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0
【导语】在法布尔的⽑⽑⾍实验中,⽑⽑⾍因为盲⽬跟随结果⽆⼀幸免都死掉了,若有⼀只⽑⽑⾍敢于寻找新路,它们的结局会怎么样?准备了长春版⼩学⼆年级下册语⽂《⽑⽑⾍的故事》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9个⽣字,会写2个⽣字。
学习⼀个部⾸“⽫”字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简单了解课⽂内容,⼤胆尝试,勇于创新。
教学重点:识记⽣字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激趣引⼊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些国内外名⼈,爱迪⽣、⽜顿、⽡特、李时珍等。
今天⽼师要给⼤家介绍的是⼀位与众不同的名⼈。
2、出⽰图⽚:他叫法布尔,是法国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他是⼀个为⾍⼦写历史的⼈.他是第⼀位在⾃然环境中研究昆⾍的科学家,他⽤⼀⽣的经历对昆⾍进⾏观察和实验.在他的实验中有⼀个很的实验叫做"⽑⽑⾍实验",这节课⽼师就带你们⼀起去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做实验的。
(板书课题:⽑⽑⾍的故事)齐读课题。
⼆、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97页,仔细听⽼师读课⽂,听后告诉⼤家;法布尔是怎样⽤⽑⽑⾍做实验的? 师读课⽂后请学⽣回答问题。
2、下⾯请同学们⽤⾃⼰喜欢的⽅式仔细读课⽂,要把字⾳读准,句⼦读通顺,同时把本课⽣字⽤笔圈出来。
3、指名按⾃然段读课⽂。
4、你认为课⽂哪个⾃然段讲了法布尔⽑⽑⾍实验的过程。
5、⽣轻声读课⽂第三⾃然段,说说法布尔是怎样⽤⽑⽑⾍做实验的?(师随着学⽣的汇报板书词语) 边缘:什么是边缘?找学⽣摸摸⾃⼰桌⼦的边缘。
再到⿊板上指⼀指花盆的边缘。
厘⽶(⽤⼿⽐⼀⽐多少是20厘⽶), 松针:说说什么是松针? 筋疲⼒尽:(筋疲⼒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筋疲⼒尽?) 教师指导朗读。
(随⽼师读这⼀部分,仔细听加点字的读法。
) 6、这就是法布尔做的⽑⽑⾍实验。
(板书词语:实验) 那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实验呢?(因为⽑⽑⾍有跟随者的习惯.它喜欢盲⽬的跟随前⾯的⽑⽑⾍.) 请同学们看课⽂齐读课⽂的第⼆⾃然段。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汉字家园二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汉字“家、长、春”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学会生字词“家园、长春、春天”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理解课文大意,能够讲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运用同音字、形近字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字词运用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分析。
3.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运用。
3. 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汉字家园二长春版》。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入新课,展示课文《汉字家园二长春版》。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声调。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汉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家、长、春”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学生分析并说出汉字的特点。
(3)教师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4. 课堂练习:(1)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5. 课文学习:(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回家后给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2)练习书写生字词,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练习。
六、教学拓展:1. 汉字游戏: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汉字游戏,如“找不同”、“组字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字词运用能力。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这篇*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
一起看看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欢迎查阅!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一、课前这篇*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
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
教师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信息资料:字卡片、课件或图片、小动物头饰。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讲故事。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故事《美丽的小路》: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演示课件。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
(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说)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二、对话平台(一)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二)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
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范文模板案例课堂教学的目的应具体、明确。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素质、教学方法等实际情况,并考虑可能性。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1教学目标:1、会认“鹤、浩、故、辞、州、唯”6个字。
