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57.1-2007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图式
- 格式:doc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118
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满足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的需要,受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委托,对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进行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工期紧迫,而航摄工作受天气影响无法照常进行,不能保证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的制作工期,为此成图方法改为全野外数字采集成图。
1.2 测区范围测区位于。
测区包括经济开发区东、西两个片区,以**红线为界,呈现不规则形状,约18.5 km2(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2 测区概况**镇地处区的北面,距离区约10km,沿万红路向北可直达**镇。
测区主要居民点包括***。
测区道路较发达,交通尚属方便。
测区周边地形为高山,中间形成洼地,主要种植龙眼、蔬菜及水稻。
3 已有资料3.1 控制点成果测区周边有***控制、***水准点,高程属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3.2 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1:1万地形图可以作为工作用图。
4 基本技术要求4.1作业依据(1)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2)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4) 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 GB 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6)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7)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8)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9)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1) 本《技术设计书》4.2数学基础及等高距(1)平面坐标系:控制点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和**市城市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市城市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市城市坐标系:(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附件: 2005—2008 年公布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国标、行标和省标)测绘国家标准1∶5001∶1 000 1∶2规定了 1∶500、1∶1 000、1∶2 000 地形图航空拍照的技术要GB/T 6962 —2005000 地形图航空拍照规范 求、成就质量的检查方法及航摄器械和航摄成就的保存要求。
1∶500 1 ∶1 0001∶2规定了采纳外业数字测图的方法测绘1∶500、1∶1 000 、1∶2 000 数字地形图的技术规程和精度要GB/T 14912— 2005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求。
公然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GB/T 19996— 2005本标准规定了公然版地图质量评定的基本要求、方法、差错分类和质量分级评定标准。
国家一、二等水平丈量规范GB 12897— 2006规定了在全国成立一、二等水平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
基础地理信息因素分类与 GB/T 13923— 2006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因素分类与代码,用以表记数字形式代码的基础地理信息因素种类。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国家重力控制点(网)的布设原则、施国家重力控制丈量规范GB/T 20256— 2006测方法、丈量精度、数据办理、质量管理、成就资料上交等内容。
国 家 基 本 比 例 尺 地 图 图规定了 1:5 00 1:10 00 1:20 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样地式第 1部分: 1:5 00GB/T 20257.1 ―2007物、地貌因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 1:10 00 1:20 00 地形图图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乞降基本方法。
式国 家 基 本 比 例 尺 地 图 图 规定了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上表示的各样地物、地式第 2 部分: 1:5 000GB/T 20257.2―2006 貌因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 规格和颜色标准、 图幅整饰规格,1:10 000 地形图图式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乞降基本方法。
前言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 8-201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作为本标准的基础标准,沿用了相关的概念,少量进行了改变。
对需要描述更详细的概念,参照其他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部分为标准的附录,属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由东莞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明辉、沈奇祥、黎海波、欧阳松南、叶健文、朱岩彬、敖平平。
目录1 总则 (5)1.1 一般规定 (5)1.2 精度要求 (6)1.3 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6)2 地下管线探查 (8)2.1 一般规定 (8)2.2 探查前的技术准备 (8)2.3 实地调查 (11)2.4 地下管线探查 (14)2.5 探查工作质量检验及精度评定 (16)3 地下管线测量 (18)3.1 一般规定 (18)3.2 控制测量 (18)3.3 地下管线测量 (19)3.4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20)3.5 地下管线数字测绘 (20)3.6 测量成果的质量检查 (22)4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3)4.1 一般规定 (23)4.2 综合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4)4.3 专业地下管线图的编绘 (24)4.4 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 (25)4.5 地下管线图编绘检查 (25)5 工程监理 (26)5.1 一般规定 (26)5.2 探查监理 (27)5.3 测绘监理 (30)5.4 数据监理 (31)6 地下管线成果资料的验收 (33)6.1 一般规定 (33)6.2 验收 (33)6.3 成果提交 (34)7 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35)7.1 一般规定 (35)7.2 地下管线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36)7.3 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36)7.4 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 (37)7.5 数据管理 (39)8 地下管线动态管理 (41)8.1 一般规定 (41)8.2 新建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41)8.3 新建地下管线的数据更新 (42)9 附则 (42)附录 (43)附录A 地下管线普查安全保护规定 (43)附录B 地下管线图例 (44)附录C 地下管线的代号和颜色 (46)附录D 地下管线图注记标准 (47)附录E 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 (48)附录F 地下管线点成果表 (49)附录G 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 (50)附录H 地下管线探查质量检查表 (51)附录I 巡视检查记录表 (52)附录J 整改通知单 (53)附录K 资料审查记录表 (54)附录L 明显管线点调查监理检查记录表 (55)附录M 隐蔽管线点探查监理检查记录表 (56)附录N 隐蔽管线点监理开挖验证记录表 (57)附录O 监理验收单 (58)附录P 控制测量监理观测检查记录表 (60)附录Q 管线点(地物点)测量监理检查记录表 (61)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四岔镇区地形图测量项目实施方案安徽天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五月一、项目的简介1.1、工作目的:通过这次测量为今后将权属信息和地籍、地形图数据进入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现势的四岔镇地籍调查数据库。
