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33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地质工程是在土壤、岩石和水体等地质环境下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学科。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质工程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地质勘探、地质评价、地质灾害预防三个方面讨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地质工程问题。
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高速公路建设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区域内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确定工程地质特征和地质类别,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的基础工作,包括野外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化验分析等。
通过地质调查,能够获得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岩性特征等重要信息。
2. 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钻探、探槽和地质雷达等。
钻探是最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通过取得地下土壤和岩石样本,分析其物理、力学和化学特性,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依据。
二、地质评价地质评价是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确定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1. 地层评价:地层是地质层序中的基本单元,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通过对地质剖面和钻探样本的分析,可以确定地层的厚度、坚硬程度以及变形性质等,为道路路基和桥梁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 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等因素的评估。
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稳定性,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地震活动是高速公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应进行地震地质评估,确保工程抗震能力。
地质灾害评估主要包括滑坡、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涌出等,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前进行评估,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危害。
三、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1. 滑坡防治: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是由于土壤的不稳定性和地下水的影响导致的。
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土体的抗滑性能,采取加固措施,如挡土墙、钢丝网等,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
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摘要: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主要包括坍塌、滑坡以及冻土等,不仅具备极强的破坏性,而且影响范围大,不利于高速公路施工。
不仅如此,高速公路施工沿线的的水文、地形、地貌等均存在巨大差异,陡坡路、高边坡路较多,路基力学性能差异大,极大的增加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1高速公路地质勘察要点1.1路基初勘(1)在一般路基中,初勘要确定地基和边坡能否保持稳定,同时要和路线对应的地质图做到一同绘制。
根据具体复杂情况对勘探点进行布设,多数情况下应布设在特征点上,间隔距离一般按照200~500m的范围控制。
测试点主要布设于土质段落,其数量按照勘探点数量的50%控制,在野外鉴别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常规试验,包括物理试验、水理试验、化学性质试验。
(2)在高路堤中,初勘的目的是查明荷载持续作用影响下,地基可能出现的滑移与沉降现象,并确定地基能否保持稳定,主要是对不同地层所在位置、层厚及土体类型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除此之外,还应确定承载力与抗剪强度等重要指标,最终对路基在受到附加荷载持续作用后能否保持稳定进行判定。
对地质平面图进行测绘,得到路线平面图,其精度需按1∶2000严格控制。
对控制横断面进行测绘,其间隔距离按200~500m控制,每个工段上要有2个以上断面,在每个断面上还要有2个以上勘探点。
(3)在坡度为1∶2以上的陡坡段,需查明是否会产生滑动,并对覆盖层具体层位、厚度、土体类型、基岩具体倾斜度、岩性产状、风化强度、地表水情况、地下水情况,最终确定相应的抗滑指标与抗剪指标。
(4)对于边坡超过20m的深路堑,以及需要处理的危险边坡,应通过细致的调查明确软弱结构面是否存在滑动的危险,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判断。
调查开挖边坡揭露的岩土层与软弱结构面整体滑动稳定性、边坡体的岩土体具体构成、不同层位岩土界面坡度与倾向、风化程度、边坡上各层位的厚度、边坡岩层的具体层位与厚度,此外还需对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做详细调查,特别是地下水具体埋深和渗水等状况。
浅谈公路工程的地质勘察要点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相关技术、新技术研究及勘察体系的建立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质勘察原位测试探地雷达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1.1 钻探技术钻探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
为了获得可靠的地勘资料,在钻探过程中减小对土样的扰动和取得完整的芯样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确保钻探质量的技术关键。
此外,需选择有效措施,克服地表积水、河流泛滥、交通不便等困难。
(1)钻探工具软土发育地区地表多为沼泽、水网密集的农田,交通运输条件差,不利于大型机具进出,所以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性强的设备更适合于软土发育地区钻探。
(2)取样工具在软土发育地段进行工程勘察,采取原状土样必须使用薄璧取土器,直径不宜小于108mm。
软土取样一般选择取样扰动小、质量高的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壁厚为1.25~2.0mm。
软土层中经常含粉土或砂土夹层,因此钻探工作中应特别注意砂层的鉴别处理。
(3)钻探方法钻孔宜采用干法钻进,对于多年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可以采用泥浆护壁钻进的方法。
事实上软土发育地区的地下水位均较高,软土地层基本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且为饱和状态,对于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因其渗透性差,泥浆对其含水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现在勘察设计单位对于软土地层基本采用泥浆钻进方法。
而对于具有粉土夹层的软粘土,最好采用干法钻进。
(4)取样方法在钻探取样时,为了保证土样不受扰动,在接近取土深度时,钻工操作应该避免钻具下压或冲击孔底。
并且取样前应采用无水钻进进行清孔,清孔后应尽快取样。
取样方法根据具体地层采用“重锤一击法”、“重锤少击法”、“快速压入法”等进行。
(5)钻探新技术公路工程地质钻探和取样中,采用传统的物质循环方法对土体样品的含水率有较大的改变,使得取样得到的样品不能如实代表软土的天然状况。
空气钻进技术是指钻进中以压缩空气或含有压缩空气的气液混合物作冲洗介质,或用压缩空气既作破岩机具的动力,又兼作冲洗介质的一种新的钻进技术。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篇一:路基等地勘要求地勘要求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建议:一、路线:1、对全线进行工程地质调绘或调查,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时可进行地质调查。
地质调绘应沿路线及其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调绘宽度沿路线左右两侧的距离不小于200m;调绘比例尺为1:2000.。
