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排球运动的概念一、引言排球是一项以手为主要工具的运动,它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之一。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性、技术性和协作性强的运动。
在排球比赛中,两个队伍分别站在两侧,通过发球、传接球、扣球等技术手段,竞争得分。
二、历史1. 起源排球最初是由美国人威廉·摩根于1895年发明的。
当时他是在马萨诸塞州荷尔约克学院(Holyoke College)教授体育课程。
威廉·摩根希望创造一项新的室内运动项目,既可以让学生们在冬季练习体育锻炼身体,又不会像篮球那样需要太大的场地和设备。
2.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逐渐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并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普及。
1900年,在巴黎奥运会上首次出现了排球比赛项目。
1913年,在菲律宾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杯排球赛。
1922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
1947年,第一届世界杯排球赛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
此后,排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发展。
三、规则1. 球场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
场地中央有一条网线将场地分成两部分。
网高男子比赛为2.43米,女子比赛为2.24米。
2. 比赛人员每队最多可以有12名队员参加比赛,但每局只能派出6名队员上场比赛。
3. 比赛时间排球比赛一般分为五局三胜制。
每局比赛的得分是25分(除第五局外),先得到25分并领先对方两分以上即可获胜。
如果第五局打成24平,则继续进行直到某一方领先两分。
4. 得分方式得分方式包括:接发球失误、进攻得分、对方违例等。
如果双方同时犯规,则重新发球。
5. 技术要求排球运动需要掌握许多技术要求,如发球、传接球、扣球、拦网等等。
这些技术要求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
四、比赛流程1. 准备比赛开始前,两队队员需要在场地上进行热身和准备工作。
2. 发球比赛开始后,一方队员进行发球,另一方进行接发球。
3. 进攻接发球成功后,进攻方队员进行扣球或其他进攻手段,防守方队员则进行拦网或其他防守手段。
排球简介文案排球,又称为排球运动,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起源于美国。
它是一种室内运动项目,比赛双方各六人。
排球比赛的场地为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
场地中间有一条高2.43米的网,将场地分为两半,每半场面积为9米×9米。
排球比赛的目的是通过将球击落在对方场地上得分,同时阻止对方球队将球击落在本方场地上。
排球比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比赛项目主要有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
室内排球是在室内场地进行的比赛,而沙滩排球则是在沙滩上进行的比赛。
排球比赛的比赛规则简单明了,比赛双方各六人,比赛分为五局三胜制,每局比赛先得到25分者为胜方,若比赛进入第五局,胜方需先得到15分。
在排球比赛中,球员可以使用手、臂、肩、头等身体部位触球,但不得使用脚踢球。
排球比赛的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发球、扣球、拦网、接发球、传球等。
发球是比赛开始时由发球员发球,发球员站在发球区内,将球发向对方场地。
扣球是球员将球击落在对方场地上得分的动作,是排球比赛中最具观赏性和进攻性的技术动作。
拦网是球员在对方进攻时利用身体挡住对方球员的进攻动作,是排球比赛中重要的防守技术。
接发球和传球是球员在比赛中接到对方发球后将球传给队友进行进攻的技术动作,是排球比赛中重要的配合和传球技术。
排球比赛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亚洲和欧洲地区,排球运动备受青睐。
排球比赛的比赛节奏快、激烈,比赛过程中球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敏捷的反应和高超的技术。
排球比赛不仅考验球员的个人技术,更需要球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
排球比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备受青少年和青年朋友们的喜爱。
总的来说,排球是一项富有激情和活力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仅考验球员的个人技术,更需要球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
排球比赛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备受青少年和青年朋友们的喜爱。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排球运动,让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第一章排球运动概述第一章排球运动概述一、名词解释1、中线2、进攻线3、比赛过程二、填空1、排球正式比赛男子网高2、43m,女子网高_______m。
2、我国最高水平的排球比赛是____________、全国甲级联赛和全国锦标赛。
3、排球战术主要包括严密的集体性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特点。
4、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人的速度、力量、______、耐力、柔韧性和灵活性等素质与运动能力。
5、通过训练和比赛,可以使人的__________、思想修养以及行为作风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6、排球运动于______年起源于美国,是由___________创造的。
7、国际排联成立以后,______人制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8、从排球运动的发展史来看,主要分为自行发展阶段和______阶段。
9、攻防技术____________是排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要求。
10、我国排球在1927年改为____________人制。
11、_______ 年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中国队七战七胜,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12、以全面、_______、高度、多变、准确作为我国排球技术、战术训练工作的指导思想。
三、选择1、排球比赛场内所有线宽为()。
A:0、03m B:0、05m C:0、07m D:0、10m2、排球比赛场地发球区宽度为()。
A:3m B:6m C:9m D:无限延长3、在每局比赛中,接发球队第1次发球的队员是()。
A:1号位队员 B:2号位队员 C:5号位队员 D:6号位队员4、在前4局比赛中获胜的比分是()。
A:25:24 B:17:16 C:28:26 D:28:275、在第五局(决胜局)比赛中获胜的比分是()。
A:15:14 B:17:16 C:18:17 D:20:186、正式比赛规定,排球比赛不限制()。
A:时间 B:空间 C:参赛人数 D:每局分数7、排球攻防技术主要体现的性质是()性质。
A:进攻 B:防守 C:攻防结合 D:突出一方的8、排球运动对运动能力的提高影响()。
排球运动的定义和概念什么是排球运动?排球是一项集合性运动,通常由两个团队进行比赛。
每个团队有六名球员,他们站在一个分为两半的场地上,试图将球击过网并使对方无法回击。
排球运动注重团队合作、战术和技术,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一项高水平的竞技运动。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排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
1895年,美国体育教育家威廉·摩根发明了排球,最初是作为一种室内运动来进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球迅速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流行起来,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竞技运动。
1924年,排球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这项运动的国际化和正式化。
排球运动的规则和比赛方式排球运动有一系列的规则和比赛方式,这些规则旨在确保比赛的公正和公平。
以下是排球运动的一些主要规则:1.球场和装备:排球比赛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场地被分为两半,并有一条高度为2.43米的网将其分隔。
球场上通常还有攻击线和自由区域。
球场的尺寸为18米长、9米宽。
2.球员和位置:每个团队有六名球员,分为三个前排球员和三个后排球员。
球员可以在比赛中更换位置,但必须按照规定的轮换顺序进行。
3.开球和发球:比赛开始时,一方团队进行开球。
开球可以是发球或传球,它必须过网并落在对方场地内。
发球是比赛中最常见的得分方式之一。
4.进攻和防守:球员可以用手臂或手掌击球,但不能用拳头或其他部位。
进攻时,球员试图将球击过对方防线并得分。
防守时,球员试图阻止对方得分并将球回击到对方场地。
5.得分和比赛方式:得分方式有多种,包括发球得分、对方失误得分和进攻得分。