1.2项目规范要求(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td1001-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3)《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tb/t 14912-1994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5)《地形测绘规范》(ch 5002-1994)(6)《城市测量规范》(1999,cjj8-99)1.3项目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 2)、控制测量 3)、地形测量二、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2.2、主要人员岗位安排及职责 2.2.1、岗位安排(1)工程总负责人:王亮亮(2)项目经理:(3)质量管理负责人:孟凡华(4)进度控制人:苏杭州(5)技术负责人:高军2.2.2、岗位职责a、四岔镇项目项目经理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并做好宣传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测绘管理规定和技术规定,并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对测绘设计报告中测量部分的审查工作。
(4)及时对各类工程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5)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和检查指导。
(6)负责测绘行业管理的联系、接洽和报告工作。
(7)负责组织落实新技术、新方法的交流与推广工作。
(8)及时向上级汇报有关测绘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有关总结报告。
(9)负责测绘成果的归档、汇交、保存和保密工作。
c、测量技术负责人职责(1)全面负责iso9001质量体系的贯彻执行情况。
(2)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3)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书的编制与技术交底工作。
(4)负责对有关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满足生产需要。
测量常用规范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测量常用规范序号名称代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4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5地籍测绘规范CH5002-19946地籍图图式CH5003-1994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1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3-2006 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13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1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16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1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1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1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21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2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23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GB/T23709-2009_ 24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25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2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27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28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2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30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 31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GB/T17986.2—2000。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1:1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规定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年8月1概述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福建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加快我省村庄规划编制,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由我局统一组织安排村庄地形图测绘,满足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村居规划建设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工作用图的需求。
在总结以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2可利用的成果资料2.1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4年施测的全省C级GPS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可作为本项目平面控制点的起算数据。
在测区附近的其它高等级GPS控制点和FJCORS系统也可以使用。
2.2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04年完成的全省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可以作为本项目高程控制起算使用。
在测区附近的其它等级水准点也可以使用。
2.3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现有的1:1万、1:5万地形图可以作为本项目作业计划、图幅分幅等使用。
3 引用标准与作业依据3.1GB/T 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3.2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3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4 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3.5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3.6 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7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8 FCB 001-2005《福建省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福建省技术规定》3.9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10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3.11 项目承担单位以县为单位编制的专业技术设计书。