2、对路线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进行说明,并对地下水及河水进行有关检测,是否对混凝土具有腐蚀性,进行有关分析评价3、提供1:2000~1:10000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工程地质纵断面图,相关调查和试验数据附表及照片。
二、高填方:1、ak7+370~412,bk9+370~478,bk9+621~700三段为本项目的高填方路堤;2、在路线工程调绘上查明高填方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地貌类型、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横向坡度,岩层结构及相关特性,基岩的埋深及起伏变化情况,地基岩土的地基承载力,地表水的分布及水质,地质稳定性。
3、每段高路堤横向勘探断面的数量不得少于1条,每个断面的钻孔或挖探数量(建议采用挖槽法)不得少于1个,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原位测试。
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增加勘探断面。
4、对高填方路段工程地质进行说明,对工程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评估高路堤产生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及地基失效导致路堤产生滑动的可能性。
5、出图1:2000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100~1:400的工程地质横断面图,1:50~1:200的挖探柱状图,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水质分析资料,附图、表及照片。
三、深路堑(深挖方):1、ak4+335~400(最大挖深31.2m),bk9+760~820(最大挖深21.8m),bk13+555~620(最大挖深20.6m)三段为本项目涉及的深路堑。
2、在路线工程地质调绘上查明深挖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查明地貌类型、地形的起伏变化及横向坡度、斜坡的自然稳定状况;斜坡上覆盖层厚度、土质类型、结构、含水状态和密实度;覆盖层与基层接触面的形态特征及起伏变化情况;岩层结构及相关特性岩层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及其倾向路基的情况;地下水的位置、流量及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xx));地表水的分布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路堑的稳定性。
公路工程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勘察是指在公路建设前,通过调查、测量、分析等方法获取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交通等信息数据,为工程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提供客观依据和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一项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勘察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以下为公路工程勘察规范的主要内容:一、勘察的一般规定(一)勘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勘察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勘察应满足的要求,包括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等。
(二)勘察单位的资质要求:规定承担公路工程勘察任务的单位应符合的资质要求。
(三)勘察的内容、范围和方法:明确勘察的内容和范围,规定勘察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勘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勘察前准备工作(一)勘察报告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变更审核:勘察单位应编制勘察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查,同时规定勘察报告所应包含的内容。
(二)采样、检验与试验:规定采样、检验和试验的方法和流程,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现场踏勘和地理勘察:明确现场踏勘和地理勘察的内容和方法,要求必要的勘察数据和信息。
三、工程地质勘察(一)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明确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岩性等方面的勘察。
(二)地质灾害调查:规定地质灾害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土质勘察:明确土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土壤性质、工程特性、承载力等方面的勘察。
四、水文地质勘察(一)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规定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水文地貌、地下水位和流向、地下水质量等方面的勘察。
(二)河流和水域调查:明确对河流和水域进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水文特性、水质情况等方面的勘察。
(三)水土保持勘察:规定对勘察区域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五、交通勘察(一)交通勘察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交通勘察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包括道路交通组织、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方面的勘察。
公路勘察规范公路勘察规范是指在进行公路工程勘察时,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下面是公路勘察规范的一些内容,约1000字。
1. 勘察目的和任务公路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质、水文、地形、气候、交通等基本情况,为公路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勘察的任务包括地质调查、水文勘测、地形测量和交通调查等。
2. 勘察前准备勘察前应对勘察区域的文献资料进行调研,了解基本情况和勘察历史。
同时,要对勘察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勘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公路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石性质、断裂带等。
通过采集岩石样本和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分析,得出勘察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条件。
4. 水文勘测水文勘测是公路勘察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要对勘察区域的水文特征进行了解,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降水量等。
通过进行水文测量和样本采集,得出勘察区域的水文条件,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
5.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公路勘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要对勘察区域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详细测量,包括地面高程、山脉河流、水体等。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和测量仪器,得出勘察区域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特征,为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6. 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是公路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对勘察区域的交通情况进行了解,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等。
通过对交通流量、交通速度和交通密度等进行测量和观察,得出勘察区域的交通情况,为公路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
