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5讲青藏地区
- 格式:doc
- 大小:761.01 KB
- 文档页数:4
课时89青藏地区1.填出本区的邻国①印度,②尼泊尔,③不丹,④缅甸。
2.填出下列地形区名称山脉:A横断山脉,B祁连山,D巴颜喀拉山,E昆仑山,F唐古拉山,其中D山脉是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的分水岭。
盆地:C柴达木盆地。
高原:N青藏高原。
谷地:L雅鲁藏布江谷地,W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
3.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M黄河,K金沙江,I澜沧江,H怒江,G雅鲁藏布江,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G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水量大,落差大。
4.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城市⑤拉萨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甲印度洋板块和乙亚欧板块交界处。
5.填出下列矿产及矿产地名称Q钾盐、察尔汗;T石油、冷湖。
6.城市与交通城市:⑦西宁,⑧格尔木。
铁路线:⑨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1.青藏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区域定位地形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水文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多内流湖,主要有青海湖、纳木错等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资源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太阳能、地热能(温泉)、水能等清洁能源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城市人口较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环境承载力小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②河谷农业:青稞、小麦、豌豆工业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铁路有青藏铁路环境问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2.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区域特征3.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1)有利条件: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青藏地区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从整体性角度出发,理解青藏高原显著特征-“高寒”对地理要素的影响。
3.学会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区域地理环境。
【课前预习区】青藏地区概况(1)地形区: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图中的a,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
(2)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f澜沧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3)气候:强辐射,富光照;高寒低温;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低压缺氧。
(4)城市:g拉萨,h,i西宁。
(5)交通:①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铁路。
(6)农业: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②主要农业区:河谷农业、河谷农业。
【课堂探究区】【目标具体分解一】高寒气候对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的影响小李一家打算暑假期间到青藏地区旅游,左图为旅游线路和景点。
1.结合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你对小李出行前所带物品有何建议?解释携带这些物品的原因。
(6分)2、西宁到拉萨坐青藏铁路发现青藏铁路上列车车厢全部采用全封闭方式,解释原因。
(6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谷地,“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这样的天气完全不会耽误小李一家的行程。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夜雨的原因。
(4分)4.评价这种天气对去拉萨避暑有什么影响?(6分)【真题再现】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45讲青藏地区)[考纲要求]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
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知识讲解](1)概况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面积和人口:面积25%、人口1%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读图,熟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雅鲁藏布江,黄河,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2)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冬寒夏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盛夏气候最低的地区。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明显,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3)高原农牧业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环境)。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风小,气温较高,地形平坦)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太阳能丰富发展交通水力发电(4)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水能: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
(5)交通公路运输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铁路:兰青、青藏铁路。
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中华水塔”之称。
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交通。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投资少,工期短,地形较平坦,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45讲青藏地区)
[考纲要求]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
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知识讲解]
(1)概况
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面积和人口:面积25%、人口1%
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
读图,熟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雅鲁藏布江,黄河,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2)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盛夏气候最低的地区。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明显,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3)高原农牧业
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环境)。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风小,气温较高,地形平坦)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
地势高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
太阳能丰富
发展交通水力发电
(4)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
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水能: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
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
(5)交通
公路运输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铁路:兰青、青藏铁路。
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这里又有“中华水塔”之称。
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交通。
进藏铁路的几个方案中,选择青藏铁路的原因:投资少,工期短,地形较平坦,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少。
重要意义: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
[能力训练]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 内填注:1、雅鲁藏布江、黄河、湟水、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青海湖、
纳木错;2、西宁、拉萨、格尔木、青海、西藏自治区 (2)图中字母A 、B 代表的铁路分别是A 、B 。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1)写出图中重要的矿产地是:煤 、石油 、铅锌
钾盐 。
(2)柴达木盆地东部和南部的一些灌溉农业区著名的高产作物是 。
就热量状
况而言,柴达木盆地属于 区。
柴达木盆地著名的天然气输送工程为: 。
(3)柴达木盆地气候为什么十分干燥?
(4)柴达木盆地气温低、日变化大,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5)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读青藏铁路及三江源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青藏铁路和三江源图
(1)读图回答,青藏铁路起点,终点,第二阶段建成的是到段。
在进藏铁路中,有滇藏铁路和青藏铁路两个方案,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滇藏铁路:。
青藏铁路:。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图中的①、②、③,其保护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3)1997年至1999年,黄河源头连续三年出现断流,试分析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
(4)要改变黄河源头断流的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青藏地区农业的特色是什么?
(6)简述青藏铁路修建的重要意义。
[能力训练答案]
1、(1)略(2)青藏铁路兰新铁路
2、(1)鱼卡冷湖锡铁山察尔汗盐湖(2)青稞小麦;高原气候区;涩宁兰工程(3)深居内陆,地势高峻,夏季风难以进入,降水稀少;(4)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农业区多布局在河谷地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5)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较大,有利于原材料形成。
3、(1)西宁拉萨格尔木拉萨;滇藏铁路: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多地震、泥石流、
滑坡等地质灾害,工程难度大。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地势平坦,工程难度较小,工期短,且已修建一期工程。
(2)澜沧江长江黄河;高原湿地及高原生态环境(3)自然原因:降水少,地球变暖,蒸发量大;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4)植树种草,保护湿地(5)河谷农业。
青藏高原气温低,风较大,而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速较小,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6)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藏同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