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计容面积和建筑面积
答案是可以。
首先看计容面积计算规则:
计容地上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的地上建筑面积(底层架空绿化公共服务空间)+特殊多倍计容积率的面积(层高超高建筑)
再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可以看出,如果层高超高,计容面积大于建筑面积。
具体计算规则在这里不说了。
1、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一般不包括地下建筑面积,公用设施面积及用于公用交通活动场所的部分建筑面积.(如地下停车场;配电房;水泵房;骑楼下的架空层等)。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容建筑面积指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一般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规定的计算方式执行,出现下列情况的,执行本规则。
一、居住建筑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8米(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8米的,以此类推。
跃层式居住建筑,其门厅、起居室、餐厅的通高部分不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且小于或者等于米的,该通高部分的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倍计算;通高部分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或者大于米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除门厅、起居室、餐厅、与起居室相连的封闭式阳台之外的其他部分出现通高情况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二、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米的,以此类推。
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6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6+)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米的,以此类推。
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须专题论证。
三、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不论其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不论其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米的,以此类推。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规划和设计建筑物时,为了确定建筑物的容积和规模,需要根据一定的计算规则和标准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常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和结构特点,综合考虑建筑面积、高度、体积等因素,以确定建筑物的容积和规模。
以下将详细介绍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科学性、公平性和适用性。
合理性是指计算结果必须符合实际需求和规划要求,能够满足建筑物功能和使用需要。
科学性是指计算规则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够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平性是指计算规则必须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能够满足多种需求和利益。
适用性是指计算规则必须适用于各类建筑物,不论是居住建筑、商业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1.建筑用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功能,可以确定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例如,住宅建筑的计算规则可能与商业建筑有所不同,因为居住建筑通常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间,而商业建筑则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
2.功能分区: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分区,可以确定不同的计算面积。
例如,居住建筑可以划分为室内生活区、公共区和室外活动区,每个区域的计算面积都可能不同。
3.建筑面积系数:建筑面积系数是用来调整建筑面积的系数,以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可利用率。
例如,建筑面积系数可以考虑到共享空间、公共走廊和设备房等因素,以准确计算实际可使用的建筑面积。
4.容积率:容积率是建筑物容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它表示了在给定用地面积上允许建设的建筑容积。
容积率可以根据规划要求和城市的发展政策进行限制和调整,以保证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以上是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的简要介绍。
实际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建筑的结构特点、物业管理的要求等。
此外,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参考相关法规和规范。
面积的计算规则及计容面积计算办法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1、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一般不包括地下建筑面积,公用设施面积及用于公用交通活动场所的部分建筑面积.(如地下停车场;配电房;水泵房;骑楼下的架空层等)。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容建筑面积指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一般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规定的计算方式执行,出现下列情况的,执行本规则。
一、居住建筑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8米(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8米的,以此类推。
跃层式居住建筑,其门厅、起居室、餐厅的通高部分不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且小于或者等于米的,该通高部分的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倍计算;通高部分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或者大于米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除门厅、起居室、餐厅、与起居室相连的封闭式阳台之外的其他部分出现通高情况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二、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米的,以此类推。
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6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6+)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米、小于或者等于米(即+)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米的,以此类推。
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须专题论证。
计容建筑面积
计容建筑面积=小区内所有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之和(m
²)。
1. 所谓计容面积,就是计算容积率面积,一般情况下:
计算容积率面积= 规划条件容积率X规划建筑用地面积
注:规划建筑用地面积应等于或小于宗地图用地面积,建成后项目容积率也只能等于或小于规划条件容积率
2. 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
3. 地上建筑面积= 计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
一般情况下可以出售的总建筑面积指的就指的是计容积率地上建筑面积,还包括可以申报产权的部份地下建筑
面积(车库或停车位)
建筑容积率
百科名片
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又称地积比率,是指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目录
