汰。
同时,要加强环保产业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环保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能够准确反映环保产业的价值。
在人才培养方面,环保产业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环保相关专业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企业也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此外,还应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和工作,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整合。
从环保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运营服务到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政府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与绿色设施建设城市规划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分布情况和人口需求,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绿地的保留和合理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例如,给予符合绿色标准的建筑项目奖励,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和推广。
第二部分:公共交通与环保出行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支持。
发展公共交通不仅可以减少车辆排放,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政府可以投资建设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并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居民使用环保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和共享单车等。
为此,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骑行道和步行街,以及建设更多的自行车停放点和共享单车停车桩。
第三部分:节能环保与资源回收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应重视节能环保和资源回收利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筑行业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管理,建立起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并通过相关措施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第四部分:环境监测与治理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还应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
政府可以建立环境监测中心,采集和分析城市的环境数据,及时掌握城市环境状况,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环境执法,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结论: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科学规划、全面考虑环境需求、加强监测与治理,并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
只有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发展,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第五章能源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制度与标准[学习指南]环境管理对策是环境保护十大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是关于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保护对策的管理思想和规范化指导。
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属于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范畴,也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保护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但是,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是一类程序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对策与措施,是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对人们环境保护行为的一种具体规定和要求。
[要求掌握]1.环境管理的对策措施;2.环境管理八项制度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及法律责任;3.环境标准的分类和作用,实施环境审计,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的意义,了解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概况,掌握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本章教学重点:中国环境管理的五项对策。
着重介绍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特点及推行该系列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以新带老”和“以外促内”的管理对策和措施。
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现行管理制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清洁生产审核。
第一节环境管理对策环境管理对策是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环境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坚持“以新带老”,以项目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坚持以点带面,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以外促内,强化企业内部自主管理;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企业内部自主管理。
一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中国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宏观决策失误造成的。
例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战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等是造成中国环境问题居高不下、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
寺庙低碳环保措施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环保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采取低碳环保措施,寺庙也不例外。
寺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精神纯净。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环保,是当前寺庙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能源利用、废弃物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探讨寺庙低碳环保措施方案。
能源利用1.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在寺庙屋顶,利用阳光可以将光转化为电能,自行供电。
由于寺庙所处的位置较高,且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个非常可行的低碳环保措施。
除了能够减少寺庙的能源消耗外,还能够降低总的能源消耗强度,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使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在室内照明中使用LED灯、荧光灯等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减少使用传统白炽灯等高能耗的灯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种类型的照明设备,其能耗低、亮度高。
因此,在寺庙中应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也是一个较好的低碳环保措施。
废弃物管理1.实行垃圾分类寺庙内产生的垃圾应该进行分别分类处理。
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离,再将可回收垃圾交给废品回收站,缩短垃圾从其产生到处理进行周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厨余垃圾处理寺庙内产生的厨余垃圾采用生态垃圾袋封装,然后送至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进行生物发酵分解,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样实现了废物的转化和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垃圾的污染和排放量。
宣传教育1.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在寺庙中进行环保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向香客、游客等社会公众宣传环保政策和各项措施。
让社会公众了解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且营造一个环保、低碳、绿色的氛围,进一步推动社会绿色发展。
2.加强环保意识培训为寺庙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环保知识培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明确运用环保措施的必要性和意义。
及时更新环保知识和业内动态,使得工作人员具有管理和领导环保措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