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9)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下面给大家分享《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一起来看看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兴安岭(板书)看图片,介绍小兴安岭,什么是岭(一座山连着一座山,连绵起伏的群山)。
看见在小兴安岭上这么多树,猜一猜想一想这些茂密的森林里有什么呢?学生回答这些和树一起才有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补课题:美丽的)(二)初步感知课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三)精读讲解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明确: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从那些词看出树多。
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句、符号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出作者把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都归为总写小兴安岭的道理:第一自然段总写是为引出小兴安岭的美丽的事物和景物;第二自然段是为引出四季变化的写作顺序。
2、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看插图,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选取的景物静中有动,寻找和谐、动人的理由:抽出、嫩绿、融、汇、流、拟人句的体会和对比。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2、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学习第一自然段1、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2、齐读第一自然段3、这段告诉我们什么4、指导朗读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过渡:象一位爱美的姑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的衣裳,带给人们四种不同的享受。
二、初读2-5自然段1、学生轻声自读2-5段2、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三、汇报、交流(学习2-5自然段)注:不以课文中春、夏、秋、冬的顺序,按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2-5段1、春天:师: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哪?学生自由说(1)美在新的枝叶a出示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b读这两个句子c说说“抽”好在哪里?(2)美在溪水的丁冬做响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心情。
(3)美在小鹿的悠然自得a、体会小动物此时的心情;b、指导朗读:读出高兴、自由自在的心情;c、男女生赛读。
(4)小结:小兴安岭的春天真是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夏天:(1)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树、雾、光、花)(2)读出描写树的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写出了树多,树的茂盛)(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词的生动(4)快速默读“早晨……花坛。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秀 8 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这次为您整理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秀 8 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
3. 了解小兴安岭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
大家好,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开始一段愉快的旅程。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指板书,生齐读课题)师:出发之前,我们得做些准备:请你们带上你们那专注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
一起来看看地图找找方向吧! (课件出示地图,生观察) 小兴安岭在哪儿?说说你的发现。
(生:在黑龙江)评价: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位老师的家乡。
(生:这是教我们数学的刘老师的家乡!)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刘老师的东北老家——黑龙江去欣赏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吧!准备好了吗?马上出发!1. 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师:这就是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这里真是树木的海洋啊!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还有许许多多各种的树呢!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2. 师:你也感受到了吗?让我们打开书,一起赞美这绿色的海洋吧!齐读第一段3. 问:读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数不清”“几百里”说明树木多) 师板书:树木多师:你觉得这绿色的海洋里可能还有什么树? (生自由举手发言)小结:小兴安岭的树木真多呀!1. 朗读自测,看你能登上哪级台阶?小黑板出示:有感情流利正确①选择你最拿手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
②指名读,最好选择与别人不同的。
③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2.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比较特别。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案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季节变化等,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季节变化等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和事物,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季节变化等特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和事物,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森林、河流、山川2. 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人参、貂皮、乌拉草3. 小兴安岭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冬4. 我们的家乡:美丽的小兴安岭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正确地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 学生能够描述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季节变化等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出自己家乡的美景。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让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地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通过学习,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资源分布。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小兴安岭的地貌特征和资源分布。
3.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地图、实物图片和幻灯片等教具;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小兴安岭的了解和认知,期间教师可做简单的补充。
二、学习地理位置和特点(10分钟)1. 利用地图和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描述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特点,如所处的省市、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等。
3.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小兴安岭的地貌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三、学习地貌特征和资源分布(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小兴安岭的地貌特征,如山脉、森林、河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小兴安岭的资源分布,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3.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信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兴安岭的地貌特征和资源分布。
四、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2. 分组讨论,每组写出两到三个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观点,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学生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观察小兴安岭的方式和内容。
2. 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图片等,并做记录。
六、学生分享(10分钟)1. 学生准备分享自己观察和收集的资料,并进一步阐述自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8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1一、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课时安排:三课时三、教学目标:教养:⒈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⒉了解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发展: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捉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⒈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⒉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六、课型讲读课七、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八、教学媒体:小黑板、投影仪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兴安岭真美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
二、学习第2、3自然段⒈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积雪融化了,小鹿还在溪边散步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⑴请大家翻开书本40页⑵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读第2自然段:①标出有几句话②用“—”划出描写的景物③找出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⑶检查学习情况1> 第2自然段里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2> 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3>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⑷春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得更美。
