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9.57 MB
- 文档页数:293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法治观念第1课:法治国家第2课:法治社会第3课:法治与德治2. 第二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4课:公民权利第5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6课:依法维权3. 第三单元:遵守法律法规第7课:遵守交通法规第8课:网络安全法第9课:公共卫生法律制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内涵,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依法维权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重点:法治观念的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公民权利的保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阐述法治观念、法律保护权利、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重要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知识点、案例分析、解题步骤。
2.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体规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治国家的特点。
(2)举例说明公民的基本权利。
(3)谈谈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 答案:(1)法治国家特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法律保障人民权益等。
(2)公民基本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
(3)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国家发展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法律伴我们成长1.1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1.2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1.3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2. 我们与法律同行2.1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2.2 学会用法,依法维权2.3 预防违法犯罪3. 交通安全教育3.1 交通安全常识3.2 遵守交通规则3.3 交通事故的处理4. 网络安全教育4.1 网络的利与弊4.2 网络法律与道德4.3 网络自我保护5. 环保法治教育5.1 环保法律知识5.2 环保法治观念5.3 环保行动与法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法治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会依法维权。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的树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2. 讲解新课:1)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2)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介绍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实践情景,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2.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3. 法律保护未成年人4.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5. 学会用法,依法维权6. 预防违法犯罪7. 交通安全教育8. 网络安全教育9. 环保法治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2)谈谈你对法律意识的理解。
3)列举三个环保法治观念。
2024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宪法与公民权利3. 依法行政与司法保护4. 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5. 网络空间与法治建设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 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8. 全面依法治国与青少年使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宪法与公民权利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依法行政、司法保护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网络空间法治观念。
4.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参与公共安全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5. 激发学生全面依法治国的热情,明确青少年的法治使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的基本概念、宪法与公民权利、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2. 教学重点:依法行政、司法保护、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法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宪法与公民权利3. 依法行政与司法保护4. 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5. 网络空间与法治建设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 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理8. 全面依法治国与青少年使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举例说明宪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
(3)谈谈你对依法行政与司法保护的理解。
(4)分析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环境、参与公共安全。
答案:(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
(2)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为公民权利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二节“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掌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以及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 使学生掌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提高法治意识。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提高运用法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引发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a. 解释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b. 阐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c. 举例说明如何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分享学习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案例。
六、板书设计1. 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 内容:a.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b. 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
c. 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七、作业设计案例一:某小区居民在小区内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
案例二:小明在课堂上受到同学嘲笑,心情低落。
问题:请指出案例中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并说明如何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 答案:案例二:权利: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