编辑本段。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汇报人:日期:•引言•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目录•计容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建筑面积与计容建筑面积的区别与联系•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01引言为了统一和规范计容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本规则。
计容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有助于建筑规划与设计人员更好地掌握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空间利用。
目的和背景促进建筑规划与设计规范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计容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地上部分可供人们使用、生活和活动的建筑面积,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围护结构、辅助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面积。
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包括墙、柱、梁、板等。
指建筑物的外围护墙、幕墙等。
指为建筑物提供辅助功能的设施,如电梯、楼梯、走廊等。
指建筑物内为满足人们共同需求而设置的设施,如卫生间、开水间、设备间等。
主体结构辅助设施公共设施围护结构定义与概念02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基于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节能与环保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还需考虑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促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030201计容建筑面积包括建筑物的地上建筑面积和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的地下空间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之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计算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密度计算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包括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别墅等。
住宅小区商业地产如商场、办公楼等也需按照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商业地产工业园区内的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也需要按照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工业园区除上述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也需要按照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附录二
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计容建筑面积指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一般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规定的计算方式执行,出现下列情况的,执行本规则。
一、居住建筑层高大于3.6米、小于或者等于5.8米(即
3.6+2.2)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5.8米、小于或者等于8米(即5.8+2.2)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8米的,以此类推。
跃层式居住建筑,其门厅、起居室、餐厅的通高部分不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且小于或者等于7.2米的,该通高部分的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倍计算;通高部分超过该层套内建筑面积的35%或者大于7.2米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除门厅、起居室、餐厅、与起居室相连的封闭式阳台之外的其他部分出现通高情况的,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则计算。
二、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5.1米、小于或者等
于7.3米(即5.1+2.2)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7.3米、小于或者等于9.5米(即7.3+2.2)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9.5米的,以此类推。
商业建筑(含各类配套服务建筑)按照单元式划分,单元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000平方米,层高大于6米、小于或者等于8.2米(即6+2.2)的,不论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8.2米、小于或者等于10.4米(即8.2+2.2)的,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10.4米的,以此类推。
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须专题论证。
三、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层高大于5.1米、小于或者等于7.3米(即5.1+2.2)的,不论其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层高大于7.3米、小于或者等于9.5米(即7.3+2.2)的,不论其层内是否设有夹层,其计容建筑面积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层高大于9.5米的,以此类推。
四、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中庭等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建筑通高部分按照一层计算计容建筑面积。
五、居住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净高大于或者等于3.6米,且仅用于绿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公共通道等非经营性用
途的,其面积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但计入项目的建筑面积。
六、阳台计算
(一)套型建筑面积小于或者等于60平方米的住宅,其阳台进深大于2.4米的,或者每户阳台结构底板投影面积之和大于1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按照全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未超出部分按照一半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套型建筑面积大于60平方米的住宅,其阳台进深大于2.4米的,或者每户阳台结构底板投影面积之和占该户套内面积的比例大于17%的,超出部分按照全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未超出部分按照一半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三)住宅的空中院馆、空中花园、入户花园等,均按照本条前两项计算计容建筑面积;
(四)公共建筑的封闭式阳台、封闭式走廊,按照其结构底板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五)空调室外机搁板沿阳台长边外侧设置的,该搁板按照阳台计入计容建筑面积;沿阳台短边外侧设置的,其宽度大于0.8米的部分按照阳台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七、飘窗计算
符合下列条件的飘窗,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一)突出外墙面;
(二)窗台板与室内地坪高差大于0.45米;
(三)窗台板外边线至建筑外墙面距离小于或者等于
0.8米。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或者设置在外墙、楼面结构层投影面以内的飘窗,按照窗台板投影面积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八、花池计算
(一)建筑计算高度小于或者等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置花池时,花池底板高于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0.6米的,花池不计入计容建筑面积;花池底板距室内地坪或者阳台地坪小于0.6米的,或者在阳台结构底板内设置花池的,花池按照阳台规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二)建筑计算高度大于24米的住宅建筑在外墙外或者阳台外设置的花池,按照第六条的阳台规定计入计容建筑面积。
九、住宅建筑的地下采光井(槽)周边,除用作集中车库外,均计入计容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