⒉总结学法(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指名回答)(2)(出示学习方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第3自然段。
⒊学习第3自然段(1)四人小组自学第3自然段(2)地位置认得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4)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5)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反它读得更美。
4.春天、夏天的小兴安岭怎么样?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2篇[精选]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2篇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1(一)导入:(8:00)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
(8:09)(二)学习课文1、集体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
(8:13)(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指导理解“抽出”(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
(8:18)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
(8:20)3、交流讨论(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
(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
(8:35)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1、板书花园、宝库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
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
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13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4、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认识拟人句,并能当堂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观察的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2.学习拟人句,仿写拟人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旅游吗?都去过哪啊,请你这样说,我去过雄伟的长城。
学生汇报。
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名胜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春天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地、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的白雪皑皑,一年四季,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美,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再现的。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布置了朗读预习,课文正好是九个自然段,下面请每组的2号起立,按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完后,正音。
学生读完后,学生之间相互正音。
师重点强调读音“柞树”的柞,“涨”满,涨红。
请用中括号圈出多音字:涨、宿、舍、没。
课下完成给这些多音字注音组词的学习任务,下节课交流。
2、快速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句话是对小兴安岭最高的赞美?并用笔画出来。
3、汇报:结尾一句。
课件出示:突出“真”字,齐读这句话。
点明这是中心句。
请同学们在句子旁边注明。
三、细读课文,合作交流。
1、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浏览课文,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吗?时间顺序,一年四季。
板书:春夏秋冬是的,思路特别清晰,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独学和群学的方式走进小兴安岭特点鲜明的一年四季,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2课件出示:1.请圈画出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2.画出使用比喻和拟人写法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3.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季节的特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在上节语文课中我们共同游览了……生:(齐)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游过之后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并帮我做几幅有关小兴安岭的宣传画,你们做了吗?生答。
师:谁愿意到前面为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画,并简单介绍。
师:你们画得真是太好了,从大家的画中你们感受到什么?生答。
2、师:今天老师也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播放媒体资源中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
学生欣赏风景。
师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
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
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
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二、细读课文1、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
小兴安岭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是欣赏夏天的枝叶繁茂,还是欣赏冬天白雪的皑皑?简单说说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
2、师: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学习2~5自然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7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设计理念:依据课文“总—分—总”的构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逆推至前文的阅读。
在细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
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大阅读教学观理念,拟按“自主—合作—精读—拓展”四个学习阶段开展教学。
教学流程导入:(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教师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引发思考。
(一)自主学习阶段: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①读正确;②读通顺;③读中思。
2.自学反馈:通过读课题,知道什么?读课文,知道什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
相机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总:树多景美分:春夏秋冬总:大花园巨大宝库(二)合作学习阶段: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讨论。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组织议论。
(这时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全面、深刻。
)2.合作成果交流。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三)精读学习阶段:1.抓关键句、关键词精读片段,学习写法。
例: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这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
会写“汇、欣”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清条理,在说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小兴安岭。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三、教学难点: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四、课前准备①一张中国地图。
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二、明确要求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读书闯关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A、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检查“闯关”。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班级抽读。
抄写生字、生词。
统计已“闯关”的人数。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A、学生自由练读。
B、学生在小组内过关。
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
不能过关的可再读。
四、课后作业①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
第二课时一、检查巩固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
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与美观,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处美景,它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课题(读的美一些)。
3、交流预习收获。
课前都收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谁来分享你的收获(出示地图)①检查词语②书写生字(膝)。
二、学生谈预习感受
1、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春夏秋冬。
小兴安岭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树多)出示第一段,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树多?(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让我们连成绿色的海洋一起读一读。
(齐读)
3、除了树非常的多,还有一段也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是哪一段?(生回答)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一)学习春天
1、一年之计始于春,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
(找生读第二段)思考:作者在描写春天景色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用笔圈出来。
生(树木、积雪、春水、小鹿)
2、作者告诉我们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非常多,春天那里的树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最先跳入你眼中的是哪个词(抽出)“抽出”用的真好,换成长出可以吗?