2、熟读古诗、背诵课文,3、图文结合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雄浑开阔的意境,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导语:背诵《静夜思》,回忆诗人的名字,简介李白:人们尊称他为“诗仙”,写过学多优秀的诗篇,其中他写了很多和朋友离别的诗,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板书课师,指名读诗题,注意“鹤、孟、陵”的读音。
3、解题:“之:去,离开。
”的意思。
说说诗的题目的意思:(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广陵。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汇报检查自学情况。
三、自读感知,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注释:广陵:郡名。
即今江苏扬州市。
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
烟花:指春暖花开时美丽的春天景色。
辞:告别,离开。
孤:孤单。
唯:只。
天际流:流向天边。
2、借助注释,小组自学诗句,了解古诗的大体内容。
3、教师大体讲解全诗的大意:老朋友将在这春暖花开的春天在黄鹤楼和我分别,就要离开我前往扬州去了。
他的船在碧空中渐渐消失,只见滔滔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4、反复诵读,升华情感师: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在写这首诗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眷恋、依依不舍、祝愿和企盼)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
6、反馈:指名朗读背诵此诗。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推荐送别诗,体会送别情。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2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2个。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鹅妈妈的故事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5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更深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鹅妈妈的故事》。
学生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出示书写后短语。
1、炎热的夏日幸福的小鹅轻轻地呻吟可怕的事情动人地歌唱朗读短语,学习带点生字。
炎:注意第四笔是点。
幸:与“辛”对比学习。
福:注意部首写法,与“幅、副”对比学习。
事:与“世”对比学习。
练习:我(是)一名小学生,我能做很多(事)情。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呻、吟、唱:对比学习。
2、温暖的阳光广阔的世界细嫩的草茎艰难地喘气柔软的小草受伤的翅膀雷鸣冰雹嬉戏舒适朗读词语,读会带点字的读音,给带点字扩词。
三、生字回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复习。
1、复习生字。
2、朗读全文。
五、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朗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的短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词语写得美吗?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把它们连成了一段优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或它们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采取多种形式朗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读完第一自然段,形容一下小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二、学习第二、三段。
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想象冰雹铺天盖地地掉下来时小鹅们的样子和鹅妈妈的感受。
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呢?朗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五段。
风暴过后小鹅们什么样?鹅妈妈什么样?分别画出描写他们的句子。
鹅妈妈伤得重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鹅妈妈伤得很重?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四、学习第六段。
好日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8个生字,认识8个会写的生字。
3,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愉快。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
2,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愉快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带给我们的幸福和乐趣
教学方法:
以读助讲,指导法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内容: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法:自助,合作,交流
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老鼠专门爱偷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人们都很讨厌它,把它列为“四害之一”。
可是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的三只小老鼠却非常可爱,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板书课题好日子
二,明确目标,随机识字
1,老师设疑,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注意字音
3,自学汇报,教师点拨
4,指导书写
5,联系,读词语
撒种菜籽丝线灿烂
轮流面汤车轮金灿灿
第二课时
课型;分析课
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继续学习好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老师指导,范读
三,细读品味,读中品味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四自然段
3,指出五六自然段,更美更甜的日子是怎样的日子?
四,发展语言,启迪灵性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这三只小老鼠,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老鼠,你又会怎么说?
