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肴名称的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上海菜肴名称的翻译

摘要:上海菜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直接载体。菜名既反映了菜肴的制作手艺和原料口味,也蕴含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本文试图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出发,探寻上海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以供翻译人员和餐饮工作者等相关人士作为借鉴。

关键词:上海菜肴名称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菜肴吸取众家之长,广纳百川特色。要想品尝上海美食,欣赏国际大都市的万种风情,首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菜肴的名称。准确形象地把上海菜肴翻译成英语,不仅可以让外国人对菜肴的材料、口味和烹饪技法有所了解,还能传达其背后丰富的民俗情趣和文化内涵。本文结合了著名翻译家彼特·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上海菜肴的名称英译作了初步探讨。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1981年,英国翻译家彼特·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1]中首先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语义翻译要求译文尽可能地以词、短语和分句为基本翻译单位,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紧贴原文。而交际翻译允许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原文,甚至修正原文的错误,注重语境含义的传达。简单来说,语义翻译以作者为中心,而交际翻译以读者为中心,将原作中的思想和文化元素以更适合读者的形式表现出来;前

者偏向源语,后者偏向目的语。[2]11-12两者之间虽有差别,但往往是重合的,是在翻译活动中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

二、上海菜肴的命名特点

上海的菜肴博采众长,绚丽多姿,包括“本帮”与“海派”两类。本帮菜起源于邻近的地方风味,比如苏州、无锡、扬州、宁波等。而海派菜可以追溯到清末上海开埠。一百多年来,各地饮食汇集上海,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海派饮食风格,对中华饮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1930年,上海一家菜馆的菜单就有580多款。

[3]上海菜肴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命名方式比较普遍。从名字上可以得知菜肴的组成元素,如原料、烹饪技法、色香味形、创始人和发源地等。第二类的命名方式更加艺术化,或套用诗词典故,或反映风俗情趣,或来自历史传说,或源于商业噱头,较少或没有表达出菜肴的元素。

三、上海菜名的翻译

对于第一类的菜名,多用语义翻译,让人对菜肴的成分和营养一目了然;对于第二类的菜名,可以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也可以使用语义翻译或语义翻译配上解释的方法,传达菜名特有的上海风情。下面介绍了几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其中(1)-(6)为语义翻译,必要时可加上解释;(7)、(8)为交际翻译。

(1)以主料开头:主料+主料/配料/汤汁。[4]这类菜名的组成元素为使用的材料。翻译时可直接按原文译出,对词序进行稍许变动。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一般用介词with连接配料,in

连接汤汁。如三鲜馄饨(wonton with three delicacies)。

(2)以烹饪技法开头:烹饪技法+主料+配料/汤汁。这类菜名在(1)的基础上,加入了烹饪技法的组成元素。常见烹饪技法有:炒(to fry)、红烧(to braise in soy sauce)、烤(to roast)、熏(to smoke)、煎(to pan fry)、五香(to season/spice)等。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采取烹饪技法的过去分词形式。如红烧划水(braised grass carp tail with brown sauce)。

(3)以形状或口感开头:形状/口感+烹饪方法+主料+配料/汤汁。这类菜名是在(2)的基础上,加入了色香味状的组成元素,如脆皮鸡(crispy chicken)。表示材料形状的单词有:片(slices)、条(strips)、丝(shreds)、丁(dices)、末(mince)、蓉/泥(mash)等。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这些词的被动语态。如鸡丁(diced chicken)、土豆泥(mashed potato)、牛肉末(minced beef)。也可以采取名词形式,如鱼柳(fish fillet)、猪肉丝(pork shreds)、鸡丁(chicken cubes)。

(4)在前三点的基础上,加入人名或地名的元素。每逢过年,崇明糕是上海人必吃的食品之一。崇明糕可译为chongming cake。南翔小笼可译为baozi stuffed with juicy pork, nanxiang style。

[5]

(5)音译法。上海的小吃历史悠久,文化含义丰富。翻译时可以保留其汉语发音,必要时可以加上对其原料及文化信息的解释。例如,烧卖译为shaomai(steamed pork dumplings)。

(6)保留原义法。对于字面无法体现其组合元素的菜名,可采用保留原义的翻译方法,必要时加以注释。“八宝鸭”是上海人的一道节庆大菜。八宝鸭可译为eight-treasure duck。老虎脚爪源于江苏盐城,在小缸炉里烘制而成,形似老虎的脚爪,可以译为tiger paw。

(7)转移语义法。对于第二类菜名,除保留原义法外,还可以使用交际翻译,转移其语义,译出菜肴的组成元素。青鱼秃肺是上海的一道传统菜肴,其中的肺实指鱼肝,译为sautéed black carp livers。

(8)借用法。有些菜可以用西方人熟悉的相似的西方菜名,或者原来的英语本名来翻译。即借用英文现有的词语来翻译。罗宋汤是的一道上海化的俄国菜。有人将其误译为the soup of song。其实“罗宋”是从russian soup音译而来的,应回译为russian soup,或借用俄式菜名,译为russian borscht。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方法的选取是因地制宜,适时适地的。根据时间、地点、对象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等因素,同一道菜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翻译中很多文化元素是不可译的。但是随着国际交流加深,不可译的程度也在慢慢下降。语义翻译越来越多,如麻婆豆腐(mapo tofu)、包子(baozi)等。外国人对这些菜名越来越熟悉,无需额外解释。

在不同的饭店,一道菜的译法也可能不同。比如金玉满堂按照(6)的保留原义法,可译为hall full of gold and jades。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