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园林 探幽》
- 格式:docx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园林·探幽》参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苏州园林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涵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苏州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可谓“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教学中探求苏州园林的“精、巧、灵、雅、意、美”是课程的重心,建筑技巧和造园手法则是支撑园林精髓的基石。
二、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师: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学生:画具。
四、教学过程课题一:江南之韵——从漏窗说起。
(一)、教学目标1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
2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
3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4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学要点1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2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3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
4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5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
(三)、创作思考1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
2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
3漏窗规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30厘米、2021×2021。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八年级美术教案主备人:李朝英审核人:彭娴第5课《园林•探幽》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第一课时:从漏窗说起一、教学目标1. 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
2. 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
3. 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4. 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学要点1. 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2. 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3. 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
4. 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5. 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
三、创作思考1. 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
2. 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
3. 漏窗规格:40 厘米×40 厘米、30 厘米×30 厘米、20 厘米×20 厘米。
学生创意草图。
4. 展示“琴、棋、书、画”漏窗,要求学生欣赏并思考:①这组漏窗在苏州的哪座园林?②造园的人想告诉我们什么?5. 漏窗和园林建筑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四、课后延展1. 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都来自什么建筑群呢?2. 课后思考漏窗在园林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园林中的元素再造一、教学目标1. 园林中建筑与园艺植物、山水的韵律与写意。
2.中国画中水墨与写意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基本完成与漏窗相结合的整体装置的创作。
二、教学要点1. 为什么苏州园林又被称作是“山水园林”?2. 山水在中国绘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3. 为什么山水画的形式会表现在苏州园林的园林建筑设计中?(精神因素和客观因素)4. 造园者又是通过哪些造园元素将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在园林建筑中的呢?5. 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创作思考1. 叠山、理水、种树、植花,因势利导的园林建筑中有着怎样的中国写意绘画的神韵,怎样通过一个局部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呢?2. 植物的选择在苏州园林中有何意义,人文的情怀和国画写意表现有怎样的联系?3. 中国写意绘画中“墨色”是如何应用的?4. 要求找出透过漏窗所看见的一个片段,运用水墨写意的方式,画一幅山水花鸟的局部写意作品。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以诗文立意,以画境布局,是由文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以及建筑等要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因其精妙独特、妙合自然的构景造园而著称于世。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园林探幽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1教学目标:1.了解园林探幽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园林探幽的构图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画纸。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园林探幽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园林探幽的兴趣,并简单介绍园林探幽的概念和特点。
Step2:学习园林探幽的构图和表现方法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园林探幽的经典作品,向学生介绍园林探幽的构图和表现方法,如利用遮挡、透视等手法来营造深远感和神秘感。
Step3:观察和分析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园林探幽的画作,并引导学生分析画作中的构图和表现方法,如遮挡的位置、透视的运用等。
Step4:实践练习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园林探幽的场景,使用所学的构图和表现方法进行绘画。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园林探幽的理解和想象。
Step5: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绘画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Step6: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思考园林探幽对美术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Step7: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感受真实的园林探幽场景,并进行素描或拍照记录。
Step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绘制一幅园林探幽的作品,并写一篇关于园林探幽的心得体会。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园林探幽的概念、特点以及构图和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实践练习,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并提高了美术绘画技巧。
园林探幽教案(五篇)第一篇:园林探幽教案《园林•探幽》——漏窗导学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
2.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
3.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4.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学要点1.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2.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3.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
4.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5.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
三、创作思考1.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
2.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
3.漏窗规格:40 厘米×40 厘米、30 厘米×30 厘米、20 厘米×20 厘米。
学生创意草图。
4.展示“琴、棋、书、画”漏窗,要求学生欣赏并思考:①这组漏窗在苏州的哪座园林?5.漏窗和园林建筑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四、课后延展1.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都来自什么建筑群呢?2.课后思考漏窗在园林中的作用。
第二篇:歌剧探幽完整教案歌剧探幽——走进中国歌剧执教:潜江市刘岭中学颜娟兰教学年级:九年级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一、欣赏歌剧《白毛女》唱腔选段:《北风吹》、《红头绳》、《恨似高山仇似海》;二、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唱腔选段:《没有眼泪,没有悲伤》;三、欣赏并跟唱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教学目标:一、能认真听赏本课的歌剧选段,能对歌剧选段的音乐(声乐和器乐)进行简单的评述;二、能结合听赏,简要叙述本课歌剧选段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三、在听赏歌剧选段《红梅赞》时,能随音乐哼唱,并体验其情感;四、能够在欣赏过程中增强对歌剧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园林•探幽》优质课
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美,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及其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技能目标:尝试设计创作漏窗,并利用多样材料完成制作。
情感目标:感受漏窗在苏州园林中人文气息的体现。
八年级学生已经从叶圣陶的文字中感受过苏州园林的“精巧、意美”,对江南园林有一探其妙的兴趣,有能力通过资料收集、欣赏感悟等方式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的某一个点或者要素深入进行探究,形成新的认识和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漏窗的结构,及其窗框形状和窗棂图案变化的类型。
教学难点:
结合图案形式美的法则,设计漏窗的形状及图案,并选择多样的材料予以制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学科整合初步感知
录音展示八年级语文课文《苏州园林》片段,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请问这一段文字出自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语文课文?大家能说出它的题目或者描绘的内容吗?
教师:苏州园林美景之处很多,有亭台楼榭、有假山池沼,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领略的是极富江南韵味,能够表现苏州园林古典美的漏窗。
出示课题:园林•探幽——苏州园林的漏窗艺术》。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