板书设计:
好日子
创造
春夏秋
种收忙
劳动。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汉字家园二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
(2)运用游戏、组词等方法巩固生字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组词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生字词图片、课文动画等。
2. 实物:与课文相关的物品。
3. 作业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讲述课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课文内容。
3. 巩固生字词(1)运用游戏、组词等方法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2)教师挑选难写的生字词,进行书写指导。
4. 拓展练习(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总结与布置作业(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完成练习册题目。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认读书写评价: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情况,判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评价:审阅学生作业,检查生字词书写、练习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反馈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音乐世界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了解音乐世界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音乐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任务型教学法: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二年级下语文》课本。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乐CD、乐谱等。
3. 教学资源:相关音乐世界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引导学生谈论对音乐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2. 学习生字词:(1)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2)让学生分组练习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学习音乐知识:(1)介绍音乐的基本术语,如音高、节奏、音符等。
(2)讲解乐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谱、音符的时值等。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第五课时:《音乐的力量》(1)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
(2)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音乐家扬科》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音乐家扬科》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难点: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关键:熟练朗读教学课时:3课时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1、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吗?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三、集中学习本课生字。
1、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课件)3、教师范写。
四、练习。
1、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2、读下面的词语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鬃、笃笃五、小结。
板书设计:小音乐家扬科杨科牧、论、呜、野、蚊、躺、切、奏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扬科。
二、分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音乐家扬科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说说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扬科喜欢音乐)从哪句话中看出来了?(2)归纳出“地”的用法如青蛙呱呱地叫、啄木鸟笃笃地啄、甲虫嗡嗡地叫等3、学习第四——六自然段(1)体会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三、练习。
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轰轰隆隆、呼呼、啪啪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四、小结。
板书设计:小音乐家扬科杨科年龄、样子、爱好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镜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神奇的镜子》这篇课文,并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2.学生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所学知识进行自由联想,并通过阅读和讲述的方式进行表达。
3.学生能够在完成听、说、读、写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学生将会了解镜子的历史、种类、功能等相关知识,并建立起自己对镜子的思维模型。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神奇的镜子》这篇课文。
本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神奇的镜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孩子在神奇的镜子的帮助下,了解到了中国镜子的历史和种类,以及学到了如何看镜子、照镜子和保养镜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导入问题:大家有没有看过任何关于镜子的故事?有哪些故事和镜子有关?2.导入策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镜子》。
2. 学习1.阅读课文及讲解:帮助学生流畅地阅读本文,并加强学生对不熟悉单词意义的理解与记忆。
2.理解: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故事情节和其中的道理。
3.讨论活动:学生与老师或同学共同探讨镜子的历史、功能、种类、做法等等相关知识,并在交流中体验学习和锻炼语文表达能力。
4.语文实践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在听说时,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发音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记忆能力;在读和写时,要求学生流畅、准确地朗读和写出课文内容,增强自己的字词运用和语句表达能力。
3. 总结教师通过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特别是关于镜子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后延伸总结课文内容,以自己的话复述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生可以在课后练习通过自己的阅读、看电视、玩游戏等方式,延伸到各个领域,全方面了解镜子的种类、形态和功用,以增强语文阅读和积累知识。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其他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进行现场口语表达评估,比如测试学生的朗读流利度、语音语调情况、语法使用情况等,以了解学生语文口语表达和听力记忆情况。
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写字教案最新例文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员,即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员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写字教案最新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写字教案最新例文1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9个生字的书写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播放《三字经》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3、齐读课题《神州谣》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给“州”字组词试着造句。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春笋》教案范文教案主题: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雨后春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天里雨水对大自然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雨后大自然的变化。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能够通过简单的描述描绘雨后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准备:PPT演示,课件,学生练习册,学生阅读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朵鲜花向学生展示,问学生这朵花是哪个季节开放的?学生回答“春天”。
