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24.05 KB
- 文档页数:7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前言生态环境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根本,人类通过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本文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
2.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对生物的影响2.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指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存在和浓度的增加,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不言而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会因为大气污染而大大增加,对于其他生物,大气污染也有很大的影响,空气中污染物质可被吸入并储存在生物体内,影响其免疫力、种群数量等。
此外,颗粒物等对植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种污染会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导致植物生长迟缓,产量下降。
2.2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主要指各种有害物质、垃圾等对水质的污染,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各种废水和工业废料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种污染会导致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从而对水生生物体造成伤害。
例如,鱼类会因盐度、氧气和污染物等的变化而死亡,螃蟹、甲壳类生物因污染物质吸收而出现畸形或死亡,甚至对海鸟、海豹等动物的生存繁衍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2.3 声环境污染声环境污染是指城市交通和工业机械的噪声、建筑施工的噪声、宠物等产生的噪声污染,这种污染对各种动物都会造成影响。
如对鸟类的极大影响,在大声噪音环境下,它们难以依靠声音定位寻找食物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导致它们的繁殖和生存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人类居住领域内,由于噪声污染,宠物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逐渐出现问题。
2.4 土地污染土地污染主要指各种有害化学元素在土地内的存在和污染,土壤的污染会导致各种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有效地使得土地质量下降。
而这一点将会造成许多动物失去食物来源和安全的栖息地。
此外因为人类对土地的污染和浪费造成的地表水逐渐变干,这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3.环境污染对生物的防范和治理生物在遭受污染后,往往出现各种症状,如健康状况恶化、死亡率上升等,为了减少污染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课标要求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活动建议】探究“酸雨”的危害。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1.《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人的相关内容。
这一节内容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技能方面的目标。
2.在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又为下一节的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能力目标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进一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准备pH试纸,配制模拟酸雨,清水,烧杯,纱布,大培养皿、小麦的种子等。
教学策略这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设计实验及其操作是重点也是难点,还涉及许多化学知识,教师要先给同学讲解清楚,课前同学要预习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交流,课堂上实施方案,通过实验认清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危害是什么?了解当地雨水的情况,增加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播放PPT中视频):《从外太空看美丽的地球》。
美丽的地球、生物共同的家园,曾因人类的无知、自私与贪婪,环境被无情的破坏,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也深受其害欣赏视频,体会地球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播放PPT课件中视频)1.认识酸雨: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产生的?(虚拟软件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2.实验设计:测定模拟酸雨、天然雨水、清水的pH。
3.展示实验,叙述本小组实验的结果。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B、C、D喷洒的“酸雨”浓度由小到大,也就是酸性由弱到强,A、B、C、D组喷洒的次数和数量要一致,以纱布和种子保持潮湿为宜。
5.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6.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预测:BCD均比A的发芽率低,且BCD随浓度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酸雨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越不利。
【提出问题4】如何才能控制酸雨的产生。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了解酸雨、温室效应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酸雨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教学难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和本地区是否是酸雨地区的调查。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同一地区3次雨水;收集雨水用的玻璃容器若干、棕色瓶、pH试纸、比色卡、标签、镊子;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学生:做好预习;收集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事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
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
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
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
酸雨是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下面的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实施建议:配置“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玻璃棒搅拌配置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贴好标签。
3.选择植物种子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的生长状况。
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制定计划:(1)准备3个培养皿,内铺2层滤纸,加适量的自来水,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粒种子。
(2)分别标记A、B、C。
培养皿A滴加清水;培养皿B滴加pH为3的溶液;培养皿C滴加pH为5的溶液。
(3)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A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1、认识酸雨的成分,酸雨的危害;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酸雨自主探究:阅读教材108--109页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酸雨?2、酸雨是怎么形成的?3、酸雨有哪些危害?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合作交流:请你设计探究酸雨对生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酸雨对生物有没有影响?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订计划:①在一个花盆里播下六粒玉米,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拟酸雨”,PH值控制在4左右。
③向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④请你观察后写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请你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若有不缜密之处,请你指出。
⑦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探究任务二: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自主探究:阅读课本110—111页,思考下列问题:1、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2、水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3、温室效应是由什么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危害是什么?合作交流: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拓展提升】有人说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附:参考答案探究任务一:酸雨自主探究:1、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
2、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与空中的水蒸气结合就会形成酸雨。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环境污染的定义及类型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自然力和社会发展等因素所带来的物质和能量的释放,因此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环境污染一般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几种类型。
空气污染表现在废气、烟尘、汽车尾气等物质的排放;水污染表现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业排放等;土地污染表现在化工厂、矿山等大面积的土地污染。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全面性和复杂性极强的问题,因为生物是一个生命系统,任何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在生态系统中引起一定的反应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反应。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空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空气污染可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导致多种健康和生物问题。
长期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对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包括疾病,呼吸困难,人体免疫系统下降,引发肺癌等。
在植物方面,空气污染会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合作用的减缓,会降低植物的生长优势。
同时,空气污染也能够直接与叶表面或土壤颗粒物和植物体的矿物质形成复合物,导致植物的生长不良,严重时会死亡。
此外,空气污染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影响生物的更新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依赖于污染物的类型和水质的变化,不同的生物对污染的适应能力不同,其对污染的响应也不同。
在水中,工业和农业废水可能含有极高浓度的毒理物质和生物可降解性物质,可对生物产生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
工业和农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吸附在生物壳上,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和寿命。
水草和水生动物还可能过滤水中的食物和污染物,因此可能大量吸收有毒物质,并将其积聚在体内。
这也会导致在食物链中污染物增加,从而进一步危害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
