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2-1-1程序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57
狂犬病培训文档共56张PPT 大纲contents •狂犬病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安排•暴露后处置流程规范化操作•基层单位狂犬病防控工作指导目录01狂犬病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症、疯狗病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或密切接触传播,如被感染动物舔舐伤口、粘膜等。
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发病机理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并沿神经扩散,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临床表现狂犬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表现为低热、头痛、恶心等;兴奋期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等;麻痹期则出现肌肉瘫痪、昏迷等现象。
狂犬病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季节性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都可能感染狂犬病,但以儿童、青少年和接触动物的职业人群为主。
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为高发期。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预防措施与重要性预防措施加强犬只管理,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被动物咬伤后及时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重要性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预防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狂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02诊断方法与标准询问患者是否有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史,以及伤口处理情况。
病史采集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恐水、恐风、喉头紧缩感等症状。
症状观察检查患者是否有伤口及周围皮肤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瘫痪等体征。
体征检查临床表现诊断采用荧光抗体试验、病毒分离等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抗原。
病原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抗体试验等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抗体。
血清学检测采用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等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
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狂犬病需符合相关诊断标准。