教师说明今天的课程将要讲解的是一篇春天的文章,带领学生进入课堂。
2. 预习(10分钟)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都发一个课文复印件。
将课文分成若干段,在每个段落的下面都加上一些标题,然后要求学生预读并把每一段落的标题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预读结束后,教师问学生预读的结果,并指导他们讨论填写的理由。
3. 理解(15分钟)教师放映PPT演示,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课文“雨后春笋”。
教师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跟读。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雨后花枝出槽,槽中春笋体态好。
这句诗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雨水对春笋的生长有什么作用?c. 课文中提到的“镜子的眼睛”是什么意思?d. 你们通过课文了解到了哪些雨后大自然的变化?4. 练习(20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作业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5. 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春天和雨水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并尝试用句子来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个自己所喜欢的春天的景象,并写成一篇小作文。
6.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辅助材料:PPT演示,课件,学生练习册,学生阅读本。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火车的故事》教案教案主题:《火车的故事》教学内容:《火车的故事》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通过讲述火车的由来和发展,帮助学生了解火车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已学的阅读理解方法来理解故事;2. 培养学生对火车的兴趣,了解火车的作用和重要性;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火车的图画。
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课文内容;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火车的图画。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引入课文《火车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坐火车吗?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起初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火车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火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吧。
”2. 展示课文老师放一段有关火车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感兴趣,然后展示课文,让学生先自主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掌握整个文章的大意,并标记生词和关键词。
3. 集体阅读教师带领全班进行课文的集体阅读,每段阅读完毕后,教师可提问学生有关内容和细节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一下课文的新奇之处和印象深刻的地方。
5. 个别扩展对于理解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扩展讨论,在课本以外的资料或书籍中了解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对于理解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和解释。
6. 图画描述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课文中的图画。
可以从火车的外形、车厢、轮子等方面进行描绘。
7.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够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并对火车有更深的了解。
8. 作业布置课后,可以让学生完成《火车的故事》相关的练习题或作文题,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1. 课文《火车的故事》的课文材料;2. 火车的图片或视频素材;3. 学生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火车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火车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火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火车的发展史。
2.火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课文《火车的故事》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谁来说一说火车的特点?生:火车有长长的车厢,有很多轮子,速度很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课文——《火车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学生齐读,教师指导。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课文讲解1.学习课文第一段师:谁来说一说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生:课文第一段讲了火车的诞生。
师:火车诞生于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生:火车诞生于18世纪末,由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
师:乔治·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时遇到了哪些困难?生:乔治·斯蒂芬森在发明火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发明了火车。
2.学习课文第二段师:火车诞生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生:火车诞生后,人们出行更加方便,速度快了很多,还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
师:火车的出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生: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学习课文第三段师:课文第三段主要讲了什么?生:课文第三段讲了火车的发展。
师:火车是如何发展的?生:火车从最早的蒸汽火车发展到后来的内燃机火车、电力火车,速度越来越快,载客量越来越大。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最新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案例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鹅妈妈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5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更深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鹅妈妈的故事》。学生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出示书写后短语。 1、炎热的夏日 幸福的小鹅 轻轻地呻吟 可怕的事情 动人地歌唱 朗读短语,学习带点生字。 炎:注意第四笔是点。 幸:与“辛”对比学习。 福:注意部首写法,与“幅、副”对比学习。 事:与“世”对比学习。练习:我(是)一名小学生,我能做很多(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呻、吟、唱:对比学习。 2、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 细嫩的草茎 艰难地喘气 柔软的小草 受伤的翅膀 雷鸣 冰雹 嬉戏 舒适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朗读词语,读会带点字的读音,给带点字扩词。 三、生字回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复习。 1、复习生字。 2、朗读全文。 五、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的短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词语写得美吗?