•土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污染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它能够直接对生物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许多土壤污染物都是有毒的、长期存在而且难以消除的。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小组探讨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试验,提高学生合作沟通实力。
3、培育学生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沟通等多种实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提问:20xx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峻的核污染。
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峻危害。
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的实例呢?(温室效应、酸雨、雾霾等。
)这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都会造成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新课绽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关于环境污染的实例,同学们已经说出不少,下面通过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来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1:春雨潇潇,滋润万物。
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损害人的皮肤和黏膜。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
)提问2: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
任何溶液都有肯定的pH,常温下其范围在0~14之间。
那么下面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资料,想一想雨水的pH值在什么范围内可以被称为酸雨?(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提问3:为什么有些地方会下酸雨,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思索。
(有的学生想到了工厂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比如煤等燃烧。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提问4: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多媒体播放酸雨的形成过程。
(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和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
柳树0中学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汉满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能力目标:培养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重点: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具有较强_______的雨水,叫做酸雨。
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__ 造成,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PH小于________。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____,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废旧电池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物质;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水渗入________,污染________,并随水分移动,进一步污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直至进入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的体内。
3、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分组合作】1、请阅读117和118页相关内容,了解水俣病、痛痛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总结:(1)归纳酸雨及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对生物的危害。
(2)归纳控制酸雨及废电池的根本措施。
(3)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内容为“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掌握调查环境污染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法、实验法研究环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实验设计与操作。
2.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培养皿等)、环保宣传材料。
2.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调查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环保宣传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介绍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实践调查:让学生分组进行环境污染调查,培养学生运用调查法研究环境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5. 结果分析:让学生分组展示实验结果,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影响及防治措施。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调查你所在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列举主要污染源,并提出防治措施。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污染源和防治措施,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环境保护》教材第二章“环境问题与生物”,主要围绕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后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表达、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污染现象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 理论知识讲解(1)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水体污染的原因、途径和生物影响。
(2)大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大气污染的原因、途径和生物影响。
(3)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解土壤污染的原因、途径和生物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6. 学生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2.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后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答案:(1)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大气污染:影响生物的呼吸、生长和繁衍,导致大气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污染: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
(2)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管。
初三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试题1.2013年3月,河南新乡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废水顺着麦垄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因此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方法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个培养皿中,A培养皿是组,B培养皿是组.(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作为实验结果.(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种子处于期而不能萌发.(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答案】清水;(1)实验;对照;(2)平均值;(3)休眠;(4)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解析】探究实验中要设置对照组,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B实验的目的就是做对照.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变量的唯一,除了变量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且都是适宜条件.(1)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说明种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是实验组,B培养皿是对照组,两组实验保持了唯一变量:造纸废水.(2)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3)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而种子萌发还需要满足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种子不在休眠期.(4)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A培养皿)含造纸废水,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34%;对照组(B组)不含造纸废水,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说明含造纸废水的溶液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考点】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小兰通过新闻得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
痛痛病
痛痛病是首先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种奇病,因为病人患病后全身非常疼痛,终日喊痛不止,因而取名“痛痛病”。
20世纪初期,日本富山县人们发现该地区的水稻普遍生长不良,1931年又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
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
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
患者不能进食,疼痛无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有的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
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癌病”或“痛痛病”。
痛痛病
事实上,痛痛病是因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而引起的,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叫神通川河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
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
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富
集下来。
镉进入人体后,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关节疼痛。
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
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达73处,身长为此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
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痛痛病
痛痛病不仅在日本发生过,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现,我国广西某些地区,曾有人患有痛痛病。
痛痛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体内积蓄的镉也没有安全有效的排除方法。
因此,消除镉对环境的污染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防止痛痛病发生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