7. 勘察报告勘察结束后,要根据勘察数据和现场勘察的结果编写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应包括勘察目的、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结果等内容,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水文、地形、交通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还要提出勘察区域的适宜设计方案和建设方案。
以上是关于公路勘察规范的一些内容。
公路勘察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进行了详细细致的勘察工作,才能为公路设计和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和保障。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理解和应用一、修订工作概况1、本规范的历史沿革第一版是在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86)以及《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 063-85)中有关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行业技术进展和工程实践经验,依据当时公路设计和建设的需要,制定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由XXX主编、共八个单位16人参编。
XXX于1993年7月9~10日在成都主持召开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修订大纲审查会,《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初稿)讨论会于1994年6月17~11日在西安召开。
XXX1998年12月23日交公路发(1998)805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颁布,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2、“98规范”执行情况:公路工程作为一种线状工程,穿越不同地形地质单元,碰到的岩土类型庞大多样,又涉及路基、桥梁、隧道以及站所修建等多种工程类型,内容繁杂。
相干联的技术标准陆续修订,还有“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因此,98规范在使用中碰到一些问题,例如:《公路土工实验规程》中土的“统一分类”方案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分类方案若何理解和和谐?一些量化规定若何理解执行?特殊性岩土的品种还不周全;一些勘察、测试方法的逐步普遍使用,原来比较粗略的规定需要明白;目前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着重强调,等等。
我们陆续收到一些意见和建议,有的是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98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有的是对规范的理解问题;还有相关技术进步了,原来还不明确的问题有了结果,都需要对98规范进行修编。
3、本次修订情况XXX[2006]439号“关于下达2006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安排的2006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XXX负责《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修订工作,8个单位17个人参编。
公路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公路工程地质是公路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学、工程学、水文学等多个领域。
在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以确保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地质构造与地层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断裂、错位等现象的地质作用。
地层则是指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层叠置在一起的地质体。
公路工程中,需要对地质构造和地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特点,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公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通过对地层进行钻探、原位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质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质知识和技术,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
三、路基工程地质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它直接承受路面传递的荷载,因此路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路基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软土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如加强排水、加固软土等。
四、路面工程地质路面是公路工程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部分,因此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在路面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路面质量的影响,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岩石层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如加强排水、采用耐磨耐压的材料等。
五、桥梁工程地质桥梁是公路工程中跨越河流、沟谷等障碍物的部分,因此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桥梁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如河床地质、水文条件、岩石层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如加强防洪措施、提高结构设计等。
公路地质勘察设计不同阶段地质勘察深度及方法公路地质勘察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地质勘察的深度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地质勘察是为了充分了解地质情况,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的工作。
地质勘察的深度和方法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质勘察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介绍,讲述地质勘察的深度及方法。
一、可研阶段地质勘察可研阶段地质勘察是指在进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时进行的地质勘察。
在这一阶段,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工程建设地点的地质情况,确定该地段是否适合进行公路工程建设以及建设所需的基础工程。
地质勘察的深度在可研阶段相对较浅,主要是以地质地貌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为主。
1.地质地貌调查地质地貌调查主要是对公路工程建设地点的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地貌起伏等进行调查。
通过对地质地貌的调查研究,可以初步了解地质环境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为后续的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基础数据。
2.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是对公路工程建设地段的地质工程性质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以确定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可研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开展地层勘探、地表水文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以确保公路工程的可行性。
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是在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时进行的地质勘察。
在这一阶段,地质勘察的深度相对于可研阶段有所增加,主要是以公路线路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为主。