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把它们连成了一段优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或它们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采取多种形式朗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读完第一自然段,形容一下小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二、学习第二、三段。 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冰雹铺天盖地地掉下来时小鹅们的样子和鹅妈妈的感受。 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呢?朗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五段。 风暴过后小鹅们什么样?鹅妈妈什么样?分别画出描写他们的句子。鹅妈妈伤得重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鹅妈妈伤得很重? 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 四、学习第六段。 “看着小鹅欢叫着、嬉戏着,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读了这个故事,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妈妈是孩子水远的守护神,她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意孩子受到伤害。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六、练习 1、下面几组字你认识吗?组个词,把它们区分开。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事()掌()世()长() 2、填一填。 ()的夏天 ()的生活 ()的小鹅 快乐地() 轻轻地() 静静地() 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春风带我去散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7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整体感悟全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用部件组合法、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喜爱春天的美丽景色,增加对春天和语言文字的直接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多种方法识记8个一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台、生字卡片、磁带 四、教学时数: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4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歌曲《春天在哪里》 2、春天多美啊!今天我们就在春风的带领下去散散步吧!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带” 1、dai 2、书写书空 3、组词:带领、皮带、鞋带、带鱼、磁带 三、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准字音。 3、自由读文,思考:春风带我去哪散步了?我都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相应地学习生字。 4、兰: (1)第一个迎接春天的花是什么? (2)书写lan (3)组词:兰花 5、丛: (1)看图画填量词:一()兰花、一丛丛兰花 (2)cong平舌音 (3)组词:花丛、草丛、丛林、人丛 (4)“从”与“丛”(很多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的区别 (5)练习:从前、树丛、从去年到今年 6、梢: (1)春天的眼睛是什么? (2)“我”在白杨树上还看到了什么? (3)木+肖=梢shao翘舌音 (3)组词:树梢、(喜上)眉梢、梢头 7、春天里有碧绿的小草,有一丛丛二月兰,有一棵棵白杨树,有喜鹊妈妈在筑巢,有无数的风筝,春天多美啊!我们再来读一读6——12自然段。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识记3个一类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反复读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2、铃 (1)实物金字旁+令=铃形声字 (2)ling (3)组词:铃声、门铃、杠铃、风铃、掩耳盗铃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3、数 (1)shu翘舌音 (2)你在哪见过这个字?(数学、数字、算数、分数、数目) (3)多音字:shu数数 (4)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书空 3、格 (1)实物:格尺木+各=格形声字 (2)ge (3)组词:格外(意思造句)、方格、品格、合格、格言、格斗 三、复习巩固:复习生字、词语。 四、认读二类生字 五、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P12——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1、自由读、齐读。 2、领读。开火车读。 3、写一写。 三、P12——读一读,背一背。 1、自由读指读领读齐读 2、背一背 四、P12——玩一玩,说一说 以“我和春风一起玩”为中心,进行说话练习。1、观察书中的图画,说说每一幅图画的内容。 2、在春天,你借助春风玩了什么游戏?你是怎么玩的?说一说 3、试着把说的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六、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长春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温柔的手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温柔的手》是长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板块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以一个小姑娘找妈妈为线索,赞扬了母爱的伟大。作者巧妙的构思,温婉的笔触,不禁使人感动,同时,我们也感动与小姑娘最朴实、最自然、最真切的回答,感动于天下最动人的母爱。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课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文章内容生动感人,很容易感染学生,但本课要求识、写的生字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随文识字边读课文边结合生字表中的拼音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文中一些生动的词句有感情的朗读,既识了字,又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同时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和基础,采用随文识字、自主识字等方法边读文边学生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文中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正是由于妈妈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关爱 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才是最温柔的、最美丽的,孩子爱妈妈。 教学重点: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件(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温柔的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了课题, 你想到了谁的手?(妈妈的手)为什么?(因为妈妈的手是温柔的) 2. 学习“柔”字,拼读、组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1. 朗读第1自然段。 (1)学习“城”字。(出示字卡)谁认识这个字,请你当个小老师教教大家,拼读, 组词。小姑娘和妈妈来到了一座怎样的城市?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市。齐读,读出语气。 (2)学习“牵”。(做动作)和你的同桌做一做牵手的动作。观察字形,师讲解:“牛”表示拉车的牲畜,“秃宝盖”表示拉车的横杆,“大”表示绳子。拼读、扩词。 (3)小姑娘看到了什么?学习“趣”读字音、组词。用“兴趣”练习说话。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学习“掌”,伸出你的手掌看看,扩词。结果怎样?“走失”是什么意思?假如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和妈妈走散了,你的心情会怎样?课文中是用哪个词写出了小姑娘紧张害怕的心情的。出示:惊慌失措。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读一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朗读2—6自然段。 (1)听到小姑娘的哭喊声,人们是怎样做的?出示: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字义,扩词。 (2)小女孩叫什么名?奥利娅:外国女孩名。 3.朗读7—12自然段,自主探究识字。 (1)先说说这几段中的生字有你以前见过或认识的,哪些是你新认识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