比赛通常是以三局两胜的方式进行,每局的得分上限为25分(除非出现平局),并且必须有两分的差距才能获胜。
排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排球运动涉及多种技术和战术,球员需要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球技术和战术:技术1.发球:发球是比赛中的第一步,球员可以选择直接发球、浮球发球或跳发球。
发球的目标是使对方难以回击或制造出机会得分的机会。
对打排球感兴趣两种摘要:一、排球运动的概述1.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二、对打排球感兴趣的两种人群1.学生群体a.校园排球文化的推广b.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原因和收获2.社会群体a.成人排球俱乐部的发展b.社会人士参与排球运动的原因和收获三、排球运动的价值和意义1.对身体健康的益处2.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3.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平台正文:一、排球运动的概述排球运动起源于1895 年的美国,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
在我国,排球运动同样受到了大众的喜爱,自从1980 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崭露头角以来,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二、对打排球感兴趣的两种人群1.学生群体在校园中,排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
许多学生对打排球产生浓厚兴趣,不仅仅是因为排球运动本身具有的趣味性,还因为它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此外,校园排球文化也是推动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重要因素。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排球队,定期组织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2.社会群体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成人选择参加排球俱乐部,以此来锻炼身体、结交朋友。
成人排球俱乐部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排球运动平台,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尽情地享受排球带来的乐趣。
参与排球运动的社会人士往往能够在比赛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三、排球运动的价值和意义排球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的体质,还能够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排球比赛中,每个队员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因此,排球运动对于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排球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平台,让人们能够在运动中结识新朋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第11周第3课时
一、
1947
时代进入了竞技时代。
在此期间,排球技、战术模式由单一模式逐渐向多元化
发展;由重攻轻守逐渐向攻防兼备发展;由追求高度和力量逐渐向讲究技术和
战术发展;由注重个人技巧逐渐向讲究集体配合发展。
1949年举办了第一届
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1952年又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1964年
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1965年和1973年国际排联先后举办了第一
届男子和女子世界杯排球赛。
(三)现代排球
排球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
它包含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排球以及“大排球”等三个内涵。
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是技、战术打法,它不只是攻防技术、战术打法的全面发展,也是体能、心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攻是以攻为主导,以攻贯穿全部比赛过程的总体进攻观念;全守则是全攻的基础,它包括全方位的防守技术、出击防守、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的密切配合、有针对性防守阵型以及防守阵型兼顾防守与反击效果等观念。
三、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排球运动的发展
排球是1905年传入我国的。
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
19 14年第二届全运会,男子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的女子排球运动开展得较晚,1930年才被列为全运的正式比赛项目。
受远东运动会的影响,我国的排球运动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和六人制的演变过程。
(二)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作为重点体育项目被加以推广,成为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普及提高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阶段。
在此阶段内,中国全国体育总会首次向全国的体育工作者介绍了6人制排球比赛的规则与方法,并在1951年举行的全国第一届篮球、排球比赛大会上正式采用了6人制排球比赛;次年,中国男、女排球队分别成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6人制排球示范表演赛,极大地推动了6人制排球比赛在全国的开展
2、发展与提高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我国排球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阶段。
日本教练大松博文来任教使我国在学习研究日本排球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并创造了“盖帽”拦网、平拉开扣球等先进的技战术。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技、战术水平明显下降。
1972年,我国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国内比赛,并解决了排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问题。
1976年新的国家排球队得以组建,并在国际交往中逐渐成熟起来,技战术水平接近了世界一流水平。
3、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阶段
随着我国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1978年中国男、女排相继实现了冲出亚洲的夙愿。
此后,中国女排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与快速多变的战术成为世界排球史上唯一获得“五连冠”的女子排球队;中国男排也在继承传统快攻打法的基础上对技、战术加以发展创新,并于1977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世界杯赛的第五名。
4、滑向低谷与重振雄风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排球运动发生了较大变革。
欧美诸强在保持自身强攻优势的基础上,吸取了快速多变的打法,创造了较为全面的战术体系。
而这时中国队则由于战术因循守旧等原因,成绩一再下滑。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排球体制的改革,使整个排球技战术水平再一次得到了较大提高,因此男、女排的世界比赛成绩也有所上升。
1995年国家女排进行了重新调整,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组建8个月的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又获得了第二名。
2001年,中国女排由新的教练班子和以年轻队员为主组成一支新队伍。
重组后的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在2001年世界大冠军杯上获得冠军。
国际媒体称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5年后再次获得世界冠军。
此后朝气蓬勃的中国女排继承和发扬“老女排”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的优秀传统,先后获得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名;第十四届亚运会获得冠军;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2003年亚洲锦标赛冠军;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