一个“抽”字,让我们看到了枝条在阳光雨露下,使劲儿地长呢。
树木在春天长得非常快非常有劲,那要怎么朗读(要快、不拖)师: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吧,边读边想着春天树木的样子。
(齐读)(多有劲的新枝条呀,春天真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那山上的积雪又是什么样的呢?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师:小溪流水的声音大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轻声细语地读一读吧!(能轻点吗?能读得再轻点吗?)(是啊,流水唱着歌也在告诉我们春天到了)
(3)瞧,小鹿也出来活动了。
(课件出示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你喜欢它们吗?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从你的朗读中我能听出你非常喜欢小鹿)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活泼可爱)作者给小鹿赋予人的思想,把小鹿描写的这么活泼可爱。
这么可爱的小鹿,你也来做一只可爱的小鹿读一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除了小鹿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出来活动了?谁来说一说?(课件:填空,春天到了,,有的,有的)
师:是啊,小动物们都在告诉我们小兴安岭的春天有多美呢!真是一副生机勃勃的画卷呢!(板书生机勃勃)
师:这么美的画卷摆在我们眼前,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出来吗?全班齐读春天段落
(二)学习夏天
过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那么它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夏季景色时写了哪些景物有哪些特点?(树木、雾、金光、野花)
1、夏天的树有什么特点?那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们读书很仔细,
一下子就找出了这些词,这些词表现了小兴安岭树木茂盛的特点)师:我还发现有一个字能告诉我们树木的茂盛,哪个词?(课件出示:封)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被封起来的?而这里的枝叶居然把森林也封起来了,说明枝叶多么茂盛啊!谁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读的真好,你们把标记出来的字重读,用来表现出枝叶的繁茂)
2、你的朗读把我带进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小兴安岭早晨的景色才叫美呢?(课件出示)
(1)(出图)浓雾:瞧,这时的整个森林仿佛仙境一般,你们想读么?(找生读)是啊,浸在了浓雾里,像神仙住的地方。
你们觉得哪个词让你印象最深刻?能把浸换别的词吗?(理解浸:你们泡过澡吗?让你们泡在水里,感觉怎么样)。
句子美,你读的更美,把一句话读成了一幅画。
(2)接着太阳出来了(生接读)阳光像什么?利剑一样的阳光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男生读,你们能读出阳光的强烈吗?
(3)太阳出来了,野花是最高兴的,女生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3、原来夏天的小兴安岭枝繁叶茂也别有一番风味,(板书:枝繁叶茂)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枝繁叶茂、绚丽多彩的夏天吧!
(三)总结学习方法
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春夏两个季节,你们能总结下学习方法吗?
2、方法:圈画出表示景物的词语,再来体会特点,最后通过朗读读
出感受。
(四)学生自学秋、冬景物
1、分组合作学习
六人一组按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秋冬的景色,画出你认为小兴安岭最迷人的地方。
2、现在谁愿意来当当我们的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下秋冬的景色呢?
(1)秋天五彩缤纷、果实累累(板书:果实累累)
(2)冬天会是怎样呢?雪花纷飞、乐趣无穷(板书:雪花纷飞)
师:哇,冬天太有意思了!雪带给我们这么多的乐趣,小动物又这么有趣可爱,看来冬天的小兴安岭可真是乐趣无穷啊。
3、小结: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却一起在小兴安岭如画的四季美景中畅游了一番,我们不禁感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难怪要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生接读)(板书:大花园大宝库)
三、回归整体,深化总结
1、小练笔: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太白湖湖畔,咱们太白湖景色也很美,你能抓住它四季不同的景物,夸一夸太白湖吗?你喜欢太白湖的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哪些特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写一写吧。
2、摘抄本课的好词好句。
四、板书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生机勃勃
夏枝繁叶茂
秋果实累累冬雪花纷飞大花园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