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邓稼先》
作者:杨振宁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 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1.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了解写作背景与人物故事,理清文章 整体脉络。 2.品味语言艺术,感受表达特色,揣摩关键句段的含义。 3.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体会文章思想内涵,理解作者 表达的情感。 4.感受杰出人物非凡的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
一颗氢弹。
一百多年以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常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随 着那朵“蘑菇云”在罗布泊升腾而起,中国人民的腰杆挺起来了!
【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
从文章可以看出邓稼先是怎样的人?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 献的杰出科学家。
小中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 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 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
出于保密原则,邓稼先没有因为私情而泄露 机密。这表现出了邓稼先高度的责任感和处 事谨慎的性格特点。
阅读第五部分:
原文:
诵读《吊古战场文》并翻译
浩浩乎!平沙无垠, 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 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 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 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 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 天阴则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