项目名称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公司名称2017年6月目录1观山湖区概略 (1)1.1观山湖区地理概略 (1)1.2朱昌镇概略 (1)1.3测区简介 (1)1.4测区范围和工作量 (1)1.4.1测区范围与散布 (1)1.4.2需要达成的工作量 (2)1.4.2.1平面控制丈量 (2)1.4.2.2高程控制丈量 (2)1.4.2.3数字地形图测绘 (2)1.4.2.4段实行计划 (2)2实行技术方法 (2)2.1已有资料剖析应用 (2)2.2图幅分幅与丈量基准 (3)2.2.1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3)2.2.2丈量基准 (3)2.3丈量精度与方法 (3)2.4采纳的主要技术 (4)2.4.1GPS丈量技术 (4)2.4.2数字测绘技术 (4)3引用、依照技术标准 (4)4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4)4.1生产硬件投入 (4)4.2生产软件投入 (5)5控制丈量 (5)5.1平面控制丈量 (5)5.1.1控制网布设方案 (5)5.1.2坐标系统选择 (5)5.1.3基础控制网成就供给 (5)5.1.4GPS四等网与GPS 一级网设计 (5)5.1.5GPS四等点与GPS 一级点选埋 (7)5.1.6GPS控制网测算 (7)5.1.6.1GPS控制网外企观察 (7)5.1.6.2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8)5.1.6.3GPS网平差计算 (8)5.2高程控制丈量 (9)高程控制网设计 (9)5.2.1高程基准 (9)5.2.2四等水平观察 (9)5.2.2.1四等水平丈量的基本技术要乞降观察技术要求 (9)5.2.2.2四等水平丈量外企观察 (9)5.2.3水平网平差计算 (9)5.3图根控制丈量 (9)5.3.1图根控制点埋设 (9)5.3.2图根控制点埋设 (10)5.3.3图根控制点编号 (10)5.3.4图根控制网观察 (10)5. 3. 5图根控制高程丈量 (10)5. 3. 6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11)6数字地形图丈量 (10)6.1测绘基本要求 (10)6.2数字地形图图面表示 (10)6.3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12)6.4交通表示 (13)6.5水系表示 (13)6.6地貌表示 (13)6.7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123)6.8地形图分层与分色要求 (13)7.质量报称与安全举措 (14)7.1生产设备保障 (134)7.2作业技术力量保证 (14)7.3增强质量检查 (14)7.4采纳先进的数据收集方法 (14)7.5安全举措 (15)8提交成就 (15)8.1控制丈量成就 (15)8.2地形丈量数据 (16)8.3文档成就: (16)1观山湖区概略1.1观山湖地理概略观山湖区位于东经106°33,—106°41,,北纬26°33,—26°40,,地处贵阳市西北部,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片区,西靠清镇市,北与白云区相接。
我院顺利完成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更新日期:2009-2-18为满足漳州市城镇地籍调查1:500地形图数字化测图工程的需求,我院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原有C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在市区35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了由32个点组成的D级GPS控制网。
该点位采取水泥桩明标埋设和不锈钢金属灌标两种方式布设,平均点位间距约2公里。
外业观测采用GPS静态观测方法,按点边混连方式观测,共获取基线195条。
同时为满足高程精度,按四等水准要求共观测水准线路长14公里。
经过严格的检查、测算,最终成果各项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完全满足地籍测图首级控制的需求,也为今后市区控制网改造和信息化测绘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GPS控制网及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一、项目概述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熟练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提高操作绘图软件的能力,从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二、测量依据1、GPS静态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城市测量规范》(CJJ 8-85)2、数字测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本技术设计书三、测区概况(一)、测区范围1、GPS静态测量测区为桂林市七星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漓江东畔,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南起于漓江路,北止于环城北二路,西起于小东江,东止于普陀路;2、数字测图:测区为桂林理工大学整个屏风校区。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规定、航摄作业、外业测绘、内业处理与成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3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323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CH/T9008.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CH/T9008.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人机unmanned air vehicle(UAV)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具有遥控、半自主、自主三种飞行控制方式3.2无人机航空摄影aerial photography of UAV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以影像传感器为任务设备进行的航空摄影。
4基本规定4.1航摄作业前应收集与测区有关的地形图、影像等资料和数据,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飞行区域的空域条件、设备的适应性,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4.2航摄作业前应进行测绘备案登记。
4.3航摄作业前应遵循相关空域管理规定,获得有关空域管理部门的飞行批复文件。
4.4所配置无人机的航程、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性能应能满足摄影任务的要求。
4.5无人机应配置必要的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航空摄影测量设备等。
5.1. 数据建设技术要求 5.1.1. 作业技术依据 本项目工作的技术依据主要有: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代号 标准等级 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 100-2010 行业
2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 106-2010 行业
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1部分:单元网格》 GB/T 30428.1-2013 国标
4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 GB/T 30428.2-2013 国标
5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3部分:地理编码》 GB/T 30428.3-2016 国标
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 国标
7 《城市测量规范》 CJJ /T8-2011 行业
5.1.2. 技术要求 内乡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据普查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标准规范编制、单元网格与责任网格划分、地理编码普查、部件普查、数据处理与建库、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网格图集编制、地图格式的转制等。 (1)普查范围的界定 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本期内乡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覆盖全县城市管理主要建成区,东至商圣苑、西至249省道、南至南环路、北至五里堡G312,约20平方公里。具体普查范围以实际普查界限为准。 (2) 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部件测绘普查和数据库建设 城市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通过拉网式数据普查测绘,对县内的部件进行全面测绘普查,建设部件专题数据库。 应按照国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同时结合内乡实际,通过数据普查、调查将管理内容进行适度扩展,真正实现特色管理,并依据扩充后的部件标准进行部件测绘、普查及部件数据库建设。 部件的测绘定位:为了保证成果精度和数据共享需要,要求采用全野外实测获取部件的空间位置信息并完成属性调查工作;应满足1:1000或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以保证数据整体质量。 属性调查附加要求:井盖类部件要调查材质,杆类部件要调查其编号(如有),带名称信息部件要调查名称属性。响应人还可从实际需要出发增加属性调查内容。 *地理编码普查和数据库建设 按照住建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进行地理编码数据库建设。地理编码数普查的对象为永久性建筑(楼房)的门址、标志物、兴趣点等。需要采集对象的名称、位置、X、Y坐标等信息。 *单元网格数据库建设 按照国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1部分:单元网格》进行单元网格数据库建设。基于现有的内乡县行政区划资料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和编码工作,建立单元网格数据库;单元网格数据库应包含区域、街道办事处、社区和单元网格四层数据。每层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正确无误。 *实景影像数据库建设 实景影像数据是对现有"数字城管"系统GIS应用的一个延伸扩展,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数字城管"系统中二维GIS数据功能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的和业务审批等数据实现对接,提升管理水平。 (3)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5.1.3. 部件数据 按照国家标准,分类调查城管部件,调查应覆盖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城管部件。城管部件的基本属性信息内容应符合规范,能说明部件的基本特性;对于详细属性(附加属性)可向相关部门收集资料。 1)城市部件数据须全野外实测,其定位精度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序号 精度级别 误差(m) 说明 1 A类 ≤±0.5 指空间位置或边界明确的部件,如井盖、灯等。