1.地质钻探在初步设计阶段,地质钻探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通过地质钻探可以获取地下岩土层的详细情况,包括岩土层的性质、分布、厚度以及地下水情况等。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道路路基的设计方案、路基稳定性的评价以及路基防渗措施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2.地质灾害评价地质灾害评价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的重要工作。
对公路工程建设地段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价,可以有效评估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影响,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4 地震法勘探(震探)1)测线与测点的布置原则(1)测线应沿桥轴线及其两侧布置,一般不应少于3条;其相互间距和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定,一般间距陆上为20m~30m,水上为50m~100m;测线长度比规定的勘探范围应大于4个正常检波点。
(2)测线应垂直于构造线走向,当岩层倾角过大或有旁侧波影响时,可布置斜交线。
(3)震探点排列应尽量布置成直线,有困难时可布置成折线,但其折角不宜大于5°,且将折点布置成炮点。
同一排列的震探点应布置在地形起伏不大、地表介质均一的地段上,并应与钻孔、电探点、岩石露头等资料紧密配合。
2)精度要求在较好的条件下,地震界面深度的定量平均相对误差应小于±10%;条件较差时,应小于±20%;确定埋藏地质体平面位置的误差为1~2检波距。
5 声波探测1)测段或测点布置原则(1)测段或测点应根据任务书要求布置在表面平坦且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发射点和接受点,根据探测项目的需要,可选在地面或岩体表面,也可选在1~2个钻孔中。
(2)孔间测试时要求孔向平行,如不平行,应准确地实测各孔:方位、倾角、孔口距及孔口连接线方位、高差等。
(3)为工程地质分类和评价,声测孔一般可布成直角线;孔距;一般小于10m,孔深视岩体情况而定。
(4)测定动、静弹性模量对比试验的测孔布置,应考虑便于测:试静弹模面上各种不同方向的岩体波速。
测孔数目、孔距、孔深视;现场情况而定。
2)精度要求(1)时距曲线图,一般应以1∶10和1cm代表50m/s的比例尺绘制。
(2)纵波或横波速度沿测线或孔深变化的曲线图,一般应以1∶20和1cm代表500m/s或1000m/s的比例尺绘制。
(3)振幅沿测线或孔深变化的曲线图比例尺,应根据振幅衰减程度选定。
(4)弹性模量,应根据实测的纵、横波速进行计算;但当横波资料不可靠时,可采用岩块测纵、横波速求泊松比值。
表5.3.4 桥位钻孔数量与深度表②河床中钻孔深度系以河床面高程控制,河岩处孔深应按地面确定;③表列孔深,当地基承载力小时取大值,大时取小值。
浅析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方法[摘要] 公路作为一种线性构造物,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是带状的空间立体交通结构物。
由于这些特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条件和繁杂的地质问题,由此,公路工程地质勘测直接关系到路基、桥隧的安全, 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公路工程建设地质勘测方法公路作为一种线性构造物,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是带状的空间立体交通结构物。
由于这些特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条件和繁杂的地质问题,由此,公路工程地质勘测直接关系到路基、桥隧的安全, 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下具体了解一下地质勘测的方法。
1、研究既有资料收集和研究路线通过地区既有资料, 不仅是外业测量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方法。
特别在既有资料日益丰富、遥感技术日益详尽的今天, 这种方法尤为重要。
资料的收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区域地质资料所属公路自然区划、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岩性、土质情况, 有条件的应进行沿线筑路。
(2)材料调查。
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公路沿线所属的水文地带类型及特征等。
(3)地形、地貌资料。
(4)特殊地质地段资料。
(5)地震资料沿线及附近地区的地震历史情况,地震烈度, 地震破坏情况与其他地貌、岩性、地质构造的关系等。
(6)气象资料气温、降水、湿度、积雪、冻结深度及风速等。
(7)工程经验区域。
已有公路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判断, 掌握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相关工程经验, 从而判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调查与测绘调查与测绘是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
通过观察和走访, 对公路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地面研究。
公路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目的在于查明公路走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对路基、桥梁、隧道及其他结构物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评价, 为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布置提供依据。
公路地质勘察设计不同阶段地质勘察深度及方法公路地质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路基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和充分掌握,可以合理选择路线、设计路基、选择合适的路基工程方法和材料,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据勘察设计的不同阶段,地质勘察的深度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质勘察可以分为前期勘察、路线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阶段的地质勘察深度和方法。
一、前期勘察阶段前期勘察是公路地质勘察设计的开端阶段,其目的是收集初步的勘察资料,初步确定路线的可行性,为后续的路线勘察提供依据。
在前期勘察阶段,地质勘察的深度较浅,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采集取样等方式进行。
1.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地质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相关图件,获取当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等基本信息,为后续的实地考察提供必要的依据。
还可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地质调查报告、前期勘察报告等,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工程地质问题,为路线勘察和详细勘察提供参考。
2. 实地考察在前期勘察阶段,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对路线的大致走向和地貌特征进行初步了解。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初步判断土地利用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地貌地质特征等,为路线勘察提供依据。
3. 采集取样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路线选址和地质条件的地层、岩石、土壤等进行采集取样,送检化验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孔隙结构等,为后续的路线勘察和详细勘察提供必要的依据。
路线勘察是在前期勘察的基础上,对可能的路线进行详细勘察,确定最佳的路线选址,其目的是根据路线的地质环境和地形地貌条件,选择合适的路线,并为后续的详细勘察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1. 地质剖面勘察在路线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可能的路线进行地质剖面勘察,通过钻孔、钻孔取样等方式获取路线沿途不同位置的地质情况,了解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石性质、土壤类型等,为路线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在路线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可能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评估其对公路安全的影响,为路线选址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