航测1:500房屋测量技术方案2021年12月14日目录一、技术标准3二、航飞摄影根本流程41.工程所用测量数据42.像控点选取要求43.飞行及摄影设备74.飞行质量要求85.影像质量要求106.飞行任务规划10三倾斜摄影测量建模113.1空三加密123.2加密要求143.3模型分块重构14四立体测图164.1 工作流程164.2内业采集174.3 细部采集18五外业调绘补测19六成果整理216.1数据编辑216.2 数据输出22七完成成果22一、技术标准1.?无人机航摄平安作业根本要求?CH/Z 3001-2021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21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X?CH/Z3003-2021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X?CH/Z 3005-2021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2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X?(GBT18314-2021);7.GB/T20257.1-2007?国家根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局部:1:5001: 10001:2000地形图图式?8.?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0.?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X?(GB/T15967-2021);11.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二、航飞摄影根本流程1.工程所用测量数据1、工程测区内有高等级平面控制点5个以上〔含五个〕,用于精度控制。
2、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7度,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3、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像控点选取要求1〕在选择像控点时,应充分考虑布点要求,将像控点的布设与布点方案结合在一起,选择地形测量对天通视良好且可以明确识别的地物点和目标点;2〕布设的标志应对空视角好,防止被建筑物、树木等地物遮挡;黑白反差不大,地物有阴影以及某些弧形地物不应作为控制点点位目标;3〕航摄相片控制点的选取还需满足以下几个标准:①像控点应尽量布设在航向旁向重叠的公共区域使控制点能够公用;②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中线的距离不应大于3cm,当旁向重叠过大或过小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4〕控制点距相片边缘不小于1.5cm,距相片的各类标志不小于1mm;5〕位于自由图边的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如图1〕:图1 像控点布设方案根本图式6〕像控点样式图2 像片像控点样式7〕像控点测量1.测量采用GPS,其标称精度满足以下要求:水平标称精度:±10mm+ 2 ppm;垂直标称精度:±20mm+ 2 ppm;2.像控点测量GPS测量时,观测时间应超过15秒,每点观测两回,观测值应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场记录,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不应大于2cm,垂直坐标分量较差不应大于3cm。
,. 航测1:500房屋测量
技术方案 ,.
2018年12月14日 目录 一、技术标准 ........................................................................................................... 3 二、航飞摄影基本流程 .......................................................................................... 4 1. 项目所用测量数据 ................................................................................. 4 2. 像控点选取要求 ...................................................................................... 4 3. 飞行及摄影设备 ...................................................................................... 7 4. 飞行质量要求 .......................................................................................... 8 5. 影像质量要求 ........................................................................................ 10 6. 飞行任务规划 ........................................................................................ 10 三 倾斜摄影测量建模 .......................................................................................... 11 3.1空三加密 .................................................................................................. 12 3.2加密要求 .................................................................................................. 14 3.3模型分块重构 ......................................................................................... 15 四 立体测图 ........................................................................................................... 17 4.1 工作流程................................................................................................. 17 4.2内业采集 .................................................................................................. 17 4.3 细部采集................................................................................................. 18 五 外业调绘补测 ................................................................................................... 19 六 成果整理 ........................................................................................................... 21 ,. 6.1数据编辑 .................................................................................................. 21 6.2 数据输出................................................................................................. 22 七 完成成果 ........................................................................................................... 22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具体包括:(1)测区控制测量;(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6平方公里;(3)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